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歷屆奧斯卡最佳歌曲獲獎名單 奧斯卡最佳音樂獎 歷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 奧斯卡音樂獎中國第一人 歷屆奧斯卡最佳電影配樂
問題一:奧斯卡最高獎項是什么獎其實奧斯卡每個獎都代表各個方向的的佼佼者~但是最佳影片是代表所有方向的的優勝者~
問題二:世界電影獎中最高獎項是什么?世界電影節很多,獎項也很多,沒法評誰高誰低!除了奧斯卡還有
1、柏林國際電影節2、戛納國際電影節3、威尼斯國際電影節4、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5、莫斯科國際電影節6、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7、圣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8、東京國際電影節9、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 10、開羅國際電影節11、洛迦諾國際電影節12、上海國際電影節(1994年認證承認) 13、北者乎京國際電影節(2012年認證承認)
問題三:奧斯卡是世界最著名的電影獎項嗎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于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獎為金棕櫚獎;
:festival-cannes/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于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熊獎;
:berlinale.de/
意大利威蘆嫌仿尼斯國際電影節(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于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獎為金獅獎;
:labiennale/en/
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sansebastianfestival/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于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獎為東京大獎;
:tiff-jp/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于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圣.喬治獎;
:miff.ru/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于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iffkv.cz/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Ca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于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
......>>
問題四:電影演陪纖員的獎項有多少種?分別是哪些?從最高排給我謝謝!還有影片的獎項,比如奧斯卡獎!中國的.內地:金雞獎(專業)百花(觀眾)華表( *** ).香港:金像獎(專業)金紫金獎(香港 *** ).臺灣:金馬獎(專業)亞太影展(亞太地區) ..國際的(包括中國最著名的).大陸:金雞獎 .香港:香港電影金像獎 .臺灣:金馬獎 .美國:奧斯卡獎、金球獎 .法國: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德國: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意大利: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韓國釜山電影節 .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嘎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東京電影節(金麒麟獎) .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奧斯卡電影節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 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
問題五:電影最高獎項是什么獎?商業性的肯定是奧斯卡獎
藝術性的最高獎是戛納金棕櫚獎、柏林金熊獎、威尼斯金獅獎
問題六:世界電影獎中最高獎項是樓主: 您好,?世界最高獎項是 奧斯卡。而奧斯卡又分為:最佳影片獎(Best Picture)――1928年至今
最佳導演獎(Best Directing)――1928年至今
最佳男主角獎(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1928年至今
最佳女主角獎(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1928年至今
最佳男配角獎(Best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1936年至今
最佳女配角獎(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1936年至今
最佳原創劇本獎(Original Screenplay)――1940年至今
最佳改編劇本獎(Adapted Screenplay)――1928年至今
最佳藝術指導獎(Best Art Direction/Interior or Set Decoration)――1928年至今
