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計算題及答案?1.如圖9-60所示,用手提住彈簧測力計(圖中手未畫出),下面吊著一個金屬塊.當金屬塊未接觸容器中的水時(如圖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5N;當金屬塊全部浸入水中時(如圖c),那么,八年級物理計算題及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質量為200t的大型設備,用質量為13t的大型平板車在水平公路運送。已知平板車每個輪子與地面的接觸面是140平方厘米,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強1。5*10的6次方Pa,那么這平板車至鄭凳少要兄叢嫌要有多少個輪子?(g取10N/kg)
答案:
200t = 200000kg 13t=13000kg 140cm2=1.4乘10的-2次方
F=G=mg=(200000kg 13000kg)*10N/kg=2.13*16六次方N
設至少有x個輪子,據(jù)題意,得
2.13*10的6六次方除以(1.4乘10的-2次方 * x) 小于等于 1。5*10的6次方Pa
x大于等于102(要用進一法)
一物體為正方體,寬10CM,厚1CM,里住入水滿。在一次航海中丟入100M深水中,求方體個各表面的壓強.
求壓力:有一斜度為30度的光滑斜面高1M,有一 小物塊10M沒秒的速度從斜面底沖上斜面,問到達中心高度時物體對斜面的羨手 壓力。
初二物理壓強計算題
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個質量是158g的鐵塊,若將鐵塊完全浸沒在截面積是200㎡的圓柱形容器的水中,求:
<1>鐵塊所受的浮力
<2>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3>由于鐵塊的放入,水對容器底部壓強的增加值。
1.在雷雨交加的晚上,某人為了測量打雷處桐高與自己的距離,他手里拿著停表,當他看見閃電時,立即按下停表計時,當他聽到雷聲時,立即停止計時。一次看見閃電刀聽到雷聲間隔了5秒40,請問打雷處距他多遠?解:5.4×340=1839m2.汽車在筆直的公路上做勻速(速度不變)直線運動,速度為v1=20m/s,在汽車正前方L=270m處有一山崖。此時汽車鳴笛,又前進一段路程s聽到回聲,已知聲速為v2=340m/s,求s。解:已知v1=20m/s,v2=340m/s,L=270m,可求出時間t。t=2L÷(v1+v2)=2×270÷(20+340)=1.5s汽車前進的路程s=v1×t=20×1.5=30m即s=30m2人在山中峽谷之間大喊了一聲,2秒后聽到第一次回聲,又過了2秒聽到了第二次回聲,則兩座大山相距多少米?解:第一次回聲是離人較近的一側反射的,人與其距離為340*2/2=340m;第二次回聲是離人較遠一側反射的,人與其距離為340*4/2=680m,所以兩山距離為340+680=1020m3太陽與地球的距離為1.5×1011m,太陽光以平行光局此尺束入射到地面。地球表面2/3的面積被水面所覆蓋,太陽在一年中輻射到地球表面水面部分的總能量W約為1.87×1024J。
1.如圖9-60所示,用手提住彈簧測力計(圖中手未畫出),下面吊著一閉灶個金屬塊.當金屬塊未接觸容器中的水時(如圖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5N;當金屬塊全部浸入水中時(如圖c),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3N.(g取10N/kg)
(1)求金屬塊全部浸入水中時受到的浮力;
(2)求金屬塊的體積和密度;
(3)在使金屬塊由圖(b)位置漸漸浸入水中至圖(c)位置的過程中,試分析水對容器底部壓力的變化情況
答案:
(1)2N
(2)由F浮=ρ液gV排,得
V=V排=
(3)從圖(b)起,隨著物體逐漸浸入水中,水面升高,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逐漸增大;當物體上表面浸入水中后,物體繼續(xù)向下,水面不再升高,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將保持不變
2.有一轎陸扮金屬球,在空氣中稱得重3.8N,將它浸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時,有50ml水從溢水杯流入量筒,求:
⑴金屬球的體積
⑵金屬球所受浮力
⑶金屬球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
⑷金屬球的密度,它可能是由什么金屬制成的?
解:⑴由量筒中的水的體積可知金屬球的體積
V=50ml=50cm3=50×10-6m3
⑵金屬球所受浮力等于溢入量筒中水的重力,即
F浮=G排=ρ?水gV排=1.0×103kg/m3×9.8N/kg×50×10-6m3=0.49N
⑶金屬球浸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F=G-F浮=3.8N-0.49N=3.31N
⑷金屬球的密度為
由密度表可悉旦知該金屬球可能是鐵的
起重機把質量為0.5噸的重物勻速提升了3米,而它的電動機所做的功是 3.4×10的四次方焦起重機的機械效率是多少,g取10牛每千克。
解析:起重雹碼機勻速提升猛悄重物所用的力與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
起重機提升的重物所做的功是用功。
起重源知哪機的電動機所做的功是總功。
因此,起重機的機械效率等于44%
初裂滾二下冊物理計算題及答案
初二下冊物理計算題及答案
我來答有獎勵共2條歲歲回答
130779添加了LV.62018-06-24
已知桑塔拉2000轎車的質量是1.6t,它以54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2min,轎車受到的阻力是車重的0.1倍,求轎車在這段時間內:
(1)通過的路程;
(2)發(fā)動機的牽引力;
(3)發(fā)動機的功率 。
【解析】(1)已知汽車的速度和行駛的時間,根據(jù)公式S=Vt可求通過的路程;
(2)汽車勻速運動,牽引力等于汽車受到的阻力;
(3)根據(jù)公式P=FV可求發(fā)動機的功率。
【答案】解:(1)通過的路程S=Vt=15m/肆雀余s×2×60s=1800m;
(2)由二力平衡知識可知
牽引力F=0.1G=0.1×1.6×103kg×10N/kg=1600N;
(3)功率P=FV=1600N×15m/s=2.4×104W;
以上就是八年級物理計算題及答案的全部內容,答案:200t = 200000kg 13t=13000kg 140cm2=1.4乘10的-2次方 F=G=mg=(200000kg 13000kg)*10N/kg=2.13*16六次方N 設至少有x個輪子,據(jù)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