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美術小課題參考題目 美術小課題如何選題 初中美術課題申報題目 小學美術課題研究新穎的題目 省級優秀小學美術課題題目
《談油畫李備的詩性表達》、《油畫語言特征探究》、《古典油畫的用色特點》、《油畫構圖研究》、《文革油畫研襲巧究》、《油畫肌理》等等。不敢把范圍說的過小,主要是不知道你哪禪毀的興趣點在哪里?
01、我區中小學美術教育現狀的調查
02、審美教育的作用、途徑、內容、形式的探索
03、美術教育與人豎仔的全面發展的關系的研究
04、中小學美術教育相互帆纖饑銜接的研究
05、構建中小學美術創新教育模式的的思考和實踐
06、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持久的興趣、想象力、形象思能力、培養個性)的研究
07、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沒有藝術天賦學生的實踐與探索
08、任何培養和態返提高學生的美術涵養的研究
09、在欣賞教學中加強學生情感體驗的研究
10、目前學校美術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在美術教學論文撰寫過程中,論文的題目,是做研究和寫論文棗大簡的第一個步驟,但是對于如何選好題目,一直都是許多人相當的頭痛問題。下面是我帶來的關于美術教學論文題目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美術教學論文題目(一)
1. 中國畫貴在創作
2. 淺談中國畫中的“氣韻生動”
3. 談徐渭的雜花圖卷
4. 如何對待西方現代派美術
5. 線描藝術的魅力
6. 傳統水墨與都市水墨
7. 淺論山水畫寫石方法
8. 論"線"在素描繪畫中的作用
9. 淺談中國畫空間的創新
10. 論白描仕女畫
11. 談中國畫的現狀和出路
12. 淺談國畫百年之變遷
13. 淺談色彩與人的心理
14. 論白描
15. 筆精墨妙與意趣心契
16. 淺談__對米勒的影響
17. 古代書法論所涉“道”“理”“法”三者關系
18. 論寫生與創作的關系
19. “線條、色彩、構圖”——繪畫美的本質
20. 散談中國畫的特點----作為閱讀符號的中國畫
美術教學論文題目(二)
1.裝飾美在中國古代雕塑中的作用
2.試談對古典建筑藝術的認識
3.數字媒介與藝術融合
4.室內景物的光與色處理
5.論裝飾性書法
6.論居室設計空間分割
7.淺談職業學校開設藝術設計課程的重要意義
8.平面構成教學中的情智培養
9.淺談現代中國城市雕塑
10.雕塑時空
11.淺論標志設計特征和表現方法
12. 現代裝飾藝術——裝飾畫
13. 淺談綠色包裝設計
14. 淺談圖案的創作與應用
15. 藝術與環境
16. 淺談色彩與室內設計的關系
17. 建筑裝飾中空間劃分仿消的設計探究
18. 小戶型住宅裝修設計方案探討
19. 手繪墻在現代室內裝飾設計中的應用
20. 影視動畫后期特效制作分析
美術教學論文題目(三)
1. 虛擬城市開發技術的探討
2. 淺析影視動畫后期特效制作
3. 標志在打造企業品牌中的戰略地位
4. 淺談文字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5. 淺談中國傳統 文化 對平面設計的影響
6. 視覺形象識別在企業中的作用
7. 淺談白色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8. 淺談現代商業展示空凳褲間設計要素
9. 視覺傳達在網頁設計中的表現
10. 商業插畫的市場發展
11. 高師美術學專業全程化教育實習模式研究
12. 生態理念下高師美術學專業交叉課程設置調查研究
13. 高師美術學專業基礎課程設置的現狀與對策研究
14. 當代語境下高等師范院校美術學中國畫創作教學模式研究
15. 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探析
16. 面向美術教育中的學習困難生
17. 美術學(教師教育)《設計與制作》試點課程研究
18. 人臉識別技術在數字網絡監控中的應用研究
19. 黃庭堅題畫詩研究
20. 云南傣族剪紙藝術及其延伸工藝研究
21. 楚雄彝族服飾特點及應用研究
猜你喜歡:
1. 美術教育論文題目
2. 美術教學論文題目
3. 美術學科論文題目
4. 美術學論文題目
5. 美術學專業畢業論文題目
21世紀,我們正經歷著由工業文明向信息文明轉變的時代,以網絡為 媒介的信息技術全面進入人類活動。多媒體與超文本技術結合通過網 絡的交互方式,極大地推動了傳統文化向網絡文化轉變。在網絡中, 人們可以把抽象思維能力和切身情感體驗結合起來,促進科學和人文 的直接結合,促進文化的加速發展。網絡技術不僅提高了人們獲取知 識的速度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強烈沖擊和改變人們的教育思想觀念,改變了教育教學的環境、過程和方法。
