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變異教案?八年級生物遺傳和變異的教案 篇1 一、教材簡析: 《遺傳和變異現象》是北師大版生物八年級上冊第20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的第一節,教材主要從三方面: 1、通過比較個體間性狀的差異,使學生識別生物的性狀和相對性狀; 2、通過欣賞和評價兩幅19世紀的漫畫,幫助學生認識生物的遺傳現象和變異現象; 3、那么,生物的變異教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先原定一份教案,在上課進程中根據具體情況做適當的調整,有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范文模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范文模板(一)
一、鼠婦的介紹
鼠婦又稱“潮蟲”,在南方也叫“西瓜蟲”、“團子蟲”,屬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甲殼綱潮蟲亞目。鼠婦的種類較多,它們身體大多呈長卵形,成體長9—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顯著,呈灰褐色、灰藍色;常能卷曲成團,是草食的陸棲類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為甲殼動物中完全適應于陸地生活的動物,從海邊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們的分布。第一觸角短小,后7對胸肢變成步足。但它們都需生活在潮濕、溫暖以及有遮蔽的場所,晝伏夜出,具負趨光性。不像昆蟲和蜘蛛那樣高度適應于陸地上生活,在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分布,在田間,主要為害黃瓜、西紅柿、油菜等常見的種類有潮蟲科、鼠婦科、球鼠婦科等代表動物。
二、鼠婦的生活環境及采集
鼠婦喜棲息于朽木、腐葉、石塊等下面,有時也會出現在房屋、庭院內。鼠婦在20---25度之間生活較為正常。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2.舉例說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并能說出引起兩種變異的原因。
3.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既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又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 能力目標
1.初步體驗調查生物變異的方法,提高處理調查數據和分析數據的能力。
2.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釋調查結果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收集生物變異的事例,增強學生對生物世界探究的好奇心及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們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舉例說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并能說出引起兩種變異的原因。
2.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既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又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教學難點
1.能夠說出引起兩種變異(遺傳變異與不遺傳變異)的原因。
2.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既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又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教學方法
觀察法、測量比較法、統計法、分析法、討論法等。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 大小兩個品種的大量花生;有關生物變異的多媒體或投影片。
教學設計>.>.>6.⑨.②.7.6.⑦.⑧>.>.>徴.蛉.趣>.>.>: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一、教學目標1. 理解植物細胞的基本組成及其功能。2. 學習掌握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并能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二、教學內容1. 細胞的基本組成。2. 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三、教學步驟1. 導入通過觀察植物細胞的圖片,引入本次課程主題。引導學生思考細胞的基本組成和作用。2. 講解介紹細胞的基本組成,包括質膜、細胞質、細胞核等組成結構。接著,詳細講解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包括質壁、葉綠體、中央液泡等。3. 實驗通過做蔥片染色體實驗,讓學生親自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4. 總結講解和實驗內容,總結本次課程的核心內容。五、教學評價1. 考核學生的學習程度。2. 鼓勵學生參與課堂互動和探討問題。六、拓展讓學生在課余自行查找更多的關于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的知識,并組織小組進行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
初中生物教案全套
第五單元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
一、本單元知識網絡
第14章生物的生殖與發育
1、生殖的概念、意義、方式
概念:生物個體生長發育到一定階段,產生與自己相似的后代的現象
意義:維持生物物種(種族)的不斷延續
概念: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
無性生殖 出芽生殖:酵母菌等( 不是指植物的“芽” )
主要方式營養生殖:植物營養器官的嫁接、扦插、壓條等
方式 組織培養:利用植物組織、細胞在無菌培養基上培養下一代
有性生殖 概念:一般是由親代產生的有性生殖細胞結合成的合子發育成下一代
2、花的結構與果實發育的關系
果實
3、果實和種子的傳播:以相關的結構適應著各自的傳播方式。
依靠風力:蒲公英果實具有傘狀的毛
依靠水力:椰子樹果實漂浮在水面上
依靠動物與人的運動:蒼耳果實表面有鉤刺
依靠自身的彈力:豌豆果實開裂時,果皮向內蜷縮,將種子彈射出去
4、昆蟲、兩棲動物、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動物種類 生殖方式 受精方式 發育時期 發育過程
昆蟲 家蠶 有性生殖 體內受精 受精卵→幼蟲→蛹→成蟲 完全變態發育
蝗蟲 受精卵→幼蟲→成蟲 不完全變態發育
兩棲動物 青蛙 有性生殖 體外受精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變態發育
鳥類 家鴿 有性生殖 體內受精
第15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1、 遺傳的概念、意義、物質基礎
概念:生物的性狀傳給后代的現象,也就是下代與上代性狀的相似性
意義:保持物種的基本穩定,使物種不斷進化發展
主要遺傳物質:DNA。
http://www.isud.com.cn/showdown.asp?soft_id=5076
這上有很多 你自己看看吧
以上就是生物的變異教案的全部內容,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認識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2.舉例說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并能說出引起兩種變異的原因。3.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既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又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能力目標 1.初步體驗調查生物變異的方法,提高處理調查數據和分析數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