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美術館觀后感300字 參觀美術館的收獲 美術館觀后感600字 參觀美術館觀后感400字 參觀藝術館的心得體會
今年扒基簡以來,中國美術館推出了“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藏品陳列展”。看罷此展,感言如下:
畫兒畫到境界,畫氣與人氣相似。展廳門口的四大家頭像,煞是吸引入。我觀瞻著四位巨匠的風采,想:任伯年有一種單純而顯得薄氣的臉,雙眸清瑩而有靈氣,才華過于福澤……
吳昌碩人瘦小而氣魄大,面龐上的沉雄冷峻之氣令人生畏,好像與他畫幅上的熱烈奔放有點反差,容顏有些陰沉……
齊白石老人神采奕奕,那雙眸深沉而智慧,大大的頭顱不愧壽者相,九十余年的人生閱歷竟未讓他變得世故。萍翁的氣質,除了大氣還有純粹和天然。 黃賓虹則一副優雅從容氣象,或許是白內障眼疾使他的眼神有點散,總之春褲,賓虹散人(其號)一片瀟散的風采,好像什么都無所謂了……
進入展廳,先拜訪任伯年,他太有能力,太有本事!人物、山水、花鳥、走獸無一不精。而且,多是能品。人工之巧,不能臻大美之境。其畫太像畫了!《羲之愛鵝圖》則讓我神往。
缶翁(吳昌碩號)的雄強,體現在梅花與紫藤上。枇杷也畫得美。苔點最見功力,大筆淋漓,石頭則獨步天下,柔里含剛。畫桃讓人垂涎,筆力扛鼎而又古艷??上В漠嬁偛幻庥谟悬c討厭的黑氣,有時不干凈。
白石老人像個胡同市井里的神仙,我喜歡他那方“年高身健不肯作神仙”的印文。其畫讓我復歸于田野,復歸于童年,復歸于自然。他不動心機,平民自貴,那團清氣、和氣、正氣、大氣必傳不朽!他的畫太干凈,干凈得一塵不染,蛙聲十里。過橋的豬群,陶然忘札煙柳畫柳,平波如心緒。我一直偏愛白石山水,古今不二。那劉海蟾,美又丑。那柳絲中的牛,可以羞煞老畢(加索)!那《八哥玉蘭》憨態可掬。那青蛙…… 賓虹叟是個江湖高手,“太極拳法”大師,他每招每勢都有內蘊之氣,他是練內功的。他的畫兒太不像畫兒,黑乎乎的,一片狼籍卻有自鋒舉然美感,老子說:大巧若拙。黃畫就是學問!黃先生根本不在乎眼前,牛。
雪兒紛飛映亮了大地的心情,銀裝素裹打扮著城市的外貌。這冷冷的冬天,我畫室全體工作人員一同來到石家莊美術館,去領略藝術家的精美作品。
徐福厚教授的油畫讓我們感受到一位藝術家在尋找自我的藝術語言和形式表達的艱辛歷程。從具象到抽象,也更是從生活中的美提煉藝術美的過程。強勁有力的筆觸,紛含畢信繁柔和的色彩,以及作品中蘊含作者的情感,使我們體會到藝術家的魅力。
中國傳統的繪畫有著悠久的歷史,自魏晉南北朝興起至今經歷了多少代人的努力,多少代人的辛勤耕耘,出現了不少大師人物。在當今時代藝術家中我們看數改到孫曉東老師的杰作。他繼承傳統之時又有自我的創新,形成自我獨特的風格面貌。給我們一種審美的愉悅心情。
館內還有版畫、工筆等杰作,有祁海峰、張俊、以及陳承齊老師表現抗日題材的作品。
焦老師、張老師、范老師談輪和畫室的老師們一起欣賞并不時的留下精彩的瞬間。在談論藝術作品時也激勵我們去創作新的作品。為我們點燃了藝術創作的火焰,注入了繪畫的激情。更是增加了動力使我們立志辦成石家莊最好、最亮、最大的少兒美術教育基地。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三月的一天,晴空萬里,我們全家參觀了大連自然博物館。一路上,我興奮不已,心中充滿了對自然博物館的好奇和向往。來到慎賀自然博物館,一進門,迎面而來的就是一頭非洲象的標本,高大而莊重,滲透著異國的神秘色彩。我們依次走訪了,館內的恐龍、地球、海洋生物、東北森林動物、濕地、遼西古生物化石等展廳。我們先來到有恐龍的展廳,好大的恐龍骨架呀!我從沒見過這么大的恐龍骨架,里面還有栩栩如生的恐龍生態模型,完全把我吸引了,他演示了恐龍產生、發展、滅亡的全過程,可直觀地了解恐龍及其生活環境,仿佛在默默地向人們講述著發生在億萬年前滲孝宏的神奇故事,使我們對生命的進化產生無限遐想和對未來的深思;在這個展廳里,我知道了世界萬物都是從海洋里的生物演變而來的,最先的是植物,然后才是動物,隨著時代的變遷慢慢演變成更多的動植物。而且,最早是宇宙大爆炸才有了地球等星系的,地球最早的大陸是一個整體,后來經過幾百萬年才慢慢變成現在這種板塊的……接著我們又去看了肯尼斯·貝林展廳,是非洲野生動物標本,如犀牛、河馬、長頸鹿等大型標本的展廳。