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數學

初二數學人教版,初二數學人教版下冊目錄

  • 數學
  • 2023-04-18
目錄
  • 初二數學人教版下冊目錄
  • 初二數學必刷題的題目
  • 八年級上冊數學 人教版
  • 初二數學人教版下冊難點
  • 初二數學課本上冊

  • 初二數學人教版下冊目錄

    雖然知道,造成高二數學成績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核心的一點是我們對相關知識的掌握還不夠透徹。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上冊人教版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上冊人教版,歡迎查閱!

    初二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運用公式x2 +(p+q)x+pq=(x+q)(x+p)進行氏橘因式分解要注意:

    1.必須先將常數項分解成兩個因數的積,且這兩個因數的代數和等于

    一次項的系數.

    2.將常數項分解成滿足要求的兩個因數積的多次嘗試,一般步驟:

    ① 列出常數項分解成兩個因數的積各種可能情況;

    ②嘗試其中的哪兩個因數的和恰好等于一次項系數.

    3.將原多項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

    (七)分式的乘除法

    1.把一個分式的分子與分母的公因式約去,叫做分式的約分.

    2.分式進行約分的目的是要把這個分式化為最簡分式.

    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項式,可先考慮把它分別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積形式,再約去分子與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項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時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項單獨約分.

    4.分式約分中注意正確運用乘方的符號法則,如x-y=-(y-x),(x-y)2=(y-x)2,

    (x-y)3=-(y-x)3.

    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帶符號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號法則,變成整個分式的符號,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為正、奇次方為負來處理.當然,簡單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

    6.注意混合運算中應先算括號,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減.

    (八)分數的加減法

    1.通分與約分雖都是針對分式而言,但卻是兩種相反的變形.約分是針對一個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針對多個分式而言;約分是把分式化簡,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從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統一起來.

    2.通分和約分都是依據分式的基本性質進行變形,其共同點是保持分式的值不變.

    3.一般地,通分結果中,分母不展開而寫成連乘積的形式,分子則乘出來寫成多項式,為進一步運算作準備.

    4.通分的依據:分式的基本性質.

    5.通分的關鍵:確定幾個分式的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次冪的積作公分母,這樣的公分母叫做最簡公分母.

    6.類比分數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幾個異分母的分式分別化成與原來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7.同分母分式的加減法的法則是: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

    同分母的分式加減運算,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這就是把分式的運算轉化為整式運算。

    8.異分母的分式加減法法則:異分母的分式相加減,先通分,變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減.

    9.作為最后結果,如果是分式則應該是最簡分式.

    (九)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

    1.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

    引例:一數的a倍(a≠0)等于b,求這個數。用x表示這個數,根據題意,可得方程 ax=b(a≠0)

    在這個方程中,x是未知數,a和b是用字培緩母表示的已知數。對x來說,字母a是x的系數,b是常數項。這個方程就是一個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字母系數的方程的解法與以前學過的只含有數字系數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須特別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兩邊,這個式子的值不能等于零。

    10.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只須將分子作加減運算,但注意每個分子是個整體,要適時添上括號.

    11.對于整式和分式之間的加減運算,則把整式看成一個整體,即看成是分母為1的分式,以便通分.

    12.異分母分式的加減運算,首先觀察每個公式是否最簡分式,能約分的先約分,使分式簡化,然后再通分,這樣可使運算簡化.

    初二數學復習提綱方法

    一、克服心理疲勞

    第一,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學習就像從河里抽水,動力越足,水流量越大。動力來源于目的,只有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才會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

    第二,要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興趣的形成與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相聯系,并伴有愉快、喜悅、積極的情緒體驗。而心理疲勞的產生正是大腦皮層抵制的消極情緒引配核模起的`。因此,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是克服心理疲勞的關鍵所在。有了興趣,學習才會有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才能使心理處于一種良好的競技狀態;

    第三,要注意學習的多樣化,書本學習本身就是枯燥單調的,如果多次重復學習某門課程或章節內容,易使大腦皮層產生抑制,出現心理飽和,產生厭倦情緒。所以考生不妨將各門課程交替起來進行復習。

