目錄生物學十大公式 高中生物計算公式歸納 高中生物選修三轉化的概念 大學生物公式 生物公式定律
不是吧?這么難?
生物并和有什么難的公式嗎?
你把參考書里的整理一下不就得了
那樣自擾蔽碰己在整理的過程中收獲才是最多的
高中的孩子沒時緩談間給你整理公式
其他的誰有書呢?
如果是分子計算,蛋白質分子質量最為常見。
設氨基酸平均分子質量為a,氨基酸數為m,形成的肽鏈數為n,那么形成的蛋白質分子質量為
am-18(m-n)
如果是遺傳規律計算的話,這個真的沒有公式,多做題掌握了命題規乎簡巧律就可以了。基因頻率計算
要歲鍵小心出錯,有一個公式就是(p+q)2咐纖=p2+2pq+q2。尤其是那種確定表現型之后再問概率的。
如果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話,那就背準了反應方程式,和化學計算一樣。
生物必修一課本中存在一些重要公式,這些都需要高一學生進行記憶,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高一生物知棚前必修一公式,希望對你搭清有幫助。
高一生物必修一公式
1、蛋白質結構中的等量關系:
蛋白質中氨基酸數目=肽鍵數目(即水分子數目)+肽鏈條數
=mRNA(翻譯摸板)中的堿基數÷3
=DNA(相應基因)中的堿基數÷6
蛋白質中至少還有氨基和羧基的數目=肽鏈條數;
蛋白質中最多有氨基酸種類為20種。
2、區別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一般方法步驟如下:
①一數——數染色體數目:若為奇數,則肯定是減數第二次分裂;若為偶數,則進入下一步驟;
②二看——一看有無同源染色體:若無,則肯定是減數第二次分裂;若有,則再看同源染色體的
行為變化:如果有同源染色體的聯會、形成四分體、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中的任意一項,即為減數
第一次分裂;如果同源染色體始終單獨活動,則肯定是有絲分裂;
③三判斷——對照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規律(有絲分裂各時期)來判斷分裂時期。
附有絲分裂各期特點(口訣):
①“染色體”復制現“單體”(間)
②膜、仁消失現兩體(前)
③赤道板上排整齊(中)
④均分牽引到兩極(后)
⑤膜、仁板(重)現兩體失(末)
3、細胞分裂中有關染色體的一組概念(染色體和DNA等的數量判斷要點):
①染色體組:二倍體生物配子中的一套染色體(大小,形態互不相同)。
②同和擾源染色體:形態大小一般都相同,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次級精、卵母細胞,精子、卵細胞中沒有);
③染色體:以著絲點數目為準,常染色體:在雌雄個體中沒有差異的染色體,性染色體:在雌雄個體中有顯著差異的染色體
④染色單體:一個染色體復制后內含兩個DNA時,才有染色單體;(染色體復制后才有并連在一個著絲點上,著絲點分裂后就沒有);
⑤DNA量:有單體時等于單體數(是染色體數的兩倍),無單體時等于染色體數;
⑥四分體:(減I前、中期)聯會后,每對同源染色體含兩條染色體,四個染色單體;
(1個四分體 = 1對同源染色體 = 2個染色體 = 4個染色單體 = 4個DNA)。
4、如某種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2N),則有:
5、坐標曲線的判斷方法;
①標識——(看橫、縱坐標含義);
②明點——(看起點、轉折點、終點的意義);
③述線——[據縱坐標(因變量)隨橫坐標(自變量)而改變的原則對曲線各段進行描述]。
6、課本中的有關反應式:
①氨基酸脫水縮合:
②ATP和ADP的相互轉化:
③光合作用:
能量變化:光能→電能→活躍的化學能(ATP、NADPH)→穩定的化學能(有機物)
④有氧呼吸:
⑤無氧呼吸
7、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關計算:
在光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時進行;在黑暗中,只有呼吸作用,沒有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實際產氧量=實測的氧氣釋放量+呼吸作用耗氧量
光化作用實際二氧化碳消耗量=實測的二氧化碳消耗量+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釋放量
光化作用葡萄糖凈生產量=光化作用實際葡萄糖生產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識點
1、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減數分裂:生殖細胞(精子,卵細胞)增殖
2、細胞呼吸應用:包扎傷口,選用透氣消毒紗布,抑制細菌有氧呼吸
酵母菌釀酒:選通氣,后密封。先讓酵田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無氧呼吸產生酒精
花盆經常松土:促進根部有氧呼吸,吸收無機鹽等
稻田定期排水:抑制無氧呼吸產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爛根死亡
提倡慢跑:防止劇烈運動,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乳酸
破傷風桿菌感染傷口:須及時清洗傷口,以防無氧呼吸
3、活細胞所需能量的最終源頭是太陽能;流入生態的總能量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