這里將非洲最真實、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生態呈現給大家,同時那里也展示了好多已經滅絕的動物的化石和標本,呼吁大家更好的保護動物,保護我們的家園。二樓的巨鯨展廳,有重達六十多噸重的黑露脊鯨、五十多噸重的抹香鯨、三十多噸重的長須鯨、十幾噸重的灰鯨,還有虎鯨、海獅、海豚、海豹、海狗及有“美人魚”之稱的儒艮。還有很多魚類標本,有中華鱘、文昌魚、鯊魚等,讓我感受到了海洋生物是一個龐大的家族。 三樓是東北森林、濕地動物展廳,布置的非常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真的步入了原始森林。高大茂密的樹木,嫩綠的花草,崎嶇的若隱若現的小路。漫步其間的東北虎,豹子,狐貍,羚羊,熊,鹿,狼……看那虎豹豺狼兇猛的樣子,真想逃之夭夭,但看樹上的鳥兒叢冊悠然自得,心情就放松了很多,告別這么多厚毛皮的哺乳動物,興沖沖的走進了沼澤濕地。遍地的野草野花,成群的野鴨,聚精會神覓食的丹頂鶴……在音樂效果的烘托,鳥兒啾啾鳴叫,花兒香氣四溢,讓人陶醉于美麗的大自然當中。這次大連自然博物館之旅,讓我增長了很多自然科學知識,還領略了大自然的獨特風光,大自然能夠孕育生命,但也能毀滅生命。我們要很好的愛護自然和善待自然,共同保護我們美好的家園。
星期日上午,風和日麗,萬里無云,我和家人驅車前往自然博物館,進行參觀。
我們參觀了恐龍展,物種起源展和海洋生物展。最令我感興趣的就屬恐龍展了。
當我們進入恐龍展廳,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紅銅色圓球,圓球上凹凸不平,仔細辨認,才發現那原來是遠古時代的地球,上面一大片連在一起的凸起是大陸,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哥白尼的“大陸漂移說”。遠古時代的大陸經過了數億年地殼變動,才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樣子。
從地球旁邊穿過,放眼望去,正前方是一幅巨大的恐龍骨架,四周是繪有恐龍的圖片和文字說明。巨大的恐龍骨架周圍和下面都是大小各不相同的恐龍骨架化石。那個巨大的恐龍,脖子長長的,在大廳里盤了起來,最前端有一個小腦袋探了出來,這就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恐龍----馬門溪龍。在馬門溪龍的腳下趴著的有原角龍、馳龍等,緊挨著它們的有一只禽龍,它的兩只前爪伸出,翹著那鋒利的大拇指,好象在說:“你們如果有誰敢來侵犯我的話,這對大拇指會毫不留情地扎穿你們的脖子?!?
從恐龍發展史的介紹上,我山腔知道了恐龍從三疊紀晚期出現,到侏羅紀時期的繁榮昌盛,再到白堊紀晚期的滅絕。它們的滅絕,有的說是因為行星撞擊地球,有的說是火山爆發恐龍的食物沒有了,有的說是大陸漂移。恐龍真是一個奇妙的物種。
這個展廳也很奇妙,走著走著,旁邊就會突然出現一個門,門里總能有一些奇妙的東西。穿過一個小門,里面露出一個洞口,我們還沒進去,就聽見一陣陣低沉的叫囂聲,進去一看,原來里邊是一個恐龍公園,有一些仿真的機器恐龍。我最先看到的,是一只暴龍,嘴里叼著一只小恐龍,頭左右晃著,嘴一張一合,仿佛在耀武揚威。在這塊恐龍“戰場”的旁邊,有一只三角龍,不停地轉著脖子,晃著頭上三個利劍一般的長角,很平靜的觀看著這場爭斗,雖然仿真的恐龍做得很粗糙,但是仍然很有意思。
恐龍公園里還有一個小,上面有兩個恐龍頭,上去一看,原來是一個小游樂項目,名字叫“以恐龍的眼睛看世界”,我湊上去,眼睛貼在恐龍頭后面罩唯森的觀察孔,哇噻,太有意思了,兩只眼睛看到的是兩邊不同的景色。在這個小上還有一個制作恐龍紀念幣的地方,我也做了一個三角龍的紀念幣。我先把一枚沒有圖案的橢圓形硬幣擲進機器,然后轉動機器旁邊的手柄,轉了幾下,只聽“當”一聲脆響,三角龍的紀念幣就出來了,圖案真的很逼真,我很喜歡。
參觀結束,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浮想聯翩,想到了恐龍滅絕是由生存環境變化而造成的物畝。地球已經經歷了六次物種大滅絕,無一不是由于環境的變化造成的,可見環境對地球生物的重要。我們正處在第七次物種大滅絕時期,平均每天有一種生物滅絕,很多都是人類的行為破壞生態平衡而造成的,所以,我以一名小學生的身份呼吁大家:“保護環境,使我們的家園更加美好!”
