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專有名詞?域、界、門、亞門、總綱、綱、亞綱、總目、目、亞目、總科、科、亞科、總屬、屬、亞屬、總種、種、亞種。生物由非細胞生物、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組成,包括病毒、細菌、真菌、植物、動物等,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新陳代謝。那么,生物專有名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也譯成生物工程,生物學研究與應用的技術方面,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和酶工程,現代生物技術發展到高通量組學(omics)芯片技術、基因與基因組人工設計與合成生物學等生物技術。
001、生物科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
002、應激性:是生物體對外界刺激所發生的一定的反應。
細胞的化學成分
003、原生質:是細胞內的生命物質。構成細胞的這一小團原生質又分化為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等部分。
004、結合水:與細胞內的其他物質結合的水,叫結合水。
005、自由水:以游離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動的水,叫自由水。
006、脫水縮合: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連接,同時失去一分子的水,這種結合方式叫脫水縮合。
007、肽鍵: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那個鍵(—NH—CO—)叫做肽鍵。
008、二肽:由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009、多肽:由多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含有多個肽鍵的化合物,叫做多肽。
011、核酸:核酸最初是從細胞核中提取出來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
012、脫氧核糖核酸:含有脫氧核糖的核酸,簡稱DNA。
013、核糖核酸:含有核糖的核酸,簡稱RNA。
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014、顯微結構: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中能夠觀察到的細胞結構。
015、亞顯微結構:又稱超微結構。指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細胞內各種微細結構。
關于演替名詞解釋如下:
一、生物研究領域專業名詞
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物群落中一些物種侵入,另一些物種消失,群落組成和環境向一定方向產生有順序的發展變化,稱為演替。主要標志為群落在物種組成上發生了變化;或者是在一定區域內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逐步替代的過程。植物群落動態最重要的特征。
其過程大多由植物群落的季節變化和逐年變化組成。是地表同一地段順序地分布著各種不同植物群落的時間過程。
二、初生演替
在從未有過生物生長或雖有過生物生長但已被徹底消滅了的原生裸地上發生的生物演替,稱為原生演替(primarysuccession),又稱為初生演替。原生演替在水體環境和陸地環境中都有可能發生。原生演替發生在原生裸地上。
三、次生演替
當某個群落受到洪水.火災或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干擾,該群落中的植被遭受嚴重破壞時所形成的裸地,稱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開始的生物演替,稱為次生演替(secondarysuccession)。次生演替發生在次生裸地上。
次生演替植被破壞,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
生物,是指具有動能的生命體,也是一個物體的集合。而個體生物指的是生物體,與非生物相對。 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體以及由它(或它們)通過繁殖產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相應反應,能與外界的環境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并且,能夠排出體內無用的物質,具有遺傳與變異的特性。
生物分類
分類等級包括域(總界)、界、門、綱、目、科、屬、種。在每一級里,都可插入一個亞級。
種是最小的生物單位。生物的相同科、目越多,共同點也越多。
域是生物分類法中最高的類別。作為比界高的分類,稱作“域”(Domain)或者“總界”(Superkingdom)。這三域分別命名為細菌域(Bacteria)﹑古菌域(Archaea)和真核域(Eukarya)。
詳細分類
域、界、門、亞門、總綱、綱、亞綱、總目、目、亞目、總科、科、亞科、總屬、屬、亞屬、總種、種、亞種。
生物由非細胞生物、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組成,包括病毒、細菌、真菌、植物、動物等,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新陳代謝。
生物技術是以生命科學為基礎,利用生物機體,生物創造新物種,并與工程原理相結合加工生產生物制品的綜合性科學技術,現代生物技術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和發酵工程4個領域。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是生物技術的主導領域,是發酵工程,酶工程的基礎;發酵工程和酶工程又常常是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是生物技術產業化的基礎。
以上就是生物專有名詞的全部內容,初中階段常見常考的專業名詞 七年級上冊 一、生長繁殖遺傳變異病毒細胞觀察調查形態結構生態因素捕食競爭合作 寄生共生生物圈溫度濕度生態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食物鏈食物網細菌真菌生態平衡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