最佳攝影獎(Best Cinematography)――1928年至今
最佳視覺效果獎(Visual Effects)――1963年至今
最佳剪輯獎(Film Editing)――1935年至今
最佳原創音樂獎(Original Score)――1934年至今
最佳歌曲獎(Best Song)――1934年至今
最佳音效獎(Sound/Sound Mixing)――1930年至今
最佳音效剪輯獎(Sound Editing/Sound Effects Editing/Sound Effects)――1963年至今
最佳服裝設計獎(Costume Design)――1948年至今
最佳化妝獎(Makeup)――1981年至今
科技成果獎(Scientific or Technical Awards)――1931年至今
最佳動畫長片獎(Best Animated Feature)――2001年至今
最佳動畫短片獎(Animated Short Film)――1931年至今
最佳實景短片獎(Live Action Short Film)
最佳紀錄長片獎(Documentary Feature)――1942年至今
最佳紀錄短片獎(Documentary Short Subject)――1941年至今
最佳外語片獎(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1957年至今
特別獎項
終身成就獎(Academy Honorary Award)――1928年至今
俄文?撒爾伯格紀念獎(The Irving G. Salberg Memorial Award)――1938年至今
吉恩?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The Jean Hersholt Humanitarian Award)――1956年至今
特別成就獎(視覺效果和音響)(Academy 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1972年至今
科技成果獎(Academy Award, Scientific or Technical)――1931年至今
戈登?E?索耶獎(Gordon E. Sawyer Award)
等等一些,?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問題七:全球音樂的最高獎項是什么?(和奧斯卡獎一個級別的)格萊美音樂大獎(GRAMMY )雖然是美國主辦的但卻是世界音樂的最高榮譽,它是美國國家錄音與科學學會(The National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 & Science)舉行的一個年度大型音樂評獎活動。格萊美獎被譽為“音樂界奧斯卡”。
問題八:,奧斯卡 是電影的最高獎嗎?“奧斯卡金像獎”的正式名稱是“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1927年設立,每年一次在美國洛杉磯舉行。半個多世紀來一直享有盛譽。它不僅反映美國電影藝術的發展進程和成就,而且對世界許多國家的電影藝術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1927年5月,美國電影界知名人士在好萊塢發起組織一個“非贏利組織”,定名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cademy of mo 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縮寫為A.M.P.A.S.)它的宗旨是促進電影藝術和技術的進步。學院決定對優秀電影工作者的顯著成就給予表彰立了“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Academy Awar丹),1931年后“學院獎”逐漸被其通俗叫法“奧斯卡金像獎”所代替,現在其正式名稱已鮮為人知。
所以說,奧斯卡是美國人設立的唄,所以說都是美國電影拿獎。
再說,美國電影不是做的最大的嗎,拳頭大的說話啊。
雖說奧斯卡也有最佳外語片,而且此競爭也很激烈,但是對于奧斯卡來說,最佳外語片也是雞肋獎項了。
問題九:奧斯卡什么獎項最有影響力?奧斯卡金像獎,簡稱奧斯卡獎,也即學院獎(Academy Award),由有“好萊塢之王”之稱的米高梅電影公司創始人梅耶(Louis B. Mayer)發起成立的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頒發。
奧斯卡獎項很多,例如:①最佳影片、②最佳男演員、③最佳女演員、④最佳導演、⑤最佳編劇、⑥最佳攝影、⑦最佳美術設計等。成就獎:成就獎主要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導演、最佳表演(男女主、配角)、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音樂、最佳剪輯、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化妝、最佳短片、最佳紀錄片、最佳外國語影片等。特別獎:特別獎則有榮譽獎、歐文?撒爾伯格紀念獎、瓊?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科技成果獎和特別成就獎。
但是一個影片中五個最重要獎項是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編劇、男主角、女主角)
最具影響的為最佳影片獎,而最佳男女角獎屬表演主獎,獲獎人有“影帝”與“影后”之稱,是男女演員們向往的殊榮。
問題十:世界電影最大的獎項是什么?奧斯卡 是目前世界電影界公認的最權威 ,影響力最大的獎項。它的獎杯就是”奧斯卡 小金人“
奧斯卡 與 歐洲三大電影節的獎項 被視為世界影壇最重要的四大電影獎。也就是:
奧斯卡金像獎
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的 金熊獎
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的 金棕櫚獎
威尼斯電影節的 金獅獎
目前我國導演張藝謀還差一座小金人就集齊了
臺灣導演李安已經集齊了
