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呼和浩特民族美術館地址 中國美術館新館 內蒙古美術館新館門票 美國新美術館 內蒙古美術館新館電話
呼和浩特近期有七個博物館是免費開放的,大家可以直接乘坐公交車前往,但是需要本人拿身份證才能入內,清明節假期剛好碰到了周一,所以很多人比較擔心的圖書館開放問題,也給大家介紹一下。
七處免費開放的博物館
為進一步優化首府營商環境,切實提升為民服務水平,全面推進文化旅游事業高質量發展,今年,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緊扣群眾日常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向廣大市民群眾承諾,在年內將完成6項為民辦實事項目。
第一、3月底前對局屬昭君博物院、多松年烈士紀念館、五塔寺召廟文化博物館、遼金文化博物館(白塔)、呼和浩特博物館(白馬館)、內蒙古自治區將軍衙署博物院銷蔽、和碩恪靖公主府博物館等文博場所全部對市民、游客免費開放(除每周一閉館外、法定節假日照常開放)。同時提升講解服務水平,加強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宣傳教育,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民族團結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精神,不斷提高博物館、紀念館管理服務水平,根據游客的參觀情況,適時延長參觀時間。
第二、4月底前“一部手機游青城”上線試運行。市民、游客通過手機即可“一站式”全面了解我市文化旅游資源、歷史文化、旅游攻略、文旅活動等信息,享受數字公共文化服務、智慧旅游服務,具備基礎條件的A級景區實現分時預約、客流量監測、慢直播、VR游覽、金牌解說等服務功能,為廣大市民及游客提供便利服務。
第三、10月底前開展“2021年全市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再提升行動”。深入推進“鴻雁悅讀”計劃,2021年擬新建9個爛唯鴻雁書屋。開展書畫公益大講堂活動,舉辦十場書畫公益講座,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四、12月底前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舉辦“百人百組百萬人帶動工程”、“文化進社區”、“惠民演出季”等引領性、示范性各類文化惠民演出1400場以上。
第五、12月底前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200場。把優秀的民俗文化、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送進我市中小學校園,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走進課堂,豐富學生課程的同時促進非遺活態傳承,讓中小學學生能夠成為優秀傳統民俗文化的受益者和傳播者。
第六、12月底前依托公共文化云、數字文化館和微信App等載體,大力推行全民藝術普及,加大公益培訓力度,開設舞蹈、聲樂、器樂等20多個藝術種類的公益培訓課程,提供優質的數字文化資源,推出公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線上培訓和藝術課程260期次。
以上承諾,歡迎輿論監督。
如有相關事宜咨詢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可撥打咨詢電話:0471—3456185、0471—3456848
昭君博物院、多松年烈士紀念館、五塔寺召廟文化博物館、遼金文化博物館(白塔)、呼和浩特博物館(白馬館)、內蒙古自治區將軍衙署博物院、和碩恪靖公主府博物館等文博場所全部對市民、游客免費開放。
昭君博物院
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畔,其前身是昭君墓文物保護管理所,始建于1981年,2006年正式更名為昭君博物院。是依托王昭君墓,以博物館區為基礎,集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和社會教育于一體的“一院多館”格局的遺址性博物院。占地面積為45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5800平方米,展廳面積15000平方米。昭君博物院先后獲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全國AAAA級旅游景區”“內蒙古自治區第六批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和“內蒙古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等稱號。
