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應用物理學專業很爛嗎 本科專業和研究生專業哪個重要 應用物理最好的出路是什么 張雪峰談應用物理學專業 應用物理學適合考研嗎
本科物理學考研可考的專業有:光學工程、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理論物理、理論物理等。
1、光學工程
光學工程(英語:optical engineering)是指把光學理論應用到實際應用的一類工程學。光學工程設計光學儀器,例如鏡頭、顯微鏡和望遠鏡,也包括其他利用光學性質的設備。此外,光學工程還研究光傳感器及相關測量,激光、光纖通信和光碟(例如CD、DVD)等。
2、凝聚態物理
凝聚態物理學(condensed matter physics)是研究凝聚態物質的物理性質與微觀結構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即通過研究構成凝聚態物質的電子、離子、原子及分子的運動形態和規律,從而認識其物理性質的學科。
3、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學研究比原子核更深層次的微觀世界中物質的結構、性質,和在很高能量下這些物質相互轉化及其產生原因和規律的物理學分支。又稱高能物理學。
4、理論物理
理論物理(Theoretical Physics)是從理論上探索自然界未知的物質結構、相互作用和物質運動的基本規律的學科。理論物理的研究領域涉及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宇宙學等,幾乎包括物理學所有分支的基本理論問題。
5、應用物理學
應用物理學專業培養具有堅實的數理基礎,熟悉物理學基本理論和發展趨勢,熟悉計算機語言,掌握實驗物理基本技能和數據處理的方法,獲得技術開發以及工程技術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創新意識的人才。
以上內容參考 -光學工程
以上內容參考 -凝聚態物理
以上內容參考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以上內容參考 -理論物理
以上內容參考 -應用物理學
專業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物理考研的方向比較多,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方向:
理論物理:主要研究物理學基本原理和規律,如量子力學、相對論、場論等。
材料物理:主要研究材料的結構、性能、制備和應用等問題,包括半導體、超導體、光電材料等。
凝聚態物理:主要研究固體物質中的電子、磁性、聲波等性質和現象,如晶體學、磁性、超導等。
光學與光子學:主要研究光學原理、光學器件和光學應用等方面,如光纖通信、激光技術等。
天體物理:主要研究宇宙中各種天體的形成、演化和性質等問題,如宇宙學、射電天文學等。
生物物理:主要研究生命現象與物理規律之間的關系,如生物大分子結構、功能和動力學等。
以上僅是物理考研方向的一部分,具體還會因不同研究機構和導師的特點而有所差異。
一般來講不需要跨專業。大二的學生,學的應用物理專業,考計算拍行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有優勢;計算賀賀陵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研究方向有計算機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工程專業。其中計算機應用技術需要較高的物理基礎。
目前中國計算機專業主要分為三大類:計算機基礎專業、與理工科交叉的計算機專業、與文科藝術類交叉的計算機專業。
跨專業考研:跨越專業界限,讓人生飛躍。
在專業選擇上,考生往往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就是選擇本專業考研還是跨專業考研?很多考生都無法去冷靜權衡這個問題,做出一個自己的選擇。