2017年是第89屆奧斯卡,每年2-3月進行頒獎,經10年來獲得奧斯卡最佳配音音樂獎的分別是:
第89屆(2017年)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愛樂之城》賈斯汀·赫維茨、塞繆爾·杰克遜,同時最佳原創歌曲也是《愛樂之城》中的歌曲“City Of Stars”。
第88屆(2016年)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埃尼奧·莫里康內《八惡人》
第87屆(2015年)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亞歷山大·迪斯普拉特《布達佩斯大飯店》
第86屆(2014年)奧斯卡畢悉襲最佳原創配樂獎:史蒂文·普萊斯《地心引力》。同年,最佳原創歌曲是出自《冰雪奇緣》的歌曲《Let it Go》。
第85屆(2013年)奧斯卡最佳配樂獎: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第84屆(2012年)奧斯卡最佳配樂獎:《藝術家》(The Artist - Twippo)
第83屆(2011年)奧斯卡最佳配樂獎:《社交網絡》/ Trent Reznor, Atticus Ross,The Social Network
第82屆(2010年)奧斯卡最佳配樂獎:《飛屋環游記》邁克·吉亞奇諾
第81屆(2009年)奧斯卡最佳配樂手兄獎:丹尼·博伊爾,《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同時,當年的最佳歌曲獎也是《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中的歌曲《陸李Jaiho》,A·R·拉曼。
第80屆(2008年)奧斯卡最佳配樂獎:喬·懷特《贖罪》
奧斯卡歷屆最佳音樂
奧斯卡從第七屆開始評選最佳音樂(歌曲)獎
I need to wake up
79屆:《難以忽視的真相》 It's Hard Out
78屆:《川流熙攘》 Al Otro Lado del Río
77屆:《摩托日記》 Into the west
76屆:《魔戒》
Lose Yourself
75屆:《8英里》 if i didn't have you
74屆:《怪物公司》 Things Have Changed
73屆:《神奇小子》 You'll Be In My Heart
72屆:《泰山》
When You Believe
71屆:《埃及王子》 My Heart Will Go On
70屆:《鐵達尼號》 You Must Love Me
69屆:《阿根廷,別為我哭泣》 Colors of the Wind
68屆:《風中奇緣》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67屆:《獅子王》 Streets of Philadelphia
66屆:《費城故事》 A Whole New World
65屆:《阿拉丁》 Beauty and the Beast
64屆:《美女與野獸》
Sooner or Later
63屆:《狄克崔西》 Under the Sea
62屆:《小美人魚》 Let the River Run
61屆:《上班女郎》 The Time of My Life
60屆:《熱舞十七》
Take My Breath Away
59屆:《凌云壯志》 Say You, Say Me
58屆:《飛越蘇聯》 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
57屆:《紅衣女郎》 Flashdance What a Feeling
56屆:《閃舞》
Up Where We Belong
55屆:《軍官與紳士》 Best That You Can Do
54屆:《二八佳人花公子》 Fame
53屆:《名揚四海》 It Goes Like It Goes
52屆:《諾瑪.蕾》
Last Dance
51屆:《星期五的狂熱》 You Light Up My Life
50屆:《你照亮我的生命》 Evergreen
49屆:《星夢淚痕》 I'm Easy
48屆:《納什維爾》
We May Never Love Like This Again
47屆:《火燒摩天樓》 The Way We Were
46屆:《往日情懷》 The Morning After
45屆:《海神號》 Theme from Shaft
44屆:《黑街神探》
For All We Know
43屆:《情人與陌生人》 Raindrops Keep Fallin' on My Head
42屆:《神槍手與智睜畝談多星》 The Windmills of Your Mind
41屆:《托馬斯.克朗的事伯》 Talk to the Animals
40屆:《杜立德醫生》
Born Free
39屆:《生的耐氏自由》 The Shadow of Your Smile
38屆:《磯鷂》 Chim Chim Cher-ee
37屆:《歡樂滿人間》 Call Me Irresponsible
36屆:《酒鄉老爹》
Days of Wine and Roses
35屆:《酒與玫瑰》 Moon River
34屆:《蒂法尼的早餐》 Never on Sunday
33屆:《別在星期天》 High Hopes
32屆悉碰:《和家歡》
Gigi
31屆:《金粉世界》 All the Way
30屆:《藝海奇人》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29屆:《擒兇記》 Love Is a Many-Splendored Thing
28屆:《生死戀》
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
27屆:《羅馬之戀》 Secret Love
26屆:《女俠簡恩》 High Noon
25屆:《正午》 In the Cool, Cool, Cool of the Evening
24屆:《喜臨門》
Mona Lisa
23屆:《古堡殲仇記》 Baby, It's Cold Outside
22屆:《海王星女兒》 Buttons and Bows
21屆:《白面書生》 Zip-A-Dee-Doo-Dah
20屆:《南方之歌》
On the Atchison, Topeka and Santa Fe
