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肖邦圓舞曲鋼琴完整版 肖邦最著名的一首曲子 浪漫曲肖邦 肖邦最著名的夜曲是哪一首 肖邦圓舞曲最出名的一首
作品特點:
1、聲樂、器樂因素緊密聯系
肖邦作品的主音音樂織體中旋律占據優勢迫使演奏者要制定出技術手段以便能最“引人入勝”顯示出旋律美來。旋律應該由低音聲部和悄悄引入的補充聲部(和弦、音型)所支持。
其任務是借助力度、速度和音色等手段來反映作品的全部聲音財富。這財富源于唯一的肖邦式的和聲終止式、精致的轉調、半音階、等音音階、等音變換和各色各樣的終止式.
2、復調——多聲部現象
多聲部現象一般出現在較短的、大都是主音音樂段落里。這些常常證明肖邦的對位法技巧十分高超。
3、變奏肖邦音樂的最大的特點正是旋律的變奏
例如:才氣洋溢的搖籃曲是這種變奏的最出色的例子。整個作品中在不變的主音、持續低音上,每一小節變換著主和弦與屬和弦的和聲。樂曲的開頭,在這非常純樸的固定低音的背景上,奏出明顯的民間色彩的迷人的旋律。
肖邦雖然用“裝飾”型的各種變體手法來改變它,但始終保持音樂的總的溫柔詩意的、寧靜安謐的“親切”性質。
4、訴說性、宣敘性
肖邦的旋律常常是在說話,而且這說話也象它們歌唱那樣富于表現力這種體裁在它發展的成熟期形成為先有一個緩慢的史詩性的領唱(常常帶有悲哀的色彩),然后是一些緊張性的段落,與開頭的領唱的旋律交替出現。
令人深思的是,在肖邦風格的演變過程中,不管作品的曲團鬧式和體裁,演變都是顯而易見的。作曲家面貌的改變無論在奏鳴曲、波洛奈茲舞曲,還是在那段時期的瑪祖卡舞曲里都在進行。各類織體的有趣例子在肖邦成熟晚期創作中最塌族罩為常見。
它們與和聲、旋律和節奏的奇思妙想的發展一起形象地展現了肖邦個性化的創作技巧迅速完善的過程。
擴展資料
創作風格
綜合評價
肖邦多以鋼琴曲為主,體裁多樣、內容豐富、感情樸實、手法簡練、題材緊扣波蘭人民的生活、歷史和愛國詩歌,曲調熱情奔放、和聲豐富多彩、結構靈活自如。
作為著名鋼琴演奏家,肖邦的演奏技巧精湛、手法細膩、音響華麗、富裕激情、出神入化,他的鋼琴踏板用法獨特。
創作范圍
練習曲
肖邦創作的練習曲完全突破克萊門蒂、車爾尼、莫謝萊茲以來純技術性練習曲的創作手法,不刻意突出華麗的炫技性,讓音樂傳遞出更深刻的感情。
如《C小調練習曲》(作品10號之12“革命”)是肖邦1831年赴巴黎途中,在得知俄軍入侵華沙后悲憤之余寫下的。從技巧上看,這是一首左手跑動練習曲,但從右手壯烈的八度音旋律和左手狂風暴雨般的傾瀉中卻都不難看出作曲家當時內心情緒的極度激動。
圓舞曲
肖邦圓舞曲一向以優美、高雅、華麗而著稱,但由于節奏變化復雜,因而并不適于實際的舞蹈。
從表達形式上來說可分為兩大類別:一類是把實際的舞蹈加以理想化的作品,如《降E大調華麗大圓舞曲》,《降D大調“小狗”圓舞曲》; 另一類則為圓舞曲形式的抒情詩,如《升c小調圓舞曲》。
前奏曲
肖邦的前奏曲,可將風格迥異的個曲,自由結合為組曲。
創作于1836至1839年間的《前奏曲》Op.28,這二十四首前奏曲包含了各種不同長度、織度、風格、與多種作曲技巧于其中,調性是以不同的二十四個關系大小調作五穗擾度循環的排列,其音樂風格則可以歸納為練習曲、夜曲、瑪祖卡、葬禮進行曲、諧謔曲、無窮動、歌謠體、幻想曲與即興曲等類型。
諧謔曲
諧謔曲本意味著戲謔,但肖邦詼諧曲作品中卻并無突出的戲謔,反而多憂郁和對個人的反抗,其實是包含著對自身的嘲笑與挖苦。
如創作于1831年的《b小調第一諧謔曲》,第一主題是暴風雨般的狂烈,第二樂章注明慢板處,有怪異的和弦。開頭部分的不協和和弦帶著突變的情緒出現,但中間段的“美夢”并未被這突如其來的一拳所擊破。然后第二主題前半段的怪異和弦又相繼出現,重新引入了不斷掙扎、搏斗、渴求的情緒,直到結束仍未看到光明的前景。
馬祖卡舞曲
