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之詠贊音樂?壓抑,是我看完韓劇《死之詠贊》的第一感覺。如果不了解這部劇里的相關歷史可能看得也云里霧里的吧。尹心德(Youn Shim Duk),被譽為“韓國第一個現代女性”,是韓國古典音樂歷史上第一個女高音歌唱家。那么,死之詠贊音樂?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韓網上有很多,我不敢看,還是你自己看吧,大概的意思是尹心德和編劇金佑鎭屬于不倫戀,后來一起自殺了,那時候她才29歲。第一個網頁中寫得很詳細。
http://www.google.co.kr/search?complete=1&hl=zh-CN&q=%E6%AD%BB%EC%9D%98+%E8%AE%9A%E7%BE%8E+%EC%9C%A4%EC%8B%AC%EB%8D%95&lr=&aq=f
韓劇《死之詠贊》(又名《死的贊美》),是SBS電視臺2018年播出的獨幕劇,所以時長較短。由李鐘碩、韓惠善主演,改編自1991年的電影,講述了朝鮮女高音歌唱家尹心惪和劇作家金友鎮跳海殉情的故事。劇中的歌曲也很打動人,其中主題曲是素香演唱的《唯有心知》(又名《只有心知道》),插曲是《Stay with me》。這兩首歌B站上有資源。
這首歌是著名女高音尹心德在羅馬尼亞作曲家伊萬諾維奇創作的多瑙河之波圓舞曲的基礎上填詞作成,網易云音樂有收錄這首音樂的各種版本,有的需要版權才能聽,且必須搜韓語的,就是這個?? ??,中文翻譯為死亡的贊美詩,有一個聲音比較清楚的版本是千雨熙唱的,由于這首歌的旋律被改為了鋼琴曲,所以聽起來很作悲,如果你聽過幾次就知道了,這首歌實在不適合放在汽車駕駛的時候聽,容易干擾心緒,如果我的解答讓你滿意,請給我點賞金吧
是根據家尹心悳的經歷改編的。
尹心悳號水仙,1918年慶星高等普通學校師范學科畢業后曾在江原道原州擔任過一年時間教師的職務,此后由朝鮮總督部選拔被公費派遣到日本留學,進入上野音樂大學學習聲樂,1921年參加同友會主持的國內巡演過程中與劇作家金佑鎮相識。
畢業之后尹心悳度過一年時間的助教生涯,1923年回到韓國后擔任慶星示范附屬學校的音樂老師,通過劇藝術協會等組織的戲劇公演而憑借杰出的歌唱實力和美貌名噪一時。
同時她還在金佑鎮的建議之下登山土月會的戲劇演出舞臺,但是由于演技方面的不足而最終放棄。僅僅依靠聲樂演出并不足以維持尹心悳的生計,于是她開始演唱一些大眾歌謠,一面在電視走穴,一面也發行唱片。
1926年尹心悳為了送妹妹去美國留學而再次來到日本,通過日東唱片公司灌制了一張24支曲的唱片,在歸國的路上她與金佑鎮相會此后兩人一同在玄海灘投水死去。
劇情:
云心德(張美姬飾)的才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于1919年成為了最早公費留學中的一員。在東京音樂學院里苦修聲樂技巧的同時,云心德以她自由奔放的性格在眾多學生中有著極高的人氣。
同心德一起到日本留學的洪南波(李京英 飾)也對她存有不同尋常的感情。
聽了那首死亡之歌——《Gloomy Sunday》。聽了好幾個版本,最喜歡的還是Bjork版的,她的聲音帶有那樣強烈的穿透力,像被一朵帶刺的玫瑰穿過靈魂一樣震撼。心臟,有支離破碎的感覺。我現在也許能明白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聽了這首歌以后自殺了。它是靈魂的killer。多么偉大的作曲家,匈牙利鋼琴手Rezso Seress,是怎樣的情緒才能創造出這樣一篇悲傷的樂章!
歌曲相關介紹:
匈牙利鋼琴手Rezso Seress與女友的愛情破裂之后,在1933年寫下一首充滿充滿悲愁的歌曲,
名為《憂郁的星期天》(Szomoru vasarnap),此歌的英文譯名是《Gloomy Sunday》。
有記載第一個自殺的人是一個英國的一位軍官,他在家里一個人安靜地休息,無意中就開始聽郵遞員送過來唱盤,第一首樂曲就是魯蘭斯·查理斯的《憂郁的星期天》,當他聽完這首曲子以后,他的靈魂受到了極為強烈的刺激,心情再也不能平靜下來。不一會,他拿出家中的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槍聲響起的同時,還正放著那首《憂郁的星期天》,這也是他留下的唯一死亡線索。警方經過調查和推測,結果得出一個結論:他確是屬于自殺,但這首《憂郁的星期天》是間接殺手!并警告人們不要去聽這首樂曲—因為警方在聽這首樂曲的時候也差點有人自殺!接著這人手不足就轟動了整個歐洲,人們感到不可思議,驚恐而好奇,不少自認為心理素質可以的人好奇地到處搜集并親身體驗,去探險。
以上就是死之詠贊音樂的全部內容,這首歌是著名女高音尹心德在羅馬尼亞作曲家伊萬諾維奇創作的多瑙河之波圓舞曲的基礎上填詞作成,網易云音樂有收錄這首音樂的各種版本,有的需要版權才能聽,且必須搜韓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