    二、戰勝高原現象

    復習中的高原現象,是指在復習到一定時期時,往往停滯不前,不僅復習不見進步,反而有退步的現象。在高原期內,并非學習毫無進步,而是某部分進步,另外一些部分則退步,兩者相抵,致使復習成效未從根本上發生變化,因而使人灰心失望。當考生在復習迎考過程中遭遇高原期時,切忌急躁或喪失信心,應找出學習方法、學習積極性等方面的原因。及時調整復習進度,在科學用腦、提高復習效率上多下功夫。

    三、重視復習“錯誤”

    如果在復習中不善于從錯誤中走出來,缺陷和漏洞就會越來越多,任其下去,最終就會蟻穴潰堤。在備考期間,要想降低錯誤率,除了及時訂正、全面扎實復習之外,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找出原因,不斷復習錯誤。即定期翻閱錯題,回想錯誤的原因,并對各種錯題及錯誤原因進行分類整理。對其中那些反復錯誤的問題還可考慮再做一遍,以絕“后患”。錯誤原因大致有:概念理解上的問題、粗心大意帶來的問題以及書寫潦草凌亂給自己帶來的錯覺問題等,從而有效地避免在考試時再犯同一類型的錯誤。

    四、把握心理特點搞好考前復習

    實踐證明,一個人在氣質、性格、心理穩定程度等因素也會影響考前復習。考生在復習迎考過程中,應根據自己的心理特點來制訂復習迎考計劃,根據自己的心態來調整復習的進度,選擇與運用的復習方式方法,使自己的考前復習達到預期的效果。

    1、課本不容忽視

    對于初二的學生來說,都在學習新課,課本是大家都容易忽視的一個重要的復習資料。平時在學校的課堂上大家都會隨堂記筆記,課本基本不會翻看,建議同學們在翻看筆記的同時,對照課本,把學過的知識點反復閱讀、理解,并對照課后練習里的習題進行反復思考、琢磨、融會貫通,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對于課本上的重點內容、重點例題也要著重記憶。

    2、錯題本

    相信學習習慣好的學生都應該有一本錯題本,把每次習題、作業、測試中的錯題抄錄下來,明確答案,找到錯誤原因,發現自己知識和能力上的薄弱點,經常拿出來翻看,遇到反復做錯的題目,要主動和同學商量,向老師請教,徹底把題目弄懂、弄透,以免再犯同類錯誤。

    初二數學全冊復習提綱

    第十一章 一次函數

    我們稱數值變化的量為變量(variable)。

    有些量的數值是始終不變的,我們稱它們為常量(constant)。

    在一個變化過程中,如果有兩個變量x與y,并且對于x的每一個確定的值,y都有確定的值與其對應,那么我們說x是自變量(independentvariable),y是x的函數(function)。

    如果當x=a時y=b,那么b叫做當自變量的值為a時的函數值。

    形如y=kx(k是常數,k≠0)的函數,叫做正比例函數(proportional function),其中k叫做比例系數。

    形如y=kx+b(k,b是常數,k≠0)的函數,叫做一次函數(linear function)。正比例函數是一種特殊的一次函數。

    當k>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當k<0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

    每個二元一次方程組都對應兩個一次函數,于是也對應兩條直線。從“形”的角度看,解方程組相當于確定兩條直線交點的坐標。

    第十二章 數據的描述

    我們稱落在不同小組中的數據個數為該組的頻數(frequency),頻數與數據總數的比為頻率。

    常見的統計圖:條形圖(bar graph)(復合條形圖)、扇形圖(pie chart)、折線圖、直方圖(histogram)。

    條形圖:描述各組數據的個數。

    復合條形圖:不僅可以看出數據的情況,而且還可以對它們進行比較。

    扇形圖:描述各組頻數的大小在總數中所占的百分比。

    折線圖:描述數據的變化趨勢。

    直方圖:能夠顯示各組頻數分布的情況;易于顯示各組之間頻數的差別。

    在頻數分布(frequency distribution)表中:我們把分成組的個數稱為組數,每一組兩個端點的差稱為組距。

    求出各個小組兩個端點的平均數,這些平均數稱為組中值。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叫做全等形(congruent figures)。

    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congruent triangles)。

    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全等三角形對應邊相等;全等三角形對應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全等的條件: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SSS)

    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SAS)

    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ASA)

    兩個角和其中一個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AAS)

    角平分線的性質: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的點在角的平分線上。

    第十四章 軸對稱

    經過線段中點并且垂直于這條線段的直線,叫做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perpendicular bisector)。

