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拉歷史?第一代(1966-1970)1966年,是汽車業在日本開始蓬勃發展的一年。在這一年,一款含義為“花之冠”的汽車誕生了!它就是“豐田COROLLA”——不久便成為了風靡世界的最暢銷的家庭用車之一。那么,卡羅拉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七代卡羅拉
第七代COROLLA問世的1991年是全球風云變幻的一年。年初海灣戰爭爆發,年底蘇聯解體,美蘇冷戰落下帷幕。
盡管泡沫經濟破滅,日本卻仍然為海灣戰爭提供了超過1萬億日元的經濟援助。第七代COROLLA仿佛籠罩了一層泡沫經濟光彩絢麗的余暉,延續了第六代的高級路線。
第七代COROLLA追求極致質感,內飾和外觀處處有著高級轎車“CELSIOR〞 的影子。發動機方面,除了傳統的運動型雙頂置式凸輪軸,還搭載了 “HIGHMECHA TWIN CAM” DOHC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相比動力而言,更加注重效率。
自此,HIGH MECHA TWIN CAM力壓其他型號,一躍成為了豐田汽車的主力發動機。另外,全系列車型中還新增了四驅車型。一直以來COROLLA都會細心地為方便駕駛而穗差廳不斷優化其操作性帶來驚艷的操控感。
第八代卡羅拉
1995年,隨著泡沫經濟破滅,日本經濟由盛轉衰。各類事件頻發,持有大量壞賬的金融機構接二連三宣告破產,阪神大地震、地鐵沙林事件等一系列嚴重自然災害與恐怖襲擊接踵而來。
一時間日本社會被陰霾笈罩在此背景下,第八代COROLLA重拾最初簡約實用緊湊型轎車的初心,再次將關注點聚焦在作為民眾汽車的經濟性上。
卡羅拉之所以被稱為神車,我覺得祥塵主要是因為這款車故障率低,質量好。空謹液禪間大,座椅乘坐舒適,日常駕駛起來平順。還有車子燃油經濟性高,百公里平均油耗5升上下就夠了。埋櫻
是梁枯前日本車。
卡羅拉(Corolla),曾用譯名“花冠”,是豐田汽車的一個品牌。而豐田汽敗旦車是豐田汽車公司的簡稱,公司成立于1938年,是日橡清本汽車廠商之一。該公司在2008年《財富》500強排名第5 。
第一代卡羅拉于1966年發布,當時作為一款國民車推出,由于價格低廉,受到了當時消費者的熱捧,卡羅拉采用的是米其林輪胎215/45 R17輪胎、TRD Sportivo高性能減震器、TRD TF4 17寸運動型輪轂、強化離合器、高性能剎車片則保證其擁有比較理想的運動性能。
擴展資料
發展過程
豐田公司早期以制造紡織機械為主,創始人豐田喜一郎1933年在紡織機械制作所設立汽車部,從而開始了豐田汽車公司制造汽車的歷史。
1935年,豐田AI型汽車試制成功,第二年即正式成立汽車工業公司。但在整個數30年代和40年代該公司發展緩慢,只是到了二戰之后,豐田汽車公司才加快了發展步伐。
它們通過引進歐美技術,在美國的汽車技術專家和管理專家的指導下,很快掌握了先進的汽車生產和管理技術,并根據日本民族的特點,創造了著名的豐田生產管理模式,并不斷加以完善提高,大大提高了工廠生產效率和產品汽車在上世紀60年代末即大量涌入北美市場。
1966~1969 第一代COROLLA花冠 1966年10月·COROLLA花冠KE10款上市 1967年5月·COROLLA花冠VAN款上市 1967年10月·COROLLA花冠4門車上市 1968年2月·COROLLA花冠方向柱換檔器系列上市 1968年10月·COROLLA花冠KE10-SF(4門SL)上市 1969年2月·COROLLA花冠High Deluxe款上市
第一代COROLLA花冠Sprinter
1966年,面向高速成長的日本大眾汽車市場,TOYOTA推出了名為COROLLA花冠(取意"花中之冠")的新型1100cc雙門轎車。這款車以TOYOTA "讓所有人都能擁有汽車"這一創業初衷作為理念基礎,匯集了TOYOTA的技術精華,是當時具有最高性能水平和商品吸引力的劃時代"緊湊型轎車"。
當時,家用轎車對普通人來說還如峻嶺之花,難以摘取,然而售價為43.2萬日圓的COROLLA花冠卻相當便宜。充滿動感的車身,凝聚了小型轎車的最高性能,使COROLLA花冠上市伊始便大受歡迎。COROLLA花冠的登場,宣告了家用車普及時代的到來,因此,1966年后來被稱為"家用車元年"。
此后,COROLLA花冠的產量不斷攀升,僅僅2年零5個月就達到了50萬輛,這使得她在一般家用汽車市場中一枝獨秀,無人能出圓絕其右。
第一代(1966-1970)
1966年,是汽車業在日本開始蓬勃發展的一年。在這一年,一款含義為“花之冠”的汽車誕生了!它就是“豐田COROLLA”——不久便成為了風靡世界的最暢銷的家庭用車之一。
COROLLA在其剛剛進入市場配盯時的口號是“市場最需要的汽車——把豐田技術的全部精華展現給世界”,它的許多技術,在日本屬于首次采用;或在全世界范圍內首次在家用轎車上使用。
第二代( 1970-1974)
第二代COROLLA,即“全新的COROLLA”,于1970年進入市場。與此同時,日本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作為對未來汽車發展趨勢敏銳觀察的產物,第二代COROLLA為日本汽車業的迅速發展起到了強勁的推動作用。于是,COROLLA的產量急速增加,截止到1970年6月,COROLLA的累計生產量已達到了100萬輛。
第二代COROLLA的開發開始于1967年,也就是第一代COROLLA上市的一年后。開發人員提出了將COROLLA的發動機排量提高為1.2L的計劃。當時,1.6L的CORONA是產品陣容中較高級別的車型,為了支持持續增長的汽車業,研發小組認為有必要在COROLLA與CORONA之間增加一款車型。
以上就是卡羅拉歷史的全部內容,歷經十一代的“平民之車”,豐田卡羅拉從1966年的年銷量1.2萬輛,到今天全球歷史總銷量約4500萬輛,銷量覆蓋了全球144個國家和地區。巨大光環已覆蓋了當年火爆且光輝四射的大眾甲殼蟲。迄今為止,它已經歷十一次的大幅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