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打點計時器?高中物理打點計時器知識點如下:1、使用計時器打點時,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穩定后,再釋放紙帶。2、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應打出輕重合適的小圓點,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橫線,應調整一下振針距復寫紙片的高度使之增大一點。3、電磁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交流電源的計時儀器。4、那么,物理打點計時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運用公式△X=at^2;
X2-X1=X4-X3=Xm-Xm-1
當時間間隔T相等時,假設測得 X1,X2,X3,X4 四段距離,那么加速度
a=【(X4-X2)+(X3-X1)】/(2T)2
輾轉相除法有時也稱作逐差法。
逐差法(輾轉相除法、更相減損術)求最大公約數:
兩個正整數,以其中較大數減去較小數,并以差值取代原較大數,重復步驟直至所剩兩數值相等,即為所求兩數的最大公約數。
例如:
259,111 ==>259-111=148
148,111 ==>148-111=37
111,37 ==>111- 37=74
74 ,37 ==> 74- 37=37
37 ,37 ==> 259與111的最大公約數為37
10hz——是交流電的頻率。相鄰兩點時間間隔是,頻率的倒數:所以
打點計時器10hz時間間隔是——1/10=0.1秒
如圖所示,是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以f→j的過程為例:
(1)平均速度:V=(x6+x7+x8+x9)/4t【4t為f→j過程所用時間】。
(2)h點時的瞬時速度為【一定只能取與h相鄰的兩點g、i間的時間,否則時間太長(如f→j的時間)就不能近似為瞬時】:v=(x7+x8)/2t【2t為g→i所用時間】。
(3)加速度:利用△x=at^2,經過逐差法處理【實際上是若干偶數小段合成二大段,以減小測量相對誤差的方法】得:
(x8+x9)-(x6+x7)=a(2t)^2∴a=「(x8+x9)-(x6+x7)」/4t^2
第一、第二、第三段位移看做S1、S2、S3 則S3-S1=2aT^2(每一段時間間隔為T),a=(S3-S1)/(2T^2)
#物理學 #位移 #時間 #加速度
平均速度公式V=S/t,S為t時間內物體運動的位移,打出的紙帶,根據計數點間距離和時間即可算平均速度的。瞬時速度的話就只能用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的推論來算了,即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這段時間中點時刻的瞬時速度。 加速度的計算可以利用逐差法來處理紙帶,然后根據推論物體在相鄰時間間隔內通過的位移差是定值來計算。
以上就是物理打點計時器的全部內容,物理打點計時器知識點公式是a=(S2-S1)/T2。一、打點計時器概述 打點計時器是一種測量短暫時間的工具。如果運動物體帶動的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的點就記錄了物體運動的時間,紙帶上的點也相應的表示出了運動物體在不同時刻的位置。研究紙帶上的各點間的間隔,就可分析物體的運動頻率。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