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質量與密度知識點?那么,初二物理質量與密度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質量和密度 1.質量(m):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2.質量國際單位是:千克。其他有:噸,克,毫克,1噸=103千克=106克=109毫克(進率是千進) 3.物體的質量不隨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而改變。 4.質量測量工具:實驗室常用天平測質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盤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確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2)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天平平衡;(3)把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加減砝碼并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4)這時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中砝碼總質量加上游碼所對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應注意:(1)不能超過最大稱量;(2)加減砝碼要用鑷子,且動作要輕;(3)不要把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直接放在托盤上。 7.密度: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計算密度公式是ρ=m/v ;密度單位是千克/米3,(還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質量m的單位是:千克;體積V的單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種類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10.密度知識的應用: (1)鑒別物質:用天平測出質量m和用量筒測出體積V就可據公式:ρ=m/v 求出物質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質量:m=ρV。 (3)求體積:v=m/ρ 。
1、質量: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即我們通常所說的重量。密度:物質每單位體積內的質量。
2、對于質量,國際標準單位是千克(kg)。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噸(t)、克(g)、毫克(mg) 等質量單位,其中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對于密度,國際標準單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比較常用的密度單位還有克每立方厘米g/cm3。
3、用M表示物體質量,ρ表示物體密度,V表示物體質量,則三者關系為:M=ρV。其中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單位,必須保持各個量單位的一致,否則這個公式沒有任何意義。
質量和密度總復習
中考要求
考試內容
知識點
分 項 細 目
考試目標
了解
理解
質
量
和
密
度
質 量
1.質量是物體的屬性
√
2.質量的單位及單位換算
√
3.根據日常經驗估測常見物體的質量
√
密 度
1.密度的概念
√
2.密度的單位及單位換算
√
3.水的密度
√
4.運用密度公式解決有關問題
√
知識要點和基礎例題
本章節涉及的考點有:質量的概念理解,質量的單位,天平的調節,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的公式和單位,測定物質的密度,密度公式的變形及應用。從中考命題看,上述考點常以填空、選擇、實驗和計算題型出現。質量和密度是物理學中兩個重要的物理量,它們之間有區別也有一定的聯系。中考主要考查學生對質量和密度概念的理解和運用上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考查會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固體或液體的質量及密度的實驗操作能力。
一、質量:
物理學中把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物體質量由自身情況決定,當組成物質和物體體積確定后,物體的質量也就確定了。
:
1.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在SI制中,質量的主單位是千克。
2.氯原子的質量是1.7×10-27kg=1.7×10-30t=1.7×10-21mg。
3.某一物體的質量大小決定于( )
A.物體的形狀 B.物體所在的位置 C.物體的狀態 D.所含物質的多少
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它不隨物體的位置、形狀、狀態的改變而改變,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符號為kg。答案:D
二、天平的使用:
(1)觀察:稱量和感量(A、稱量:砝碼盒中所有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標尺上的最大示數。B、感量:標尺上相鄰兩刻度線之間所表示的質量)。
(2)調節:將天平放在水平臺;將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調節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左沉右調,右沉左調),使天平橫梁平衡(天平平衡的標志:A、橫梁靜止時,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B、指針在分度盤中線兩側左右擺動的幅度相等)。
(3)使用:把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中加減砝碼(先大后?。?,并調節標尺上的游碼,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4)讀數: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標尺上游碼所對的刻度(標尺示數以游碼左端所對刻線為準)。
(5)注意:
A、潮濕物體和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盤中測量。
B、用鑷子夾取砝碼。
C、認準秤量和感量。
D、左物右碼。(如果誤將被測物體和砝碼放錯位置,可用砝碼質量減游碼所對刻度來計算物體的質量。)
E、調節平衡的天平移動位置后使用,仍要調節橫梁平衡,不能直接使用。
F、在稱量過程不能再移動平衡螺母。
G、調節平衡的天平左右兩盤不能互換。
:調節托盤天平時,應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放在橫梁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若發現指針向標尺中間紅線的左側偏,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動,使橫梁平衡。(填“左”或“右”)
:測量某種液體密度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下列各橫線上填上正確的數據,并填入正確的實驗步驟:
① A.測出玻璃杯和所剩液體的質量m2=32.5g;
B.讀出量筒中液體的體積V=40cm3;
C.測出玻璃杯和液體的質量m1=71g;
D.算出液體的密度為 =0.96g/cm3;
E.算出量筒中液體的質量m=m1-m2=38.5g。
②以上步驟按正確的操作順序排列應是CAEBD或CBAED。
(6) 若在調節天平時游碼沒有放在零刻線處,用這架天平稱量物體時,稱量結果將比物體質量的真實值偏大,若調節平衡的天平使用已磨損的砝碼稱量時,測量結果將比物體質量的真實值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單位體積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的定義公式為ρ=m/V ,國際單位制中,密度的主單位是kg/m3,常用單位有g/cm3,它們之間關系為1g/cm3=103kg/m3,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密度與物質自身有關,而與物體的形狀、體積和質量無關。
根據 可以測算物質的密度,鑒別物體是否空心,是否含有雜質.利用密度公式的變形公式 和 可以間接測算物體的質量和體積。
例題解析
1:一個鐵球,它的質量是624.1g,它的體積是100cm3,試問這個鐵球是實心的還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是多大?