    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接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與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由一個平面圖形得到它的軸對稱圖形叫做軸對稱變換。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等邊對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線合一)(附:頂角+2底角=180°)

    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么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等角對等邊)

    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于30°,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第十五章 整式

    式子是數或字母的積的式子叫做單項式(monomial)。單獨的一個數或字母也是單項式。

    單項式中的數字因數叫做這個單項式的系數(coefficient)。

    一個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的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degree)。

    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做多項式(polynomial)。每個單項式叫多項式的項(term),其中,不含字母的叫做常數項(constantterm)。

    多項式里次數的項的次數,就是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單項式和多項式統稱整式(integral expression_r)。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的項叫做同類項。

    把多項式中的同類項合并成一項,即把它們的系數相加作為新的系數,而字母部分不變,叫做合并同類項。

    幾個整式相加減,通常用括號把每一個整式括起來,再用加減號連接;然后去括號,合并同類項。

    同底數冪相乘,底數不變,指數相加。

    冪的乘方,底數不變,指數相乘

    積的乘方,等于把積的每一個因式分別乘方,再把所得的冪相乘。

    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把它們的系數、相同字母分別相乘,對于只在一個單項式里含有的字母,則連同它的指數作為積的一個因式。

    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就是用單項式去乘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乘另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x+p)(x+q)=x^2+(p+q)x+pq

    平方差公式:(a+b)(a-b)=a^2-b^2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a-b)^2=a^2-2ab+b^2

    (a+b+c)^2=a^2+2a(b+c)+(b+c)^2

    同底數冪相除,底數不變,指數相減。

    任何不等于0的數的0次冪都等于1。

    第十六章 分式

    如果A、B表示兩個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做分式(fraction)。

    分式的分子與分母同乘或除以一個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

    分式乘法法則: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積作為積的分子,分母的積作為分母。

    分式除法法則: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后,與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別乘方。

    a^-n=1/a^n (a≠0) 這就是說,a^-n (a≠0)是a^n的倒數。

    分式方程檢驗方法:將整式方程的解帶入最簡公分母,如果最簡公分母的值不為0,則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則,這個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數

    形如y=k/x(k為常數,k≠0)的函數稱為反比例函數(inverse proportional function)。

    反比例函數的圖像屬于雙曲線(hyperbola)。

    當k>0時,雙曲線的兩支分別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個象限內y值隨x值的增大而減小;

    當k<0時,雙曲線的兩支分別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個象限內y值隨x值的增大而增大。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長分別為a,b,斜邊長為c,那么a^2+b^2=c^2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邊長a,b,c滿足a^2+b^2=c^2,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經過證明被確認正確的命題叫做定理(theorem)。

    我們把題設、結論正好相反的兩個命題叫做互逆命題。如果把其中一個叫做原命題,那么另一個叫做它的逆命題。(例:勾股定理與勾股定理逆定理)

    第十九章 四邊形

    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

    1.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2.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3.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4.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邊,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矩形的性質: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對角線平分且相等。

    矩形判定定理:

    1.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

    2.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3.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菱形的性質: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菱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菱形的判定定理:

    1.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rhombus)。

    2.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3.四條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S菱形=1/2×ab(a、b為兩條對角線)

    正方形的性質: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正方形判定定理:

    1.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trapezium)。

    等腰梯形的性質:等腰梯形同一底邊上的兩個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線段的重心就是線段的中點。

    平行四邊形的重心是它的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三角形的三條中線交于疑點,這一點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寬和長的比是(根號5-1)/2(約為0.618)的矩形叫做黃金矩形。

    第二十章 數據的分析

    將一組數據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如果數據的個數是奇數,則處于中間位置的數就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median);如果數據的個數是偶數,則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就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就是這組數據的眾數(mode)。

    一組數據中的數據與最小數據的差叫做這組數據的極差(range)。

    方差越大,數據的波動越大;方差越小,數據的波動越小,就越穩定。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的步驟:1.收集數據 2.整理數據 3.描述數據 4.分析數據 5.撰寫調查報告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上冊人教版相關文章: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數學八年級上冊知識人教版

    ★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歸納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2020

    ★八年級上冊數學的知識點歸納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數學教材分析

    ★初二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與學習方法

    ★八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初二數學必刷題的題目

    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

    第11章 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此雀謹

    11.3 角的平分線的性質

    第12章 軸對稱

    12.1 軸對稱

    12.2 作軸對稱圖形

    12.3 等腰三角形

    第13章 實數

    13.1 平方根

    13.2 立六根歲中

    13.3 實數

    第14章 一次函數

    14.1 變量與函數

    14.2 一次函數

    14.3 用函數觀點看方程(組)與不等.