19屆:《哈維女孩》 It Might as Well Be Spring
18屆:《嘉會良緣》 Swinging on a Star
17屆:《與我同行》 You'll Never Know
16屆:《喂!舊金山,喂!》
White Christmas
15屆:《假日旅店》 The Last Time I Saw Paris
14屆:《端莊淑女》 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
13屆:《木偶奇遇記》 Over the Rainbow
12屆:《綠野仙蹤》
Thanks for the Memory
11屆:《1938年播音大會》 Sweet Leilani
10屆:《威基基婚禮》 The Way You Look Tonight
9屆:《搖曳時光》 Lullaby of Broadway
8屆:《1935年掘金女郎》
The Continental
7屆:《快樂的離婚了的人》
歷屆奧斯卡最佳音樂獎.
1998----《Shakespeare In Love》(寫我深情), Stephen Warbeck (音樂及喜劇)
;《Life is Beautiful》(一個快樂的傳說) , Nicola Piovani(劇情片)
1997----《The Full Monty》(光豬六壯士) , Anne Dudley(音樂及喜劇) ;《Tita
nic》(鐵達尼號), James Horner(劇情片)
1996----《Emma》(芳心愛漫游) , Rachel Portman(音樂及喜劇) ;《The English
Patient》(別問我是誰) , Gabriel Yared(劇情片)
1995----《Pocahontas》(風中奇緣), Alan Menken (音樂及喜劇) ;《The Postma
n》(末世戰士), Luis Enrique Bacalov (劇情片)
1994----《The Lion King》(獅子王) , Hans Zimmer
1993----《Schindler's List》(舒特拉的名單), John Williams
1992----《Aladdin》(阿拉丁) , Alan Menken
1991----《Beauty and the Beast》(美女與野獸) , Alan Menken
1990----《Dances with Wolves》(與狼共舞), John Barry
1989----《The Little Mermaid》(美人魚) , Alan Menken
1988----《The Milagro Beanfield War》, Dave Grusin
1987----《The Last Emperor》(末代皇帝溥儀), Ryuichi Sakamoto, David Byrn
e, Cong Su
1986----《Round Midnight》, Herbie Hancock
1985----《Out of Africa》(非洲之旅), John Barry
1984----《Purple Rain》, Prince (原聲歌曲);《A Passage to India》(印度之
旅), Maurice Jarre (原創)
1983----《Yent l》, Michel Legrand, Alan and Marilyn Bergman (原創歌曲或
改編);《The Right Stuff》, Bill Conti (原創)
1982----《Victor/Victoria》, Henry Mancini(原創歌曲及改編);《E .T.: The
Extra-Terrestrial》( ET外星人) , John Williams (原創)
1981----《Chariots of Fire》(烈火戰車), Vangelis
1980----《Fame》, Michael Gore
1979----《All That Jazz》(浮生若夢)Ralph Burns (原創及改編);《A Little R
omance》, Georges Delerue (原創)
1978----《Midnight Express》(午夜快車), Giorgio Moroder (原創);《The Bud
dy Holly Story》, Joe Renzetti (改編)
1977----《A Little Night Music》, Jonathan Tunick (原創及改編);《Star Wa
rs》(星球大戰), John Williams (原創)
1976----《Bound for Glory》, Leonard Rosenman (原創及改編);《The Omen》(
兇兆), Jerry Goldsmith (原創)
1975----《Barry Lyndon》(亂世兒女), Leonard Rosenman (原創及改編);《Jaws
》(大白鯊) , John Williams (原創)
1974----《The Great Gatsby》, Nelson Riddle (原創及改編);《The Godfather
, Part II》, Nino Rota, Carmine Coppola (原創戲劇)
1973----《The Sting》(老千計狀元才), Marvin Hamlisch, (原創及改編);《T h
e Way We Were》, Marvin Hamlisch(原創戲劇配樂)
1972----《Cabaret》(歌廳), Ralph Burns (原創及改編);《Limelight》, Larry
Russell (原創戲劇)
1971----《Fiddler on the Roof》(錦繡良緣), John Williams (原創及改編);《
Summer of '42》, Michel Legrand (原創戲劇)
1970----《Let It Be》, the Beatles (原創);《Love Story》, Francis Lai (原
創)
1969----《Hello Dolly!》(俏紅娘) , Lennie Hayton, Lionel Newman (原創或改
編音樂劇);《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神槍手與智多星) , Burt Bach
arach (原創非音樂劇)
1968----《Oliver!》(新苦海孤雛) , John Green (原創或改編音樂劇);《The Li