高中美術欣賞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塑造學生的品格,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完備學生的知識修養以及發達其心智、開發其潛能都具有重要意義。在信息時代,我們高中美術教師應當與時具進,研究更加適應時代要求、更適合現代學生性格特征的新教學模式。
依據新的國家課程標準,在美術教學中倡導愉快教學、自主教學、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綜合學習。我在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依據現代高中生極具個性和創造性的特征,集合網絡資源和技術,引導學生在美術欣賞過程中實現研究性學習作了一些探索。
一. 首先要正確理解“網絡環境”
網絡資源的知識包容量巨大、覆蓋領域廣闊,是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獲得知識源泉的寶庫,具有資源無限開放性和共享性,它彌補了其他媒體傳播方式上的不足。表現在美術欣賞教學課上,網絡就是博
物館、美術展覽館和圖片庫。同學們可以方便快捷地通過搜索引擎查找到所需要的作品圖片及其相關背景資料,并可以將學習內容保存,再通過進行編輯處理,以供長遠研究學習使用。
以上只不過揭示了網絡的資源觀、觀、媒體觀,也就是說將網絡作為一種硬件的“物”,而網絡技術在教學中運用的本質應當是強調學生學習生活的環境,即生命觀。在教學實踐中將網絡技術與美
術欣賞課程的整合,以學生的學為中心才是網絡環境下美術欣賞課研究性學習的核心。那么,這就需要我們重新思考教師在網絡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里的作用;學生在網絡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
中的地位;以及網絡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中,教師、學答凱生與網絡環境的相互關系。
二.教師在網絡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里的作用
網絡環境下,學生學習內容的開放性使學生的認識領域大為拓展,吸納知識的途徑由單一變為多元,教師不再是學生唯一的知識來源。
1.美術欣賞課研究性學習中,美術教師角色由知識的權威者轉化為學生課題研究的參與者與合作者。美術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課題研究,教師經常深入學生課題組,了解他們的需要和碰到的難
題,教師和學生一起研究課題,隨時掌握學生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輔導。美術欣賞涉及科學知識領域和人文知識領早舉絕域,在學科聯系中,美術欣賞與中學歷史、地理、政治、文學、物理、化學、音樂、生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聯系。比如青銅器的冶煉工藝涉及金屬熔點和合金的概念;美術作品的時代背景與政治、歷史緊密關聯;美術作品的發祥地及作者的生活地域又與地理相銜接;花鳥畫中各類花鳥形體結構的理解完全依賴生物課學到的知識。在此過程中,美術教師不斷意識到自己的知識結構單一、知識面狹窄、對本學科與生活實際聯系 的漠視等問題,從而產生繼續學習完善自我的愿望,這就需要不停地充實自己的學識修養,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課題研究,在參與中學習,在學習中指導,這樣也是教師責任心和學術胸懷的體現。
