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初三物理核心知識點梳理如下:一、關鍵定律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任何物體若無外力作用,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 光的反射定律:光線在反射時遵循“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的規律。 光的折射定律:光線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入射角的正弦與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那么,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初三物理知識點的總結篇1
一、測量
⒈長度L:主單位:米;測量工具:刻度尺;測量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是長度單位。
⒉時間t:主單位:秒;測量工具:鐘表;實驗室中用停表。1時=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質量m: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主單位:千克;測量工具:秤;實驗室用托盤天平。
二、機械運動
⒈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發生變化的運動。
參照物:判斷一個物體運動必須選取另一個物體作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⒉勻速直線運動:
①比較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a比較在相等時間里通過的路程。
b比較通過相等路程所需的時間。
②公式:v=s/t
③單位換算:1米/秒=3。6千米/時。
三、力
⒈力F: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
力的單位:牛頓(N)。測量力的儀器:測力器;實驗室使用彈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或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是指物體的速度大小或運動方向改變。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圖示,要作標度;力的'示意圖,不作標度。
【力和機械】
一、彈力
1、彈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失去力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叫彈性。
2、塑性:在受力時發生形變,失去力時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叫塑性。
3、彈力: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
二、重力
⑴概念:
萬有引力: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這就是萬有引力。
重力: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計算公式G=mg其中g=9.8N/kg,粗略計算的時候g=10N/kg
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
⑶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指向地心)
⑷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三、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類:靜摩擦摩擦力滑動摩擦動摩擦
滾動摩擦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有時起阻力作用,有時起動力作用。
4、靜摩擦力大小應通過受力分析,結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物理是一門非常需要練習總結的一門功課,很多學生在學習物理的時候感覺物理很難學,初三物理知識點有哪些?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完整版),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更多物理相關內容推薦↓↓↓
物理磁場的知識點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物理學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
物理學上10大科學定律及理論
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一)
1.密度的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質的一種固有性質的物理量,是物質的一種特性,這種性質表現為: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物質具有的質量不同;或者在質量相等的情況下,不同物質的體積不同。
2.定義式:P=M/V
因為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某種物質的密度跟由這種物質構成的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均無關,所以上述公式是定義密度的公式,是測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決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單位:國際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1g/cm3=1×103kg/m3
4.物質密度和外界條件的關系
物體通常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即溫度升高時,體積變大;溫度降低時,體積變小。而質量與溫度無關,所以,溫度升高時,物質的密度通常變小,溫度降低時,密度變大。
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梳理如下:
光學部分: 光的傳播:光是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速度為c =3×10^8m/s。在均勻介質中,光沿直線傳播,解釋了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現象。 光的反射:包括人照鏡子、水中倒影等現象,遵循反射定律,即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包括筷子在水中部分彎折、水中的物體看起來位置偏移、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色散等現象,折射定律描述了光線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的傳播方向變化。 鏡面反射與漫反射:鏡面反射的光線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形成清晰的像;漫反射的光線雖然不遵循某一特定方向,但也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使我們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
熱學部分: 蒸發: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液體的溫度、液體表面附近空氣流動速度。
初三物理學知識點總結
初三物理學重視思維方法的培養,那么初三物理學知識點又有什么呢?下面就隨我一起去閱讀初三物理學知識點總結,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
初三物理學知識點總結
一、宇宙和微觀世界
1、宇宙由物質組成:
2、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任何物質都是由極其微小的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保持了物質原來的性質
3、固態、液態、氣態的微觀模型:
固態物質中,分子與分子的排列十分緊密有規則,粒子間有強大的作用力將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來回振動,但位置相對穩定。因此,固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 液態物質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粒子間的作用力比固體小。因此,液體沒有確定的形狀,具有流動性。 氣態物質中,分子間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運動,粒子之間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壓縮。因此,氣體具有很強的流動性。
4、原子結構
5、納米科學技術
二、質量:
1、定義: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2、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kg ,常用單位:t g mg
對質量的感性認識:一枚大頭針約80mg 一個蘋果約 150g
一頭大象約 6t 一只雞約2kg
3、質量的.理解:固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態、狀態、位置、溫度 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
以上就是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的全部內容,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梳理如下:光學部分: 光的傳播:光是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速度為c =3×10^8m/s。在均勻介質中,光沿直線傳播,解釋了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現象。 光的反射:包括人照鏡子、水中倒影等現象,遵循反射定律,即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