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物理?物理八年級下冊的主要公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這些:速度公式:v = s/tv:速度,單位為米/秒s:路程,單位為米t:時間,單位為秒重力公式:G = mgG:重力,單位為牛頓m:質量,單位為千克g:重力加速度,約為9.8N/kg或10N/kg密度公式:ρ = m/vρ:密度,單位為千克/米3m:質量,單位為千克v:體積,那么,八年級下物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V排÷V物=P物÷P液(F浮=G)
V露÷V排=P液-P物÷P物
V露÷V物=P液-P物÷P液
V排=V物時,G÷F浮=P物÷P液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初二下冊物理為何被認為較為困難?主要歸因于第一章內能的學習,其中分子熱運動是本章的關鍵難點。分子作為構成物質的最基本單元,其微觀特性無法直接觀察,使得這部分內容對很多學生來說顯得抽象難懂。第二章探討內能的利用,特別是熱機部分,這是本章的重點與難點。對于許多學生而言,內燃機的原理比較難掌握,因為缺乏必要的基礎和直觀理解。此外,浮力和壓強的概念同樣不易理解,尤其是缺乏具體實例來幫助學生直觀感受這些物理現象。
內能的概念本身就比較抽象,它涉及微觀粒子的運動狀態,而分子熱運動更是微觀層面的描述,難以通過直接觀察來理解,因此學生需要依賴理論和邏輯思維來掌握這部分知識。內燃機原理的學習則需要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這需要一定的物理直覺和動手能力。浮力和壓強的概念雖然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但將其轉化為物理理論解釋,仍需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這些概念通常缺乏直觀的實例,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較大挑戰。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點,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例如,通過實驗演示來展示微觀粒子的運動和內燃機的工作過程,利用模型和動畫來幫助學生直觀理解抽象概念,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來解釋物理現象。
木塊重量9.8牛 質量9.8/9.8=1千克 排開水1千克 排開水的體積=水下木頭體積=水上木頭體積=0.001立方米
鐵塊重量=水上木頭體積排開水的質量=1千克
鐵塊掛下面木頭不能完全入水,水上木頭體積=1/7800
設玻璃管體積V 質量M MG=3/5V*水密度=3/4V*油密度 油密度=3*4/(3*5)水密度=800
海水對艙蓋壓力約等于100米處海水壓強*面積=大氣壓強+phg=1.1*10^5+1030*100*10
一個浮力袋浮力約=10*1030*10需要200000/103000個浮力袋
物理量(單位)
公式 備注
速度V(m/S)
v= S:路程/t:時間
重力G (N)
G=mg m:質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質量 V:體積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F1:動力 L1:動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 F= (G物+G輪)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 (G物+G輪) 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機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 總功W總 W有=G物h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時間
壓強p (Pa)
P= F:壓力 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 (Pa)
P=ρgh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 的豎直距離)
熱量Q (J)
Q=cm△t c: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 △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 的熱量Q(J)
Q=mq m:質量 q:熱值
電磁波波速與波 長、頻率的關系 C=λν C:波速(電磁波的波速是不變的,等于3×108m/s) λ:波長 ν:頻率
常用物理公式與重要知識點 串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電流處處相等
串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串聯電路起 分壓作用
串聯電路 電阻R(Ω)
R=R1+R2+……
并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干路電流等于各 支路電流之和(分流)
并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并聯電路 電阻R(Ω)
= + +…… 歐姆定律 I= 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 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電流定義式 I= Q:電荷量(庫侖) t:時間(S)
電功W (J)
W=UIt=Pt U:電壓 I:電流 t:時間
電功率 P=UI=I2R=U2/R U:電壓 I:電流 R:電阻
1、解:(1)設木塊的體積為V,根據題意 得
F浮=G木
P水*g*1/2V=G 解得
V=G/1/2* P水*g=2*9.8N *1.0*10^3kg/m^3*9.8N/kg=0.002m^3
(2)根據題意,得
G鐵+G木=F浮`
G鐵=F浮`-G木=P水*g*V木-G木=1.0*10^3 kg/m^3*9.8N/kg*0.002 m^3-9.8N=9.8N
(3) 鐵塊掛在木塊的下面時,我們把它們看成是一個系統。假設木塊則好浸沒,受力分析后根據阿基米德原理
F浮``=P水*g*(V木+G鐵/gp鐵)=1.0*10^3 kg/m^3**9.8N/kg (0.002m^3+9.8N/9.8N/kg*7.8*10^3 kg/m^3)=20.8N
G木+G鐵=9.8N+9.8N=19.6N
由于按系統浸沒計算F浮> G木+G鐵 所以
鐵塊掛在木塊的下面時,系統靜止時,木塊不能全部浸入水中。
2、解:根據題意,玻璃管分別漂浮在水中和食用油中時所受浮力是相等的。
F浮=F浮`
P水*g*(1-2/5)L*S=P油**g*(1-1/4)L*S 解得
P油=4/5P水=4/5*1.0*10^3 kg/m^3=0.8*10^3 kg/m^3
3、解
(1)艙蓋受到的壓強
p=P海水*g*h=1.03*10^3 kg/m^3*10N/kg*100m=1.03*10^6Pa
(2)艙蓋受的壓力
F=p海水*S=1.03*10^6Pa*0.35㎡=3.5*10^5N
每個浮力袋受的浮力大小
F浮=P海水*g*V=1.03*10^3 kg/m^3*10N/kg*10m^3=1.03*10^5N
(如果船的質量明確,就可知道重力,這樣還可以計算出需要多少個浮力袋。
以上就是八年級下物理的全部內容,物理量(單位)公式 備注 速度V(m/S)v= S:路程/t:時間 重力G (N)G=mg m:質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ρ= m:質量 V:體積 合力F合 (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