2. 美術欣賞課研究性學習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這種指導與傳統教學指導不同,課 題研究的答案沒有所謂的標準,甚至課題的提出也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自己列出。歸納起來,主要有①課題選題的指導②研究思路的指導③研究方法的指導④信息資料來源的指導。例如,我在中國古代山水畫教學中,教師先列出多條研究性課題:山水畫中詩情的體現、從山水畫里的樹種陸姿看現代環境保護、山水畫與古典音樂的聯系等十多條。學生可以選擇這些課題進行研究,也可以從中得到啟發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重新選擇課題,有的學生就自定了如:從山水畫看現代旅游資源、山水畫里的名山大川、山水畫里的宗教氣氛、水墨山水畫在現代家庭裝飾中的品位等優秀的選題。在確定的選題之后,教師指導學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關資料,保存后繼續分析直至完成分析報告。有幾位選擇《山水畫里的名山大川》為課題的同學,在網絡資源庫中游歷了全國著名的名山大川,飽覽了以《溪山行旅圖》、《瀟湘圖》、《廬山高圖》、《華山圖》等為代表的歷代水墨山水名作,并且了這些山水畫圖片以及和他們相對應的實地照片和相關的文字說明資料,通過課后的編輯研究,得出中國名山大川不僅有極美的自然景觀,還具有極其深厚的人文背景的研究報告,他們還將課題延伸至與古代山水詩相聯系,更加感覺到我國古代文化精華的博大精神,提高了學習中國古典文化的興趣和審美品位,激發了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3. 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中,美術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促進者。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活動是分散的。各學生之間的能力也有差異,教師根據學生不同層次將學生編排成不同的課題組,并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
三.學生在網絡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里的地位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求學生在課程實施中自主地探究問題。學生個人或課題組在研究性學習中征求各種意見后,由自己決定研究內容、方式,結果的表達展示方式。有這樣一個實例,園林藝術和山水畫是中國古代美術中不同門類的兩種形式,但是它們的那種親近自然、模仿自然、妙造自然的精神內涵將兩種藝術形式聯系起來,我們的高中生在學習時感覺到了這一點。教師應當不失時機
地引導他們對此建立研究性課題,學生們成立了課題組,作了具體分工安排,他們通過上網查找各類相關資料,不但查閱了著名園林建筑的圖片和建筑結構圖、研究了園林在中國的地域分布狀況、考證了園
林主人的文化背景和歷史變遷情況、了山水畫圖片與園林中的假山、水池、花木、建筑的布局進行對比分析,甚至連園林建筑內部陳設和匾額、楹聯的內容都不放過,將這些信息資料編輯,通過一系列對比之后驗證了課題。在圍繞美術欣賞為中心的課題研究中能積極思維、提出問題,對提出的問題查找理論依據,依靠自己查找的資料分析解剖問題最終做出可靠的評價。說明高中的學生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能夠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并能夠有效地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并達到終生學習的能力。通過對美術欣賞的終生學習,從而達到自身修養和審美水準的不斷提高。
四.網絡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中,教師、學生與網絡環境
的相互關系
網絡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中,教師與學生是人―――人的關系,教師、學生與網絡是人―――物的關系。教師和學生共同使用網絡資源,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引導、指導學生的美術欣賞學習,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反饋所學到的知識和學習知識的能力,這樣就形成了如下圖模式:(略)
現在網絡交互的方式非常豐富,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BBS、QQ、E—MAIL達到交流。專業的美術論壇為廣大師生提供了相互學習的園地,也可以在專業論壇發表個人美術欣賞專著,譬如全國著名的七彩網美術論壇等,當然還有更加專業的藝術論壇,譬如建筑論壇里的美術論壇等,都是人氣極旺的優秀論壇;QQ猶如網絡電話,師生可以面對面、點對點直接對話;學生也可以把自己研究的成果或階段性成果及疑問編輯成超文本通過E—MAIL發到老師信箱,待教師閱讀完畢給與完善的答復;還有網絡留言板,教師可以通過留言板布置研究方向、策略,學生通過留言板回答問題或提出問題,鎮江里熱門網頁
