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數學

五年級下冊數學總結,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總結1000字7篇

  • 數學
  • 2023-06-07
目錄
  • 五年級下冊數學知識總結作文
  • 五年級下學期數學知識點歸納
  •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總結三篇
  •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總結1000字7篇
  • 五年級下冊數學半期總結學生,400字?

  • 五年級下冊數學知識總結作文

    五下數學概念

    1. 沿中心線對折,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叫對稱圖形。

    2. 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相等的。

    3. 連接對應點的連接線是互相垂直的。

    4. 2和6是12的因數。12是2的倍數,也是6的倍數。

    5. 為了方便,在研究因數和倍數的時候,我們所說的數指的是整數(一般不包括0)

    6. 一個數的最小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他本身。

    7. 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8. 一個數的最小倍數是他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

    9.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10. 自然數中,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0也是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

    11. 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

    12. 個位上是0或5的數,是5的倍數。

    13. 一個數各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14. 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15. 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

    16. 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17. 質數表:逗悉沒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8. 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

    19. 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20.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21. 正方體是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

    22. 正方體可以看成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

    23. 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24. 長方體表面積=(長山納×寬+長×高+寬×高)×2

    25. 長方體沒蓋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26. 正方體表面積=棱長×棱長×6 (任意一個面積×6)

    27. 正方體沒蓋的表面積=棱長×棱長×5

    28. 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29. 計量體積要用體積單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寫成cm3,dm3 ,m3

    30. 長方體或正方體底面的面積叫做底面積。

    31. 長方體體積(容積)=長×寬×高陸簡 V=abh

    32. 正方體體積(容積)=棱長×棱長×棱長 V=3a

    33. 長方體(或正方體)體積=底面積×高 V=sh

    34. 1dm3=1000 cm3 1 m3 =1000 dm3

    35. 1L=1000ml 1L=1 dm3 1ml=1 cm3

    36. 箱子、油桶、倉庫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通常叫做它們的容積。

    37. 計量液體的體積,如水油等,常用容積單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寫成L和ml。

    38. 長方體或正方體容器的計算方法,跟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但要從容器里面量長、寬、高。

    39. 在進行測量、分物或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分數來表示。

    40. 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41. 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42.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叫分數單位。

    43. a÷b=b分之a b≠0

    44.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

    45.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1或等于1。

    像 , ,……這樣的分數叫做帶分數。

    46. 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

    分數大小不變。

    47. 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數,叫做它們的公因數。

    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數,叫做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48. 公因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

    49.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分子和分母是互質數)像這樣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50. 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51. 6、12、18??????是3和2共有的倍數,叫做它們的公倍數。其中,6是最小的公倍數,叫做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52. 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分母分數,叫做通分。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盡時,要根據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幾位小數。

    53. 一個最簡分數,如果能化成有限小數,它的分母中只含有質因數2和5。

    54. 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分母不同的分數,要先通分才能相加減。

    55. 分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相同。

    56. 整數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對分數加法同樣適用。

    57. 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一個數或幾個數最多,就是這組數據的眾數。眾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

    58. 在一組數據中,眾數可能不只一個,也可能沒有眾數。

    59. 復線統計圖能夠清晰分析兩組數據的差別。

    五年級下學期數學知識點歸納

    五下數學概念

    1. 沿中心線對折,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叫對稱圖形。

    2. 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相等的。

    3. 連接對應點的連接線是互相垂直的。

    4. 2和6是12的因數。12是2的倍數,也是6的倍數。

    5. 為了方便,在研究因數和倍數的時候,我們所說的數指的是整數(一般不包括0)

    6. 一個數的最小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他本身。

    7. 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8. 一個數的最小倍數是他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

    9.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10. 自然數中,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0也是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

    11. 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

    12. 個位上是0或5的數,是5的倍數。

    13. 一個數各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14. 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15. 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

    16. 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17. 質數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8. 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

    19. 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20.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21. 正方體是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