尤其是挑戰技禪戚巧難度都高出一籌的跨專業考研的同學,你們在下決心轉彎于人生拐角的時候,希望你們能夠了解,跨越專業,其實不僅是改變了學習方向,也是讓人生能夠有所突破與飛躍,開辟自己新的人生航道。 下面我們將具體談談跨專業考研。
物理專業考研方向
理論物理
主要研究方向
1、高溫超導體機理、BEC理論及自旋電子學相關理論研究。
2、凝聚態理論;
3、原子分子物理、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理論;
4、統計物理和數學物理。
5、凝聚態物理理論、計算材料、納米物理理論
6、自旋電子學,Kondo效應。
7、凝聚態理論、第一原理計算、材料物性的大規模量子模擬。
8、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分子磁體, 表面物理,量子混沌。
凝聚態物理
主要研究方向
1、非常規超導電性機理,混合態特性和磁通動力學。
(1)高溫超導體輸運性質,超導對稱性和基態特性研究。
(2)超導體單電子隧道譜和Andreev反射研究。
(3)新型Mott絕緣體金屬-絕緣基態相變和可能超導電性探索。
(4)超導體磁通動力學和渦旋態相圖研究。
(5)新型超導體的合成方法、晶體結構和超導電性研究。
2、高溫超導體電子態和異質結物理性質研究
(1)高溫超導體和相關氧化物功能材料薄膜和異質結的生長的研究。
(2)鐵電體極化場對高溫超導體輸運性質和超導電性的影響的研究。
(3)高溫超導體和超大磁電阻材料異質結界面自旋極化電子隧道效羨歷應的研究。
(4)強關聯電子體系遠紅外物性的研究。
3、新型超導材料和機制探索
(1)銅氧化合物超導機理的實驗研究
(2)探索電子—激子相互作用超導體的可能性
(3)高溫超導單晶的紅外浮區法制備與物理性質研究
4、氧化物超導和新型功能薄膜的物理及應用研究
(1)超導/介電異質薄膜的制備及物性應用研究
(2)超導及氧化物薄膜生長和實時RHEED觀察
(3)超導量子器件的研究和應用
(4)用于超導微波器件的大面積超導薄膜的研制
5、超導體微波電動力學性質,超導微波器件及應用。
6、原子尺度上表面納米結構的形成機理及其輸運性質
(1)表面生長的動力學理論;
(2)表面吸附小(生物分子,水和金屬團簇)原子和電子結構的第一性原理計算;
(3)低維體系的電子結構和量子輸運特性 (如自旋調控、新型量子尺寸效應等)。.
7、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及其低維量子結構制備和新型器件探索
(1)寬禁帶化合物(In/Ga/AlN,ZnMgO)半高掘導體及其低維量子結構生長、物性、微結構以及相互關系的研究,寬禁帶化合物半導體新型微電子、光電子器件探索;
(2)砷化鎵基、磷化銦基新型低維異質結材料的設計、生長、物性研究及其新型微電子/光電子器件探索;
(3)SiGe/Si應變層異質結材料的制備及物性研究。
8、新穎能源和電子材料薄膜生長、物性和器件物理
(1)納米太陽能轉換材料制備和器件研制;
(2)納米金剛石薄膜、碳氮納米管/硼碳氮納米管的CVD、PVD制備和場發射及發光性質研究;
(3)負電親和勢材料的探索與應用研究;
(4)納米硅基發光材料的制備與物性研究;
(5)有序氧化物薄膜制備和催化性質。
9、低維納米結構的控制生長與量子效應
(1)極低溫強磁場雙探針掃描隧道顯微學和自旋極化掃描隧道顯微學;
(2)半導體/金屬量子點/線的外延生長和原子尺度控制;
(3)低維納米結構的輸運和量子效應;
(4)半導體自旋電子學和量子計算;
(5)生物、有機分子自組裝現象、單分子化學反應和納米催化。
10、生物分子界面、激發態及動力學過程的理論研究
(1)生物分子體系內部以及生物分子-固體界面(主要包括氧化物表面、模擬的細胞表面和離子通道結構)的相互作用的第一原理計算和經典分子動力學模擬;
(2)界面的幾何結構、電子結構、輸運性質及對生物特性的影響;
(3)納米結構的低能激發態、光吸收譜、電子的激發、馳豫和輸運過程的研究,電子-原子間的能量轉換和耗散以及飛秒到皮秒時段的含時動力學過程的研究。
11、表面和界面物理
(1)表面原子結構、電子結構和表面振動;
(2)表面原子過程和界面形成過程;
(3)表面重構和相變;
(4)表面吸附和脫附;
(5)表面科學研戚派核究的新方法/技術探索。
12、自旋電子學;
13、磁性納米結構研究;
14、新型稀土磁性功能材料的結構與物性研究;
15、磁性氧化物的結構與物性研究;
16、磁性物質中的超精細相互作用;