    14.4 課題學習 選擇森基方案

    第15章 整式的乘除與因式分解

    15.1 整式的乘法

    15.2 乘法公式

    15.3 整式的除法

    15.4 因式分解

    八年級上冊數學 人教版

    預習時,我們只對所要學的初二數學知識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對預習時所做的標記和批注,結合老師的講授,進一步閱讀課文,從而掌握重點、關鍵,解決預習中的疑難問題。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初二數學下冊知識點,大家快來跟我一起看看吧。

    初二數學下冊知識點人教版16-17章

    第十六章 分式

    1. 分式定義:如果A、B表示兩個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做分式。 分式有意義的條件是分母不為零,分式值為零的條件分子為零且分母不為零

    2.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分子與分母同乘或除以一個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

    3.分式的通分和約分:關鍵先是分解因式

    4.分式的運算:

    分式乘法法則: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積作為積的分子,分母的積作為分母。

    分式除法法則: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后,與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法則: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別乘方。

    分式的加沖盯櫻減法則:同分母的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異分母的分式相加減,先通分,變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減

    混合運算:運算順序和以前一樣。能用運算率簡算的可用運算率簡算。

    5. 任何一個不等于零的數的零次冪等于1, 即 ;當n為正整數時, ( 正整數指數冪運算性質(請同學們自己復習)也可以推廣到整數指數冪.

    6. 分式方程:含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未知數的方程——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過程,實質上是將方程兩邊同乘以一個整式(最簡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時,方程兩邊同乘以最簡公分母時,最簡公分母有可能為0,這樣就產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驗根。 解分式方程的步驟 :

    (1)能化簡的先化簡(2)方程兩邊同乘以最簡公分母,化為整式方程;(3)解整式方程;(4)驗根. 增根應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其值應使最簡公分母為0,二是其值應是去分母后所的整式方程的根。

    分式方程檢驗方法:將整式方程的解帶入最簡公分母,如果最簡公分母的值不為0,則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則,這個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列方程應用題的步驟是什么? (1)審;(2)設;(3)列;(4)解;(5)答.

    應用題有幾種類型;基本公式是什么?

    基本上則斗有五種:

    (1)行程問題: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時間而行程問題中又分相遇問題、追及問題.

    (2)數字問題 在數字問題中要掌握十進制數的表散叢示法.

    (3)工程問題 基本公式:工作量=工時×工效.

    (4)順水逆水問題 v順水=v靜水+v水. v逆水=v靜水-v水.

    7.科學記數法:把一個數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 ,n是整數)的記數方法叫做科學記數法. 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絕對值大于10的n位整數時,其中10的指數是

    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絕對值小于1的正小數時,其中10的指數是第一個非0數字前面0的個數(包括小數點前面的一個0)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數

    1.定義:形如y=k/x(k為常數,k≠0)的函數稱為反比例函數。

    2.圖像:反比例函數的圖像屬于雙曲線。

    3.性質:當k>0時雙曲線的兩支分別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個象限內y值隨x值的增大而減小;

    當k<0時雙曲線的兩支分別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個象限內y值隨x值的增大而增大。

    4.|k|的幾何意義:表示反比例函數圖像上的點向兩坐標軸所作的垂線段與兩坐標軸圍成的矩形的面積。

    初二數學下冊知識點人教版18-19章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長分別為a,b,斜邊長為c,那么a2+b2=c2。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邊長a,b,c滿足a2+b2=c2。,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經過證明被確認正確的命題叫做定理。

    我們把題設、結論正好相反的兩個命題叫做互逆命題。如果把其中一個叫做原命題,那么另一個叫做它的逆命題。(例:勾股定理與勾股定理逆定理)

    第十九章 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定義: 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

    1.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2.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3.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4.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邊,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矩形的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

    矩形的性質: 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對角線平分且相等。

    矩形判定定理:

