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姓詹的名人?1、詹先野:北宋時名士。其博鑒經史百家。仁宗天圣四年領鄉薦,繼應賢良科。后隱居武夷,吟詠山水間,終日忘歸,人謂其有仙風道骨;2、詹體仁:宋代大臣、名士。少從朱熹學,后進士及第。初任太常少卿等職,那么,歷史上姓詹的名人?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詹(Zhān)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后。據《姓苑》所載,周宣王封庶子于詹,稱詹侯,建立詹國,其子孫以國為氏。
2、據《路史》所載,相傳古帝虞舜封黃帝之后得詹(同瞻,備受尊敬)者,子孫因以為氏。
3、出自以官名為氏。據《百家姓溯源》所載,古代負責詹(占)卜的官職叫詹尹官,其后人有以官職命姓者,稱詹姓。
4、據《姓氏考略》所載,春秋時晉有詹嘉、鄭有詹伯,均以邑為氏。
5、出自小數民族有詹姓。今蒙古、土家、臺灣土著、水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詹文侯。詹姓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后。周宣王時,封其支子于詹(今地不詳),建立詹國,為侯爵,史稱詹文侯,其后世襲為周大夫。文侯在幽王時任少師,見幽王寵愛褒姒,玩物喪志,遂辭職返回自己的封地。后來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亡國之禍,自己也命喪黃泉。而詹文侯雖然是幽王的庶兄,卻明哲保身,毫發無損,其子孫也得以成功逃過一劫。因詹文侯首封于詹,故后世子孫尊其為詹姓得姓始
詹天佑 ,生于1861年4月26日,卒于1919年4月24日,號眷誠,字達潮,廣東南海人,原籍江西婺源,是中國首位鐵路工程師,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之稱。
詹天佑(1861.3.17-1919.4.24),字眷誠,西名天佑·杰姆,祖籍江西省婺源縣人。清·咸豐十一年出生于廣東省南海縣一個普通茶商家庭。是中國近代著名鐵路工程專家,被稱為"中國鐵路之父"。
詹父
春秋時,周大夫。公元前702年(周桓王18年春),虢仲譖其大夫詹父于王。詹父有辭,以王師伐虢。詹父即詹國的詹侯。
詹嘉
春秋時,晉大夫,護國大將軍。公元前614年(周頃王5年)春,晉侯使詹嘉處瑕,以守桃林之塞。
詹桓伯
春秋時,周大夫。公元前533年(周景王12年),周甘人與晉閻嘉爭閻田。晉梁丙、張趯率陰戎伐穎。王使詹桓伯辭于晉。詹桓伯慷慨陳詞,成語“裂冠毀冕”和“拔本塞源”即出自他“辭于晉”這段話。
詹何
戰國時哲學家、道家,擅長術數。楚國隱者,有隱士高風,隱居河間,隱釣不仕。我國先秦(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莊子的弟子,善術數,傳說坐于家中,能知門外牛之毛色及以白布裹角。《呂氏春秋》......故圣人聽於無聲,視於無形,詹何、田子方、老耽是也。
詹雄
福州(今屬福建省)人,唐末詩人。工詩,與陳黯等齊名。不第而終。
詹敦仁
字君澤,生于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安溪首任縣令,追封靖惠侯。先世河南光州固始人。祖父詹纘隨王審知入閩,任前鋒兵馬使,后退居仙游縣植德山下。父詹世隆,兵曹錄事參軍。詹敦仁與詹琲父子封侯。
詹琲
光州固始(今屬河南省)人,詹敦仁子,五代時隱士。有文才,能詩。隱于鳳山,號鳳山山人。
姓詹的名人,詹天佑,我們所熟知的京張鐵路就是他主持開工建設的,也是中國第一條自主建造的鐵路。詹天佑是清朝末期人,是首批留美的幼童之一,是耶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碩士生。
以上就是歷史上姓詹的名人的全部內容,詹敦仁 字君澤,生于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安溪首任縣令,追封靖惠侯。先世河南光州固始人。祖父詹纘隨王審知入閩,任前鋒兵馬使,后退居仙游縣植德山下。父詹世隆,兵曹錄事參軍。詹敦仁與詹琲父子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