這次參觀真好,既大飽眼福,又增長了知識,還讓我對人類生存的環境有所感悟,真是一舉三得。
美術館觀后感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美術館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館觀后感1
美術館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地方,許多名畫全在此展出,由此引來了很多的中外游客。
剛剛進門,一堆抽象畫撲入眼簾,抽象畫說來也奇,看著人不像人,樹不像樹,可走近一賞也卻別有一番情趣。
我們繼續往里走,那是應天齊老師的作品,他的畫大部分是用大量的油墨為人們展現出一種立體的感覺。他的作品有的平淡無奇,有的波濤洶涌,有的則栩栩如生,而的卻熱情奔放。一進他的展廳,我就被眼前的“景色”一下子震住了,無論是栩栩如生的“文明”,還是平淡無奇“竹簾”,全都讓人感到瞠目結舌。大廳中間,一塊“金磚”極為醒目。據說這“金磚”是為了紀念西遞老城而制作的,磚上刻有“西遞”二字,這是一位老人家贈給應天齊的,贈后卻去世了,應天齊就把這塊磚當模子,制作了一塊一模一樣的“金磚”。旁邊的墻上掛了三幅單色調的油墨畫“厚黑”、“無極”、“王者”。其“厚黑”是用特別多的油墨為人們展現出十分立體的藝術,走近細品會令人感到浩瀚大海上的波濤洶涌;“無極”則是純白色的,它則讓人感到自己再天空中自由翱翔;“王者”卻有一種氣勢磅礴的感覺,它以紅色色調為主,使人感到充滿希望。
再往里走是廖冰兄老人家的漫畫作品,他是悲憤畫神,老人家出生于1915年,20xx年去世,他生前最有名的漫畫是“禁鳴”,這幅畫是一頭肥碩的貓頭鷹用力咬住一只瘦小的公雞,不讓它打鳴,這幅畫反應了文革時期社會的黑暗與,文化知識分子們就是這只瘦小的公雞,沒有光明,不能自由,此外,他還有“自嘲”、“破爐”、“血膩魚肥”等作品非常有名,這真是“悲憤畫神”呀!
這次參觀不僅讓我長了知識,而且還讓我看到了悲憤畫神廖冰兄,還讓我見識到了用油墨感動世界的應天齊老師,這次參觀收獲不小呀!