on in Winter》(冬獅), John Barry (原創非音樂劇)
1967----《Camelot》, Alfred Newman, Ken Darby (改編音樂劇);《Thoroughly
Modern Millie》, Elmer Bernstein (原創音樂劇)
1966----《A Funny Thing Happened on the Way to the Forum》, Ken Thorne (
改編音樂劇);《Born Free》, John Barry (原創音樂劇)
1965----《The Sound of Music》(仙樂飄飄處處聞) , Irwin Kostal (改編音樂劇
);《Doctor Zhivago》(齊瓦哥醫生) , Maurice Jarre (原創音樂劇)
1964----《My Fair Lady》(窈窕淑女), Andre Previn (改編音樂劇);《Mary Pop
pins》, Richard M. Sherman, Robert B. Sherman (原創音樂劇)
1963----《Irma La Douce》, Andre Previn (改編音樂劇);《Tom Jones》, John
Addison (原創音樂劇)
1962----《Lawrence of Arabia》(沙漠梟雄), Maurice Jarre (原創音樂劇) ;《
Meredith Wilson's The Music Man》, Ray Heindorf (改編音樂劇)
1961----《Breakfast at Tiffany's》(珠光寶氣), Henry Mancini (喜劇及劇情)
;《West Side Story》(夢斷城西), Saul Chaplin, Johnny Green, Sid Ramin, Irwin
Kostal (音樂劇)
1960----《Exodus》, Ernest Gold (喜劇及劇情);《Song Without End (The Sto
ry of Franz Liszt)》, Morris Stoloff, Harry Sukman (音樂劇)
1959----《Ben-Hur》(賓墟), Miklos Rozsa (喜劇及劇情);《Porgy and Bess》,
Andre Previn, Ken Darby (音樂劇)
1958----《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與海), Dimitri Tiomkin (喜劇或劇
情);《Gigi》(金粉世界), Andre Previn (音樂劇)
1957----《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桂河橋) , Malcom Arnold
1956----《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八十日環游世界) , Victor Young (
喜劇或劇情);《High Society》, Alfred Newman, Ken Darby (音樂劇)
1955----《Love Is a Many Splendored Thing》, Alfred Newman (喜劇或劇情);
《Oklahoma!》, Robert Russell Bennett, Jay Blackton, Adolph Deutsch (音樂劇)
1954----《The High and the Mighty》, Dimitri Tiomkin (喜劇或劇情); Seven
Brides for Seven Brothers, Adolph Deutsch, Saul Chaplin (音樂劇)
1953----《Lili》, Bronislau Kaper (喜劇或劇情);《Call Me Madam》, Alfred
Newman (音樂劇)
1952----《High Noon》(龍城殲霸戰) , Dimitri Tiomkin(喜劇或劇情);《With a
Song in My Heart》, Alfred Newman (音樂劇)
1951----《A Place in the Sun》, Franz Waxman (喜劇或劇情);《An American
in Paris》(花都艷舞), Johnny Green, Saul Chaplin (音樂劇)
1950----《Sunset Blvd.》(紅樓金粉), Franz Waxman(喜劇或劇情);《Annie Get
Your Gun》, Adolph Deutsch, Roger Edens (音樂劇)
1949----《The Heiress》, Aaron Copland (喜劇或劇情);《On the Town》, Rog
er Edens, Lennie Hayton (音樂劇)
1948----《The Red Shoes》, Brian Easdale (喜劇或劇情);《Easter Parade》,
Johnny Green, Roger Edens (音樂劇)
1947----《A Double Life》, Dr. Miklos Rozsa (喜劇或劇情);《Mother Wore T
ights》, Alfred Newman (音樂劇)
1946----《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Hugo Friedhofer (喜劇或劇情);《
The Jolson Story》, Morris Stoloff (音樂劇)
1945----《Spellbound》, Miklos Rozsa (喜劇或劇情);《Anchors Aweigh》, Ge
orgie Stoll (音樂劇)
1944----《Since You Went Away》, Max Steiner (喜劇或劇情);《Cover Girl》
(封面女郎), Morris Stoloff (音樂劇)
1943----《The Song of Bernadette》, Alfred Newman(喜劇或劇情);《This Is
the Army》, Ray Heindorf (音樂劇)
1942----《Now, Voyager》, Max Steiner(喜劇或劇情) ;《Yankee Doodle Dandy
