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音樂家?1、黃自(1904年3月23日~1938年5月9日),字今吾,江蘇省川沙縣(今屬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是中國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樂教育家。2、賀綠汀(1903年7月20日 [5] —1999年4月27日) ,原名賀安卿,那么,我國音樂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聶耳:我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音樂奠基者,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作有歌曲《義勇軍進行曲》、《開路先鋒》、《大路歌》、埋者《前進歌》、《鐵蹄下的歌女》等三十余首及歌劇《揚子江暴風雨》。
冼星海:現(xiàn)代作曲家、人民音樂家。作品有大合唱《黃河》、《生產(chǎn)》等,歌曲有《到敵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交響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戰(zhàn)》、交響組曲《滿江紅》等。
張曙:現(xiàn)代作曲家,作品有《保衛(wèi)國土》、《洪波曲》等二百余首。
麥新:現(xiàn)代作曲家,作品《大刀進行曲》、《游擊隊歌》,在群眾中廣泛流傳。
遠的就有伯牙,師曠,雷海青,李龜年,董庭蘭,姜夔,朱權(quán),王玉峰等等。
最近的就有新生代和郎朗
新生代:李云迪,肖邦第十四屆國際肖邦鋼琴比賽第一名.(肖邦鋼琴比賽可以說是世界影響最大的鋼琴比賽,在李云迪之前幾屆,第一名連續(xù)空缺,因握消為比賽評委非常苛刻彎皮薯嚴謹,寧可讓第一名空缺,也不讓平庸者得第一名!足見李云迪的優(yōu)秀!!)
中國著名音樂家有劉天華,閔惠芬,殷承宗等。
劉天華出生于江蘇江陰,中國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詩人劉半農(nóng)的弟弟。天華自幼受到家鄉(xiāng)豐富的民間音樂熏陶,其音樂創(chuàng)作成就主要在民族器樂方面,代表作有《光明行》高敏《良宵》《空山鳥語》《歌舞引》《飛花點翠》等。1932年6月8日劉天華因猩紅熱病逝于北京。
閔惠芬1945年生于江蘇省,8歲開始學習二胡,12歲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后來跳級升入上海音樂學院本科民樂系,劉明源、藍玉崧等先生悉心指導(dǎo)。中國藝術(shù)團、上海藝術(shù)團等擔任二胡獨奏員,上海民族樂團擔任獨奏。
世界上著名的音樂家
施瓦茨科普芙是德國女高音歌唱家,生于波茨南。1938年在柏林首次演出歌劇,1948年定居英國。她是同時代歌劇女高音中最杰出者之一,尤其以扮演莫扎特《唐喬萬尼》中的艾爾維拉、理查.施特勞斯《玫瑰騎士》中的元帥夫人。
尼爾森瑞典女高音歌唱家,生于卡魯普。1946年于斯德哥爾摩首次登臺,演唱威柏歌劇數(shù)判《魔彈射手》薯念改中的阿格泰。1955-1956年在慕尼黑演唱《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中的女主角布倫希爾德,從此與這一角色結(jié)下緣分,成為全球頭號瓦格納女高音。
中國音樂家
伯牙:春秋時代的琴師。《荀子·勸學》有“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之說,
可見他的琴藝之高超。相傳代表作品有《水仙操》、《高山流水》。
師曠: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雙目失明,但他的聽覺敏銳,辨別音律十分準確
。他的代此瞎表作品有《白雪》、《玄默》。
李延年:漢代宮廷森殲空音樂家。曾擔任樂府的協(xié)律都尉。他的代表作品有根據(jù)張騫
從西域帶回的《摩柯兜勒》,制作了28首新曲調(diào),作為儀仗使用的軍樂。
嵇康:三國時期魏末琴家、文學家、思想家。他學識淵博,善寫詩賦文論,熱
愛音樂,擅長彈琴,以彈奏《廣陵散》著稱。他的代表作品有《聲無哀樂論》和《
琴賦》,對音樂和琴的奏法及表現(xiàn)力,作了細致而生動的描寫。
蘇低婆:南北朝時宮廷音樂家。她善彈胡琵琶,家傳龜茲樂調(diào)“五旦七聲”宮
調(diào)體系。其音樂理論,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古代宮調(diào)體系的建立和發(fā)展。