17、凝聚態物質中結構與動態的中子散射研究;
18、智能磁性材料和金屬間化合物單晶的物性研究;
19、分子磁性研究;
20、磁性理論。
21、納米材料和介觀物理
研究內容:
發展納米碳管及其它一維納米材料陣列體系的制備方法;模板生長和可控生長機理研究;界面結構,譜學分析和物性研究;納米電子學材料的設計、制備,納米電子學基本單元器件物理。
22、無機材料的晶體結構,相變和結構-性能的關系
研究內容:
在材料相圖相變研究的基礎上,探索合成新型功能材料,為先進材料的合成和性能優化提供科學依據;在晶體結構測定的基礎上,探討材料結構-性能之間的內在聯系,從晶體結構的微觀角度闡明先進材料物理性質的機制,設計合成具有特定功能性結構單元的新型功能材料;發展和完善粉末衍射結構分析方法。
23、電子顯微學理論與顯微學方法
研究內容:
電子晶體學圖像處理理論和方法研究,微小晶體、準晶體的結構測定;發展表面電子衍射及成像的理論和實驗方法,彈性與非彈性動力學電子衍射的一般理論,高能電子衍射的張量理論,動力學電子衍射數據的求逆方法。
24、高分辨電子顯微學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
研究內容:
利用高分辨、電子能量損失譜、電子全息等電子顯微分析方法,研究金屬/半導體納米線的生長機制及結構與性能間的關系;復雜晶體結構中新型缺陷研究;結合其他物理方法,研究巨磁電阻、隧道結、半導體量子阱/點等薄膜材料的顯微結構及其對物理性能的影響;低維材料界面勢場的測量及與物理性能的相互關系;磁性材料中磁疇結構、各向異性場與波紋磁疇測定。
25、強關聯微觀結構,電子相分離和軌道有序化研究
研究內容:高溫超導體的結構分析;強關聯的電子條紋相和電子相分離研究;電荷有序化和JT效應;探索低溫LORENTZ電子顯微術,電子全息和EELS 在非常規電子態的應用。
本科應用物理,考研方向選擇。
如果考研選擇進入企業,本科應用物理專業需要跨專業,主要考研計算機類(各專業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結構,計算機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信息安全)>通信大類(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通信與信息),電氣工程>無線電物理>辯顫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光電信息工程>物理電子學>電子信息材料與元器件>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納米科學與技術,應用數學等。
如果選擇搞科研的話,研究生方向選擇則變得非常簡單,僅僅需要考慮興趣問題就行了,只是在選擇學校和導師上尤為重要。如果真正喜歡物理,并且有理想和抱負,那就選擇搞科研方向。
搞科研又主要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技術研究,一個就是理論研究。
1、技術研究(應用物理)做技術研究的就是研究應用物理的,脊型不僅需要做理論研究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工程基礎。它有以下特點:
(1)此方向需要重在創新研究,即通過基礎理論研究提出新技術,新理念。
例如拓撲絕緣技術,光纖激光器理念,超空泡技術,太赫茲技術,納米電子技術等等
(2)多為交叉性研究,涉及物理學各個方面,例如不僅需要普通物理知識基礎(如力學,光學,熱學,電磁學或者原子物理)還需要理論物理的基本素養,例如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半導體技術和激光原理等等。此外還需要掌握許多工程技術,例如基本相關應用,相關測量手段,相關產品規格,基本實驗素養。
(3)與生活戚戚相關,與國家戰略需求緊密相關,說白了就是一種為國家或
者人攜野敗類生活便利做貢獻的學科方向。
2、理論研究做理論研究的,一般比較適合研究純理論的人,它適合以下人群的選擇:
(1)數學素養要求較高,例如群論,算子,復變函數和數學物理方程
(2)需要有自己的哲學宇宙觀,這個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