    1.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

    2.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3.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菱形的定義 :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 菱形的性質: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菱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菱形的判定定理:

    1.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2.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3.四條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S菱形=1/2×ab(a、b為兩條對角線) 正方形定義: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或鄰邊相等的矩形。

    正方形的性質: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正方形判定定理:

    1.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梯形的定義: 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直角梯形的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梯形

    等腰梯形的定義:兩腰相等的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質:等腰梯形同一底邊上的兩個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解梯形問題常用的輔助線:如圖

    線段的重心就是線段的中點。 平行四邊形的重心是它的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三角形的三條中線交于疑點,這一點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寬和長的比是 (約為0.618)的矩形叫做黃金矩形。

    初二數學下冊知識點人教版第20章

    第二十章 數據的分析

    1.加權平均數:加權平均數的計算公式。 權的理解:反映了某個數據在整個數據中的重要程度。

    學會權沒有直接給出數量,而是以比的或百分比的形式出現及頻數分布表求加權平均數的方法。

    2.將一組數據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如果數據的個數是奇數,則處于中間位置的數就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median);如果數據的個數是偶數,則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就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3.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就是這組數據的眾數(mode)。

    4.一組數據中的最大數據與最小數據的差叫做這組數據的極差(range)。

    5. 方差越大,數據的波動越大;方差越小,數據的波動越小,就越穩定。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的步驟:1.收集數據 2.整理數據 3.描述數據 4.分析數據 5.撰寫調查報告 6.交流

    6. 平均數受極端值的影響眾數不受極端值的影響,這是一個優勢,中位數的計算很少不受極端值的影響


    初二數學人教版下冊難點

    人教版初二數學下冊知識點

    數學在中國古代把數學叫算術,又稱算學,最后才改為數學。數學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幾何,另一部分是代數。以下是我整理的人教版初二數學下冊知識點,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第一章 分式

    1 分式及其基本性質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變

    2 分式的運算

    (1)分式的乘除

    乘法法則: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積作為積的分子,分母的積作為積的分母

    除法法則: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后,與被除式相乘。

    (2) 分式的加減

    加減法法則: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

    異分母分式相加減,先通分,變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減

    3 整數指數冪的加減乘除法

    4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第二章 反比例函數

    1 反比例函數的表達式、圖像、性質

    圖像:雙曲線

    表達式:y=k/x(k不為0)

    性核首物質:兩支的增減性相同;

    2 反比例函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第三章 勾股定理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直角改液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個三角形中,有兩個邊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條邊的平方,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第四章 四邊形

    1 平行四邊形

    性質:對邊相等;對角相等;對角線互相平分。

    判定: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芹判形是平行四邊形;

    一組對邊平行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

    初二數學課本上冊

    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每一門科目都有自己的學習 方法 ,但其實都是萬變不離其中的,數學作為最燒腦的科目之一,也是要記、要背、要講練的。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級 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上學期數學知識點歸納

    分式方程

    一、理解定義

    1、分式方程:含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未知數的方程——分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思路是:

    (1)在方程的兩邊都乘以最簡公分母,約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

    (2)解這個整式方程。

    (3)把整式方程的根帶入最簡公分母,看結果是不是為零,使最簡公分母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須舍去。

    (4)寫出原方程的根。

    “一化二解三檢驗四總結”

    3、增根:分式方程的增根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1)增根是最簡公分母為0;(2)增根是分式方程化成的整式方程的.根。

    4、分式方程的解法:

    (1)能化簡的先化簡(2)方程兩邊同乘以最簡公分母,化為整式方程;

    (3)解整式方程;(4)驗根;

    注:解分式方程時,方程兩邊同乘以最簡公分母時,最簡公分母嘩蠢隱有可能為0,這樣就產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驗根。

    分式方程檢驗方法:將整式方程的解帶入最簡公分母,如果最簡公分母的值不為0,則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則,這個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5、分式方程解實際問題

    步驟:審題—設未知數—列方程—解方程—檢驗—寫出答案,檢驗時要注意從方程本身和實際問題兩個方面進行檢驗。

    二、軸對稱圖形:

    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折,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亂廳。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互相重合的點叫做對應點。

    1、軸對稱:

    兩個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折,其中一個圖形能夠與另一個圖形完全重合。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互相重合的點叫做對應點。

