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試卷七年級下冊?(3)陡崖 【試卷二】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14分) 1.世界上海洋和陸地的比例大致是( ) A、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B、各占二分之一 C、海洋占三分之二 D、三分海洋,七分陸地 2.下列大洲,被三大洋包圍的大洲是( ) A、南極洲 B、非洲 C、北美洲 D、那么,地理試卷七年級下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不到最后時刻,永遠不要放棄;不到最后勝利,永遠不要掉以輕心。祝你七年級地理期末考試成功!我整理了關于地理七年級下冊期末試卷,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地理七年級下冊期末試題
(考試時間:100分鐘,滿分100分)
第一部分 選擇題(35題 每題2分 共70分)
讀“世界地理簡圖”,回答1~4題。
1、圖中表示南美洲的字母是 ( )
A a B b C c D d
2、圖中表示印度洋的字母是 ( )
A g B h C i D j
3、圖中a、b兩大洲的陸上界線是( )
A 蘇伊士運河 B 巴拿馬運河
C 基爾運河 D 京杭大運河
4、 圖中跨經度最多的大洲是 ( )
A.a B.d C.e D.f
5、亞洲的地勢特點是: ( )
A 中間高、兩邊低 B 中間高、四周低 C 東西低、南北高 D 中國高、伊朗低
6、受地勢影響,亞洲河流 ( )
A 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B 呈環狀圍繞著青藏高原
C 呈放射狀從四周流向中心 D 由東向西流
7、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 ( )
A俄羅斯 B加拿大 C中國 D美國
8、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和國家分別是: ( )
A亞洲、印度 B拉丁美洲、俄羅斯 C亞洲、中國 D非洲、中國
9、美國本土部分位于哪一個溫度帶? ( )
A 熱帶 B 南溫帶 C 北溫帶 D北寒帶
10、日本經濟發達的主要原因是: ( )
A 本國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資源豐富
B 人口眾多,國內市場大
C 農業發達,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D 進口原料,出口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11、關于印 度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
A 世界第二軟件大國 B 世界上幾個核技術比較發達國家之一
C 經濟發達的國家 D 全球少數幾個掌握發射衛星技術國家之一
12、有關印度敘述正確的是 ( )
A 最大的麻紡織中心是孟買 B 黃麻的產量居世界前茅
C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D 南亞經濟發展最慢的國家
13、當我國為冬季時,澳大利亞為 ( )
A 夏季 B 秋季 C 冬季 D 春季
14、俄羅斯的工業特征是: ( )
A 輕工業發達 B 重工業發達 C 輕重工業都發達 D 旅游業發達
15、下列旅游景點屬于西班牙的是: ( )
A塔橋 B風車 C峽灣 D斗牛
16、俄羅斯河流眾多,被稱為“母親河”的是: ( )
A鄂畢河 B葉尼塞河 C勒拿河 D伏爾加河
17、中東地區最多和最缺乏的資源是 ( )
A 太陽能、淡水 B 風力、生物 C 石油、淡水 D 石油、土地
18、有“南極主人”之稱的動物是: ( )
A北極熊 B大象 C企鵝 D袋鼠
19、歐洲西部地區典型的氣候屬于 ( )
A 溫帶海洋性氣候 B 地中海氣候
C 溫帶大陸性氣候 D 溫帶季風氣候
20、世界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是 ( )
A 日本 B德國 C俄羅斯 D美國
21、世界上面積最大的 沙漠是: ( )
A 塔克拉瑪干沙漠 B撒哈拉沙漠 C阿拉伯沙漠 D阿塔卡瑪沙漠
22、下列動物是澳大利亞 國徽上的一組是: ( )
A大食蟻獸、巨嘴鳥 B 袋鼠、鴯鹋 C斑馬、長頸鹿 D考拉、鴨嘴獸
23、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大洲是 ( )
A 南美洲 B 大洋洲 C 南極洲 D 北美洲
24、美國的土著居民是 ( )
A黑人 B 猶太人 C印第安人 D 瑪雅人
25、對日本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 森林資源貧乏 B 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 C 多地震、火山 D 島國多山,平原狹小
26、拉丁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是: ( )
A智利 B 秘魯 C巴西 D墨西哥
27、大量的華人和華僑移居美國,聚居在一起,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 ( )
A唐人街 B民族村 C南京街 D華人街
28、有一位美國農民,他種的田地比我們這里一千人種的田地面積還大,一天,他來中國旅游,中國老農好奇的問:“你一個人種那么多的田地,還有時間出來玩?看你的手上沒有一點老繭,不像個做事的 農民。
一、單項選擇題(共20分)
1.歐洲的地形主要()
A、以高原、山地主B、以丘陵、平原為主
C、以山地為主D、以平原為主
2.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洲是:
A.亞洲B.非洲C.大洋州D.南美洲
3.除亞洲外,其他大洲按面積從大到小排列,正確的是