參觀指南
9:00—17:00(16:30停止入博物館區)。
溫馨提示:疫情防控期間開閉館時間可能有臨時調整,按最終調整時間執行。
乘車路線:209、107、44、127路公交車抵達。
注:昭君博物院設有專用免費停車場。
多松年烈士紀念館
多松年烈士紀念館在自治區文物局和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的批復和大力支持指導下,依托故居于2012年10月建成。建成的紀念館展示了多松年同志反帝、反封建、反腐朽王公貴族,救國救民的革命工作歷程,展現了多松年同志崇高和堅定的思想意志和不畏強暴、勇于抗爭、英勇就義的光輝形象。
參觀指南
每日09:00——17:00(周一閉館饑斗培)節假日正常開放。
溫馨提示:參館游覽的游客需攜帶身份證方可參觀入館。年長或年幼的參觀者需同伴、家屬或親戚朋友協同陪伴參觀。參觀游覽者在游覽時需全程佩戴口罩。
乘車路線:乘坐71路、95路、k4路在麻花板下車;24路、26路、75路、80路、85路在北郊公園下車;乘坐S6路在呼和佳地下車。
五塔寺召廟文化博物館
五塔寺在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建造,清雍正皇帝賜名“慈燈寺”。因為院內有一座金剛座式的寶塔,所以被當地人俗稱“五塔寺”。現在為五塔寺召廟文化博物館,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參觀指南
每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每星期一閉館(清明節假期正常開館:4月3日~5日9:00-17:0016:45停止入館)。
溫馨提示:每人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登記后免費參觀,16歲以下不用領票,旺季時根據觀眾流量隨時控制發放票數。
乘車路線:1、26、27、76、81、31、56、31路公交車抵達。
遼金文化博物館(白塔)
萬部華嚴經塔,蒙古語稱“查干·索布爾嘎”,因其白色,又俗稱“白塔”。萬部華嚴經塔高55.5米,基座周長56米,呈八角七級,磚木混合結構,樓閣式。1982年白塔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觀指南
除每周一閉館外法定節假日照常開放。
乘車路線:113路、118路、126路、社區31路公交車抵達。
五塔寺召廟文化博物館
五塔寺在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建造,清雍正皇帝賜名“慈燈寺”。因為院內有一座金剛座式的寶塔,所以被當地人俗稱“五塔寺”。現在為五塔寺召廟文化博物館,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參觀指南
每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每星期一閉館(清明節假期正常開館:4月3日~5日9:00-17:0016:45停止入館)。
溫馨提示:每人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登記后免費參觀,16歲以下不用領票,旺季時根據觀眾流量隨時控制發放票數。
乘車路線:1、26、27、76、81、31、56、31路公交車抵達。
內蒙古自治區將軍衙署博物院
綏遠城始建于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四年(1739年)竣工,清朝共派79任綏遠城將軍在此駐守,將軍衙署即綏遠城將軍之府邸。民國時期,又20任署將軍、都統、省主席在此辦公執政。將軍衙署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地位等級最高的清代邊疆駐防將軍衙署之一,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觀指南
參觀游覽時間:9:30——16:30每周一閉館設備維護(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每日定時免費講解:上午:9:30、10:30下午:14:00、15:00。
溫馨提示:疫情防控期間,須持本人身份證,掃碼后入館,參觀過程中請佩戴口罩。
乘車路線:青城一號線、青城二號線、2、3、4、15、19、27、29、52、54、55、56、59、61、62、63、82、88、89、93、97路公交車抵達;乘坐地鐵1號線到將軍衙署站。
和碩恪靖公主府博物館