解法一:根據密度公式
∵ 鐵=7.9×103kg/m3
∴ 球< 鐵,故球是空心的。
設空心部分體積為ΔV,
解法二:若鐵球是實心的,則
,所以球是空心的。
解法三
,所以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體積: 。
2:用鹽水選種需用密度為 1.1×103 kg/m3 的鹽水,現配制了500mL 的鹽水,稱得它的質量為 0.6kg,這樣的鹽水是否合乎要求?如果不合要求,應加鹽還是加水?加多少?
解:設配制鹽水的密度為ρ
這樣的鹽水不合要求,應加水。
設加入水的體積為V水后能使鹽水的密度達到1.1×103 kg/m3.
解得: 。
所以應加500mL的水,才能使該鹽水密度符合要求。
名稱 符號 名稱 符號 公式
質量 m 千克 kg m=ρv
密度 ρ 千克/米3 kg/m3 ρ=m/v
密度基本概念
⒈密度ρ: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公式:
m=ρV 國際單位:千克/米3 ,常用單位:克/厘米3,
關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讀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質量為103千克。
⒉密度測定:用托盤天平測質量,量筒測固體或液體的體積。
體積單位換算:
1厘米3=1×10的6次米3,
1毫米3=1×10的9次米3。
這里米3指的是立方米
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質量和密度
學習目標:1、知道密度的概念,解釋常見物質密度的物理意義,會估測常見物體的質量;會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2、會用密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3、會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會用量筒測量不規則形狀物體的體積;會用天平和量筒測量物質的密度。 重點:同上
難點:用質量和密度知識的具體應用 知識點: 一、質量 1.質量的定義
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2.質量的單位
單位:國際單位是千克(kg) 常用單位是噸(t)、克(g)、毫克(mg)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克=1000毫克
3.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溫度、位置而改變。 4.質量的測量
(1)生活中常見的測量質量的器具有:桿秤、臺秤、案秤和電子秤等,在實驗室里測量質量的儀器是天平。常用天平有兩種:物理天平和托盤天平。 (2)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 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 (1放平)
② 把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2拔零)
③ 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此時橫梁水平(調節螺母使平衡)④ 物體放在左天平盤上,用鑷子夾取砝碼放在右天平盤內(左物右碼)⑤ 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調節游碼使平衡)
⑥ 被測物體的質量就等于右盤里所有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應的刻度值.
(3)天平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① 不能超出天平的最大秤量范圍。
② 砝碼要用鑷子夾取,并輕拿輕放。 ③ 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潔。
④ 不要把潮濕的物體或化學藥品直接放在天平盤內 ⑤ 不要把砝碼弄臟弄濕,以免銹蝕。
(4)在測量物體質量時小質量的物體要用測多算少法。 二、密度 1.密度的定義
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密度的單位及換算
(1)密度的國際單位是:kg/m3。(讀作:千克每立方米)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物理意義是:1m3的水的質量是1.0×103kg。 (2)密度的常用單位是:g/cm3。(讀作:克每立方厘米) (3)換算關系:1g/cm3
=103
kg/m
3
3.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物質,它們的密度值一般是不相同的。
對于同種材料制成的物體,雖然它們的質量不同,體積不同,但是它們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都是相同的,即密度是相同的,與物體的形狀、體積大小無關,忽略溫度的影響,可認為同種物質的密度大小是不改變的。 4.密度的計算
根據密度的定義,可得密度的計算公式:ρ =mV
??
式中m表示物體的質量,單位用千克(kg)。V表示物體的體積,單位用立方米(m3);則ρ表示這物體的材料密度,單位即為kg/m3
。
如果m的單位用克,V的單位用cm3,則ρ的單位即為g/cm3。 5.對密度計算公式的理解
(1)不同物質的物體,體積相等時,密度較大的物體其質量較大。如:同一個瓶裝滿水和裝滿油相比較,裝滿水的質量大。即當體積相同時,質量跟密度成正比。
(2)不同物質的物體,質量相等時,密度較大的物體其體積較小,如:質量相等的銅塊和鐵塊,銅塊體積小于鐵塊體積。即當質量相等時,體積跟密度成反比。 6.密度的應用(1)計算質量
若已知物體的體積,和物體的材料密度,則可用公式m=ρV求出物體質量。
(2)計算體積
若已知物體的質量和物體的材料密度,則可用公式V=m/ρ求出物體的體積。(3)鑒別物質
若已知物體的質量和體積,或已測出質量和體積,即可用公式ρ =mV
??
求出密度,通過
查密度表,就可知是何種材料構成的物體。
以上就是初二物理質量與密度知識點的全部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