肖邦的瑪祖卡舞曲變化性地應用了民間節奏,并按照高度專業化的藝術標準進行再創作,在和聲、調式等方面更有獨出心裁的創造,他的樂曲中有著更精練的旋律,增加了跳躍感,在變化中賦予詩意。
《升c小調舞曲》是肖邦瑪祖卡曲目里規模最大的,樂曲的開頭受到巴赫的音樂風格影響,有著古典的感情,猶如管風琴的鳴響。封.隆茲評說:“開頭好像為管風琴而作,卻斷然以沙龍風格結束,沒有一首作品像這樣被推敲過。”
夜曲
夜曲是肖邦自己創新的一種鋼琴獨奏體裁,它具有沖淡平和,寂靜幽瀾的特點,輕緩中偶爾透著那么一點點沉思。
《升C小調夜曲》,為三段體,第一段以柔聲奏出暗淡的旋律,經種種轉調后,情緒越來越不安;中段速度轉快,出現悲痛的第二主題,它化解為明朗后再復歸第一主題。
參考資料來源:
-肖邦
(Op代表作品編碼,例如Op.10-3表示作品十號的第三首)
1,圓舞曲(華爾滋)
(Waltzes)蕭邦著名的圓舞曲,相信小朋友一定聽過!這些圓舞曲是蕭邦在維也納時,運用維也納華爾滋三拍的節奏,加上優美的曲調與抒情性,同時也發輝高度的鋼琴技巧,因此蕭邦的圓舞曲適合聆賞與演奏,比較不適合跳舞喔!
◎第1號圓舞曲降E大調Op.
18
◎第3號華麗圓舞曲a小調Op.
34-1
◎第6號圓舞曲降D大調「小狗」Op.
64-1
小狗圓舞曲是描述喬治桑的小狗追逐自己的尾巴的一首曲子,因為曲子很短,因此也被稱為「小圓舞曲」(Minute)
◎第7號圓舞曲升c小調Op.
64-2
◎第8號圓舞曲降A大調Op.
64-3
◎第9號圓舞曲降A大調Op.
69-1
◎第10號圓舞曲b小調Op.
69-2
◎第14號圓舞曲e小調Op.Posth
2,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s)
蕭邦不太喜歡管弦樂器,所以他的鋼琴協奏曲(以鋼琴為主,管弦樂搭配的曲子)也只有兩首而已。第二號協奏曲的第二樂章就是寫給初戀情人的優美「情書」,大家可以聽聽看唷!
◎第2號鋼琴協奏曲f小調Op.21第一樂章
◎第2號鋼琴協奏曲f小調Op.21第二樂章
◎第2號鋼琴協奏曲f小調Op.21第三樂章
3,夜曲(Nocturnes)
夜曲是英鋼琴師兼作曲家菲爾德首創的曲式,以優美的旋律為主。蕭邦受他的影響,第一首夜曲也已旋律為主,但后來的夜伍帶曲則加上更豐富的內容,不單是優美的旋律而已,所以是蕭邦獨特風格的夜曲。
◎第1號夜曲降b小調Op.9-1
◎第2號夜曲降E大調Op.9-2
4,練習曲(Etudes)
學鋼琴的人,一定會彈到蕭邦的練習曲!這些曲子運用了高度的鋼琴技巧,包括快速的八度音程、還有三或六度的連續平行等等。不過這些練習曲并不只是教學用的,而是同時兼具藝術性,演奏者必須兼顧技巧、節奏、旋律、和聲還有音樂的情緒表現,所以還是很到受樂迷的喜愛。
◎第3號練習曲E大調「離別」
Op.10-3
這首練習曲是蕭邦離開波蘭前往巴黎時的創作,離開祖國與思念故鄉的感情都表露無遺。
◎第5號練習曲降G小調「黑鍵」Black
Key
Op10No.5
◎第12號練習曲c小調「革命」Revolutionary
Op.10-12
這首是蕭邦在聽到波蘭遭俄國攻占時所創作的曲子。
5,前奏曲(Preludes)
Op.28
作品28的二十四首前奏曲集是蕭邦晚年為了籌措療養的旅費而創作的曲子。
◎第4號前奏曲e小調「窒息」Suffocation
◎第11號前奏曲B大調「蜻蜓」Dragon
Fly
◎第15號前奏曲降D大調「雨滴」Raindrop
◎這首前奏曲左手規律的節奏像雨滴的聲音,因此得名。
◎第23號前奏曲F大調「快樂之船」Pleasure
Boat
◎第24號前奏曲降D大調「暴風雨」The
Storm
6,波蘭舞曲(Polonaises)
波蘭舞曲是以宮廷為中心,華麗而壯大的民族舞曲。蕭邦喚拿七歲時就創作了兩首波蘭舞曲(G小調與降B大調),而后來的創作不但有舞曲,還有波蘭語的詩喔!
