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季平音樂會?2001年,他的舞劇《情天·恨海圓明園》在北京首演,2003年在香港的《樂壇神筆——趙季平專場音樂會》也取得了巨大成功。趙季平的音樂才華和影響力在中國乃至國際音樂界都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贊譽。那么,趙季平音樂會?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趙季平,1945年8月出生于甘肅平涼,是中國著名音樂家,也是西安音樂學院的現任院長和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他以著名畫家趙望云之子的身份,畢業于1970年的西安音樂學院,師從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魯日榮。1978年,他在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進修,自那時起,他長期致力于音樂創作。
趙季平的生涯中,擔任過多個重要職務,如1985年的陜西省戲曲研究院副院長,1991年起任陜西省歌舞劇院院長,并且還擔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文聯副主席、陜西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等。他在2004年當選陜西文聯主席,2008年成為西安音樂學院院長,2009年當選為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他的杰出貢獻得到了國家的認可,曾榮獲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和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在電影音樂領域,趙季平的作品備受贊譽,如電影《紅高粱》的作曲獲得了第八屆“金雞”獎,電視劇《水滸傳》的主題曲“好漢歌”和《嫂娘》分別贏得了“飛天”獎和“金鷹”獎。他的歌曲如《黃河鼓震》和《西部揚帆》更是榮獲“五個一工程入選”獎,而《第一交響樂》則榮獲首屆“金鐘”獎銅獎。他的琵琶協奏曲《祝福》和管子與樂隊《絲綢之路幻想曲》在世界范圍內都有發行。
趙季平與日本JVC唱片公司的合作,如《黃河遙遙》和電影激光唱片系列,為中國電影音樂走向國際做出了重要貢獻。
趙季平
男,漢族,1945年8月出生,河北束鹿人。1970年6月畢業于西安音樂學院作曲系。國家一級作曲。
1970年7月參加工作,長期從事音樂創作。1985年任陜西省戲曲研究院副院長;1991年至今任陜西省歌舞劇院院長,并兼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文聯副主席、陜西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電影音樂學會會長和陜西省八屆人大代表、黨的十五大代表、陜西省第十屆政協委員等職務。是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
他贏得了電影音樂界的高度評價和贊譽,成為我國目前電影音樂界獲獎最多、獎次最高的音樂家。電影《紅高粱》獲第八屆“金雞”獎最佳作曲獎、《五個女子和一根繩子》獲法國“南特”國際電影節最佳音樂獎、《孔繁森》獲第十六屆“金雞”獎最佳作曲獎;電視劇《水滸傳》獲第十六屆“飛天”獎最佳音樂槳,其中“好漢歌”獲最佳歌曲獎、《嫂娘》獲第十八屆“金鷹”獎最佳音樂獎;歌曲《黃河鼓震》、《西部揚帆》獲“五個一工程入選”獎、歌曲《祖國強大、國旗增色》獲建國五十周年歌曲征集一等獎、《第一交響樂》獲首屆“金鐘”獎優秀作品銅獎。
他的作品:琵琶協奏曲《祝福》和管子與樂隊《絲綢之路幻想曲》已錄制唱盤,發行世界。
趙季平,作為中國音樂界的重量級人物,現任西安音樂學院院長和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他的音樂生涯始于西安音樂學院,師從魯日榮,后進修中央音樂學院。曾任陜西省戲曲研究院副院長、陜西省歌舞劇院院長等職,擔任多項重要職務,如副主席、副主席等。趙季平因在電影音樂領域的卓越貢獻,如《紅高粱》、《五個女子和一根繩子》等作品獲獎無數,被譽為我國電影音樂界的翹楚。
