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六年級數學手工 與數學有關的手工 數學手工小制作作品 小學數學創意手工制作 數學手工立體圖形教程
數學手工五年級立體圖形的做法:
1.首先將綠色的卡紙裁成圖中一樣大小的長條,然后在紙的頂部用鉛筆畫出一個圓形。
2.然后將長方形卡紙按照圓形的大小折成正方形。
3.繼續沿著圓形的鉛筆線用剪刀剪開,四個綠色的圓形卡片就出來啦。
4。將其他攔陵的綠色條形卡紙也按照上面的方法剪成一樣大小的圓形,20個就夠啦。
4.將小圓片對折,然后用雙面膠粘起來,記住兩個之間要留一定的距離哦,所有的圓形卡悉春片粘好后,毛毛蟲的身子就好啦。
5.拿出粉色的卡紙作為毛毛蟲的頭部,白色的卡紙張剪出兩個小圓片,作為毛毛蟲的眼睛。
6.將白色的小圓片貼在紅色圓形卡片上,粘好后,用黑色的彩筆畫出眼珠子和嘴巴。
7.將粉色的卡紙整體用雙面膠粘在毛毛蟲的身子上,再取一點綠色的卡紙,剪出兩個觸角。
8.將觸角貼在睜衡耐毛毛蟲頭部的后面,再取一個綠色的圓形卡片蓋住觸角的底部。
9.毛毛蟲就制作完成了。
跟數學有關的手工作品如下:
步驟1:首先,準備好剪刀、尺子、膠水、硬紙、彩色筆、圖釘用具。
步驟2:在紙上才出一塊圓形,大小自定,建議不要太小也不要過大,會影響美觀與演示。
步驟3:然后在紙乎枝上用筆畫短線將圓形紙邊上劃成12等份,每根短線都代表一個刻度。
步驟4:將【1、2、3、4、5、6、7、8、圓頃好9、10、11、12】分別標在短線處。
步驟5:然后裁剪【長指針---代表分針】和【短指針---代表秒針】,可以適當涂自己喜歡的色。
步驟6:最后用圖釘將兩個指針定在已經畫好的圓形表盤中間,注意:調整好孔的大小,這樣一個簡易手工鐘表我們就制作好了。
手工的好處和意義:
第一、手工活動是探索橘鉛求知的一個途徑,是促進大腦發育的活動,動手做得越多,能夠學到的東西就越多。
第二、手工能夠為孩子帶來精細動作能力的鍛煉,也就是思維意識和肌肉運動的統一協調。 從粗略的手工到精細的手工的進步過程,讓孩子的動手能力循序漸進的提高,通過做手工能夠讓孩子更精準的控制自己的動作。
數學空孫頃軸對稱的手工作品介紹如下:
一、準備材料
一把剪刀、一支鉛筆、和一張自己喜歡凱汪的正方形卡紙。
二、開始制作
將正方形的剪紙沿對角折疊。
繼續沿對角再次折疊。
沿三角形的中線折疊回來一邊(如圖所示)。
4.將另一邊按照步驟3的方法折疊回來。
5.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用鉛筆在紙上畫出。
6.用剪刀剪去多余的圖形,只留下畫出的圖形(這個過程要有耐心,不求速度快,不然會將畫好的圖形剪壞)。
7.將圖形展開,一個漂亮的軸對稱圖形就剪好了。
利用軸對稱剪紙的方法:
1、步驟1:紙張選取、選用特制的彩色宣紙,質地要求平整、柔軟、色純、不反光、質感強、纖維細膩。普通大紅紙易退色、質脆、表面粗糙,不適合做藝術剪紙,但用于窗花,既鮮艷又經濟。毛邊紙系竹子纖維機器制作,比宣紙粗糙,價位較低,適合于普通藝術剪紙。
2、步驟2:圖案打印、將選好的剪紙圖案打印或復印,根據圖案大小將15-20張宣紙剪下來,四周留出一厘米的空間。初學者15張為宜,熟練后可達到20張。入門容易,學精較難,普通的窗花,學習幾天就可以,但是,高檔藝術剪紙,就要看悟性了。
3、步驟3:紙張壓制、用釘書器,最好用縫紉機將一沓宣紙和樣稿釘(縫)在一起。然后用重物壓24小時,便于刻制。一套優質的剪紙,是完成藝術作品的關鍵。
4、步驟4:正式刻制、根據樣稿粗細程度,選用不同的刻刀。銷售的刀具是手工磨制的,并試刀合格斗陸后才銷售。市面上,沒有任何一種刀具可用來刻制藝術剪紙,必須手工制作。刀具,應該稍厚一些,這是因為防止初學者折斷刻刀,熟練了以后,可逐漸用天然石磨薄一些,即省力又便于刻制精細剪紙。
我們可以看一下火花思維的教學方法:
第一步:讓孩子熟練地學會數數.要求是
1、 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12開始數.
3、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12開始倒數.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我們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你讓他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數了.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第二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前后關系蘆猜:
例如:5的前面是幾?后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后面是幾?從5往前數,往后數,從
11往前數,往后數.
第三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大小關系:例如:7與8哪個大?12與4哪個大?
第四步,讓孩子學會念題.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孩子知道“+”、“-”的方式,
卻不知道讀法.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念到“加”時,就是
把數往后數.念到“減”號的時侯就是往前數.
第五步,教會孩子認識個位與十位,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
例如:15,個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進行計算:
1、數手指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里,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
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后面的數開始點手指,15后面
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么就15+2=17.
減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里,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中轎孩子
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是14,
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么15-2=13.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
1,那么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
1-0=1,那么15-2=13.
這兩種方法相對來說,“數手指”只適合兩個數中有一個是單數的加法算式,因為如果兩個數都是雙數,那么手指就不夠用了;而“個、十位相加賣嘩肆減法”雖難學些,但能適用于所有算式計算,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建議用“個、十位相加減法”.
如何制作數學手工作品:
1、自制時鐘:初步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刻度、時針、分針、秒針、數字)。發現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半點。
2.認識數字:家里有樂高的可以試試,利用實物構建數字概念。讓唯肆數字和玩具對等。
3.數字拼圖:利用家里簡單的一些材料,把數字剪斷,讓其重新拼接,或者寫好編碼,讓按順序排列。
4.風箏串珠:做成小風箏的形狀,根據數字讓孩子們串上對應的珠子數量。讓學習變得更有興趣,孩子更愿意參與其中。
5.認識相鄰數:什么是相鄰數,用實物教具教學更直觀
6.認識數字大小:我們知道大于和小于最容易混淆,以指侍轎這樣的形式來講解,加強印象,小鱷魚的嘴巴張大嘴面向的那一邊就是大的。
7.認識加法:利用衣架和夾子做加法等式教具,做數學題很枯燥,孩子這樣玩一定會樂在其中。
8.也可以用樂高積木,這樣學加法更直觀
9.紙盤紐扣:家里的紙盤,和鈕扣組合一下一樣可以談嫌拿來教學。
10.手指算數:學加減法的時候,孩子最喜歡用數手指,做一個這樣的教具,更有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