美術館觀后感2
在春雨的撫摸后,空氣更加清新,萬物更加富有生機。在這個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隨著父母來到了美術館門口,準備參觀美術館。
我們隨著人群排起了長隊,而我的心情也十分激動,每當想到我馬上就能看到世界著名畫家的作品時,就恨不得希望時間能過得快一點兒,再快一點兒。我又看了看別人,他們也與我一樣,把心情掛在了臉逗辯上。
很快,我們便進入了展廳。雖然展廳里人山人海,但是秩序卻井然有序。所有人都在與畫中的人物交換眼神。我也來到了一幅油畫前,來欣賞它。
這是一幅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油畫??僧斘易呓怂路鹕砼R其境:在烈日的照射下,有一片土地,已經干得不能再干了。人字形的裂痕到處都是。這時,太陽并不像人們贊頌的那樣溫柔、可愛,而是像一頭兇猛的野獸,在不斷地搜索著食物。就是在這沒有一點兒水的情況下,奇跡發生了!一絲綠色竟然出現在我的視野里!這是一顆嫩綠的小苗,它的枝葉翠綠欲流,好像有許許多多的話想吐露出來
就在這短短的一瞬間,我的心就像在一萬只鼓同時響起,完完全全地被震撼了!這一幅平凡的畫在我心中確是偉大的。它讓我突然明白: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它沒有放棄對生命的希望,而是頑強、不屈服,為了生命的重生,它在不斷地努力著。
我看到的只是一個蓬勃向上生命。但是,我還看到它在地下的痛苦和掙扎,它在頑強地拼搏著。陽光總在風雨后,沒錯,當它舒展枝葉時,心情是多么激動。
就是這樣的一棵小苗,它的精神讓我們永遠頑強、永遠努力、永遠向上。
在回家的路上,我帶走的不僅是著名畫家們別具一格、獨具匠心的特點,還是一顆幼小的種子,他正在泥土里不斷地掙扎,不斷地拼搏,不斷地生長著寬行。
美術館觀后感3
昨天下午,爸爸媽媽帶著我,參觀了寧波美術館-“人與自然”大型科普展。
我一進入展廳大門,就被面前的巨大恐龍給吸引住了,體長26米,身高足有9米的亞洲最長最完整的馬門溪龍,而旁邊只有1米出頭的鸚鵡嘴尤其顯得袖珍了很多,它半直立的后肢和靈巧的前肢讓人覺得家里的小寵物一樣。
據展區的阿姨介紹,馬門溪龍以植物為食,是20參觀美術館作文600字年在四川省井研縣發掘的蜥腳類恐龍,馬門溪龍是世界上脖子最長的動物,它四足行走,身體笨重,行動遲慎指嘩緩,估計體重達60多噸,生活在1億6千萬年的早期。
一旁的鸚鵡嘴龍是角龍中最為原始的型類,是后來長角角龍的最早的祖先。在至今發現的鸚鵡嘴龍個體長超過2米的很少,身體都比較輕巧,并且前肢明顯短于后肢,主要依靠后肢來走路,牙齒平滑,以植物為食,是恐龍家族中的“小不點”。
走進右邊的三號展廳,這里有7條大大小小的恐龍,此外,值得一看的還有一旁的一窩30多個恐龍蛋,是目前為止中國出土最多最完整的恐龍蛋。
還有人體展覽區,展區陳列著72件人體各器官標本,有九大展覽:運動系、消化系、呼吸系等,有彩色分辨頭蓋骨,用不同的顏色將人的頭蓋骨的各部分分解開來,還有髖關節、骨盆、畸形的胎兒……
更有意思的是凡進入展區的參觀者都有一張答題紙,如答對了,就可以贏得一份紀念品,并有機會獲得恐龍蛋呢!
這次的參觀讓我學到不少課外知識,也讓我喜歡上了科學,更讓我增加對大自然的熱愛。
美術館觀后感4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我迫不及待,連跑帶跳的沖向學校,深怕自己拖累了大家去美術館的行程。全班集合后,便興高采烈的排隊上車,由于希望趕快到達美術館,感覺時間過得像蝸牛爬行一樣慢。路程中,大家也沒有閑著,各自嘻嘻哈哈的聊起天來,聊了一陣子,游覽車就越開越慢,接著停了下來,原來已經到達目的地了。
一下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扇巨大又精致的古典大門,就像千金大小姐的戶外別墅大門一樣,既典雅又華麗。我們依序進入“戶外別墅的庭院”,然后下了樓梯,樓梯是透明的,就像用昂貴的水晶制成的一樣閃閃發亮,令人不禁想多看幾眼。下了樓梯之后,就進入了正館。要不是門口有美術館的招牌,不知情的人可能會以為這里是皇宮遺跡吧!
正館內部雖然沒有比較特別的地方,但柔和的色調和寧靜的氣氛卻令人有種祥和而平靜的美妙感受,待在這里就像在深山中欣賞湖光山色時賞心悅目的.感覺一樣。突然一個龐大的背景吸引了我的目光,天啊!怎么會有山洞在美術館里?仔細一看,原來是闖關活動的,可是……這也太像了吧!簡直像電影場景一樣真實。我們在那里玩了好久,最后才依依不舍的離開。
在參觀藝術作品時,我發現大家都十分安靜的欣賞繪畫作品,此時此刻靜得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得一清二楚!這實在遠遠超乎我的想象,原以為大家會大吵大鬧,讓老師一刻都不得安寧。不過,事實卻正好相反,工作人員和老師都因此而大大贊許我們欣賞藝術時的良好態度,我們班的表現也令解說人員印象深刻。
這次的美術館之旅最令我難忘的是同學們杰出的表現,他們使我學習到欣賞藝術品時最正確的態度,我也引以為傲。除此之外,美術館外那無懈可擊的華麗建筑也令我嘆為觀止,因為當我一看到那外貌時,就覺得這是一幢“非常有氣質的”藝術館,那感覺就像看見富麗堂皇的皇宮時一樣。這次的參觀真是令我獲益良多呢!