A、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B、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C、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大洋洲
D、非洲、歐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極洲、大洋洲
4.日本從中東地區進口石油必經的海上交通要道是
A.直布羅陀海峽B.馬六甲海峽
C.蘇伊士運河D.好望角
5.有關印度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A.印度的氣候類型均為*帶季風氣候B.印度大部分地區終年高溫多雨
C.印度大部分地區旱季吹西北風,雨季吹東南風
D.印度大部分地區旱季吹東北風,雨季吹西南風
6.下列地區敘述正確的是
A.日本耕地資源豐富,所以稻米產量大B.俄羅斯緯度較高,冬季漫長而嚴寒
C.中東地區水資源豐富,孕育燦爛文明D.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世界的熱帶雨林
7.下列國家和首都對應正確的是
A.印度——堪培拉B.日本——東京
C.澳大利亞——新德里D.美國——紐約
8.有關中東民族和宗教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中東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
B.*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教
C.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主要信仰伊斯蘭教
D.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仰*教
9.下列各國家中,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是
A、印度、巴基斯坦B、日本、新加坡
C、沙特阿拉伯、以色列D、韓國、馬來西亞
10.關于圖中區域的位置說法正確的是
A.①是十字路口的位置B.②是兩洋三洲五海之地
C.③主要位于北極圈以內D.④位于中緯度大陸西岸
11.亞洲地域遼闊,不同國家的自然、社會、歷史條件差別很大,經濟發展不平衡。
1.下列對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正確的是:( )
A.在陡坡上開墾梯田
B.洞庭湖大面積圍湖造田
C.為了提高草場利用率,盡可能增加放牲畜數量
D.農村新住宅,盡可能選擇荒坡地
2.我國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 )
A.從南向北逐漸減少 B.從東部沿海向西部地區遞減
C.從東向西逐漸減少 D.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3.我國人口的基本國策是:( )
A.實行計劃生育 B.保持人口數量 C.合理人口分布 D.減少人口數量
4.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數量最多的是:( )
A.藏族 B.壯族 C.維吾爾族 D.回族
5.造成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最主要原因的是:( )
A.海陸位置 B.緯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季風影響
6.關于黃河各段特點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黃河豐富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中游
B.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主要來自中游
C.黃河的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D.治理黃河的關鍵是在上游修建水庫
7.我國地勢呈階梯狀分布,總趨勢是:( )
A.西高東低 B.西低東高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
8.我國僑胞原籍最多的省是:( )
A.廣東、福建 B.福建、臺灣 C.廣東、廣西 D.福建、浙江
9.我國最大的湖泊是:( )
A.鄱陽湖 B.青海湖 C.洞庭湖 D.太湖
10.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 )
A.長江 B.黃河 C.塔里木河 D.京杭運河
11.與秦嶺淮河一線大致相符的我國地理界線是:( )
A.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C.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D.半干旱區和干旱區的分界線
12.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是:( )
A.塔里木盆地 B.準噶爾盆地 C.柴達木盆地 D.四川盆地
13.影響我國的夏季風主要是:( )
A.東南季風和西北季風 B.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
C.西南季風和西北季風 D.東南季風和東北季風
14.為解決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問題,正在建設中的跨流域調水工程是:( )
A.引灤入津工程 B.引黃濟青工程 C.引灤入唐工程 D.南水北調工程
15.我國關于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基本國策是:( )
A.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B.積極開發荒地,擴大耕地面積
C.禁止占用耕地,保護耕地面積 D.退耕還牧,防止水土流失
