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消去反應方程式?1.取代反應:C2H5—Br+H2O → C2H5—OH+HBr 2.消去反應:CH3CH2Br+NaOH → CH2=CH2↑+NaBr+H2O 7.乙醇 1.與鈉反應:2CH3CH2OH+2Na → 2CH3CH2ONa+H2↑(乙醇鈉)2.氧化反應:2CH3CH2OH+O2 → 2CH3CHO+2H2O(乙醛)3.消去反應:170℃時生成乙烯 8.苯酚 苯酚是無色晶體,那么,高中化學消去反應方程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常見的官能團對應關系如:
鹵代烴:鹵原子(-X),X代表鹵族元素(F,Cl,Br,I); 在堿性條件下可以水解生成羥基
醇、酚:羥基(-OH);伯醇羥基可以消去生成碳碳雙鍵,酚羥基可以和NaOH反應生成水,與Na2CO3反應生成NaHCO3,二者都可以和金屬鈉反應生成氫氣
醛:醛基(-CHO); 可以發生銀鏡反應,可以和斐林試劑反應氧化成羧基。與氫氣加成生成羥基。
酮:羰基(>C=O);可以與氫氣加成生成羥基
羧酸:羧基(-COOH);酸性,與NaOH反應生成水,與NaHCO3、Na2CO3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硝基化合物:硝基(-NO2);
胺:氨基(-NH2). 弱堿性
烯烴:雙鍵(>C=C<)加成反應。 (具有面式結構,即雙鍵及其所連接的原子在同一平面內)
炔烴:三鍵(-C≡C-) 加成反應。(具有線式結構,即三鍵及其所連接的原子在同一直線上)
醚:醚鍵(-O-) 可以由醇羥基脫水形成
磺酸:磺基(-SO3H) 酸性,可由濃H2SO4 取代生成
腈:氰基(-CN)
酯: 酯 (-COO-) 水解生成羧基與羥基,醇、酚與羧酸反應生成
注: 苯環不是官能團,但在芳香烴中,苯基(C6H5-)具有官能團的性質。
1、取代反應
(1)能發生取代反應的官能團有:醇羥基(-OH)、鹵原子(-X)、羧基(-COOH)、酯基(-COO-)、肽鍵(-CONH-)等。
2、加成反應
1.能發生加成反應的官能團:雙鍵、三鍵、苯環、羰基(醛、酮)等。
2.加成反應有兩個特點:
①反應發生在不飽和的鍵上,不飽和鍵中不穩定的共價鍵斷裂,然后不飽和原子與其它原子或原子團以共價鍵結合。
②加成反應后生成物只有一種(不同于取代反應)。
3、消去反應:
(1)能發生消去反應的物質:醇、鹵代烴;能發生消去反應的官能團有:醇羥基、鹵素原子。
(2)反應機理:相鄰消去。
發生消去反應,必須是與羥基或鹵素原子直接相連的碳原子的鄰位碳上必須有氫原子,否則不能發生消去反應。如CH3OH,沒有鄰位碳原子,不能發生消去反應。
4、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
1.氧化反應就是有機物分子里“加氧”或“去氫”的反應。
能發生氧化反應的物質和官能團:烯(碳碳雙鍵)、醇、酚、苯的同系物、含醛基的物質等。
烯(碳碳雙鍵)、炔(碳碳叁鍵)、苯的同系物的氧化反應都主要指的是它們能夠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所氧化。
含醛基的物質(包括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麥芽糖等)的氧化反應,指銀鏡反應及這些物質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的反應。