清·和碩恪靖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區通道北路62號,是康熙皇帝六女兒和碩恪靖公主下嫁漠北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敦多布多爾濟所建府邸。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是全國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公主府邸。
參觀指南
周二至周日開館,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正常開館。
4月15日~10月14日為夏季開館時間,9:00—17:00,16:30停止入館;
10月15日~次年4月14日為冬季開館時間,9:30—17:00,16:30停止入館。
溫馨提示:疫情防控期間,須持本人身份證,掃碼后入館,參觀過程中請佩戴口罩。團隊參觀請至少提前一天預約,預約電話:0471-6527433或通過呼和浩特博物館、微信公眾預約通道進行預約。
乘車路線:乘坐2、63、84、k3路公交車到公主府公園站下車;乘坐76路公交車到綠華園林公司站下車;乘坐6、33路公交車到十三中站下車;乘坐地鐵2號線到公主府站。
文化場館開放情況
【呼和浩特市圖書館】
呼和浩特市圖書館于2021年清明節假日期間(4月3日-4月5日)將繼續落實場館防控職責和適度開放措施,館內繼續實行讀者刷身份證、出示健康碼和行程碼、限流等方式入館,閉館時段進行消毒清潔。具體開放情況如下:
4月3日、4月4日正常開放;4月5日上午閉館半天,下午14:00-18:00恢復開放;清明節期間,24小時自助圖書館、各鴻雁書屋均正常開放。
場館地址:公園東路呼和浩特市圖書館。
【呼和浩特市文化館】
呼和浩特市文化館2021年清明節假日期間(4月3日-4月5日),一樓展廳和二樓、三樓數字館正常對外開放,每日開放時間:9:00—17:00,館內實行測體溫、出示健康碼和行程碼、限流等方式入館。
場館地址:呼和浩特市石羊橋路呼和浩特市文化館。
【呼和浩特市民族美術館】
呼和浩特市民族美術館2021年清明節假日期間(4月3日-4月5日),二樓展廳正常對外開放,每日開放時間:9:00—17:00,館內實行測體溫、出示健康碼和行程碼、限流等方式入館。
場館地址:公園東路呼和浩特市民族美術館。
文物文博場館開放情況
【內蒙古將軍衙署博物院】
內蒙古將軍衙署博物院清明節假日期間(4月3日-4月5日),正常對外開放,每日開放時間:9:30—16:30,入場人員實行測體溫、出示健康碼和行程碼、限流等方式入館。
地址:新華大街31號內蒙古將軍衙署博物院
【呼和浩特市博物館】
呼和浩特博物館(和碩恪靖公主府與白馬博物館)于清明節假期期間:4月3日—4月5日(周六—周一)正常開館,4月6日(周二)閉館整修,4月7日(周三)恢復開館,請廣大市民合理安排參觀時間。
地址:(1)呼和浩特市通道北街和碩恪靖公主府
(2)新華大街與呼倫路十字路口白馬博物館
【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
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4月3日—4月5日期間正常開放,開放時間:9:00—17:30(每日上午10:00開設公益講解一場),4月6日(周二)起恢復常規開放。
地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209國道。
【呼和浩特市五塔寺召廟文化博物館】
呼和浩特市五塔寺召廟文化博物館2021年清明假日期間正常開館,4月3日—4月5日開館時間:9:00—17:00(16:45停止入館)。參觀人員請佩戴口罩,測體溫,掃健康碼入館參觀。
地址:呼市玉泉區五塔寺東街路北。
【遼金文化博物館】
呼和浩特市遼金文化博物館2021年清明假日期間正常開館,4月3日—4月5日開館時間:9:30—17:00。參觀人員請出示健康碼、測量體溫、參觀全程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離,聽從工作人員引導,保證有序參觀。
地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河西路17公里處。
【多松年烈士紀念館】
呼和浩特市遼金文化博物館2021年清明假日期間正常開館,4月3日—4月5日開館時間:9:00—17:00。參觀人員請出示健康碼、測量體溫、參觀全程佩戴好口罩,保證有序參觀。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哲里木路西側。
開幕式現場
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宣布開幕。
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白玉剛致辭。