16.有10萬噸東北大米從沈陽運往廈門,選擇下列哪一種交通方式比較合適:( )
A.公路 B.海運 C.空運 D.鐵路
17.我國人口分布的基本特點是:( )
A.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C.西部人口多,東部人口少 D.東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18.下類人類活動中不屬于農業活動的是:( )
A.種莊稼 B.草場放牧 C.食品加工 D.出海捕魚
19.關于我國氣溫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冬季全國普遍寒冷,夏季全國普遍高溫,南北氣溫相差都不大
B.冬季和夏季南北氣溫相差都很大
C.夏季全國普遍高溫,南北氣溫相差不大;冬季南北氣溫相差很大
D.冬季全國普遍高溫,南北氣溫相差不大;夏季南北氣溫相差很大
20.中國硅谷是:( )
A.上海浦東 B.北京中關村 C.陜西楊凌 D.廣東深圳
21.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是:( )
A.遼中南地區 B.珠江三角洲地區 C.京津唐地區 D.滬寧杭地區
22.由于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 )
A.晝夜長短變化 B.晝夜交替 C.四季更替 D.五帶的形成
23.被稱為現代工業的“血液”是:( )
A.石油 B.煤炭 C.地熱 D.水資源
24.全國最大的工業城市是:( )
A.北京 B.上海 C.廈門 D.廣州
25.哪一種部門代表著未來工業的發展方向:( )
A.高技術產業 B.食品工業 C.紡織工業 D.鋼鐵工業
26.下列不屬于高技術產業特點是:( )
A.從業人員全部是科技人員 B.產品更新換代快
C.銷售收入中,用于研究與開發的費用比例大 D.科研人員比例高
27.下列圖中擁有經濟特區最多的一個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8.全國重要的黑色金屬冶煉基地,稱為“鋼都”的城市是:( )
A.本溪 B.沈陽 C.鞍山 D.大連
29.我國領土大部分處在:( )
A.北寒帶 B.熱帶 C.北溫帶 D.南溫帶
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試卷及答案
【試卷一】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 (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選出的字母填到相應的答案欄中。每題1分,共2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x k b 1
1. 地球的平均半徑是多少千米
A.6378 ; B.6357; C.40000; D.6371;
2.本初子午線是
A.0°經線; B.180°經線; C.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D.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3. 地球上最長的緯線是
A.南北極圈; B.赤道; C.南北回歸線; D.本初子午線
4. 緯度的變化規律是
A.從南向北逐漸增大; B.從東向西逐漸增大;
C.從赤道向兩極逐漸增大 ; D.從兩極向赤道逐漸增大;
5. 我國大部分地區屬五帶中的
A.北溫帶; B.熱帶; C.北寒帶; D .南溫帶;
6. 熱帶與溫帶的分界線是
A.南極圈; B.赤道; C.北極圈; D.回歸線;
7. 由于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
A.晝夜長短的變化; B.四季交替; C.晝夜更替; D.形成五帶;
8.下列各項,不屬于地圖基本要素的是
A.比例尺; B.方向; C.圖例 ; D.顏色;
9. 在1:300000的地圖上,圖上3厘米代表的實地距離是
A.10千米; B.100千米; C.9千米; D.900千米;
10. 甲地海拔為8848米,乙地海拔為-400米,則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為
A.9248米; B.8448米; C.8848米; D.400米;
11. 星期天,我們要去朝陽市人民公園游玩,不知如何乘車,應選擇
A.中國政區圖; B.朝陽市交通圖; C.朝陽市地形圖; D.中國交通圖;
12.關于圖幅大小相同的一組地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圍越大; B.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圍越小;
C.比例尺越大,表示內容越粗略; D.比例尺越小,表示內容越詳細;
13. 陸地面積占全球面積的
A.39%; B.61%; C.71%; D.29%;
14.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是
A.巴拿馬運河; B.蘇伊士運河; C.白令海峽; D.烏拉爾河;
15.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是
A.亞洲; B.大洋洲; C.非洲; D.歐洲;
16.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
A.白令海峽; B.巴拿馬運河; C.蘇伊士運河; D.黑海;
17. 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是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18. 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有
①氣候變化 ② 人類活動 ③ 地殼的變動 ④ 海平面的升降
A.②④ B.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19. 有人預測紅海將成為新的大洋,其原因是