    2、軸對稱圖形與軸對稱的區別與聯系:

    (1)區別。軸對稱圖形討論的是“一個圖形與一條直線的對稱關系”;軸對稱討論的是“兩個圖形與一條直線的對稱關系”。

    (2)聯系。把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旁的部分看作兩個圖形”便是軸對稱;把軸對稱的“兩個圖形看作一個整體”便是軸對稱圖形。

    3、軸對稱的性質:

    (1)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全等。

    (2)對稱軸與連結“對應點的線段”垂直。

    (3)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4)對應點的連線互相平行。

    三、用坐標表示軸對稱

    1、點(x,y)關于x軸對稱的點的坐標為(x,-y);

    2、點(x,y)關于y軸對稱的點的坐標為(-x,y);

    3、點(x,y)關于原點對稱的點的坐標為(-x,-y)。

    四、關于坐標軸夾角平分線對稱

    點P(x,y)關于第一、三象限坐標軸夾角平分線y=x對稱的點的坐標是(y,x)

    點P(x,y)關于第二、四象限坐標軸夾角平分線y=-x對稱的點的坐標是(-y,-x)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

    1、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相等

    2、邊角邊公理(SAS)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3、角邊角公理(ASA)有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4、推論(AAS)有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5、邊邊邊公理(SSS)有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6、斜邊、直角邊公理(HL)有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7、定理1在角的平分線上的檔粗點到這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8、定理2到一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同的點,在這個角的平分線上

    9、角的平分線是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10、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即等邊對等角)

    11、推論1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平分底邊并且垂直于底邊

    12、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和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

    13、推論3等邊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個角都等于60°

    1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么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等角對等邊)

    15、推論1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16、推論2有一個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1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于30°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18、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上的一半

    19、定理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和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20、逆定理和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21、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可看作和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22、定理1關于某條直線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

    23、定理2如果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那么對稱軸是對應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

    24、定理3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如果它們的對應線段或延長線相交,那么交點在對稱軸上

    25、逆定理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被同一條直線垂直平分,那么這兩個圖形關于這條直線對稱

    2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a、b的平方和、等于斜邊c的平方,即a^2+b^2=c^2

    2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有關系a^2+b^2=c^2,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初二數學學習方法十大技巧

    1、配方法

    所謂配方,就是把一個解析式利用恒等變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項配成一個或幾個多項式正整數次冪的和形式。通過配方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數學中一種重要的恒等變形的方法,它的應用十分非常廣泛,在因式分解、化簡根式、解方程、證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數的極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經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乘積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變形的基礎,它作為數學的一個有力、一種數學方法在代數、幾何、三角等的解題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許多,除中學課本上介紹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還有如利用拆項添項、求根分解、換元、待定系數等等。

    3、換元法

    換元法是數學中一個非常重要而且應用十分廣泛的解題方法。我們通常把未知數或變數稱為元,所謂換元法,就是在一個比較復雜4、判別式法與韋達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屬于R,a≠0)根的判別,△=b2-4ac,不僅用來判定根的性質,而且作為一種解題方法,在代數式變形,解方程(組),解不等式,研究函數乃至幾何、三角運算中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韋達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個根,求另一根;已知兩個數的和與積,求這兩個數等簡單應用外,還可以求根的對稱函數,計論二次方程根的符號,解對稱方程組,以及解一些有關二次曲線的問題等,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5、待定系數法

    在解數學問題時,若先判斷所求的結果具有某種確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數,而后根據題設條件列出關于待定系數的等式,最后解出這些待定系數的值或找到這些待定系數間的某種關系,從而解答數學問題,這種解題方法稱為待定系數法。它是中學數學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6、構造法

    在解題時,我們常常會采用這樣的方法,通過對條件和結論的分析,構造輔助元素,它可以是一個圖形、一個方程(組)、一個等式、一個函數、一個等價命題等,架起一座連接條件和結論的橋梁,從而使問題得以解決,這種解題的數學方法,我們稱為構造法。運用構造法解題,可以使代數、三角、幾何等各種數學知識互相滲透,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7、反證法