》, Ray Heindorf, Heinz Roemheld (音樂劇)
1941----《A ll That Money Can Buy》, Bernard Herrmann (喜劇或劇情) ;《Du
mbo》, Frank Churchill, Oliver Wallace (音樂劇)
1940----《Pinocchio》(木偶奇遇記) , Leigh Harline, Paul J. Smith, Ned Wa
shington (喜劇或劇情);《Tin Pan Alley》, Alfred Newman (音樂劇)
1939----《The Wizard of Oz》(綠野仙縱), Max Steiner (原創) ;《Stagecoach
》(飛渡關山), Richard Hageman, Frank Harling, John Leipold, Leo Shuken
1938----《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俠盜羅賓漢) , Erich Wolfgang Ko
rngold (原創) ;《Alexander's Ragtime Band》, Alfred Newman
1937----《One Hundred Men and a Girl》, Charles Previn
1936----《A nthony Adverse》, Leo Forbetein, Leo Korngold
1935----《The Informer》, Max Steiner 1934----《One Night of Love》, Lou
is Silvers, Victor Schertzinger, Gus Kahn
問題一:美國三大音樂獎是哪些?1.Grammy Award 格萊美音樂獎
格萊美音樂大獎(GRAMMY AWARDS )是美國國家錄音與科學學會(The National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 & Science)舉行的一個年度大型音樂評獎活動。格萊美獎被譽為“音樂界奧斯卡”。
2.American Music Award 美國音樂獎
美國音樂獎,簡稱AMA,素有“另類格萊美”之稱,美國音樂獎是美國流行樂壇主要獎項之一。迄今為止已連續舉辦了38屆。美梗音樂獎共設19個獎項,囊括了流行、搖滾、藍調、鄉村、說唱、非主流等多個門類。與格萊美不同,美國音樂大獎的獲獎者完全來自于公眾的投票。
獲得美國音樂獎最多的女歌手-惠特尼休斯頓
通過統計,公司篩選出各地不同年齡、 性別以及民族的兩萬名投票者,由唱片公司匯總的提名者將面臨最嚴格的挑選,而評選結果將保證在最后一刻揭曉。因此,美國音樂大獎具備了最廣大的聽眾基礎,被認為是相當公正,也是相當符合實際情況的樂壇年度評選。
3. MTV Music Award MTV大獎
問題二:美國有哪些音樂頒獎典禮是格萊美獎,
格萊美是英文“格拉姆風”留聲機的變異諧音。以它命名的音樂獎,至今已有40年的歷史,其獎杯形狀如一架老式的留聲機。1957年,美國洛杉磯一批音樂人和唱片公司管理人員倡議成立一個代表音樂制品藝術和科學的機構,并通過這個機構鼓勵有才華的音樂家、歌手及幕后音樂制作人員,美國國家錄音藝術與科學學會(簡稱錄音學會)以供名為格萊美的音樂獎因此應運而生。首屆格萊美音樂獎于1958年頒發,以后錄音學會每年舉行一次頒獎儀式,獎項也由最初時的26項增加到28大類共101項。如今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大獎之一。
音樂上的格萊美就相當于電影上的奧斯卡。
問題三:西方最高的四個音樂獎是什么?1.格萊美音樂大獎(GRAMMY AWARDS)是美國國家錄音與科學學會(The National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Science)舉行的一個年度大型音樂評獎活動。格萊美獎被譽為“音樂界 奧斯卡 ”。
2.公告牌音樂獎,《公告牌》(Billboard)是創辦于1894年的美國音樂雜志,當時名為“公告牌公告”,內容包含許多音樂種類的介紹與排行榜。
3.全美音樂獎,全美音樂獎(American Music Awards,縮寫AMAs),它是美國最富盛名的音樂頒獎禮之一,由迪克?克拉克創辦于1973年,與格萊美獎、公告牌音樂獎一起被稱為美國三大頒獎禮。由于它評審方式的特殊性,它被認為是最能代表主流音樂的商業指標。
4.搖滾名人堂收錄典禮,搖滾名人堂(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是一個西方搖滾樂界成就獎,致力于表彰歷史上一些最具知名度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制作人以及在一些重要層面通過搖滾樂形式影響整個音樂工業的人。相比被視為美國流行樂壇最高榮譽獎的“格萊美獎”,“搖滾名人堂”顯得厚重許多,它考慮到了入選音樂人對整個搖滾樂歷念燃史的貢獻,更能證明他們的輝煌成就。最苛刻的一個條件是,被提名的時間必須距離首張專輯發行25年以上。
問題四:全球最具分量的音樂獎項有哪些啊??格萊美
1957年,美國洛杉磯一批音樂人和唱片公司管理人員倡議成立一個代表音樂制品藝術和科學的機構,并通過這個機構鼓勵有才華的音樂家、歌手及幕后音樂制作人員。美國國家錄音藝術與科學學會(簡稱錄音學會)及名為格萊美的音樂獎因此誕生。首屆格萊美音樂獎于1958年頒發,哪態以后錄音學會每年舉行一次頒獎儀式,獎項也由最初時的26項增加到28大類共101項。
格萊美音樂獎雖然是美國唱片行業中的獎項,但它如今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大獎之一。音樂界的格萊美就如同電影界的奧斯卡一樣,雖然毫無疑問地打上了美國文化的印記,但李高源世界各地的多數音樂人仍以能夠捧得這架老留聲機為榮。
baike.baidu/view/72966
MTV歐洲音樂頒獎典禮
始于1993年,今年是第15屆
mtv
蒙特卡羅世界音樂獎
96年張學友得過這個獎哦。
英國最著名的音樂獎項“水星音樂獎”
“全英音樂獎”是英國音樂界最有分量的獎項。和“格萊美”相比,“全英音樂獎”不按音樂類型細分獎項,而是將所有歌手、組合放在一起比較,評出最佳。
長時間觀察美國、英國榜單你會發現,上榜美國排行榜的單曲,一定能在英國排行榜上找到;而上榜英國排行榜的單曲,在美國排行榜上經常排不上位子。說白了,英國認美國歌,而美國卻不一定認英國歌。