    22. 正方體可以看成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

    23. 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24. 長方體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25. 長山納方體沒蓋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26. 正方體表面積=棱長×棱長×6 (任意一個面積×6)

    27. 正方體沒蓋的表面積=棱長×棱長×5

    28. 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29. 計量體積要用體積單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寫成cm3,dm3 ,m3

    30. 長方體或正方體底面的面積叫做底面積。

    31. 長方體體積(容積)=長×寬×高V=abh

    32. 正方體體積(容積)=棱長×棱長×棱長V=3a

    33. 長方體(或正方體)體積=底面積×高V=sh

    34.1dm3=1000 cm3 1 m3 =1000 dm3

    35.1L=1000ml 1L=1 dm3 1ml=1 cm3

    36.箱子、油桶、倉庫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通常叫做它們的容積。

    37. 計量液體的體積,如水油等,常用容積單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寫成L和ml。

    38. 長方體或正方體容器的計算方法,跟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但要從容器里面量長、寬、高。

    39. 在進行測量、分物或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分數來表示。

    40. 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陸簡,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41. 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42.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叫分數單位。

    43.a÷b=b分之ab≠0

    44.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

    45. 分逗悉沒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1或等于1。

    像 , ,……這樣的分數叫做帶分數。

    46. 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

    分數大小不變。

    47.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數,叫做它們的公因數。

    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數,叫做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48. 公因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

    49.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分子和分母是互質數)像這樣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50. 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51. 6、12、18??????是3和2共有的倍數,叫做它們的公倍數。其中,6是最小的公倍數,叫做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52. 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分母分數,叫做通分。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盡時,要根據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幾位小數。

    53. 一個最簡分數,如果能化成有限小數,它的分母中只含有質因數2和5。

    54. 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分母不同的分數,要先通分才能相加減。

    55. 分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相同。

    56. 整數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對分數加法同樣適用。

    57. 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一個數或幾個數最多,就是這組數據的眾數。眾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

    58. 在一組數據中,眾數可能不只一個,也可能沒有眾數。

    59. 復線統計圖能夠清晰分析兩組數據的差別。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總結三篇

    1、字母表達形式:

    運算定律共有五個: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要求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并能靈活運用。

    運算性質指:一個數加上兩個數的差;一個數減去兩個數的和;一個數嘩兄減去兩個數的差;一個數乘以兩個數的商;一個數除以兩個數的積;一個數除以兩個數的商;幾個數的和除以一個數等。這部分內容只是用于簡便運算。

    運算法則包括:整數四則運算法則、小數四則運算法則、分數四則運算法則,要求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法則,并能運用法則熟練地進行計算。

    公式在小學數學的運用中,重點是兩方面:

    1.運算定律或性質用字母公式表示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體積計算公式

    長方形周長:C=2(a+b)

    正方形周長:C=4a

    圓的周長:C=2πr,或(πd)

    長方形面積:S=ab

    正方形面積:S=a2

    平行四邊形面積:S=ah

    圓形面積:S=πr2

    長方體體積:V=abc表面積S=2(ab+ac+bc)

    正方體體積:V=a3表面積S=6a2

    圓柱體體積:V=πr2h表面積S=2πrh+2πr2

    要使學生正確理解和亂好襲掌握基礎知識,教師要認真學習大綱,認真鉆研教材,正確理解大綱所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并要注重在使學生理解與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能力,能力發展了,也就更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它們之間是互相促進,密不可分的。

    行程通常可以分為這樣幾類:

    相遇問題:速度和×相遇時間=相遇路程;

    追及問題:速度差×追及時間=路程差;

    流水問題:關鍵是抓住水速對追及和相遇的時間不產生影響;

    順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靜水速度=(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也就是順水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速4個量中只要有2個就可求另外2個)