史志有,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師從趙行道教授和黃飛立教授,曾在中國歌劇舞劇院任職并創作多部音樂作品,如《揚起你的笑臉》、《心跳莫跎》等。他的作品涵蓋了歌劇、舞劇、電影和電視劇,如《司馬遷》和《中國新世紀》等,曾獲多項榮譽,全球發行的專輯也備受認可。
姜瑩是上海音樂學院的畢業生,現任上海民族樂團駐團作曲。她的作品多次獲獎,在國內外音樂節上演出,如《龍圖騰》、《絲綢之路》等,多部作品被收入唱片之中,展現了其在現代民族音樂創作領域的才華。
馬久越作為青年作曲家和音樂制作人,是新民樂運動的積極推動者,為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創作大量音樂,如“風華國樂”欄目片頭音樂,同時與多位知名歌手合作,被譽為“頂尖新生代音樂人及藝術家”。
李復斌曾長期在湖北省歌舞劇院擔任指揮和作曲,后成為星海音樂學院教授,指揮經驗豐富,與眾多樂團合作,其作品在國內外音樂會上大放異彩,包括“國樂飛揚”和“戲曲風”等個人作品音樂會。
趙季平(1945年7月20日-),中國作曲家,畫家趙望云之子,河北束鹿人,西安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校友,中國共產黨黨員。2008年至2015年任西安音樂學院院長,2009年12月當選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
趙季平的家庭堪稱藝術世家,父親趙望云為知名畫家,是長安畫派的領袖,兄趙振川、趙振霄分別為畫家、大提琴家。文革結束后,趙季平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就讀,1984年時為電影《黃土地》配樂,1987年又為《紅高粱》配樂而知名。198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擴展資料:
他為諸多影視作品配樂作曲,許多已經成為經典之作。包括:電影《黃土地》、《紅高粱》(第八屆“金雞”獎最佳作曲獎)、《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等。
1985年起任陜西省戲曲研究院副院長。
1991年起任陜西省歌舞劇院院長,曾兼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文聯副主席、陜西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電影音樂學會會長和陜西省八屆人大代表、中共十五大代表、陜西省第十屆政協委員等職務。
2004年當選陜西文聯主席。
2008年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并擔任主席團成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趙季平
23日下午,西安音樂學院藝術中心座無虛席,兩位11歲的盲童古鸝陽、任嘉蕊分別彈奏一曲,技驚四座。這兩位完全看不到琴鍵的姑娘,僅憑著聽力和樂感,在由西安市教育局、陜西趙季平音樂藝術基金會主辦的西安市“長江鋼琴杯”青少年鋼琴比賽中,與正常孩子同場競技,最終奪得亞軍,并為頒獎音樂會演奏開場曲目,讓全場千余位演奏家、鋼琴教師、家長和琴童們刮目相看。
部分獲獎者與頒獎嘉賓合影
23日下午,從初賽至決賽歷時三個月的西安市“長江鋼琴杯”青少年鋼琴比賽在西安音樂學院藝術中心圓滿落幕。趙季平、崔炳元等專家及評委代表、教師、家長歡聚一堂,共同為孩子們的琴技喝彩。據悉,本次大賽啟動僅數小時,就吸引到5000多名青少年報名,大賽組委會按照演奏水平、專業素養和年齡的不同,共設置專業組、中學組、小學組、專題組4大組別、12個小組。所有組別均不收取報名費。更難能可貴的是,從初賽到決賽的100多位評委全部以公益身份出席,無私致力于發掘樂壇新星。經過激烈角逐,最終產生了12位金獎獲得者。
在頒獎典禮上,獲獎選手們分別上臺,讓美妙的琴音從指尖流淌而出。古鸝陽、任嘉蕊兩位盲童更成為全場關注的焦點,所有觀眾都被她倆的鋼琴演奏天賦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所深深打動。
以上就是趙季平音樂會的全部內容,《絲綢之路》:由姜瑩創作,上海民族樂團以民族管弦樂的形式拉開音樂會序幕,旋律如絲如綢,描繪出絲綢之路的壯麗景象。《戲彈》:劉長遠創作,琵琶與樂隊合奏。上海民族樂團的湯曉風以其獨特的技藝,演繹出琵琶的靈動與戲劇性的碰撞。《祥云》:趙季平的作品,古琴與小提琴的合奏。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