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純輕音樂100首古箏 很震撼很有氣勢的古箏曲 十大最好聽的古箏曲 古箏15首最好聽歌曲 中國古箏十大名曲
中國古典古箏十大名曲:
1、高山流水
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曰:“善哉,子之心與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弦,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一曲被錄入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發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級生物傳道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
2、廣陵散
據《琴操》記載:戰國聶政的父親,為韓王鑄劍,因延誤日期,而慘遭殺害,聶政立志為父親報仇,入山學琴十年,身成絕技,名揚韓國。韓王召他進宮演奏,聶政終于實現了刺殺韓王的報仇夙愿,自己也毀容而死。后人根據這個故事,譜成琴曲,慷慨激昂,氣勢宏偉,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
據《琴議》記載:嵇康非常喜愛《廣陵散》,經常彈奏它,以致招來許多人前來求教,但嵇康概不傳授。死前索琴彈奏此曲,并慨然長嘆:“《廣陵散》如今絕矣”。南京西善橋南朝墓出土模制嵇康畫像磚,描繪了嵇康席坐撫琴,氣宇昂軒的形象。
3、平沙落雁
明朝此曲稱《落雁平沙》。曲調悠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的雁鳴,描寫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盤旋顧盼的情景。對于曲情的理解,有“取清秋寥落之意,鴻雁飛鳴”來描寫秋天景物的;有“取秋高氣爽,風靜沙平,云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鵠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的;也有從鴻雁“回翔瞻顧之情,上下頡頏之態,翔而后集之象,驚而復起之神”。“既落則沙平水遠,意適心閑,朋侶無猜,雌雄有敘”,發出世事險惡,不如雁性的感慨的。現在流傳的多樹是七段,主要的音調和音樂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綿延不段,優美動聽;基調靜美,但靜中有動。
4、梅花三弄
曲中泛音曲調在不同徽位上重復了三次,故稱“三弄”。相傳晉恒伊作笛《梅花三弄》,后人移值為琴曲。樂曲通過歌頌梅花不畏寒霜、迎風斗雪的頑強性格,來贊譽具有高尚情操之人。1972年王建中改編成鋼琴曲,表現的主題則是毛澤東《詠梅》。
5、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樂曲是公元前202年我國鬧改團歷史上的楚漢相爭為題材,描繪劉邦和項羽在垓下決戰的情景。樂曲主要歌頌了楚漢的勝利者劉邦,盡力刻畫“得勝之師”的威武雄姿,全曲氣勢恢弘,充斥著金戈鐵馬的肅殺之聲。《十面埋伏》可以說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藝術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創造了單個樂器的獨奏形式表現波瀾壯闊的史詩場面(而現代,這往往需要大樂隊式的交響曲體裁方能得以完成),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藝術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名作。
6、夕陽蕭鼓
是抒情寫意的樂曲,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樂社根據經曲改編成絲竹樂曲《春江花月夜》這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優美流暢。樂曲通過委婉質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奏,形象地棉會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贊頌了江南水鄉的優美風姿。
7、魚樵問答
樂曲通過魚樵在青山綠水間自得其樂的情趣,表達了對追逐名利者的鄙棄。樂曲采用漁者和樵者對話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調表示問句,下降的曲調表示答句。旋律飄逸瀟灑,表現出魚樵悠然自得的神態。正如《琴學初津》曲意深長,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歌之乃,隱隱現于指下。迨至問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8、胡笳十八拍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
9、漢宮秋月
樂曲表現了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意在表現古代受壓迫宮女幽怨悲泣情緒,喚起人們對她們不幸遭遇的同情。
10、陽春白雪
液橘相傳為春秋時期的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白雪”取另然清潔,雪竹琳瑯之音。它以清新流暢的旋律、活潑輕殲凱快的節奏,生動表現了冬去春來,大地復蘇,萬物向榮,生機勃勃的初春景象。