    環形行程:抓住往返過程中不便的關系

    比例應用:運用比例知識解決復雜的行程問題經常考,而且要考都不簡單。

    復雜行程:包括多次相遇、火車過橋,二維行程等。

    2、定義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公式 S= a×a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公式 S= a×b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公式:V=abh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公式:V=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公式:V=aaa

    圓的周長=直徑×π 公式:L=πd=2πr

    圓的面積=半徑×半徑×π 公式:S=πr2

    圓柱的表(側)面積:圓柱的表(側)面積等于底面的周長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表面積等于底面的周長乘高再加上兩頭的圓的面積。 公式:S=ch+2s=ch+2πr2

    圓柱的體積:圓柱的體積等于底面積乘高。公式:V=Sh

    圓錐的體積=1/3底面×積高。公式:V=1/3Sh

    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再加減。

    分數的乘法則:用分子的積做分子,用分母的積做分母。

    分數的除法則:除以一個數等于乘以這個數的倒數。

    單位換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襪或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噸=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1市斤

    (5)1公頃=10000平方米 1畝=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3、數量關系計算公式方面

    1.單價×數量=總價

    2.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3.速度×時間=路程

    4.工效×時間=工作總量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總結1000字7篇

    1、數的認識(整汪老數和小數、數的整除、分數百分數)

    知識要點包括“數的意義”、“數的讀法與寫法”、“數的改寫”、“數的大小比較”、“數的整除”“小數、分數、百分數的互化”“約分和通分”等知識點。 重點確定在數的意義概念的理解,數的讀寫,數的整除。

    本部分重點加強數學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質的理解和掌握。具體通過一系列的練習,如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為主,適當穿插進行整數和小數的簡單計算、約分和通分練習。復習本部分知識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靈活處理,對于班級基礎較差的學生可適當放慢,萬事開頭難,本部分知識必須做到教一點使學生會一點,切忌貪多圖快。復習題可參考以前的專項復習題或專項復習試卷。

    2、四則運算(四則運算的意義與法則、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四則混合運算、簡易方程)。

    這節重點四則運算和簡便運算上。 全面概括四則運算和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水平和計算能力,包括“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四則混合運算”。 利用運算定律,掌握簡便運算,提高計算效率,包括“運算定律和簡便運算”。 結合教材按照先復習(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意義和運算法則,要求教師結合教材必須搞好學生相關的口算訓練和基本的四則運算練習,然后再復習(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教師要加強四則混合運算中運算順序的教學,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精心設計練習,提高學生綜合計算能力

    3、量的計量

    本節重點放在名數的改寫和實際觀念上。

    (1)、整理量的計量知識結構,包括“長度、面積、體積單位”、“重量與時間單位”。

    (2)、纖尺鞏固計量單位,強化實際觀念,包括“名數的改寫”。

    (3)、綜合訓練與應用,練習題可刻印或參考試卷。

    4、幾何初步知識(線和角、平面圖形、立體圖形)

    本節重點放在對特征的辨析和對公式的應用上。

    (1)、強化概念理解和化,包括“平面圖形的特征”、“立體圖形的特征”。

    (2)、準確把握圖形特征,加強對比分析,揭示知識間的聯系與區別,包括“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

    (3)、加強對公式的應用,提高掌握計算方法。能讓學生對周長、面積、體積進行的正確計算。

    (4)、整體感知、實際應用。

    練習題可刻印或參考試卷。

    5、比和比例(比的意義和性質、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正比例和反比例)

    本部分要求學生掌握比和比例意義和性質的同時,必須做到使學生正確辨析概念,加深理解,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會判斷簡單的正、反比例。重點要求學生掌握求比值、化簡比,按比例分配,應用比例尺計算,解比例。在練習中很抓解題訓練,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包括“簡易方程”、“解比例”。

    練習題可刻印或參考試卷。

    6、簡單的統計

    本節重點結合考綱要求應放在對圖表的認識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1)、求平均數的方法。

