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口訣?現提供3種口訣:1、三皇五帝夏商周,春戰秦漢三國休,兩晉南北隋唐繼,五代宋元明清民。2、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3、那么,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口訣?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一種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楚吳
二晉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第二種
[香港版本]第一首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并六國,贏政稱始皇。
楚漢鴻溝界,最后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
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后莊,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
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第三種 [香港版]第二首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四種 [香港版本]第三首
夏、商、周,
春秋、戰國、秦。
西漢、新
公元界線平帝分,
東漢、三國、西東晉,
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遼、金,
元、明、清。
民國壽命短,
社會主義氣象新。
以上約計四千二百春。
第五種 [香港版本]第四首
夏后殷商西東周,春秋戰國秦皇收,
西漢東漢魏蜀吳,西晉東晉兼五胡。
1、第一種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2、第二種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并六國,嬴政稱始皇。
楚漢鴻溝界,最后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
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后莊,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
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3、第三種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擴展資料:
朝代由來
夏:據傳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后,才稱“夏”,姒少康在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興夏朝,恢復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01、中國朝代順序表簡易口訣:三皇五帝夏商周,歸秦及漢三國謀。晉終南北隋唐繼,五代宋元明清華。
中國朝代順序口訣多種版本
1、黃虞夏商周,春秋戰國秦,兩漢三國晉,晉后南北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
2、夏商西周繼,春秋戰國承。秦后西東漢,三國西東晉。兩晉南北朝,隋唐大一統。五代和十國,宋遼與夏金。元明清三代,中國疆土定。
3、黃夏商周春戰秦,漢后三國接兩晉。南北二朝隋唐五,宋元明清依次輪。
4、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5、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6、五帝夏商兩周秦,西漢東漢三國晉。涼燕趙,夏漢秦,北繼胡,南承晉。隋唐兩宋夏遼金,蒙元明清中華民。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朝代名稱是由什么決定的呢?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于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于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我們通過以上關于中國上下五千年朝代順序口訣是怎樣的內容介紹后,相信大家會對中國上下五千年朝代順序口訣是怎樣的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古代的王朝更替順序:
1. 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約公元前1600年。
2.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3.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4.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5. 楚漢相爭: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6.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7. 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
8. 玄漢:公元23年-公元25年。
9. 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
10. 三國時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11. 晉朝:公元265年-公元420年。
12.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13.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14.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15. 五代十國:公元907年-公元979年。
16.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
17.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
18. 遼朝: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
19. 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
20. 金朝: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
21.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22.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23. 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
現提供3種口訣:
1、三皇五帝夏商周,春戰秦漢三國休,
兩晉南北隋唐繼,五代宋元明清民。
2、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3、三皇五帝夏商周,
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
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
宋元明清帝王終。
朝代:建立國號的帝王世代相傳的整個統治時代。
朝代是界定某一個政權時期的名詞,“朝代名稱”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于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于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擴展資料
中國的朝代都用“朝”為劃分標準,區分某政權的執政時間,所以往往會有“朝代”存續時間與“王朝”的國祚重迭的情形。 如秦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 這些“朝”的國祚都與朝代的時間相重迭, 某”朝”的興亡也是這”朝代”的興亡。
雖然中國很多朝代與王朝的國祚相重迭,但并不代表朝代等于“朝”的概念, “朝”在現代的角度看則類似一個治理國家的統治政府 。
顧炎武說“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 ,與現代主權國家的觀念不同。在家天下的觀念下,中國的君王家族通過輪替成為此天下的支配者,“ 改朝換代”就是更換王朝統治政權的過程。
以上就是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口訣的全部內容,中國朝代順序如下: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新朝、玄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