人民網呼和浩特8月4日電(王慧實習生韓鈺澤)4日上午,慶祝內蒙古宴派自治區成立70周年——內蒙古美術館新館開館系列展開幕式在呼和浩特舉行。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宣布展覽開幕,自治區政協主席任亞平,自治區領導云光中、白玉剛、吳團英出席開幕式。300余名各族群眾和美術、書法、攝影工作者參加了本次開幕式。
白玉剛在開幕式上致辭說,自治區成立70周年以來,廣大美術家、藝術家響應黨的號召,肩負時代使命,創作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今天,我們隆重晌塌賀舉辦“布赫同志書法作品展”,深刻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不朽業績和革命精神;我們舉辦“內蒙古重大歷史文化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作品展”“內蒙古美術館館藏作品展”“內蒙古當代美術發展史展”“內蒙古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等一系列展覽,以此熱烈慶祝自治區成立70周年,展現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的多彩畫卷,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8月4日,“放歌草原·載夢中國”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衫塵內蒙古美術館新館開館系列展開幕。圖為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自治區政協主席任亞平等領導觀看展覽。
市民欣賞美術作品
據介紹,內蒙古美術館經過兩年的建設,現已完工落成,展覽陳列工作已全部就緒,基本具備了向社會開放的條件。此次展覽以當代內蒙古美術書法攝影發展的新成果、新水平,向人民匯報、為大慶添彩,積極營造守望相助、團結奮斗,努力打造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的文化氛圍。
(責編:張雪冬、劉澤)
文:許志平
內蒙的飲食受到漢、蒙、回和滿等民族的影響,互相交融,逐漸形成現在的口味特點和制作方式。除了各民族自己的飲食特色,還具有本區域出產的糧食肉類品種特點,比如莜面,蕎面,黃米糕等。
呼市的飯菜受回民影響比較大,具有很典型的意義,尤其是早點。呼市人對早點的熱情和講究,在我看來是沒有任何一個城市可以相比的。以至于別的城市一提起來早點都有很典型的代表,比如蘭州的拉面,大同的刀削面,河南的胡辣湯,云南的米線,廣西的螺螄粉。而在呼市吃早點,必須先想好要吃哪一類?是塵脊塵著急上班趕時間就來個焙子搭配雞蛋,或者一碗羊雜一個焙子。當然焙子還分甜的咸的,有咸油旋、甜油旋、紅糖焙子、白糖焙子、白皮焙子、牛舌糖三角,回民油香等等。焙子破開可以夾上肉雞蛋土豆絲火腿吃,夾啥就叫啥,比如夾肉餅、夾蛋餅、夾菜餅等等。這幾年還有用焙子夾燒麥吃的,有個土名叫“蛤蟆含蛋”。要是不趕時間,那選擇余地就大了,可以要上一兩燒麥夾上一碟咸菜倒一杯滾燙的磚茶,坐著慢慢吃。
羊雜、燒麥、回民焙子是呼市早點排在前三位的小吃,經久不衰,外地來呼市出差旅游的人必須要品嘗的,不吃這三樣算不上來過呼市,最多算“路過”。其余的比如饸饹面、油條豆漿、老豆腐、包子稀飯之類,當早點吃的人也有,但總好像沒融入呼市這個風格,沒啥特點。有個南方朋友去內蒙辦事,頭晚喝多酒在旅店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呼市的朋友喊他起來去吃早點,順便醒酒。先來熱奶茶和燒麥,他吃的很滿意,以為就完事了。沒想到朋友還點了烤羊肉、酸奶、蒙古包子,當然還有白酒。一頓吃喝完,直到他回到南方老家才清醒過來。
呼市的羊雜和別的城市別的省區風格不一樣。山西,河北的羊雜以湯為主,而且口味偏清淡。呼市的羊雜以回民館子為正宗主流,湯少羊雜多,加上辣椒以后色紅肉爛湯濃,吃過呼市羊雜,別的地方羊雜或者羊派禪湯就感覺差的太多。即使同屬內蒙,巴盟的羊雜就和土豆條一起熬制,雖然都叫羊雜,但呼市羊雜也被稱為“全羊雜”,肚絲肝肺頭肉全有,就是沒有別的配菜。野渣
回民焙子現在還是手工制作,土爐火烤,味道和機器制作烤箱烤出的焙子還是有差別。不少在外地工作的呼市人,返城之前總會去回民區各式焙子買一大包,回家慢慢吃。
呼市的燒麥還是以回民館子做的為正宗,精選羊肉,加上大蔥和姜,餡美皮薄,偏油膩,吃了非常抗餓。
遍布呼市大街小巷的燒麥館、羊雜店和回民區的焙子鋪,就像是呼市的一塊招牌。跟別的省區各地早點相比,呼市早點更加豪爽剛猛,以羊雜燒麥和焙子夾肉、夾燒麥的吃法為主流,可以統稱“硬(發音為ning四聲)早點”。
許志平為小編同鄉,喜其文字,特邀小許撰稿,各位看客若轉載,敬請署名!謝謝合作!
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疫情好轉之后,終于多個文博場館發布了恢復開放通知,在周末可以和家埋斗人一起去游玩了,具體詳情見下文,但近期外出游玩也要帶好口罩出發哦!
