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一到初三的公式?物理公式在生活中的應用那么,物理初一到初三的公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G = mg)
其中,(G) 代表重力(單位:牛頓,N),(m) 代表質量(單位:千克,kg),(g) 代表重力加速度(大約為 (9.8 , \text{m/s}^2))。
(v = \frac{s}{t})
其中,(v) 代表速度(單位:米/秒,m/s 或千米/小時,km/h),(s) 代表路程(單位:米,m 或千米,km),(t) 代表時間(單位:秒,s 或小時,h)。
(\rho = \frac{m}{V})
其中,(\rho) 代表密度(單位:千克/立方米,kg/m3 或克/立方厘米,g/cm3),(m) 代表質量(單位:千克,kg 或克,g),(V) 代表體積(單位:立方米,m3 或立方厘米,cm3)。
(P = \frac{F}{S})
其中,(P) 代表壓強(單位:帕斯卡,Pa),(F) 代表壓力(單位:牛頓,N),(S) 代表受力面積(單位:平方米,m2)。
(P = \rho gh)
其中,(P) 代表液體壓強(單位:帕斯卡,Pa),(\rho) 代表液體密度(單位:千克/立方米,kg/m3),(h) 代表液體深度(單位:米,m),(g) 代表重力加速度(大約為 (9.8 , \text{m/s}^2))。
(F_{浮} = G_{物} - F_{視}) 或者 (F_{浮} = G_{排} = \rho_{液}gV_{排})
其中,(F_{浮}) 代表浮力(單位:牛頓,N),(G_{物}) 代表物體在空氣中的重力(單位:牛頓,N),(F_{視}) 代表物體在液體中視重(即物體在液體中所受的假想重力),(G_{排}) 代表排開液體的重力(單位:牛頓,N),(\rho_{液}) 代表液體的密度(單位:千克/立方米,kg/m3),(V_{排}) 代表排開液體的體積(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I = \frac{U}{R})
其中,(I) 代表電流(單位:安培,A),(U) 代表電壓(單位:伏特,V),(R) 代表電阻(單位:歐姆,Ω)。
(W = P \cdot t = U \cdot I \cdot t)
其中,(W) 代表電功(單位:焦耳,J 或千瓦時,kWh),(P) 代表電功率(單位:瓦特,W 或千瓦,kW),(t) 代表時間(單位:秒,s 或小時,h),(U) 和 (I) 的含義同上。
(P = \frac{U^2}{R})
其中,(P)、(U) 和 (R) 的含義同上。
(Q = I^2 R t)
其中,(Q) 代表熱量(單位:焦耳,J),(I)、(R) 和 (t) 的含義同上。
(Q = c_m \Delta t)
其中,(Q) 代表熱量(單位:焦耳,J),(c_m) 代表比熱容(單位:焦耳/(千克·攝氏度),J/(kg·°C)),(\Delta t) 代表溫度變化(單位:攝氏度,°C)。
物距 (u)、焦距 (f) 滿足 (u > f) 時成倒立縮小實像;(u = f) 時不成像;(f < u < 2f) 成倒立放大實像;(u < f) 成正立放大虛像。
如果媽媽把一壺 (2 , \text{kg}) 的水燒開, 已知水的初溫為 (20^\circ C),求在這個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則[Q = c_m \Delta t = 4.2 \times 10^3 , \text{J/(kg°C)} \times 2 , \text{kg} \times (100^\circ C - 20^\circ C) = 6.72 \times 10^5 , \text{J}]。
以上就是物理初一到初三的公式的全部內容,物理公式在生活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