教科教研里的藝術教育就有專門的留言板,為全市美術教師的業務交流、師生對話提供了交流。這些交流使得信息的傳遞和反饋得以迅疾和便捷。
網絡技術為高中美術欣賞教學提供了資源庫,為高中生圍繞美術欣賞進行研究性學習提供了基礎,是高中生學會學習和學會終生學習、自主學習的堅強后盾,為我們所有高中美術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方便。那么我現在思考的是如何結合高中美術欣賞教學課程優化網絡資源,為學生研究性學習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作為網絡時代的美術教師,我現在正在學習網絡技術,準備建立自己的網頁,內容涵蓋高中美術欣賞各課,針對教學內容建立美術欣賞圖片庫、編寫自己的欣賞性文字、鏈接其他優秀的美術專業網站、建立網絡留言板,在此基礎上體現自己教學思想和個性。這是一個工作量巨大但極具意義的工程,但我愿意在新時代美術教學中對教學模式作新的探索,我們已經把眼光放眼到計算機遠程教育中,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學生能夠通過網絡,在internet環境下學會欣賞美、鑒賞美、創造美。
論文的選題又是教育碩士學位論文撰寫的首要環節,是直接影響學位論文質量的重要一環。下面是我帶來的關于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一***
1. 談中小學美術教育的意義
2. 保持兒童美術的原創性
3. 美術課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思考
4. 談美術教育在中小學全面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5. 中小學美術教學改革的初步設想
6. 做現代中學美術教師
7. 培養兒童繪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8. 中小學美術課應解決的問題
9. 小學美術教育暢想
10. 素質教育觀下的早期美術教育淺論
11. 在初中美術教育中繪畫技能的訓練
12. 淺談對中小學美術教學中美術常識與欣賞課的幾點認識
13. 中學美術教育改革初探
14. 淺論美術課堂中輕松愉快的氣氛營造
15. 試論初中美術設計應用課的教學方法
16. 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發現美創造美
17. 美術課中如何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18. 淺談怎樣搞好中學素描教學
***二***
1.中國畫創新的道路探索
2.淺談中國工筆人物畫的“傳神寫意”
3.淺談素描寫生
4.簡論書法用筆與中國畫筆墨
5.談畫好素描的竅門
6.淺談藝術中的“目視”與“神遇”
7.淺談中國山水畫的意境
8.論水粉畫寫生“水”和“白粉”的運用
9.素描作為獨立的藝術形式的魅力
10.淺析中國畫的美學理念
11.中國畫設色中的變色
12.重視眼、腦、手的訓練
13.淺論中西繪畫中的線條藝術
14. 淺談美術的功利價值早于審美價值
15. 淺談中國山水畫
16. 淺談中國畫的”形“與”神”
17. 淺談素描創新——造型、審美、感知能力
18. 略論中國畫的構圖
19. 淺談寫意花鳥的賦彩
***三***
1.營造良好美育氛圍、提高學生美術素質
2.“審美素質教育”——轎神中小學美術教育應解決的問題
3.淺談小學美育
4.中學美術教學探究--中學美術課應解決的兩個問題
5.試論美術課中輕松愉快氛圍的營造
6.中小學美術課應解決的問題
7.從激發興趣入手培養幼兒的閉灶虧繪畫能力
8.如何正確對待兒童美術素質教育
9. 淺談中小學美術繪畫技能的訓練
10. 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繪畫創作中增強美術素質
11. 提高中小學美術教學,塑造完美人格
12. 如何才能當一名合格的美術教師
13. 中學美術欣賞課學習方法研究
14. 淺談培養兒童學畫
15. 談談中小學美術教育的意義
16. 怎樣搞好美術特長生培養
17. 怎樣才能提高中學生美術教學
18. 中學美術教育與提高素質教育的關系
辯明19. 中學美術如何滲透環境意識
20. 中學美術教育改革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