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古生物化石?遼西地區埋藏著珍貴的古生物化石,這些化石主要分布在距今約1.5億至1.2億年前的地質層中,這一時期見證了生命演化史上至關重要的轉變。遼西化石被譽為解開演化難題的關鍵線索,它們在揭示鳥類起源、被子植物起源、哺乳動物現代形態以及昆蟲與開花植物協同演化的歷程中,猶如大自然奧秘的透鏡,那么,遼西古生物化石?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遼西是遼寧省欠發達地區,但是遼西的古生物化石近年來卻以不可阻擋之勢迅速走紅世界。那么遼西的古生物化石有哪些特點呢?遼西化石以種類多,數量大,品相好最為突出。遼西古生物化石斷代大約在中生代的早白堊紀。時間在1.25億年左右。這些古生物化石包括了20多個生物門類,可以說囊括了整個中生代的所有生物門類。難怪很多中外古生物科學家把遼西稱為古生物化石王國,世界化石寶庫,中生代的龐貝城。這些美譽說明遼西化石資源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絕無僅有。被世界科學界公認為20世紀全球最重要的古生物發現。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科學家根據遼西古生物方面的研究和發現,在美國,英國的《自然》和《科學》兩個國際頂尖雜志上發表的論文就達30余篇。成為我國基礎科學研究領域的一個亮點。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已有美、加、英、法、德等50多個國家500余名生物學家前來考察,國內專家達數千人次。遼西已成為全球古生物研究中心。在不久的將來,還會有很多古生物研究成果問世。遼西古生物如此豐富的首功要歸功于遼西地區中生代所處的地理位置。許多研究證明2.5億年前,地球剛進入中生代時,古代的各大陸位置松散的處在赤道的位置上。從那時開始各大陸板塊開始漂移,但是漂移的速度是不一樣的,首先是南極板塊、印度洋板塊,大洋洲板塊原來結合較緊密在一起的,向南漂移,而亞歐板塊卻漂移較慢。
??
單從遼西地區的緯度方面來說明遼西古生物群繁榮豐富是不夠的,因為與遼西處于同一緯度的地方很多。那么這第二個因素就應該是地理位置和地貌狀況。有學者認為中生代白堊紀前許多大陸都淹沒在海洋里,而遼西地區首先浮出水面,而且遼西地區有豐富淡水資源。我覺得這種說法未必全面。難道那時遼西地區地勢最高嗎?其他地區淡水資源不夠豐富嗎?還是遼西地區具備上述兩個因素,其他地區只具備一個因素?我覺得加上遼西地區的地貌狀況說服力才更強一些。其實遼西珍貴豐富的化石資源主要集中在朝陽市的五縣二區和錦州的義縣、葫蘆島的建昌縣這個范圍內。我們認真仔細一看不難發現,這個范圍的東面和南面是遼西走廊至渤海,顯然地勢不高,而西面和北面主要是內蒙古高原,地勢越來越高,逐漸向內陸過度,很多資料顯示當時的遼西走廊還淹沒在渤海之中,建昌和義縣以東很少發現恐龍類的爬行類動物化石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由此可以看出這一地區海洋性氣候明顯,而東部北部則逐漸過渡到陸地氣候。而且這一地區正處在渤海灣內,高緯度的急劇氣流和海洋上的急劇氣流影響較小,長時間保持在一個相對優質的小環境內。在這樣的環境內生物不繁榮生長才怪呢。
??從1994年開始,遼西化石為世人共睹,一塊化石能賣幾萬甚至幾十萬。在巨大利益誘惑下,有人開始破壞性瘋狂挖掘,很多不法分子乘機倒賣化石,鳥類化石象長了翅膀一樣被走私到國外。孔子鳥化石發現近1000支就有700多只被走私到國外。
1973年3月,遼寧朝陽縣勝利鄉一位農民在為生產隊打井時發現一塊鸚鵡嘴龍化石,這就是后來被命名為“鸚鵡嘴龍”的恐龍化石,也是遼西發現的第一塊恐龍化石,5年后他又發現第一塊鳥類化石。消息一一出,便打開了朝陽這一世界上最精美化石寶庫。
從1987年起,遼西朝陽、阜新、葫蘆島、錦州等地陸續發現生活于中生代晚侏羅紀的各種鳥類及動植物化石,構成一個系統完整的熱河生物群。
遼寧化石之多、品種之繁,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與之比擬。魚類、蜥蜴、鱷類、恐龍、鳥類、哺乳類,以及各種無脊椎動物和植物化石,幾乎涵蓋所有生物門類的祖先,再加之保存完好,讓人嘆為觀止。
專家說,其中任何一塊拿出去都是世界精品,大大填補了從始祖鳥到晚白堊世鳥之間演化上的空白,使早白堊紀一躍成為發現早期鳥類化石最多的時期。
??
我們在中學地理教材上說道遼西地形特點時總是說遼西地形是以起伏較小,海拔不高丘陵為主。那么這些丘陵地形的形成一定早于中生代,博主在這一帶也曾發現二疊紀生物化石。這些丘陵地形也有力的印證了許多科研人員的早中生代時的遼西自然環境‘淡水豐富,河湖密布’的說法。我們從中可以分析出,遼西的淡水豐富并不是像長江流域五大湖那樣水面平坦,一片汪洋。而是被這些小山丘分割成許多湖泊和河流。而這些起伏不大的小丘陵高處就露出水面,這頗有點水上小洲的意味。由于那時溫度和水分非常適宜,這些高出水面的陸地植被非常好,苔蘚、蕨類,蘇鐵,松柏銀杏等遍地都是,非常茂盛,被子植物也開花結果,嶄露頭腳。這就為恐龍等動物的生長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當然,說是小洲,許多地方的水位并不是很深,大多數動物完全可以從這個小洲遷徙到另一個小洲上去。到此我們可以看到,遼西地區早中生代繁榮的生物群與遼西的丘陵地形是密不可分的。而遼西發達完整陸相地層與這一點也是密不可分的。
??遼西的化石主要保存于至今1.5億——1.2億年前的地層中,這一時期正是生命進化史上最關鍵的時期之一。科學家們指出,遼西的古生物化石“解決了演化問題的世界懸案,在鳥類起源、被子植物的起源、現代哺乳動物的起源、昆蟲與開花植物協同演化方面,無疑是窺視大自然奧秘的一扇天窗”。美國著名古鳥類專家耶魯大學教授奧斯特隆考察過遼西化石產地后,稱贊說:“這些沉積和這些化石,不僅是中國的財富,也是世界的財富”。
1996年以來,已有美、加、英、德、法、日等50多個國家的500余名古生物家前來遼西考察,國內的專家也已達幾千人次。遼西已成為全球古鳥類、古生物研究的中心,是世界的化石寶庫,也成為眾多科學家、學者以及化石愛好者、收藏者 神歸夢縈的地方。
以上就是遼西古生物化石的全部內容,在討論遼西古生物狼鰭魚化石的真實性和價值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明確化石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狼鰭魚化石分布廣泛,幾乎在每一個地區都能找到。這使得狼鰭魚化石在個別具有特殊意義的地點可能具有一定的科研價值,但對于明確層位信息的發掘地,其化石的經濟價值并不高。從總體上看,狼鰭魚化石的價值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