4、葉綠素a和b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綠葉中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含量不同,乙醇提取的葉綠素只要結構沒有被破壞,仍是可以吸收光能的。
5、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O2的過程。
6、18C中期,人們認為只有土壤中水分構建植物,未考慮空氣作用
1771年,英國普利斯特利實驗證實植物生長可以更新空氣,未發現光的作用
1779年,荷蘭英格豪斯多次實驗驗證,只有陽光照射下,只有綠葉更新空氣,但未知釋放該氣體的成分。
1785年,明確放出氣體為O2,吸收的是CO2
1845年,德國梅耶發現光能轉化成化學能
7、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這種膜可以讓水分子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
8、酶的本質:活細胞產生的有機物,絕大多數為蛋白質,少數為RNA
酶的特性:高效性、專一性(每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成一類化學反應)
酶作用條件溫和,影響酶活性的條件:溫度、pH等。最適溫度(pH值)下,酶活性最高,溫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會明顯降低,甚至失活(過高、過酸、過堿)
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學反應所需要的活化能
結構簡式:A—P~P~P,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團,~表示高能磷酸鍵
全稱:三磷酸腺苷
9、ATP與ADP相互轉化:A—P~P~PA—P~P+Pi+能量
功能:細胞內直接能源物質
10、細胞呼吸: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產物,釋放能量并生成ATP過程。
高一生物必修一考點
1、酶:是活細胞(來源)所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的一類有機物。大多數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合成酶的場所主要是核糖體,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的是RNA。
2、酶促反應:酶所催化的反應。
3、底物:酶催化作用中的反應物叫做底物。
4、ATP分解時的能量利用:細胞分裂、根吸收礦質元素、肌肉收縮等生命活動。
5、ATP是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6、光合作用的意義:①提供了物質來源和能量來源。②維持大氣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定。③對生物的進化具有重要作用。總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
7、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強度、光照的時間長短)、二氧化碳濃度、溫度(主要影響酶的作用)和水等。這些因素中任何一種的改變都將影響光合作用過程。如:在大棚蔬菜等植物栽種過程中,可采用白天適當提高溫度、夜間適當降低溫度(減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的方法,來提高作物的產量。再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在一定范圍內提高二氧化碳濃度,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的產物。當低溫時暗反應中(CH2O)的產量會減少,主要由于低溫會抑制酶的活性;適當提高溫度能提高暗反應中(CH2O)的產量,主要由于提高了暗反應中酶的活性。
總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大量轎念能量(38ATP)
分式:第一階段在細胞質嫌判基質:C6H12O6酶→2丙酮酸+4[H]+能量(2ATP)
第二階段在線粒體基質: 2丙酮酸+6H2O酶→6CO2+20[H]+能量(2ATP)
第三階段在閉者困線粒體內膜: 24[H]+6O2酶→12H2O+能量(34ATP)
有氧呼吸公式如下圖:
有氧呼吸主要在線粒體內,而無氧呼吸主要在細胞基質內。
有氧呼吸需要氧氣分子參加,而無氧呼吸不需要氧氣分子租族參加。
有氧呼吸分解產物是能量(ATP)和二氧化碳,水,而無氧呼吸分解產物主要是酒精或乳酸以及少量能量。
有氧呼吸釋放能量較多,無氧呼吸釋放能量較少。
擴展資料
實質:
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
1mol葡萄糖在體內徹底氧化分解所釋放的能量是2870KJ,
其中1161KJ的能量轉移到ATP中,
合成38molATP(最多38molATP,一般是29mol-30molATP),能量的轉移率是40%
3個告陪階段:
在第1階段中,各種能源物質循不同的分解襪型蠢代謝途徑轉變成乙酰輔酶A。
在第2階段中,乙酰輔酶A(乙酰CoA)的二碳乙酰基,通過三羧酸循環轉變為CO2和氫原子。
在第3階段中,氫原子進入電子傳遞鏈(呼吸鏈),最后傳遞給氧,與之生成水;同時通過電子傳遞過程伴隨發生的氧化磷酸化作用產生ATP分子。
參考資料:-有氧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