    (2)、加深統計圖表的特點和作用的認識,包括“統計表”、“統計圖”。

    (3)、進一步對圖表分析和回答問題,包括填圖和根據圖表回答問題。(本部分是復習的重點)

    練習題可參考教材或試卷。

    7、應用題解(整數和小數應用題、分數和百分數應用題、列方程解應用題、比和比例應用題)

    這部分重點應放在應用題的分析和解題技能的發展上,難點內容是分數應用題。

    (1)、簡單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 (一步計算)

    (2)、復合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 (兩步以上)

    (3)、列方毀陵高程解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

    (4)、分數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重點)

    (5)、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

    (6)、應用題的綜合訓練 。

    五年級下冊數學半期總結學生,400字?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觀察物體

    1、長方體(或正方體)放在桌子上,從不同角度觀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個面(或說成:最多同時能看到3個面)。

    2、給出一個(或兩個)方向觀察的圖形無法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 由三個方向觀察到的圖形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并還原立體圖形。

    3、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擺立體圖形,有多種擺法。

    4、從多個角度觀察立體圖形

    先根據平面圖分析出要拼搭的立體圖形有幾層; 然后確定要拼搭的立體圖形有幾排;

    最后根據平面圖形確定每層和每排的小正方體的個數。

    二因數和倍數

    1、整除:被除數、除數和商都是自然數,并且沒有余數。 大數能被小數整除時,大數是小數的倍數,小數是大數的因數。 找因數的方法:

    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

    2、自然數按能不能被2整除來分:奇數偶數奇數:不能被2整除的數 偶數:能被2整除的數。

    最小的奇數是1,最小的偶數是0.

    個位上是0,2,4,大笑6,8的數都是2的倍數。 個位上是0或5的數,是5的倍數。

    一個數各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能同時被2、3、5整除的最大的兩位數是90,最小的三位數是120。

    3、自然數按因數的個數來分:質數、合數、1.質數:有且只有兩個因數,1和它本身 合數:至少有三個因數,1、它本身、別的因數 1: 只有1個因數。“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最小的質數是2,最小的合數是4。

    20以內的質數:有8個(2、3、5、7、11、13、17、19)

    100以內的質數:2、3、5、7、11、13、17、19、23、29、31、37、41、扒仿虧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4、分解質因數

    用短除法分解質因數 (一個合數寫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 5、公因數、最大公因數

    幾個數公有的因數叫這些數的公因數。其中最大的那個就叫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2

    用短除法求兩個數或三個數的最大公因數(除到互質為止,把所有的除數連乘起來)

    幾個數的公因數只有1,就說這幾個數互質。兩數互質的特殊情況:

    ⑴1和任何自然數互質;⑵相鄰兩個自然數互質; ⑶兩個質數一定互質; ⑷2和所有奇數互質;⑸質數與比它小的合數互質;

    如果兩數是倍數關系時,那么較小的數就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如果兩數互質時,那么1就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6、公倍數、最小公倍數

    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這些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那個就叫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除到互質為止,把所有的除數和商連乘起來) 用短除法求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除到兩兩互質為止,把所有的除數和商連乘起來) 如果兩數是倍數關系時,那么較大的數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如果兩數互質時,那么它們的積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三長方體和正方體

    【概念】

    1、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做長方體。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2、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3、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做正方體(也叫做立方體)。正方體有12條棱,它們的長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和頂點的數目都一樣,只是正方體的棱長都相等,正方體可以說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它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

    5、長方體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一個長方體最多有6個面是長方形,最少有4個面春神是長方形,最多有2個面是正方形。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有12條棱,每條的棱的長度都相等。

    長方體的棱長總和=(長+寬+高)×4 L=(a+b+h)×4長=棱長總和÷4-寬 -高 a=L÷4-b-h 寬=棱長總和÷4-長 -高 b=L÷4-a-h 高=棱長總和÷4-長 -寬 h=L÷4-a-b 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棱長×12L=a×12正方體的棱長=棱長總和÷12a=L÷12

