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聲音的知識點?1.響度: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振動的幅度稱為振幅.聲音響度與聲源振動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響度是人耳感覺到的聲音大小,增大響度的目的是使聲音更響亮,聽清來更清楚。2.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那么,初中物理聲音的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初中物理聲學知識點如下:
聲音產生的原因、聲源
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震動停止,物體就停止發聲。
1、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聲源。
2、震動的氣體、液體和固體都能發聲。
二、聲音的傳播
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聲音能靠一切固體、液體、氣體等物質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常簡稱為介質。
聲以波的形式傳播,我們把它叫做聲波。
聲波在傳播過程中,介質本身并沒有隨波向前移動,聲波可以傳播信息和能量。
(1)隆隆的雷聲—下雨
(2)爆竹升天,震耳欲聾
(3)聽鐵軌傳聲—判斷火車的遠近
(4)聽蜜蜂飛行的聲音--判斷是否采蜜回來
(5)回聲定位
(6)醫療:使用B超、聽診儀;超聲波擊碎體內結石
(7)軍事:聲吶探測潛艇、魚雷;超聲波干擾信號
(8)工業:聲吶測距;超聲波測速;超聲波探傷。
聲速
1、聲速是指聲音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
2、聲速與介質的種類及溫度有關。溫度相同但介質不同時,聲速一般不同;同種介質,溫度越高,聲速越大。
3、一般來說,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最快,在液體中較快,在氣體中最慢。
4、熟記: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為340m_s 。溫度小,聲速小。
有很多同學在復習物理學時,因為沒有系統的總結,復習效率上有所落后。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大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
聲現象
一、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常考點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用手按住發音的音叉,發音也停止,該現象說明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
3.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無線電話交談,因為無線電波在真空中也能傳播。
4.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5.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在屋子里談話比在曠野里聽起來響亮,原因是屋子空間比較小造成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不足0.1s最終回聲和原聲混合在一起使原聲加強。
利用: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深度、冰山距離、敵方潛水艇的遠近測量中要先知道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測量方法是:測出發出聲音到受到反射回來的聲音訊號的時間t,查出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v,則發聲點距物體S=vt/2。
蘇教版初二下冊物理知識點總結篇一
第一章
一.聲音是什么
1.聲音是由于物體的震動產生的。
我們把正在發生的物體叫做聲源.固體、液體、氣體都能發聲.都可以作為聲源.發聲的物體一直在振動。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3.聲音是一種波,聲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我們把它叫做聲波。
聲波能使人耳鼓膜振動,讓人覺察到聲音的存在.它還能使其他物體振動,這表示聲具有能量,這種能量叫做聲能。
回聲是聲波遇到障礙物反射形成的。
4.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聲音在氣體中最慢,在液體中較快,在固體中最快.平常我們講的聲速是指,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340m/s,應記住。
二.聲音的特性
1.響度: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
振動的幅度稱為振幅.聲音響度與聲源振動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響度是人耳感覺到的聲音大小,增大響度的目的是使聲音更響亮,聽清來更清楚。
2.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
聲音音調的高低決定于聲源振動的頻率.聲源振動的頻率越高,聲音的音調越高;聲源振動的頻率越低,聲音的音調越低。(振動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動的次數——頻率表示,頻率的單位為赫茲,Hz)女子的音調比男子高。
物理八年級上冊聲音知識點1
一、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人靠聲帶振動發聲、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點振動發聲,風聲是空氣振動發聲,管制樂器考里面的空氣柱振動發聲,弦樂器靠弦振動發聲,鼓靠鼓面振動發聲,鐘考鐘振動發聲,等等);
2、振動停止,發生停止;但聲音并沒立即消失(因為原來發出的聲音仍在繼續傳播);
3、發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
4、聲音的振動可記錄下來,并且可重新還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聲音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時損耗最少(在固體中傳的最遠,鐵軌傳聲),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得最快,氣體中最慢(軟木除外);