中國古典古箏十大名曲:漁舟唱晚,高山流水,出水蓮,林沖夜奔,漢宮秋月,東海漁歌,香山射鼓,寒鴉戲水,侗族舞曲,戰臺風。
1、漁舟唱晚
《漁舟唱晚》是一首頗具古典風格的河南箏曲。樂曲描繪了夕陽映照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漁船隨波漸遠的優美景象。這首樂曲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首箏獨奏曲。
2、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見于《列子·湯問》。在人們的用典實踐中,這一典故逐漸發展出七十余個典形和樂曲高妙、相知可貴、知音難覓、痛失知音、閑適情趣等典義,還存在典故反用現象。
3、出水蓮
《出水蓮》和《寒鴉戲水》、《平沙落雁》同為潮州音樂獨奏曲中的“中國十大古箏名曲”之一,是潮州音樂中的箏樂名曲,是箏家必彈之曲目。
4、林沖夜奔
《林沖夜奔》以林沖被逼上梁山的故事為背景,作品的題材與構思,從中國文化傳統中的美學深處探求具有民和族氣質中國特色的音樂思維方式,采用了”起承轉合”的曲式結構,刻畫林沖英雄落難、怒火滿腔、沖風踏雪、戰勝險阻、夜奔梁山的豪情壯舉。
5、漢宮秋月
《漢宮秋月》是中國名曲。原為崇明派琵琶曲,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且運用各自的藝術手段再創造,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這是民間器樂在流傳中常見的情況。《漢宮秋月》現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
6、東海漁歌
《東海漁歌》是馬圣龍、顧冠仁在1959年創作,以東海漁民勞動生活為題材而編創,旋律動聽上口,經常被各地的民樂團所演奏,根據合奏曲改編的同名古箏曲被列為中國十大古箏名曲之一。
7、香山蘆脊射鼓
《香山射鼓》是中國箏演奏家曲云創作于1980年的一首箏曲,樂曲由西安古樂傳統曲牌《陪斗滲月兒高》、《柳青娘》、《香山射鼓》等曲牌聯綴而成。
8、寒鴉戲水
《寒鴉戲水》,潮箏名曲,是潮州音樂十大套曲之一。此曲旋律優美、格調清新、韻味別致,被稱為潮汕“州曲”(潮汕,大致指潮州府),是潮洲弦詩《軟套》十大曲中最富詩意的一首。
9、侗族舞曲
古箏獨奏曲《侗族舞曲》由廈門大學焦金海教授創作于1983年。那年,作者背著古箏去深入生活,到了兩個侗族自治縣——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和湖南新晃侗族自治縣。
10、戰臺風
王昌元作于1965年,當時她還是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在上海港碼頭體驗生活時,銷渣有感于工人與臺風搏斗而作的一首箏獨奏曲。
《漁舟唱晚》整首樂曲極富詩情畫意,旋律流暢,先慢后快,先松后緊,情緒層層迭進旦敏穗,生動描繪出了夕陽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漁舟競歸、漁人唱和的怡人境界。
《出水蓮》音樂含蓄柔美,清新舒展,韻味無窮。
《高山流水》此曲藉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廣泛流傳于民間。音樂渾厚深沈,清澈流暢,形象地描繪了巍巍高模卜山,洋洋流水。曲義為展示古箏的特長,提供了充分的天地。從低音到高音,從高音到低音的滾奏手法,惟妙惟肖地托顯出涓涓細流、滴滴清泉的奇妙音響,使人仿佛置身于壯麗的大拿絕自然美景之中。
《漢宮秋月》全曲意在表現古代受壓迫宮女對月惆悵的幽怨、悲泣情緒,喚起人們對她們不幸遭遇的同情。
《寒鴉戲水》樂曲充分展現了潮樂的旋律色彩和調性變化特點,在重按滑音的潤飾下,顯得柔媚動人,別有韻味。
《琵琶語》,但不是古箏,是琵琶,不過也挺春乎好聽的。
《故鄉的原風景》,雖然是巖蔽日本人創作的,但也很有中國風,樂器是陶笛
神秘園的《lotus》,雖然也不是粗森州中國人創作的,但這首運用了二胡和小提琴合奏,也很有中國風,很哀傷。
1、《漢宮秋月》
《漢宮秋月》是中國名曲。原為崇明派琵琶曲,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租褲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逗型型本,且運用各自的藝術手段再創造,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這是民間器樂在流傳中常見的情況。
2、《林沖夜奔》
《林沖夜奔》項祖華先生于1984年創作是一首揚琴曲,以林沖被逼上梁山的故事為背景,作品的題材與構思,從中國文化傳統中的美學深處探求具有民和族氣質中國特色的音樂思維方式,采用了”起承轉合”的曲式結構,刻畫林沖英雄落難、怒火滿腔、沖風踏雪、戰勝險阻、夜奔梁山的豪情壯舉。
3、《出水蓮》
《出水蓮》和《寒鴉戲水》、《平沙落雁》、《柳青娘》同為潮州音樂獨奏曲中的“中國十大古箏名曲”之一,是潮州音樂(細樂)中的箏樂名曲,是箏家必彈之曲目。
4、《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此曲為古琴曲,唐代分為《高山》、《流水》二曲。
5、《漁舟唱晚》
《漁舟唱晚》是一首頗具古典風格的山猜箏曲。樂曲描繪了夕陽映照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漁船隨波漸遠的優美景象。這首樂曲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首箏獨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