◎第三號波蘭舞曲A大調「軍隊」MilitaryOp.40-1
象征波蘭旗士精神的宏偉。
◎第六號波蘭舞曲降A大調「英雄」HeroicOp.53
7,馬厝卡舞曲(Mazurkas)
馬厝卡舞曲是波蘭東普魯士與俄國之間一帶,屬于農民的民族舞曲,熱愛祖國的蕭邦創作了55首馬厝卡和橘搭舞曲,將思鄉的情感轉化為豐富的旋律。第五號馬厝卡舞曲降B大調Op.7-1
8,奏鳴曲(Sonatas)
蕭邦不喜歡被固定的奏鳴曲曲式所拘束,所以他的創作當中只有二首奏鳴曲而已。其中第二號的第三樂章的「送葬」進行曲,是西方葬禮中的送葬曲。
◎第二號奏鳴曲降b小調Op.35第三樂章「送葬」(Marche
Funebre)
9,其他名曲以下曲子也是蕭邦的名曲:
◎幻想即興曲升c小調Fantaisie-ImpromptuOp.66
◎船歌升F大調BarcarolleOp.60
◎第4號敘事曲f小調BalladeOp.52-4
出生于波蘭賀畢察,在1817年的時候就數姿已經開始創作,1818年禪茄的時候登臺演出,1849年的時候因為生病去世,有過許多經典的作品出現,推動了音樂事業的發展。
舒伯特和肖邦音樂風格的區別返瞎有和聲模式運用的不同,轉調的不同,音樂情緒不同。
一、和聲模式運用的不同
1、舒伯特:舒伯特打破了古典主義的和聲模式。
2、肖邦:肖邦音樂中的和聲“變換色彩”常常是通過交替調式來實現的,在配上新和聲版后獲得新的表現意義。
二、轉調的不同
1、舒伯特:舒伯特轉調之前給人一個合理的準備,轉調之后卻讓人感到意外,轉到一個意想不到的調性上去了。
2、肖邦:肖邦的許多作品里喜歡三度關系的轉調,比如在肖邦的諧謔曲第二首廳兄,開始是降B小調,然后轉到十分明快流動的降D大調。
三、音樂情緒不同
1、舒伯特:舒伯特的室內樂創作也延續了古典傳統,音樂真摯親切,強調旋律因素,有較強的抒情性。舒伯特的早期交響曲具有維也納流行的抒情輕松的音樂風格。
2、肖邦:肖邦的音樂中充滿著含蓄內在,均衡典雅的古典精神,不僅表現在音樂創漏伏空作中,同時也反應在他的鋼琴演奏風格中。
肖邦他的原名叫做費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是波蘭人,他也是一名偉大的鋼琴家,作曲家,被人們譽為“磨山仿浪漫主義鋼琴詩人”。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的講一講肖邦的生平和他對音樂的貢獻。
費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是19世紀波蘭作曲家,鋼琴家,他于1810年出生在波蘭,年僅七歲他就開始創作,八歲他就開始登臺演出,他在12歲到19歲期間,在華沙國家音樂高等學校學習作曲和音樂理論,在1829年,他就以作曲家和鋼琴家的身份在歐洲巡演,后來因為因為華沙起義失敗,定居在了巴黎從事教學工作和他的創作。
肖邦是歷史上最具有影響力和受歡迎力的鋼琴作曲家之一,他也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歐洲的19世紀,浪漫主義唯猜音樂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大多數都是以波蘭民間的舞蹈作為基礎,同時,他的作品深受巴赫的影響,以鋼琴曲為主要內容,所以它被人們譽為“浪漫主義鋼琴詩人”作為著名的鋼琴演奏家,肖邦的演奏技巧極為精湛,手法也很細膩,出神入化,他的鋼琴踏板用法是很有特點的,他的舞曲也以優美高雅華麗為首。
肖邦對音樂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他繼承了古典音樂的傳統,開創了浪漫主義音樂創作的新風格,肖邦對音樂的貢獻對整個近現代音樂發展,都有著很大的啟發和影響,肖邦的鋼琴練習曲,每一首都是鋼琴練習曲寶庫中的精品,肖邦練習曲對音樂發展和作曲家的創作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他可以被稱為是鋼琴練習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肖邦的代表作主要有《夜曲》,《革命練瞎纖習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