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走進香港?,“《同一首歌》走進香港·東方之珠大型歌會”在擁有全香港最美麗夜景的維多利亞灣隆重舉行,晚會取得巨大成功。作為中國著名的音樂品牌,《同一首歌》這次是應香港電臺、香港作曲及作詞家協(xié)會、香港演藝人協(xié)會的邀請,那么,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走進香港?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港臺從 二戰(zhàn)以后就一直受到歐美日流行音樂的影響,在七十年代開始,港臺的音樂開始與本土音樂融合,尤其香港用粵語來創(chuàng)作歌詞,受到港人的歡迎,臺灣則將閩南文化做為創(chuàng)作的根基,因此涌現(xiàn)了眾多有才華的音樂人,除了將歐美日的歌曲填詞翻唱外,這些音樂人也創(chuàng)作了大量 的歌曲。尤其臺灣興起的民謠運動,對本土化的音樂創(chuàng)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而同時期的大陸則還是革命歌曲為主打。只有在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后,才開始出現(xiàn)流行音樂,并有很多音樂人嘗試以中國文化傳統(tǒng)來創(chuàng)作歌曲,從谷建芬、付林,梁悶到李海桐渣氏鷹、劉歡,這期間經(jīng)歷了模仿港臺音樂、交流階段、西北風、學習歐美日音樂再到百花齊放的階段,進入21世紀,一批年輕的音樂人登上舞臺,把他們的各有特點的音樂向人們展示,也獲得大批擁躉。其中從歐美來國內發(fā)展的如王力宏等人,將歐美音樂直接帶入,此時也有很多年輕的音樂人留學歸來或通過游學學習到國外的音樂理念,將歐美音樂更好地與本土音樂融合,更有一批港臺和國外 的音樂人來到國內做音樂制作人或綜藝節(jié)目的音樂總監(jiān),還有一批港臺歌手來到內地發(fā)展,這都為局散國內原創(chuàng)音樂的發(fā)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所以目前國內的原創(chuàng)流行音樂發(fā)展還是很不錯的。
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的奠源彎頌基人之一 香雹鄭港樂壇的搖滾先驅者 中國搖滾樂壇上的杰出的鬧寬音樂創(chuàng)作家、作曲家、作詞家、愛國主義者、團隊領導者;香港著名搖滾樂隊BEYOND的主音及吉他手
他的吉他水準被公認為香港樂壇的頂尖水平。他所領導的BEYOND樂隊是華語歌壇最成功的樂隊之一,被譽為香港版的“滾石”,樂評人評論“香港沒有搖滾,只有BEYOND!”
愛就愛了的陳琳
小螺號的程琳雖然也影響了好幾輩人 但是成就不大的
以下是陳琳的星路歷程,第一名在布達拉宮演唱的女歌手,第一名在鳥巢放歌的女歌手都是陳琳獨一無二的成就
1985年9月考入四川省舞蹈學院學習曲藝專業(yè)。
1988年7月進入四川省曲藝團擔任清音獨唱。
1992年來北京錄制第一盤專緝。
1993年發(fā)行第一張專輯《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創(chuàng)造150萬張銷售紀錄,在"東方時空"節(jié)目銷售排行榜中取得第一名;榮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最佳演唱獎和新人獎;在上海的"金曲躍東方"節(jié)目中排名第一。
1994年1月作為中國唯一的歌手赴香港參加第十六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開幕式獲得"最佳優(yōu)秀新人獎"。
1994年發(fā)行正大國際版第二張專輯《請別再說愛我》。
1994年在北京音樂臺"十大金曲"欄目中榮獲"最佳演唱獎".