內蒙古科技館恢復開館公告
各位觀眾朋友們:
根據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冬季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會議精神,內蒙古科技館已做好通風、清潔、消毒等衛生管理工作,于2021年11月16日起恢復開館。
一、開放時間
內蒙古科技館每周二至周日開館(9:30—17:00,16:00停止入館),每周一閉館。(特殊情況另行通知)
二、進館流程
必備:身份證原件、“二碼”(“健康碼”綠碼+“行程卡”)、口罩
1、所有觀眾從科技館南門進出。須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一米線”距離,有序排隊。出示本人身份證原件和“二碼”,經工作人員核驗無誤后,刷身份證入館。非綠碼將進行勸返。兒童須由成年人陪同。沒有身份證的兒童由監護人登記其相關真實信息。無法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請出示身份證原件,并填寫登記相關信息。
2、在處進行熱成像測溫登記、安檢、手部消毒后入館。若體溫超過37.2℃,或有明顯咳嗽、氣促等異常現象,將及時引導至獨立場所進行臨時隔離,并通知屬地衛生疾控部門或指定發熱門診醫院處理。
3、為保證觀眾安全,防止人員聚集,流量根據疫情進行調控,請聽從工作人員指揮,予以配合。
三、開放范圍
1、各展廳正常開放。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健康,將對各展廳內瞬時人數進行實時控制、適當調整,加強疏導巡查,定時消殺,請予以配合。
2、嚴格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特效影院(球幕影院、巨幕影院、4D影院)、科學苑圖書角、科學實驗課、展廳教育活動、心理咨詢活動,須從內蒙古科技館微信公眾號預約。嚴格控制人員接待量,原則上不超過核定人數的50%。
3、疫情防控期間,暫停區域講解服務碼液罩,暫不接待團體參觀。嚴禁館外機構或個人在場館內開展聚集性活動等不利于疫情防控的行為。
四、參觀須知
1、參觀期間,請自覺做好個人防護,注意保持安全距離,須全程佩戴口罩,廢棄口罩請投入指定的“廢棄口罩回收箱”內。
2、展廳內嚴禁餐食,如需就餐,請至負一層餐飲區,在工作人員引導下一人一桌分開就座。
3、參觀期間,如有任何需求,請與館方現場工作人員或觀眾服務中心聯系,聯系電話:0471-3941128。
4、請關注內蒙古科技館微信公眾號、了解最新信息。
內蒙古科技館
2021年11月12日
內蒙古體育館恢復對外開放
為進一步滿足廣大群眾健身需求,根據呼和浩特市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在確保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11月14日起,內蒙古體育館恢復限流對外開放。
本次恢復限流開放后,內蒙古體育場館服務中心將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限流、預約”要求,嚴格執行場地預約、實名登記、“一米線”、體溫測量、佩戴口罩、核驗“健康碼”等規定,嚴格控制入館人數,對場地開放數量和單片場地活動人數進行限制,總入場人數不超過核定人數的50%。每天進行至少4次的集中消殺和通風,確保為群眾提供安全放心的運動環境。
入館須知
1.進入場館人員必須按要求出示、掃描國家電子健康碼并進行實名登記,未出示綠色“健康碼”、拒絕測量或體溫≥37.3度者嚴禁入場,一旦出現發熱或密切接觸者,立即向屬地防控部門報告。
2.進入中心后除運動期間外需全程佩戴口罩,中途更換請將廢棄口罩丟入中心指定廢棄口罩回收處;休息期間至少相隔不小于1.5米的距離就坐。
3.總入館人數原則上不超過核定人數的50%,在限制開放場地數量的同時,限制每片場地的使用人數,羽毛球每片場地限6人使用;網球每片場地限6人使用;乒乓球每片場地限4人使用。
4.進入場館人員不得攜帶餐食及就餐,不允許收取、存放包裹及外賣,場館工作人員隨時進行防疫巡查,所有進入場館人員須服從工作人員的管理。
5.進入場館人員,須按預約項目時間入場和離場。各場館到達人數上限即停止入場。開放項目、時間、限制人數將根據相關文件及疫情防控要求做出調整,并及時公示相關信息。
6.恢復開放后場館各項目其他準入規則不變。
呼和浩特市圖書館恢復開放公告
各位讀者:
根據文旅部公共服務司《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疫情防遲鬧控措施指南(2021年11月修訂版)》、自治區文旅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文化和旅游行業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及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廣電局《關于切實加強全市文化旅游場所有序恢復開放、做好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呼和浩特市圖書館于2021年11月15日起恢復有序開放。為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廣大讀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現將讀者入館要求公告如下:
