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危害?那么,生物危害?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生物危害是指任何導致消費者健康問題的生物因素,包括有害的細菌、病毒、真菌(霉菌、酵母)、寄生蟲等對人類、動植物和環境造成的危害。
根據生物因子對個體和群體的危害程度分類
處理主要措施是接觸時戴上手套和注意面部防護,接觸后洗手以及清洗接觸過的桌面及器皿等。
危害等級Ⅱ(中等個體危害,有限群體危害)
能引起人或動物發病,但一般情況下對健康工作者、群體、家畜或環境不會引起嚴重危害的病原體。實驗室感染不導致嚴重疾病,具備有效治療和預防措施,并且傳播風險有限。
危害等級Ⅲ(高個體危害,低群體危害)
能引起人或動物嚴重疾病,或造成嚴重經濟損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觸而在個體間傳播,或能用抗生素抗寄生蟲藥治療的病原體。
危害等級Ⅳ(高個體危害,高群體危害)
能引起人或動物非常嚴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間接或因偶然接觸在人與人,或動物與人,或人與動物,或動物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病原體。
根據導致危害的微生物的類別分類
細菌危害:例如餐飲業食物中可能存在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等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病毒危害:許多傳染病由病毒引起,可以通過直接接觸、空氣傳播、食物水等途徑傳播。
真菌危害:雖然一般而言霉菌和酵母不會引起食品中的生物危害,但某些霉菌、藻類能產生有害的毒素(通常將這些毒素歸納為化學危害的范疇)。
寄生蟲危害:寄生蟲也是生物危害的來源之一。
致病微生物
來自人和動物、植物的各種致病微生物的危害稱為緊急衛生事件。有害微生物長期危害人類的健康和生命,也危害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有史以來,在世界范圍內,它們給人類文明帶來的災難是十分沉重的。
人類活動導致外來生物入侵,如引進本地區外的外來生物可能導致農作物和牲畜死亡以及生物多樣性的下降甚至喪失,從而嚴重危害環境生物安全。外來物種與本地物種競爭資源(如食物和棲息地),導致本地物種數量下降,甚至滅絕;外來物種攜帶的病原體和寄生蟲也可能傳播給本地物種,導致本地物種發病和死亡。
轉基因生物
以上就是生物危害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