2、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電話交談;
3、聲音以波(聲波)的形式傳播;
注:由聲音物體一定振動,有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
4、聲速:物體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單位是m/s;聲速的計算公式是v=s/t;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
三、回聲: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里,人耳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回聲(如:高山的回聲,夏天雷聲轟鳴不絕,北京的天壇的回音壁)
1、聽見回聲的條件:原聲與回聲之間的時間間隔在0.1s以上(教師里聽不見老師說話的回聲,狹小房間聲音變大是因為原聲與回聲重合);
2、回聲的利用:測量距離(車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離);
四、怎樣聽見聲音
1、人耳的構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及聽覺神經組成;
2、聲音傳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動,再經聽小骨、聽覺神經傳給大腦,形成聽覺;
3、在聲音傳給大腦的過程中任何部位發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鼓膜、聽小骨處出現障礙是傳導性耳聾;聽覺神經處出障礙是神經性耳聾);
4、骨傳導:不借助鼓膜、靠頭骨、頜骨傳給聽覺神經,再傳給大腦形成聽覺(貝多芬耳聾后聽音樂,我們說話時自己聽見的自己的聲音);骨傳導的性能比空氣傳聲的性能好;
5、雙耳效應:生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因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步調亦不同,可由此判斷聲源方位的現象(聽見立體聲);
五、聲音的特性包括:音調、響度、音色;
1、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單位是赫茲,振動物體越大音調越低;)
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強;聽者距發聲者越遠響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體的音調、響度盡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辨別是什么物體法的聲靠音色)
注意:音調、響度、音色三者互不影響,彼此獨立;
六、超聲波和次聲波
1、人耳感受到聲音的頻率有一個范圍: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聲波;低于20Hz叫次聲波;
2、動物的聽覺范圍和人不同,大象靠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臺風、海嘯都要產生次聲波;
七、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噪聲:(!)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叫噪聲;(2)從環保的角度上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學習、工作、休息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聲;
2、樂音: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有規則振動發出的聲音;
3、常見招生來源:飛機的轟鳴聲、汽車的鳴笛聲、鞭炮聲、金屬之間的摩擦聲;
4、噪聲的等級:表示聲音強弱的單位是分貝。
1.一切發生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有物體的振動產生),振動停止聲音停止
習題:放在鼓面上的玉米粒在敲擊鼓面后為什么會彈起?
2.聲源:發生的物體叫做聲源
3.聲音必須動過一定的物質(如空氣)才能傳播出去。能傳播聲音的物質叫做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真空不能傳聲)
習題:為什么宇航員在月球即使離得很近也要用無線電交流?
4.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會反射,遇到多孔或柔軟的物質會被吸收(因為聲音在其中經多次反射能量消耗)
習題:電影院的墻壁為什么會有很多孔?(題的大致意思是這個)
5.回聲一定產生,但人耳不一定能聽見。
6.人耳聽到回聲的條件:當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或更多,人耳能把原聲和回聲區分反之便不能區分,從而使原聲加強
習題:一個人向對面的山高喊,他至少距離山多遠才能夠聽到回聲?
解:S=vt=340m/s×0.1s(參照知識點)=34m
S'=S/2=34m×1/2=14m
7.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向遠處傳播
8.空氣傳導:發聲體振動(發聲)→介質(空氣)→骨膜→聽小骨→聽覺神經→大腦(產生聽覺)
骨傳導:發聲體振動(發聲)→介質→頭骨或頜骨→聽覺神經→大腦(產生聽覺)
習題:貝多芬為什么在雙耳失聰后還能創作出許多巨作?
答:骨傳導(大致思路)
9.聲音的傳播速度受溫度影響
10.一般情況下(注意?。?,氣體中的聲速小于液體和固體中的聲速習題:古代打仗為什么士兵要枕著XX(一個固體我不記得叫什么了= =)睡覺?
11.敲擊水管(裝有水),水管另一端聽到3聲:①水管②水③空氣
敲擊鋼管(空),水管另一端聽到2聲:①鋼管②空氣
(兩種情況前提都是:管子足夠長)
12.固體可以傳聲,固體傳聲比氣體好
13.樂音的三要素:音調(聲音的高低)響度(聲音的大小【強弱】)音色
14.物理學角度:樂音:物體做規則振動所發出的聲音
噪聲:物體作不規則振動所發出的聲音
15.物體振動的快慢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來表示,這個物理量叫做頻率,它的單位是赫茲(Hz),簡稱赫
16.音調是由發生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聲音的知識點的全部內容,4、骨傳導:不借助鼓膜、靠頭骨、頜骨傳給聽覺神經,再傳給大腦形成聽覺(貝多芬耳聾后聽音樂,我們說話時自己聽見的自己的聲音);骨傳導的性能比空氣傳聲的性能好;5、雙耳效應:生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因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步調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