一、刷證(碼)入館
1.11月15日起實行刷證(碼)入館,讀者入館時需持本人身份證原件,在處掃碼器上刷證識別方可入館,或者通過手機出示國家政務服務中的綠色健康碼在掃碼器上識別后入館,兩種方式任意一種均可。入館時,讀者須自覺全程佩戴口罩,間隔1米有序入館。體溫≥37.3℃,謝絕入館。14天內到過中高風險地區的讀者請主動申報。
2.兒童14周歲以下入館須由家長陪同,每位家長只能攜帶2位兒童入館。(家長需刷身份證或健康碼)
二、限制入館人數
從11月15日起,限制到館讀者單日入館總流量600人次,上下午各300人,殘疾人和60歲以上老人不在人數限制范圍內,出示身份證登記入館。
三、開放時間
上午9:00——下午18:00(中午不閉館)
四、不扎堆、不聚集
1.入館后請自覺服從管理,一桌兩人、對角入座,保持間距,不聚集,少交談,全程佩戴口罩,工作人員將隨時在館內監督檢查。
2.攜帶兒童的讀者應全程負責兒童在館安全與健康監管。
3.疫情防控形式依然嚴峻,提倡即借即走,不在館內長時間逗留。
4.館內所有線下活動暫不開展。
五、定期消毒
根據防疫要求,嚴格落實《呼和浩特市圖書館疫情防控處置方案》,入館圖書進行消殺,場館將全天保持開窗通風,定期進行環境、設備消毒,規范垃圾處理。服務臺與公共衛生間為讀者配備相關防護用品。
呼和浩特市圖書館將全力落實科學防控措施,確保讀者在館期間的閱讀體驗和健康安全,衷心感謝廣大讀者的支持和理解!
呼和浩特市圖書館
2021年11月13日
呼和浩特市老牛兒童探索館開館公告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效,為了更好的服務社會,豐富廣大市民的文化生活,呼和浩特市老牛兒童探索館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將于2021年11月16日(下周二)9時起恢復開放。
疫情防控期間,場館將嚴格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嚴格執行門票預約、“一米線”、體溫測量、佩戴口罩、核驗“健康碼”等防疫規定,確保開館工作的安全、有序。
為了保障來館家庭的健康安全,敬請全體訪客嚴格遵守場館防疫規定,感謝您對呼和浩特市老牛兒童探索館的理解和支持!
呼和浩特市老牛兒童探索館
2021年11月13日
內蒙古美術館恢復開館公告
尊敬的各位觀眾:
結合我市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根據上級部門相關要求,內蒙古美術館自11月14日起將有序恢復對外開放工作,目前采取人員限流措施,實行實名登記入館參觀。現就參觀相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開放時間
自2021年11月14日(周日)起正式恢復開放,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閉館),16:30停止入場。11月15日(周一)不閉館。
二、入館須知
1.實行限流措施避免人員聚集
按照“限流、限時、錯峰”原則,實時監測各時段參觀人數,場館日接待量不超過1000人。觀眾間距保持1.5米以上,按照工作人員引導依次有序參觀,自覺做到不扎堆、不聚集。
2.務必憑碼入館全程佩戴口罩
觀眾需在處核驗身份證并出示行程碼、健康碼,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安全檢查及必要信息登記,確保全程佩戴口罩方能入館參觀。掃碼時如遇故障,請您耐心等待,務必配合工作人員完成相關核驗工作。
3.主動如實告知做好風險防控
14天內有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觀眾,應主動如實告知,并持48小時內有效核酸檢測陰性結果方可入館參觀;與確診、疑似病例密切接觸或行程軌跡接觸者、體溫異常者(≥37.3℃)以及有咳嗽、呼吸急促等癥狀者謝絕入館。
4.規范文明行為防控從我做起
入館后,嚴禁觸摸展墻、展柜和展品,請勿摘下口罩,切勿隨地吐痰。如在參觀過程中發現自己或他人有疑似癥狀,應加強防護、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告知并向現場工作人員求助,及時報告當地衛生防疫等相關部門。
5.線下活動非必要不舉行
原則上不舉辦線下開幕式、講座、研討等人員聚集活動。
內蒙古美術館將根據上級部門指示,視疫情發展態勢實時調整參觀措施,敬請諒解與配合。
如有疑問,請致電:0471-6934937、0471-3823102。
特此公告
內蒙古美術館
2021年11月12日
呼和浩特體育中心關于
游泳跳水館恢復對外營業的通知
我中心游泳跳水館因疫情防控相關要求自
10月23日暫停營業至今。現呼和浩特市全域降為低風險地區,接到上級主管部門通知,定于11月12日起恢復對外營業。
歡迎廣大健身愛好者再次光臨。
特此通知
呼和浩特體育中心
2021年11月11日
內蒙古呼和浩特疫情好轉后,終于有多家文化場所發出了恢復開放的通知。周末可以和家人一起玩。具體請看下文,不過最近出去玩要戴口罩!