英國各類音樂大獎中,僅次于“全英音樂獎”的是“水星音樂獎”。“水星音樂獎”每年只頒一個獎項――最好聽的專輯。評委全是業內人士,成立獨立評審小組,從專業的角度選出最好聽的音樂。
Billboard音樂大獎(公告排音樂大獎)
billboard雜志辦的,頒獎主要參考的是billboard排行榜的成績,billboard排行榜是全球最權威的排行榜。評選出的歌曲都是當年最流行的,每年十二月初頒。
全美音樂獎
全美音樂獎,英文名稱American Music Awards,是美國最富盛名的音樂頒獎禮之一,與格萊美獎、公告牌音樂獎一起被稱為美國三大頒獎禮。
與走精英路線的格萊美(由業內人士投票)和走數據路線的公告牌頒獎禮(依據Billboard的排名)不同,全美音樂獎的各獎項均由消費者投票評出,因此,在各種頒獎禮中,全美音樂獎被認為是最能代表主流音樂的商業指標。
全美音樂獎由迪克-克拉克創辦于1973年,最初其特色是由多位主持人主持,邁克爾-杰克遜參與主持了第一屆的全美音樂獎。后來逐漸跟其他頒獎禮一樣,由一個主持人主持。
歷史上,獲得全美音樂獎最多的組合是“阿拉巴馬”,他們獲得過22座獎杯,而獲得獎項最多的歌手則是獨得23座獎杯惠特妮-休斯頓。而邁克爾-杰克遜和惠特妮-休斯頓則一起保持著一屆頒獎禮獲得獎項最多的紀錄。
全英音樂獎
全英音樂獎,“BRITawards”的全稱是British Record Industry TrustAwards,始于1977年,當年Beat-les樂隊拿走了“最佳英國樂隊”和“年度最佳專輯”兩項大獎。從那時起,BRI......>>
問題五:世界著名音樂獎有哪些?格萊美
格萊美是英文“格拉姆風”(留聲機)的變異諧音。以它命名的音樂獎迄今已有40多年歷史,其獎杯形狀如一架老式的留聲機。
1957年,美國洛杉磯一批音樂人和唱片公司管理人員倡議成立一個代表音樂制品藝術和科學的機構,并通過這個機構鼓勵有才華的音樂家、歌手及幕后音樂制作人員。美國國家錄音藝術與科學學會(簡稱錄音學會)及名為格萊美的音樂獎因此誕生。首屆格萊美音樂獎于1958年頒發,以后錄音學會每年舉行一次頒獎儀式,獎項也由最初時的26項增加到28大類共101項。
格萊美音樂獎雖然是美國唱片行業中的獎項,但它如今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大獎之一。音樂界的格萊美就如同電影界的奧斯卡一樣,雖然毫無疑問地打上了美國文化的印記,但世界各地的多數音樂人仍以能夠捧得這架老留聲機為榮。
格萊美所以能夠為世界音樂人津津樂道,除了美國一直是全球流行音樂的中心、代表了流行音樂的較高水平外,還有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是它的權威性。美國錄音學會是一個由眾多資深音樂人組成的機構,已在美國各地設置了12個地區分會和一個制作人與工程師分會,目前會員超過萬人。歌唱家、演奏家、詞作者、作曲家、指揮、攝影、解說詞作者以及音樂錄像片制作人等15類專業人員均可申請擔任評委,但只有那些至少已有6件作品出版發行的人才有資格擔任此職。沒有真才實學和對音樂事業缺乏執著追求的人一般是進不了評委會的。由如此眾多資深專業人士組成的評委會理所當然地會受到音樂愛好者的信任。
其次是它的公正性。格萊美音樂獎的評選有一套十分嚴格的制度和程序。被推薦的作品必需選自當年。作品推薦上來后,首先要經過來自音樂界各領域的 150多名專家篩選和資格確認,而后進行分類。除需由特別提名委員會投票的作品外,初選合格的作品要全部送交評委進行第一輪投票。但每個評委只能從其中挑選自己專精的9項進行投票,當然他們還要投票選出當年的年度唱片、年度專輯、年度歌曲和年度新人4個獎項。初評后的名單再交評委進行第二輪投票,每個評委的投票權除4個基本獎外,只能選擇8個獎項進行投票。這些嚴格的措施有效地保證了評選的公正性。
第三是它廣泛的影響性。格萊美獎問世之初并沒有多大名氣,是電視幫了忙。電視不僅將格萊美原本刻板的頒獎儀式變成了豐富多彩的音樂節目,還通過向全球直播極大地提高了格萊美音樂獎的國際知名度。大量歐美歌壇巨星登臺獻藝,加上美國人擅長運用的舞臺藝術和技術手段,更使格萊美的頒獎儀式成了風靡世界的娛樂活動。今年2月舉行的第44屆格萊美頒獎晚會就吸引了全球170個國家的約17億觀眾收看。格萊美頒獎儀式走向世界為格萊美音樂獎成為全世界音樂人廣泛接受的一個獎項立下了汗馬功勞。
格萊美獲獎作品顯然不是少數人炒作或唱片公司自吹自擂的產物,而是經過專家和嚴格程序評選出來的。這些作品本身的高質量加上電視的渲染在使獲獎者走紅、唱片熱賣的同時,也實實在在地起到了領導音樂潮流的作用。另一方面,評委們也是消費者,自然也會受到市場的影響,熱賣唱片、走紅歌手、流行電影歌曲當然也最容易走進他們的視野。
除格萊美音樂獎外,美國錄音學會還先后設立了終身成就獎、董事會獎及格萊美榮譽殿堂,以表彰有杰出成就和長久歷史價值的人物和作品,其中也包括那些不在格萊美評選范圍內的人士和被歷史埋沒了的人物,比如黑人歌唱家羅伯遜就在他逝世22年后于1998年獲得了終身成就獎。美國錄音學會還積極參與諸如唱片商標立法、知識產權保護、打擊盜版、數碼音樂訴訟等涉及唱片企業和個人權益的事業,并積極倡導藝術交流和音樂教育,格萊美基金會還為有困難的音樂人提供幫助,支持年輕人加入音樂人......>>
問題六:歐美都有什么音樂頒獎典禮 20分 格萊美耽GRAMMY)最有名的也是最得獎者的最高贊譽
全美音樂獎(American Music Awards) 這是美國的音樂獎項
全英音樂獎頒獎典禮 這是英國的
MTV歐洲音樂大獎頒獎典禮(MTV Europe Music Awards)
公告牌音樂大獎頒獎典禮 (Billboard Music Awards)
等等
供參考
問題七:外國有什么音樂大獎1 Grammys格萊美
2 American Music Awards全美音樂獎
3 Billboard Music Awards告示牌音樂獎(自2007起不再進行頒獎儀式,而是直接根據Billboard年數據成績在其雜志上宣布)
4 MTV Video Music Awards美國音樂錄影帶大獎VMA:
5 MTV Europe Music Awards歐洲音樂錄影帶大獎EMA
6 People's Choice Awards人民選擇獎PCA
還有一些專項音樂獎:
CMA(美國鄉村音樂獎)拉丁格萊美
BET(黑人音樂獎)等等
(美國)
問題八:美國藝術四大獎項,分別是什么?大哥,我知道:電影奧斯卡獎、戲劇托尼獎、音樂格萊美獎和電視艾美獎 !