美術館觀后感5
在寒假里,我和爸爸一起參觀了剛剛落成開放的江蘇省美術館新館及正在里面舉行的《經典書畫作品展覽》,讓我長了很多見識,并且收獲了許多知識。江蘇省美術館新館位于南京總統府的斜對面,是一個不規則的長方形,上面有一扇扇扁長扁長的窗戶。占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大小展廳近10個。
從高空俯視,美術館就像一個“N”和“J”拼成的,很好看,也代表了南京。又宛如一幅陰陽相扣、拉直的太極圖。鏈接兩個建筑的是一條彎曲的長廊,給人曲折通幽的感覺。外墻色彩選用柔和的暖色調,而不是晃眼的亮色,使建筑看上去像是過了五六年,穩重大氣,也與長江路民國歷史文化街匹配。新館不僅有富麗堂皇的外觀,還有豐富的展覽,古今結合,中西結合。這次展出的東西是南京博物院的珍藏品,從宋代到清代,濃縮了中國1000多年美術史。
江蘇省從古至今的重要畫派,入清代的“揚州八怪”畫派、新金陵畫派、這次都有真品展現。走進一樓兩個展廳,都是當代油畫作品展。每幅作品在遠處看的話,個個就像照片一樣逼真、生動,畫得很像。但到近處細看端詳,就能看出筆筆油彩的痕跡。作品題材多樣,有化南京長江大橋的,有畫紫金山的等等。
我覺得這些油畫畫的太好了,欣賞這些作品真是一種美的享受。在二樓現代大師經典作品展廳里,我看見來了著名的美術大師徐悲鴻的幾幅真跡作品,全是畫馬的,有《駿馬圖》、《八駿圖》等。這些作品上,有的馬騰空而起;有的馬奮力奔跑;有昂首佇立,鬃毛隨風飄揚。個個似乎要沖出畫面似的。參觀嶄新的江蘇省美術館新館和經典書畫作品展,讓我覺得很有意義。不僅見識了什么叫創意設計,什么叫高科技,什么叫傳世經典作品。還讓我欣賞了很多古今中國最有名的書畫家的真跡作品,簡直是一頓精神文化大餐。
美術館觀后感6
美術館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地方,許多名畫全在此展出,由此引來了很多的中外游客。
剛剛進門,一堆抽象畫撲入眼簾,抽象畫說來也奇,看著人不像人,樹不像樹,可走近一賞也卻別有一番情趣。
我們繼續往里走,那是應天齊老師的作品,他的畫大部分是用大量的油墨為人們展現出一種立體的感覺,他的作品有的平淡無奇,有的波濤洶涌,有的則栩栩如生,而的卻熱情奔放。一進他的展廳,我就被眼前的“景色”一下子震住了,無論是栩栩如生的“文明”,還是平淡無奇“竹簾”,全都讓人感到瞠目結舌,大廳中間,一塊“金磚”極為醒目,據說這“金磚”是為了紀念西遞老城而制作的,磚上刻有“西遞”二字,這是一位老人家贈給應天齊的,贈后卻去世了,應天齊就把這塊磚當模子,制作了一塊一模一樣的“金磚”。
旁邊的墻上掛了三幅單色調的油墨畫“厚黑”、“無極”、“王者”。其“厚黑”是用特別多的油墨為人們展現出十分立體的藝術,走近細品會令人感到浩瀚大海上的波濤洶涌;“無極”則是純白色的,它則讓人感到自己再天空中自由翱翔;“王者”卻有一種氣勢磅礴的感覺,它以紅色色調為主,使人感到充滿希望。
再往里走是革命右派廖冰兄老人家的漫畫作品,他是悲憤畫神,老人家出生于1920__年,20__年去世,他生前最有名的漫畫是“禁鳴”,這幅畫是一頭肥碩的貓頭鷹用力咬住一只瘦小的公雞,不讓它打鳴,這幅畫反應了文_時期社會的黑暗與腐敗,文化知識分子們就是這只瘦小的公雞,沒有光明,不能自由,此外,他還有“自嘲”、“破爐”、“血膩魚肥”等作品非常有名,這真是“悲憤畫神”呀!
這次參觀不僅讓我長了知識,而且還讓我看到了悲憤畫神廖冰兄,還讓我見識到了用油墨感動世界的應天齊老師,這次參觀收獲不小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