內蒙古科技館恢復開館公告
女士們先生們,
根據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會議精神,內蒙古科技館做好通風、保潔、消毒等衛生管理工作。并于2021年11月16日恢復開業。
一.開放時間
內蒙古科技館每周二至周日(9:30-17:00,16:00)開放,每周一閉館。(特殊情況另行通知)
二、入館流程
必備:身份證原件,“兩碼”(“健康碼”綠碼“旅游卡”),口罩
1.所有觀眾從科技館南門進出。全程戴口罩,保持“一米長”的距離,按順序排隊。我會出示身份證原件和“二碼”,經工作人員驗證后刷身份證入館。非綠碼會被勸退。兒童必須有成人陪同。沒有身份證的孩子,由監護人用真實信息登記。不能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請出示身份證原件,填寫報名信息。
2.在處進行熱成像測溫、安檢、手消毒登記后進入圖書館。體溫超過37.2,或有明顯咳嗽、氣短等異常現象的,及時引導至獨立場所進行臨時隔離,并通知當地衛生疾控部門或指定發熱門診醫院進行治療。
3.為確保觀眾安全,防止人群聚集,并根據疫情情況進行交通管制,請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并予以配合。
第三,開放范圍
1.所有展廳正常開放。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健康,將實時控制各展廳瞬時人數,適當調整,加強引導檢查,定期消毒。請合作。
2.嚴格執行“限量、預約、錯峰”的要求。特效影院(球幕影院、巨幕影院、4D影院)、科學園圖書角、科學實驗課、展廳教育活動、心理咨詢活動須從內蒙古科技館微信賬號預約。嚴格控制人員接待量,原則上不超過核定人數的50%。
3.疫情防控期間,暫停區域講解服務,暫不接待團體參觀。嚴禁館外組織或個人在館內進行不利于疫情防控的活動。
四。參觀說明
1.參觀期間,請自覺做好個人防護,保持安全距離,時刻佩戴口罩。請將廢棄口罩投入指定的“廢棄口罩回收箱”。
2.展廳內嚴禁用餐。如需用餐,請到負一層用餐區,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一人一桌單獨入座。
3.參觀過程中,如有需求,請聯系博物館現場工作人員或觀眾服務中心。聯系電則悔話:0471-3941128。
4.最新資訊請關注微信微信賬號和內蒙古科技館。
內蒙古科技館
2021年11月12日
內蒙古體育館恢復對外開放
為進一步滿足群眾健身需求,根據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現狀,在確保疫情綜合防控的同時,內蒙古體育館從11月14日起恢復現行限制對外開放。
恢復限流開放后,內蒙古體育場服務中心將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限流預約”要求,嚴格執行場館預約、實名登記、“一米線”、tempe
2.進入中心后,除了運動時,其他時間都要戴口罩。如果中途更換,請將廢棄的口罩丟入本中心指定的回收場所。休息期間至少相隔1.5米坐著。
3.參觀總人數原則上不得超過核定人數的50%。在限制開放場館數量的同時,也要限制每個場館的使用人數。羽毛球每場限6人。每個網球場限6人。乒乓球每場限4人。
4.進入會場的人不得取餐或吃東西,也不得收取或存放包裹或外賣。場館工作人員會隨時進行防疫檢查,所有進入場館的人員必須服從工作人員的管理。
5.進入場館的人員必須按照預定的項目時間進出場館。每個場館的入場人數達到最大值時將被停止。開放項目、時間、人數將根據相關文件和疫情防控要求進行調整,并及時公示相關信息。
6.重新開放后,場館的其他準入規則將保持不變。
呼和浩特市圖書館恢復開放公告
讀者:
根據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疫情防控措施指南(2021年11月修訂版)》、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文化和旅游行業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廣播電影電視局《關于切實加強全市文化旅游場所有序恢復開放、做好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呼和浩特市圖書館將于2021年11月15日恢復有序開放。為進一步加強孫羨正疫情防控,切實保障讀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現將讀者入館要求公告如下:
先刷卡(碼)入庫。
1.11月15日起,刷卡(碼)開館。讀者入館須持身份證原件,在處的掃碼器上刷卡,或通過手機出示國家政務服務中的綠色健康碼,在掃碼器上識別,即可入館。兩種方式都可以。入館時,讀者應全程自覺派州佩戴口罩,間隔1m有序入館。體溫37.3,拒絕入庫。14天內去過中高風險地區的讀者要主動申報。
2.14歲以下兒童必須由家長陪同,每位家長只能帶2名兒童入館。(家長需刷身份證或健康碼)
第二,限制進館人數
從11月15日起,圖書館的總參觀人數將限制在單日600人,上午300人,下午300人。殘疾人和60歲以上老人不在人數限制內,可以出示身份證登記入場。
三。營業時間
上午9:0——至下午18:00(中午休息)
第四,不要扎堆,不要聚集
1.進館后請自覺服從管理。兩人斜坐一桌,保持距離,不聚集,少說話,全程戴口罩,工作人員會隨時監督檢查博物館。
2.帶孩子的讀者有責任在圖書館監督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3.疫情防控形式依然嚴峻。不在館內久留,提倡借出即走。
4.館內所有線下活動暫時停止。
五、定期消毒
按照防疫要求,嚴格執行《呼和浩特市圖書館疫情防控處置方案》,對入館圖書進行消毒。場館將全天保持窗戶通風,定期對環境和設備進行消毒,規范垃圾處理。服務臺和公共廁所為讀者提供相關防護用品。
呼和浩特圖書館將全力實施科學防控措施,確保讀者在館期間的閱讀體驗和健康安全,衷心感謝讀者的支持和理解!
呼和浩特圖書館
2021年11月13日
呼和浩特市老牛兒童探索館開館公告
親愛的父母和朋友們:
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為了更好地服務社會,豐富廣大市民的文化生活,呼和浩特老牛兒童探索博物館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于2021年11月16日(下周二)9時起重新開放。
疫情防控期間
根據我市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上級有關要求,內蒙古美術館將于11月14日起有序恢復對外開放。目前已采取措施限制人員流動,實行實名登記參觀博物館。現將訪問的有關事宜宣布如下:
一.開放時間
2021年11月14日(周日)起正式重開。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每周一閉館),16:30截止入場。11月15日(周一)不關閉。
二。進入圖書館的說明
1.實施限流措施,避免人員聚集。
按照“限流、限時、錯峰”的原則,實時監控每個時段的參觀人數,場館日接待量不超過1000人。觀眾之間的距離在1.5米以上,要按照工作人員的引導按順序參觀,自覺不扎堆、不聚集。
2.憑碼進庫一定要戴口罩。
參觀者應在處查驗身份證,出示旅行碼和健康碼,并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安全檢查和必要的信息登記,確保全程佩戴口罩入館參觀。如果掃碼過程中出現故障,請耐心等待,并務必配合工作人員完成相關驗證工作。
3.主動講風險防控的道理。
14天內有國內疫情高風險地區居住史的觀眾應主動說實話,持48小時內有效核酸檢測陰性結果方可入館;確診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行程接觸者、體溫異常者(37.3)、有咳嗽、氣短等癥狀者,拒絕入院。
4.規范防控文明行為從我做起。
進入博物館后,禁止觸摸展覽墻壁、陳列柜和展品。不要摘下口罩,隨地吐痰。如在就診過程中發現自己或他人有疑似癥狀,應加強防護,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告知并向現場工作人員求助,并及時向當地衛生防疫部門報告。
5.線下活動沒必要。
原則上不舉辦線下開業典禮、講座、研討會等聚會活動。
內蒙古美術館將根據上級指示和疫情情況,實時調整參觀措施。請理解并配合。
如有疑問,請撥打:0471-6934937、0471-3823102。
特此宣布
內蒙古美術館恢復開館公告
2021年11月12日
呼和浩特體育中心
潛水館復業通知
因疫情防控要求,我中心游泳跳水館自10月23日起關閉。現在呼和浩特已經降為低風險區,已經接到上級通知,11月12日恢復營業。
歡迎廣大健身愛好者再次光臨。
特此告知。
呼和浩特體育中心
2021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