A.當地火山和地震的活動造成的; B.蘇伊士運河的開鑿使紅海拓展;
C.冰川融化,地震活動造成的; D.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的繼續張裂作用;
20. 三面臨水,一面鄰陸的陸地稱為
A.大陸 ; B.大洲; C.半島; D.島嶼;
二、讀圖答題(每空1分,共30分)
1.讀下圖,回答:(5分)
(1)寫出下列各點的地理經緯度A
C
(2)圖中位于北半球的點有 。
七年級期末考試即將到來,那么作為一名初中生,你是否已經為接下來的地理期末考試做好準備了呢?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于七年級地理下冊期末測試卷,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七年級地理下冊期末測試卷:
一、 單項選擇題:
(請將每小題正確答案代號填在題后答題表內。每小題2分,共50分。)
1、 與亞洲山水相連,共有同一塊大陸的大洲是
A、非洲 B、北美洲 C、歐洲 D、大洋洲
2、 日本將一些工業移往東南亞的原因是
A、幫助東南亞國家發展經濟 B、日本國內缺乏科技人員
C、日本資金短缺 D、靠近東南亞的原料產地
3、 世界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分布在亞洲,這兩個國家分別是
A、中國、印度 B、中國、印度尼西亞
C、日本、韓國 D、泰國、緬甸
4、 劃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依據主要是
A、人口數量多少 B、軍事力量強弱
C、經濟發展水平 D、國土面積大小
5、 詩句“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描述的地區應該是
A、亞洲北部 B、亞洲南部 C、亞洲西部 D、亞洲東部
6、東南亞成為世界重要的熱帶經濟作物生產基地,主要的自然條件是
A、平坦的地形 B、濕熱的氣候 C、眾多的河流 D、肥沃的土壤
7、一艘出口農產品的貨輪正在位于泰國的曼谷港裝船,裝船的貨物最可能是
A、蕉麻 B、大米 C、玉米 D、咖啡
8、中東地區“滴水貴如油”,主要原因是
A、水資源短缺 B、政府提高了水價
C、農業用水量大 D、石油很便宜
9、被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共同視為圣城的城市是
A.羅馬 B.耶路撒冷 C.巴格達 D.雅典
10、“黑非洲”的“單一商品經濟”形成的歷史根源是
A、人口增長過快 B、生產方式落后
C、自然環境惡劣 D、長達數百年的殖民統治
11、以下對歐洲西部描述正確的是
A、地廣人稀 B、主要是發展中國家
C、畜牧業比重大于種植業 D、單一商品經濟
— 七年級地理試卷 第1頁 共4頁
12、歐洲西部擁有多汁牧草的主要原因是
A、地處高緯度 B、氣候溫和濕潤 C、地形以平原為主 D、種植業比重高
13、如果你想去看歐洲午夜不落的太陽和峽灣風光,可以選擇去
A、意大利 B、法國 C、挪威 D、西班牙
14、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貧富差距日益增大,其主要原因是
A、不同的社會制度 B、人口的差異
C 、地理位置的差異 D、世界貿易的不平等
15、俄羅斯的工業多分布在
A、資源產地 B、西伯利亞 C、沿海地區 D、大型海港
16、摩爾曼斯克是俄羅斯北冰洋沿岸的不凍港,其原因是
A、有極晝極夜現象 B、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
C、終年陽光直射 D、緯度高
17、我國南極的科學考察站的建站時間都選擇在二月份,是因為
A、此時南極正值暖季 B、此時南極正值冬季
C、此時我國正值春季 D、此時我國正值夏季
18、印度的民族和宗教具有的特點是
A、單一民族、單一宗教 B、多民族、多宗教
C、多民族、單一宗教 D、單一民族、多宗教
19、美國共有五十個州,以下能看到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A、夏威夷州 B、加利福尼亞州 C、阿拉斯加州 D、佛羅里達州
20、南極地區與北極地區最大的差異是
A、海陸分布上的差異 B、氣候上的差異
C、科學考察價值上的差異 D、自然資源上的差異
21、家住紐約的凱利想乘船去舊金山,他將經過
A、蘇伊士運河 B、馬六甲海峽 C、好望角 D、巴拿馬運河
22、目前,一些發展中國家在某些領域,發展水平已經趕上甚至超過發達國家的是
①巴西的汽車制造業 ②埃及的紡織業 ③中國的航天業 ④印度的軟件業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3、印度的下列各項資源中,擁有量居亞洲首位的是
A、耕地總面積 B、水資源總量 C、國土總面積 D、林地總面積
24、與巴西合作建設伊泰普水電站的國家是
A、烏拉圭 B、巴拉圭 C、阿根廷 D、秘魯
25、巴西境內重點保護的自然環境是
A、熱帶草原 B、珊瑚礁 C、熱帶雨林 D、濕地
二、填表題:(共20分)
1、填出下列旅游景點所屬的國家:(每空1分)
景點 凱 旋 門 威 尼 斯 大 金 塔 巴 厘 島 富 士 山
國家
2、填出下列美譽所屬的國家:(每空1分)
名稱 鐘表王國 花園城市 黃金之國 咖啡王國 風車王國
國家
3、填出下列的世界之最:(每空2分)
世界之最 最 大 的
沙 漠 最 高 的
高 原 最 大 的
盆 地 最 低 的
洼 地 最 大 的
平 原
名稱
三、綜合題:(每空1分,共30分)
1、讀“亞洲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7分,每空1分)?
(1) 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是?
A 半島 、B的南部是 山脈。
以上就是地理試卷七年級下冊的全部內容,(6)農作物分布:C地形區西北部主要為___作物;D處主要種植農作物是___和___ 試卷答案 選擇題: 1、D2、B3、A4、B5、D6、B7、B8、D9、B10、B 11、B12、B13、C14、B15、B16、D17、A18、B19、A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