類別通式官能團代表物分子結構結點主要化學鹵代烴一鹵代烴:R—X多元飽和鹵代烴:CnH2n+2-mXm鹵原子—XC2H5Br(Mr:109)鹵素原子直接與烴基結合β-碳上要有氫原子才能發生消去反應1.與NaOH水溶液共熱發生取代反應生成醇2.與NaOH醇溶液共熱發生消去反應生成烯醇一元醇:R—OH飽和多元醇:CnH2n+2Om醇羥基—OHCH3OH(Mr:32)C2H5OH(Mr:46)羥基直接與鏈烴基結合, O—H及C—O均有極性。β-碳上有氫原子才能發生消去反應。α-碳上有氫原子才能被催化氧化,伯醇氧化為醛,仲醇氧化為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1.跟活潑金屬反應產生H22.跟鹵化氫或濃氫鹵酸反應生成鹵代烴3.脫水反應:乙醇 140℃分子間脫水成醚 170℃分子內脫水生成烯4.催化氧化為醛或酮5.生成酯醚R—O—R′醚鍵C2H5O C2H5(Mr:74)C—O鍵有極性性質穩定,一般不與酸、堿、氧化劑反應酚酚羥基—OH(Mr:94)—OH直接與苯環上的碳相連,受苯環影響能微弱電離。1.弱酸性2.與濃溴水發生取代反應生成沉淀3.遇FeCl3呈紫色4.易被氧化醛醛基HCHO(Mr:30)(Mr:44)HCHO相當于兩個—CHO有極性、能加成。
高中化學中的有機物反應方程式是學生學習的重點,涵蓋了許多基本的化學反應。甲烷的燃燒反應是CH4+2O2→CO2+2H2O(需點燃),而甲烷在高溫高壓條件下與催化劑共同作用,可以分解為C+2H2。
甲烷與氯氣發生的是取代反應,具體為CH4+Cl2→CH3Cl+HCl,隨后的取代反應依次為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這些反應需在光照條件下進行。
實驗室制備甲烷可通過反應CH3COONa+NaOH→Na2CO3+CH4實現,其中CaO加熱起到了關鍵作用。乙烯燃燒的方程式為CH2=CH2+3O2→2CO2+2H2O(需點燃),乙烯與溴水反應生成CH2Br-CH2Br,與水反應生成CH3CH2OH,與氯化氫反應生成CH3-CH2Cl,與氫氣反應生成CH3-CH3。
乙烯聚合反應為nCH2=CH2→-[-CH2-CH2-]n-,氯乙烯聚合反應為nCH2=CHCl→-[-CH2-CHCl-]n-,兩者均在催化劑條件下進行。
實驗室制備乙烯可通過反應CH3CH2OH→CH2=CH2↑+H2O實現,該反應在加熱和濃硫酸條件下進行。
1。鹵化烴:官能團,鹵原子
在堿的溶液中發生“水解反應”,生成醇
在堿的醇溶液中發生“消去反應”,得到不飽和烴
2。醇:官能團,醇羥基
能與鈉反應,產生氫氣
能發生消去得到不飽和烴(與羥基相連的碳直接相連的碳原子上如果沒有氫原子,不能發生消去)
能與羧酸發生酯化反應
能被催化氧化成醛(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3。醛:官能團,醛基
能與銀氨溶液發生銀鏡反應
能與新制的氫氧化銅溶液反應生成紅色沉淀
能被氧化成羧酸
能被加氫還原成醇
4。酚,官能團,酚羥基
具有酸性
能鈉反應得到氫氣
酚羥基使苯環性質更活潑,苯環上易發生取代,酚羥基在苯環上是鄰對位定位基
能與羧酸發生酯化
5。羧酸,官能團,羧基
具有酸性(一般酸性強于碳酸)
能與鈉反應得到氫氣
不能被還原成醛(注意是“不能”)
能與醇發生酯化反應
6。酯,官能團,酯基
能發生水解得到酸和醇建議看書自己總結、印象派
以上就是高中化學消去反應方程式的全部內容,在氧化條件下,乙醇可以被氧化成乙醛,反應式為CH3CH2OH+2CuO→△→CH3CHO+Cu2O。乙醇的燃燒反應也很重要,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式為CH3CH2OH+3O2→點燃→2CO2+3H2O。這些反應在高中化學教育中都是基礎內容,通過這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更好地理解乙醇的化學性質和反應機理。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