格萊美音樂獎(Grammy)
格萊美是英文格拉姆風(留聲機)的變異諧音。以它命名的音樂獎迄今已有40多年歷史,其獎杯形狀如一架老式的留聲機。
1957年,美國洛杉磯一批音樂人和唱片公司管理人員倡議成立一個代表音樂制品藝術和科學的機構,并通過這個機構獎勵有才華的音樂家、歌手及幕后音樂制作人員。美國國家錄音藝術與科學學會及名為格萊美的音樂獎因此誕生。首屆格萊美音樂獎于1958年頒發,以后錄音學會每年舉行一次頒獎儀式,獎項也由最初時的26項增加到28大類共101項。
格萊美音樂獎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圍內頗有影響力。首先是它的權威性。美國錄音學會是一個由眾多資深音樂人組成的機構,已在美國各地設置了12個地區分會和一個制作人與工程師分會,目前會員超過萬人。歌唱家、演奏家、詞作者、作曲家、指揮、攝影、解說詞作者以及音樂錄像片制作人等15類專業人員均可申請擔任評委,但只有那些至少已有6件作品出版發行的人才有資格擔任此職。
其次是它的公正性。格萊美音樂獎的評選有一套十分嚴格的制度和程序。被推薦的作品必需選自當年。作品推薦上來后,首先要經過來自音樂界各領域的150多名專家篩選和資格確認,而后進行分類。除需由特別提名委員會投票的作品外,初選合格的作品要全部送交評委進行第一輪投票。但每個評委只能從其中挑選自己專精的9項進行投票,當然他們還要投票選出當年的年度唱片、年度專輯、年度歌曲和年度新人4個獎項。初評后的名單再交評委進行第二輪投票,每個評委的投票權除4個基本獎外,只能選擇8個獎項進行投票。這些嚴格的措施有效地保證了評選的公正性。
第三是它廣泛的影響性。格萊美獎問世之初并沒有多大名氣,是電視幫了忙。電視不僅將格萊美原本刻板的頒獎儀式變成了豐富多彩的音樂節目,還通過向全球直播極大地提高了格萊美音樂獎的國際知名度。大量歐美歌壇巨星登臺獻藝,加上美國人擅長運用的舞臺藝術和技術手段,更使格萊美的頒獎儀式成了風靡世界的娛樂活動。
奧斯卡獎(Oscar)
一戰后的10年是美國電影前所未有的興盛期。好萊塢成為最負盛名的影都。藝術和科學的進步促進了電影的繁榮,有聲電影的誕生給電影帶來了新的希望。1927年初,由好萊塢巨頭米高梅公司總經理梅椰倡導成立了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奧斯卡是當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
1927年5月,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立的宴會上有人建議,為了推動電影藝術的發展,對有成就者應給予獎勵。與會者一致同意并由米高梅公司美工師塞德里克吉本斯設計,后由青年藝術家喬治斯坦利塑成銅像。這尊銅像是個手握長劍、站在一盤電影膠片上的男性人體塑像,高 10.25寸,表面鍍金,所以叫金像獎。1929年1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電影創作進行了評選,共頒發了十五尊金像。此獎當時被稱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年度獎,簡稱學院獎。1931年的一天,學院的新任圖書管理員瑪梅麗特?赫麗發現金像很像她叔叔奧斯卡。一個記者把她的話在第二天報導了。從此奧斯卡之名逐漸被人們運用,學院獎反而很少被人提及。
自第一屆以來,除了1930年和1993年外,都是每年舉行一次。主要項目有: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其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此外還頒發一些特別......>>
問題九:美國有什么唱歌的頒獎典禮2010全美音樂獎頒獎典禮、2009全美音樂獎頒獎典禮里面都有很多好聽的歌、去看看吧、給我點分哈
http://post.baidu.com/f?kz=37161168這里看咐扒看吧橘頃 從1934年圓簡陸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