1995年1月作為流行歌手代表參加瑞典,丹麥的歐洲巡回演出圓沖握。
1996年1月發(fā)行第三張專輯《害怕愛上你》。
1996年3月作為中國唯一的歌手赴日參加第二屆"日本96亞洲歌手公開賽"并榮獲"羅蘭德大獎"。
1996年8月榮獲山東電視臺,濟南廣播電臺主辦的歌迷評選全國"十大歌手獎"1997年2月作為流行歌手代表赴奧地利演出。
,“《同一首歌》走進香港·東方之珠大型歌會”在擁有全香港最美麗夜景的維多利亞灣隆重舉行,晚會取得巨大成功。作為中國著名的音樂品牌,《同一首歌》這次是應香港電臺、香港作曲及作詞家協(xié)會、香港演藝人協(xié)會的邀請,由欄目總導演孟欣親自帶隊,第一次走進香港,與香江兒女同唱一首歌。
為了這次特別節(jié)目,《同一首歌》率領羽泉、瞿穎、胡兵、樸樹、黃徵、蔡國慶、高原紅、紅纓束等內地重量級歌手、組合赴港,而香港肢賀方面不僅出動了黎明、陳奕迅、莫文蔚、王杰、李克勤、許志安等大牌歌手,連葉麗儀、張德蘭、奚秀蘭等久違的歌手也到場助興,可謂陣容強大,巨星云集。
歌會精彩不斷,高潮疊起:奚秀蘭的《故鄉(xiāng)情》、張德蘭的《情義兩心堅》、葉麗儀的《上海灘》等經(jīng)典名作讓人感懷;樸樹的《colorful days》、瞿穎的《加速度》、陳奕迅的《十年》、黎明的《兩個人的煙火》等流行金曲火爆登場;由羽泉和莫文蔚合唱的晚會主題歌《東方之珠》更是全場合唱… …美妙的歌聲在璀璨的星空下和美麗的夜色相互交融,展現(xiàn)出一幅絢麗多姿的畫卷。
可以說,《同一首歌》的這次特別節(jié)目掘饑咐是對兩地流行音樂發(fā)展的一次集中檢閱和展示。而且,在《同一首歌》的舞臺上,我們透過歌聲和歡笑看到了香港的日新月異,感受到了香江兒女的赤子情懷。
早期流行音樂早期的流行音樂在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都有所發(fā)展,此時的流行音樂主要受到西方音樂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大陸出現(xiàn)了一批“佛教表演團”,他們演唱的歌曲夾雜著民間歌曲和西方音樂。這些表演團在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的流行,吸引了一些年輕人的關注,他們開始嘗試著唱這些歌曲。這種流行音樂最早被稱為“舞蹈音樂”,后來又被稱為“歌舞音樂”,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種獨立的音樂形式。香港粵語歌曲的歷史20世紀50年代,香港的音樂界開始興起一種新的音樂形式,即粵語流行音樂。這種音樂形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末期,當時一些儒士和音樂冊裂家開始創(chuàng)作并演唱以粵語為主的歌曲。此時的粵語歌曲在香港的傳統(tǒng)音樂中并不占據(jù)很大的地位,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這種音樂形式逐漸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支持。1960年代,香港的電子媒體開始興起,電視和廣播的普及使得粵語流行歌曲得以更廣泛地傳播和普及。流行歌曲成為了香港文化的重頭戲之一,走進人們的生活,并且成為了港辯姿高人認同自己文化價值的標志之一。在不同的歲月中,香港的粵語流行音樂也不斷地變化和演變,經(jīng)歷了許多經(jīng)典時期和有影響力的歌手們。從那時起,攜尺香港的音樂人創(chuàng)作了許多描繪著港人不同經(jīng)歷的歌曲,受到了全球華人的喜愛,而這也使得香港的流行歌曲成為了華語歌曲的一部分。
以上就是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走進香港的全部內容,先以兒童歌舞劇如《三蝴蝶》、《麻雀與小孩;歌舞表演曲如《可憐的秋香》、《寒衣曲》等開始,繼而創(chuàng)作了中國第一批家庭愛情歌曲,即流行歌曲《毛毛雨》、《妹妹我愛你》、《桃花江》、《特別快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