    反證法是一種間接證法,它是先提出一個與命題的結論相反的假設,然后,從這個假設出發,經過正確的推理,導致矛盾,從而否定相反的假設,達到肯定原命題正確的一種方法。反證法可以分為歸謬反證法(結論的反面只有一種)與窮舉反證法(結論的反面不只一種)。用反證法證明一個命題的步驟,大體上分為:(1)反設;(2)歸謬;(3)結論。

    反設是反證法的基礎,為了正確地作出反設,掌握一些常用的互為否定的表述形式是有必要的,例如:是/不是;存在/不存在;平行于/不平行于;垂直于/不垂直于;等于/不等于;大(小)于/不大(小)于;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個/一個也沒有;至少有n個/至多有(n一1)個;至多有一個/至少有兩個;/至少有兩個。

    歸謬是反證法的關鍵,導出矛盾的過程沒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須從反設出發,否則推導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推理必須嚴謹。導出的矛盾有如下幾種類型:與已知條件矛盾;與已知的公理、定義、定理、公式矛盾;與反設矛盾;自相矛盾。

    8、面積法

    平面幾何中講的面積公式以及由面積公式推出的與面積計算有關的性質定理,不僅可用于計算面積,而且用它來證明平面幾何題有時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運用面積關系來證明或計算平面幾何題的方法,稱為面積方法,它是幾何中的一種常用方法。

    用歸納法或分析法證明平面幾何題,其困難在添置輔助線。面積法的特點是把已知和未知各量用面積公式聯系起來,通過運算達到求證的結果。所以用面積法來解幾何題,幾何元素之間關系變成數量之間的關系,只需要計算,有時可以不添置補助線,即使需要添置輔助線,也很容易考慮到。

    9、幾何變換法

    在數學問題的研究中,,常常運用變換法,把復雜性問題轉化為簡單性的問題而得到解決。所謂變換是一個集合的任一元素到同一集合的元素的一個一一映射。中學數學中所涉及的變換主要是初等變換。有一些看來很難甚至于無法下手的習題,可以借助幾何變換法,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另一方面,也可將變換的觀點滲透到中學數學教學中。將圖形從相等靜止條件下的研究和運動中的研究結合起來,有利于對圖形本質的認識。

    幾何變換包括:(1)平移;(2)旋轉;(3)對稱。

    10、客觀性題的解題方法

    選擇題是給出條件和結論,要求根據一定的關系找出正確答案的一類題型。選擇題的題型構思精巧,形式靈活,可以比較全面地考察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增大了試卷的容量和知識覆蓋面。

    填空題是標準化考試的重要題型之一,它同選擇題一樣具有考查目標明確,知識復蓋面廣,評卷準確迅速,有利于考查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和計算能力等優點,不同的是填空題未給出答案,可以防止學生猜估答案的情況。

    要想迅速、正確地解選擇題、填空題,除了具有準確的計算、嚴密的推理外,還要有解選擇題、填空題的方法與技巧。下面通過實例介紹常用方法。

    (1)直接推演法:直接從命題給出的條件出發,運用概念、公式、定理等進行推理或運算,得出結論,選擇正確答案,這就是傳統的解題方法,這種解法叫直接推演法。

    (2)驗證法:由題設找出合適的驗證條件,再通過驗證,找出正確答案,亦可將供選擇的答案代入條件中去驗證,找出正確答案,此法稱為驗證法(也稱代入法)。當遇到定量命題時,常用此法。

    (3)特殊元素法:用合適的特殊元素(如數或圖形)代入題設條件或結論中去,從而獲得解答。這種方法叫特殊元素法。

    (4)排除、篩選法:對于正確答案有且只有一個的選擇題,根據數學知識或推理、演算,把不正確的結論排除,余下的結論再經篩選,從而作出正確的結論的解法叫排除、篩選法。

    (5)圖解法:借助于符合題設條件的圖形或圖像的性質、特點來判斷,作出正確的選擇稱為圖解法。圖解法是解選擇題常用方法之一。

    (6)分析法:直接通過對選擇題的條件和結論,作詳盡的分析、歸納和判斷,從而選出正確的結果,稱為分析法。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知識點相關文章: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整理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數學課本知識點歸納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上冊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新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人妻老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 曰韩无码无遮挡A级毛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无码av高潮喷水无码专区线|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无码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无码av免费网站|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无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成?Ⅴ人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国产激情在线观看|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 亚洲日韩av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蜜桃|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 特级无码a级毛片特黄|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