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鳥音樂獎?省級和國家級。中國青少年音樂比賽蜂鳥音樂獎是國內首創的,全科目、常設性的音樂比賽,比賽分兩個級別,省級和國家級比賽,省級級比賽中分數達到23—25分的一等獎獲得者可晉級至全國級比賽,省級和國家級比賽都有獎杯。蜂鳥音樂獎的比賽通過建立統一、完善的機制,為青少年提供公開、公平、公正的競賽、表演和展示平臺。蜂鳥音樂獎是**省級和國家級**級別的音樂比賽。那么,蜂鳥音樂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難。
1、蜂鳥比賽小提琴賽事要求報名者選取兩首分屬于不同時期的作品提交報名,或一個外國作品加一個中國作品。
2、你需要知道演奏的是誰的作品,以及作曲家所屬時期或樂派。
3、蜂鳥比賽小提琴賽事是由蜂鳥音樂獎管理委員會、德國音樂理事會、德國青少年音樂比賽共同創立的,含金量很高,因此很難。
首先要明確什么是含金量?如果只是簡單的通過參賽人數和比賽規模等條件來判斷的話,蜂鳥音樂獎所謂的“含金量”確實不高。蜂鳥音樂獎的創辦目的在于推動室內樂在國內的發展,注重的是參賽者對樂曲的完成度和對所演奏曲目的理解程度。著重于國內23歲以下非專業青少年的音樂素質提升。簡單的說,最難的曲目或者高超的演奏技巧未必能得獎。
蜂鳥音樂獎源于德國青少年音樂比賽,同樣的比賽在德國已經連續舉辦了57年,擁有非常成熟的比賽機制。主辦單位包括德國音樂理事會,是中德兩國政府認可的文化交流項目。不是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德國的室內樂發展水平和音樂教育發展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了解蜂鳥音樂獎的人都普遍存在一個誤區,認為一定要達到多高的水平才能參加這樣的比賽,否則就是自取其辱。這種錯誤的看法也限制了蜂鳥音樂獎的發展。用比賽驅動教育已經是國內同仁的一致共識,比賽的目的不在于得獎,而在于參賽的選手們能夠通過比賽正視自己的不足,在比賽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修養。這也是國內教育與其他教育發達國家在教育理念上的本質區別。
至于比賽的公平性,要看比賽的整體評比機制是否健全。這一點,用文字很難讓大家理解,今年8月份的省級比賽,將采用全網直播的方式將所有比賽選手的參賽視頻逐個展示在各位的面前,比賽的結果是否公平,大家一看便知。
2019年3月6至10日。2019年第2屆德國羅伯特·舒曼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公告介紹,時間為2019年3月6至10日。蜂鳥音樂獎(CYMC)賽后開展的固定公益項目,每年9月至10月以互訪的形式在德國及中國舉辦。
音樂比賽。
引入58年的德國青少年音樂比賽Jugendmusiziert是德國最重要的公共音樂教育項目中德合作在中國首創了全科目、常設性音樂比賽蜂鳥音樂獎注重享受音樂,創造音樂,以及音樂交流和對話的過程。
賽事要求報名者選取兩首分屬于不同時期的作品提交報名,或一個外國作品加一個中國作品。你需要知道演奏的是誰的作品,以及作曲家所屬時期或樂派,才能了解你演奏的作品風格。也許你已經可以演奏很多不同時期的作品了,比如:貝多芬、莫扎特的作品是古典時期,而舒曼和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是浪漫時期,那么你現在就可以報名參賽了!
小提示:作品風格時期劃分為:
文藝復興及巴洛克早期(1650 年之前)
如:庫泊蘭、穆頓
巴洛克時期(截止至1750 年)
如:亨德爾、巴赫、維瓦爾第
古典時期(1750-1820 年)
如:莫扎特、貝多芬、海頓
浪漫時期(1820-1910 年)
如:舒伯特、門德爾松、舒曼、李斯特、鮑羅丁、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德彪西、拉威爾、舒伯特、勃拉姆斯、肖邦、圣?桑、拉赫馬尼諾夫等
20/21 世紀現代主義(1910 年后作品)
如:欣德米特、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科達伊、馬爾蒂努、肖斯塔科維奇、布里頓、哈恰圖良、卡巴列夫斯基、普羅科菲耶夫、里蓋蒂、科普蘭、普朗克、克熱內克、弗朗賽、施尼特凱、席曼諾夫斯基、盧托斯瓦夫斯基、科恩戈爾德、艾尼姆、勛伯格、凱奇、庫爾塔格、貝里奧、布雷茲、克倫姆、里姆、尹伊桑、潘德雷斯基、B. A. 齊默爾曼等
以上就是蜂鳥音樂獎的全部內容,綜合來看,蜂鳥音樂獎更適合非專業音樂人,而肖邦獎則更適合專業音樂人。兩者各有側重,各有其價值。肖邦獎。1、肖邦獎面向成年的專業音樂人;肖邦獎規模面向世界專家評委更專業。2、蜂鳥音樂獎面對的是23歲以下非專業音樂人;蜂鳥音樂獎規模小偏向鼓勵。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