    6、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和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無底(或無蓋)長方體表面積= 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無底又無蓋長方體表面積=(長×高+寬×高)×2S=2(ah+bh)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S=a×a×6 6、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V=abh 長=體積÷寬÷高 a=V÷b÷h

    寬=體積÷長÷高 b=V÷a÷h高=體積÷長÷寬 h= V÷a÷b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a3

    7、箱子、油桶、倉庫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通常叫做他們的容積。 常用的容積單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寫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8、a3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即a·a·a) 【體積單位換算】 高級單位低級單位

    低級單位 高級單位

    進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

    重量單位進率,時間單位進率,長度單位進率 計算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進率

    ÷進率 ① 容器的底面積×上升那部分水的高度。

    計算方法

    ② 放入物體后的體積 — 原來水的體積 被浸沒物體的體積等于

    上升那部分水的體積

    四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分數的產生

    分數的意義 分數與意義 :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

    分數與除法 :分子(被除數),分母(除數),分數值(商)

    真分數 真分數小于1

    真分數與假分數假分數 假分數大于1或等于1.

    帶分數(整數部分和真分數)

    假分數化帶分數、整數(分子除以分母,商作整數部分 余數作分子)

    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大小不變。

    通分、通分子:化成分母不同,大小不變的分數(通分)

    最大公因數

    約 分 求最大公因數

    最簡分數分子分母互質的分數(最簡真分數、最簡假分數) 約分及其方法 最小公倍數

    通 分 求最小公倍數

    分數比大小 (通分、通分子、化成小數) 通分及其方法

    小數化分數 小數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再化簡

    分數和小數的互化

    分數化小數 分子除以分母,除不盡的取近似值

    最簡分數的分母只含有質因數2和5,這個分數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數。 分數化簡包括兩步:一是約分;二是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

    21=0.5 41=0.25 43=0.7551=0.252=0.4 53=0.654

    =0.8 81=0.12583=0.37585=0.625 87=0.875201=0.05 25

    1=0.04。

    五物體的運動

    一、平移物體或圖形平移后本身的形狀、大小和方向都不會改變。

    二、軸對稱1、軸對稱圖形:把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對折,兩邊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2、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和性質: ①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②對應點的連線與對稱軸垂直;③對稱軸兩邊的圖形大小、形狀完全相同。

    三、 旋轉1、物體旋轉時應抓住三點:① 旋轉中心; ② 旋轉方向; ③ 旋轉角度。2、旋轉只改變物體的位置(旋轉中心位置不會變),不改變物體的形狀、大小。

    六 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 )

    分數數的加法和減法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通分后再加減)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帶分數加減法: 帶分數相加減,整數部分和分數部分分別相加減,再把所得的結果合并起來。

    七 統計與數學廣角

    眾數 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叫眾數。

    眾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

    統計 在一組數據中,眾數可能不止一個,也可能沒有眾數。復式折線統計圖

    綜合應用 打電話的最優方案

    中位數的求法:1、按大小排列。

    2、如果數據的個數是單數,那么最中間的那個數就是中位數; 如果數據的個數是雙數,那么最中間的那兩個數的平均數就是中位數。

    平均數的求法: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八數學廣角找次品

    數目與測試的次數的關系:2~3個物體,保證能找出次品需要測的次數是1次 4~9個物體,保證能找出次品需要測的次數是2次 10~27個物體,保證能找出次品需要測的次數是3次 28~81個物體,保證能找出次品需要測的次數是4次 82~243個物體,保證能找出次品需要測的次數是5次

    244~729個物體,保證能找出次品需要測的次數是6次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AA区一区二区三无码精片|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久久午夜福利无码1000合集|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无码AV网址|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男男|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无码|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一区二区无码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免费|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看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日韩毛片无码永久免费看|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最新无码人妻在线不卡| 在线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片软件|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 国产三级无码内射在线看|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 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无码视频| 日韩精品成人无码专区免费|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