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地理高考考試大綱?一、刪除不等于不考 選修部分 刪除“自然災害與防治”不代表不會考自然災害。“自然災害”作為必修一“自然地理”部分的延伸,即使不作為單獨的選修模塊,也會在11個單選題或者2道大題中有所涉及。所以,那么,2017地理高考考試大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下發《關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的通知》(教試中心函〔2016〕179號),對2017年普通高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進行了發布。
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范性文件和標準,是考試評價、復習備考的依據,是推進考試內喊核容改革的切入點。修訂考試大綱,貫徹立德樹人任務要求,全面總結考試內容改革成果,體現課程改革新理念,為實現2020年高考改革目標做積極準備,是落實《蠢滲簡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精神、提升教育考試質量的重要舉措。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專家修訂、審定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試大綱。
修訂基本原則
堅持整體穩定,推進改革創新。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穩定與創新的關系,在保證考試大綱總體框架不變的前提下,進一步鞏固考試內容改革成果,確保高考內容改革的順利推進。
優化考試內容,著力提高質量。把提升考試大綱的科學性和公平性作為修訂工作的核心,依據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科學設計考試內容,增強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多樣化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提前謀篇布局,體現素養導向。做好與新課程標準理念的銜接,在高考考核目標中適當體現核心素養的要求,梳理“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的層次與關系。
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范性文件和標準,是考試評價、復習備考的依據,是推進考試內容改革的切入點。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專家修訂、審定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試大綱。
修訂基本原則
堅持整體穩定,推進改革創新。
優化考試內容,著力提高肆跡亂質量。
提前謀篇布局,體現素養導向。
主要修訂內容
一、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核內容,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高考命題的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
比如,在語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識的內容,在漢語中增加文言文、傳統節日、民俗等內容,在數學中增加數學文化的內容。
二、完善考核目標。
結合學科特點和核心素養的要求,在考試大綱中對考核目標的內涵進行修訂,在考試說明中對各個裂檔考核目標進行具體解析,并補充試題樣例,進一步說明考核目標要求,便于考生理解和復習備考。
三、調整考試內容。
在強調共同基礎的前提下,合理設置選考模塊,滿足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契合課程標準的修訂方向。比如,語文將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均設為必考內容,適應高校對新生基本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要求,呼應中學教學的意見;數學減少選考模塊“幾何證明選講”,物理將模塊3-5列為必考,順應課程標準修訂的趨勢。
■ 新考綱內容解讀
一、刪除不等于不考
選修部分 刪除“自然災害與防治”不代表不會考自然災害。“自然災害”作為必修一“自然地理”部分的延伸,即使不作為單獨的選修模塊,也會在11個單選題或者2道大題中有所涉及。所以,該部分雖然在選修中刪除,必修模塊中仍握握如然會有所涉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不可大意。
二、選做范圍縮小,難度加大
選做模塊的二選一,對于很多中學來說,這無段啟疑是增加了教學難度。老師通常會注重“自然災害”和“旅游地理”的講解訓練, “自然災害”由于本身的溯及力較廣,該部分的講解可以覆蓋必修選修,所以很多學生也習比較重視該部分的訓練;“旅游地理”由于問題設置比較常規,答案也比較“套路”,所以也是學生的熱門選擇。而近幾年“旅游地理”問題的設置越來越 “生活化”、“多元化”,很多學生面對多元的問題已很難準確把皮敏握答案,不得不偏向“自然災害與防治”。今年的考綱縮小了選做范圍,無疑給學生帶來了“麻煩”,這將意味著 “環境保護”也要作為重點訓練。
三、“冷門”成為“熱門”
本次考綱刪減了學生比較熟悉的“自然災害”, 相對冷門的 “環境保護”則需要去更多的關注,而且“環境保護”近幾年的問題設置難度都有增加趨勢。
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近日公布。對多個學科進行修訂,其中,語文學科,新大綱將“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由二者選考其一修訂為均必考,新大綱進一步強化了對數學能力和數學文化的要求,物理學科,新大綱將以往部分選考內容修訂為必考內容。
“2017年要全面推進考試招生制度各項改革,考試大綱作為考試內容與形式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必要進行適當的修訂調整。”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范性文件和標準,是考試評價、復習備考的依據。修訂和頒布年度考試大綱是一項例行工作。教育部有關部門每年都邀請專家,依據高校人才選拔需求、國家課程標準調整以及考生實際水平變化,對考試大綱進行修訂。本次修訂是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的總體要求進行的。
如何修訂
體現素養導向,優化考試內容、注重新課程標準的銜接
記者從新修訂的大綱中看到,考試內容的主要變化是:語文科,現行考試大綱規定的2個選考模塊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要求學生從兩道選考題中選擇1道作答,修訂后的考試大綱取消選考模式,將“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均作為必考內容。
明年將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注意了!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下發了《關于2017年普通高考禪派蠢考試大綱修訂內容的通知》(簡稱《通知》),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增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考核內容、完善考核目標、調整考試內容。而在各科修訂內容中,語文、數學、歷史、地理、思想政治、物理、化學、生物均“榜上有名”。
對學生的影響
1.選考題范圍縮小
各學科的選考題范圍普遍縮小,將避免因各版塊知識難度不同造成的難度系數差異,提升考試的科學性、公平性,利于選拔。部分學科將選考內容直接刪減,利于學生聚焦;部分學科將選考內容改為必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負擔。
2.理科生面臨的挑戰大于文科生
從變化上看,文科生的負擔有所減輕,理科生負擔有所加重。其中,理綜科目考試內容增加較多,所以理科生面臨更大的挑戰:既要面對內容和難度的變化,又要在高三學習新課,難免打亂原有復習進度和節奏。文科生減少的內容,在上表中已有呈現。
3.素養導向,考生需更重視文化積累和生活實踐
在近年各科試題中,結合傳統文化或以生活實際為背景的題目屢有出現,但此次修訂,明確提出增加中華傳統文化的考核內容,充分發揮高考命題的育人功能和導向作用。這就要求同學們注重相關知識的積累,數學、物理、地理等學科要注重知識的實際應用。
以上就是2017地理高考考試大綱的全部內容,地理 現行考試大綱規定的3個選考模塊分別為“旅游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和“環境保護”,要求學生從3個模塊中選擇1個模塊作答。修訂后的考試大綱刪去“自然災害與防治”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