萬寶常:隋代音樂家,善彈多種樂器。他的代表作品有《樂譜》。
李隆基:唐代音樂家,他也是我國古代第一位皇帝音樂家。他擅長演奏羯鼓和
橫笛,創(chuàng)作改編了《夜半樂》、《小破陣樂》、《霓裳羽衣曲》等。建立了唐代音
樂機構(gòu)教坊、梨園。
李龜年:唐代樂師,他演奏的吹管樂器篳篥技藝高超,很多詩人都聽過他的演
奏,并且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
中國音樂家
伯牙:春卜圓嘩秋時代腔迅的琴師。《荀子·勸學》有“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之說,
可見他的琴藝之高超。相傳代表作品有《水仙操》、《高山流水》。
師曠: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雙目失明,但他的聽覺敏銳,辨別音律十分準確
。他的代表作品有《白雪》、《玄默》。
李延年:漢代宮廷音樂家。曾擔任樂府的協(xié)律都尉。他的代表作品有根據(jù)張騫
從西域帶回的《摩柯兜勒》,制作了28首新曲調(diào),作為儀仗使用的軍樂。
嵇康:三國時期魏末琴家、文學家、思想家。他學識淵博,善寫詩賦文論,熱
愛音樂,擅長彈琴,以彈奏《廣陵散》著稱。他的代表作品有《聲無哀樂論》和《
琴賦》,對音樂和琴的奏法及表現(xiàn)力,作了細致而生動的描寫。
蘇低婆:南北朝時宮廷音樂家。她善彈胡琵琶,家傳龜茲樂調(diào)“五旦七聲”宮
調(diào)體系。其音樂理論,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古代宮調(diào)體系的建立和發(fā)展。
萬寶常:隋代音樂家,善彈多種樂器。他的代表作品有《樂譜》。
李隆基:唐代音樂家,他也是我國古代第一位皇帝音樂家。他擅長演奏羯鼓和
橫笛,創(chuàng)型行作改編了《夜半樂》、《小破陣樂》、《霓裳羽衣曲》等。建立了唐代音
樂機構(gòu)教坊、梨園。
李龜年:唐代樂師,他演奏的吹管樂器篳篥技藝高超,很多詩人都聽過他的演
奏,并且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
1、冼星海
冼星海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音樂家,作曲家。他創(chuàng)作了《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游擊軍歌》《路是我們開》《茫茫的西伯利亞》《祖國的孩子們》《到敵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種類型的聲樂作品。1938年任延安魯迅藝術(shù)學院音樂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課。教學之余,創(chuàng)作了不朽名作《黃河大合唱》和《生產(chǎn)大合唱》等作品。
2、聶耳
聶耳的音樂創(chuàng)作生涯雖然只有1933年至1935年這短短的兩年,卻創(chuàng)作出《大路歌》、《碼頭工人歌》、《開路先鋒》、《新的女性》、《畢業(yè)歌》、《賣報歌》、《鐵蹄下的歌女》等幾十年來一直膾炙人口的歌曲。這些輝煌成就的取得,除了他個人的天才,最主要的是他深入社會生活的最底層。他在1933年6月3日的日記中總結(jié)說:“音樂與其他藝術(shù)、詩、、戲劇一樣,它是代替大眾在吶喊,大眾必然會要求音樂新的內(nèi)容和演奏,并要求作曲家的新態(tài)度。”他創(chuàng)作的《義勇軍進行曲》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3、賀綠汀
作曲家。1934年創(chuàng)作的鋼琴曲《牧童短笛》和《搖籃曲》,分別獲俄籍作曲家齊爾品“征搭敗伍求有中國風味的鋼琴曲”一、二等獎。1936年任明星電影公司音樂科科長,為《都市風光》、《十字街頭》、《馬路天使》等10多部電影寫配樂與插曲。
以上就是我國音樂家的全部內(nèi)容,1、冼星海 冼星海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音樂家,作曲家。他創(chuàng)作了《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游擊軍歌》《路是我們開》《茫茫的西伯利亞》《祖國的孩子們》《到敵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種類型的聲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