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美術教案?熊貓,中國之寶,黑白分明,憨態可掬。水墨畫,中國國畫代表,與熊貓之色相得益彰。此活動通過吳作人先生之水墨畫熊貓,激發幼兒對熊貓的喜愛與繪畫興趣。引導幼兒自主探索水墨畫獨特之處,了解濃墨、淡墨與中鋒、側峰在表現熊貓外形的妙用。旨在讓幼兒從美術角度體驗中華文化,感受國畫獨有的魅力與風格。那么,熊貓美術教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大班美術活動熊貓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美術活動熊貓教案1
美術活動:正面人和側面人(大班黑白畫)
目標:
1、在學畫正面人和側面人的基礎上,表現出人物的動態。
2、進一步學習運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準備:
1、人物剪紙的各種動態圖片
2、記號筆、八開紙。
過程:
1、請幼兒觀察臺上幼兒的正面與側面的區別。
2、臺上幼兒做出各種動作:如:走,跑,跳,彎腰等,并請其他幼兒根據臺上幼兒的動作擺弄人物剪紙的圖片。
3、出示幼兒優秀作品,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分析講解繪畫方法提出要求。
(1) 要畫出正面或側面的人物臉部特點。
(2)畫出人物的動態。
(3)主體加密,背景要疏。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輔導。
5、展示評價作品。
(本活動分二教時進行)
目標:
1、在學畫正面人和側面人的基礎上,表現出人物的動態。
2、進一步學習運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準備:
1、人物剪紙的各種動態圖片
2、記號筆、八開紙。
過程:
1、請幼兒觀察臺上幼兒的正面與側面的區別。
2、臺上幼兒做出各種動作:如:走,跑,跳,彎腰等,并請其他幼兒根據臺上幼兒的動作擺弄人物剪紙的圖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所學的有關知識和大熊貓圖片,簡單的畫出大熊貓的體態。
2、增強幼兒愛護大熊貓的情感
3、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準備】
課件大熊貓、大熊貓圖片、錄音機、磁帶、彩筆、油畫棒、繪畫紙,小椅子、呼啦圈。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隨著音樂全體小朋友學著大熊貓的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課件:(大熊貓吃竹子的畫面、玩耍的畫面),讓幼兒觀察并講述大熊貓的外形特征。
小朋友,圖上是誰啊?(大熊貓)大熊貓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貓長什么樣子啊?(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條腿,有一條尾巴,有兩只半圓形的耳朵,身體胖胖的……)教師總結:剛才小朋友們看的真仔細,說的太好了,大熊貓身體肥胖,四肢粗壯,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圍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余均為白毛。
活動目標:
1.感受熊貓的可愛,學習用各種美術形式表現自己的欲望。
2.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熊貓的基本特征及不同的動態。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培養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熊貓的圖片、郵票、明信片及有關記錄熊貓生活的VCD等。
2、與家長一起到動物園參觀,觀看熊貓表演,感知熊貓的外形特征和不同的動態特點。
3、收集各種美工材料。
指導要點:
1、幼兒互相交流自己對熊貓的認識,分享有關熊貓的已有知識經驗。
2、根據收集的各種美工材料,引導幼兒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來表現熊貓?會遇到什么困難?鼓勵幼兒共同解決難點。
3、幼兒分組活動,鼓勵幼兒用各種美工材料,用繪畫、剪紙、拼帖、泥塑等不同方法,大膽表現熊貓的不同動態。
小百科: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貓的標準中文名稱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一樣的熊”。這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熊貓。始熊貓的主支則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繼續演化,其中一種在距今約300萬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現,體形比熊貓小,從牙齒推斷它已進化成為兼食竹類的雜食獸,卵生熊類,此后這一主支向亞熱帶擴展,分布廣泛在華北、西北、華東、西南、華南以至越南和緬甸北部都發現了化石。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各種圓表現熊貓的基本特征,并用黑色和白色給熊貓涂色。
2、觀察熊貓的圖片,觀察熊貓的外形特征,大膽想象畫出不同動作姿勢的熊貓形象。
3、喜歡熊貓,有保護熊貓的意識。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難點】
自己安排畫面,添加相應的背景豐富畫面
【活動準備】
1、幼兒的畫紙、記號筆、油畫棒人手一份。
2、熊貓的頭、身體、腳、尾巴各4份
3、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以猜謎活動為導引,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腦蛋圓圓的,眼睛黑黑的,身穿黑白衣,愛吃嫩竹子。
2、教師告訴幼兒熊貓是我國的珍稀動物,是國寶,我們人人愛護大熊貓。
二、出示熊貓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熊貓的外形特征。
活動目標
1. 能夠根據所學知識與大熊貓圖片,簡單畫出大熊貓的體態。
2. 增強幼兒愛護大熊貓的情感。
活動準備
大熊貓課件、大熊貓圖片、錄音機、磁帶、彩筆、油畫棒、繪畫紙、小椅子、呼啦圈。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音樂響起,小朋友學大熊貓動作進入活動室。
基本部分
1. 展示課件:大熊貓吃竹子、玩耍的畫面,引導幼兒觀察并描述大熊貓特征。
2. 出示靜止大熊貓圖片,讓幼兒觀察。
3. 老師示范畫大熊貓,講解畫法。
4. 幼兒進行繪畫,自己畫,老師巡回指導,必要時提供幫助。
評價與組合活動
對幼兒作品進行評價,組合成大熊貓一家,進行講述活動,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延伸
隨著音樂,小朋友學大熊貓動作出去尋找食物,教育幼兒愛護大熊貓。
活動反思
活動激發幼兒興趣,讓幼兒了解大熊貓,掌握圓與橢圓的畫法。在幼兒實際操作中,老師要給予幫助,多鼓勵幼兒。通過貼畫活動鼓勵幼兒。最終,幼兒了解了大熊貓,知道了圓與橢圓的畫法,了解了大熊貓喜歡吃竹葉,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以上就是熊貓美術教案的全部內容,托班美術教案:小熊貓吹泡泡 教學目標 幼兒會將圓圈填滿畫面的空白處,并按同一個方向把顏色填滿。幼兒能耐心,細致的進行添畫活動。教學準備 畫好小熊貓的繪畫紙,蠟筆,吹泡泡的玩具若干,示范畫一張。教學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蠶參加活動的興趣。教師出示吹泡泡的工具,并提問:“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