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的范圍?生物圈包括海平面以上約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0000米處,包括大氣圈底部,巖石圈的表面,水圈的全部。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但是,大部分生物都集中在地表以上100米到水下100米的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土壤圈等圈層的交界處,那么,生物圈的范圍?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水圈的大部,巖圈的上部,氣圈的下部
生物圈(biosphere)地球表層中的全部生物和適于生物生存的范圍,它包括巖石圈上層、水圈的全部和大氣圈下層。巖石圈包括土壤,是陸生生物生存的基底。大多數生物生存于土壤上層幾十厘米內,植物根系可伸得較深。限制生命向深層分布的主要因素為缺光、缺氧。石油細菌可生活在地下2500~3000米深處。水圈中幾乎到處有生物,但水體表層和底層生物較多。限制生物分布于深海的主要因素是缺光、缺氧和隨深度而增加的壓力。但在大洋11000米以下仍有深海生物。大氣圈厚度有1000公里以上,接近地面的對流層是發生天氣現象的場所,也是直接構成生物的氣體環境。大多數鳥類只能在1000米以下的空中活動,極少數能飛到5000米以上的空中。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缺氧、缺水、低溫和低氣壓。有些昆蟲可能被大氣環流帶到22000米高的平流層中,但萬米以上的空中不能為生物提供長期生活條件,故此空間稱為“副生物圈”。生物圈是一個不斷進行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并具有一定調節功能的動態平衡的系統。人類對生物圈的主要影響有:溫室效應、破壞大氣臭氧層、酸雨和排放有毒物質造成環境污染。
什么叫生物圈?
生物圈的要領是由奧地利地質學家休斯(E.Suess)在1875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動的領域及其居住環境的整體。
1、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及其生存的環境,涵蓋了空氣、陸地、巖石圈和水圈。
2、從廣義上講,生物圈是一個全球性的生態系統,它融合了所有生物及其相互關系,包括生物與巖石圈、水圈和大氣圈的相互作用。
3、生物圈是由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環境共同構成的圈層。生物不單獨占有空間,而是存在于大氣圈的下層、整個水圈和地殼的上層。大部分生物集中在地面以上100米或水面以下200米的這一薄層內,這一區域是生物圈的核心部分。
生物圈包括海平面以上約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0000米處,包括大氣圈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生物的“立足點”),水圈的全部(距離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生物圈范圍:生物圈包括海平面以上約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0000米處,包括大氣圈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生物的“立足點”),水圈的全部(距離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但是,大部分生物都集中在地表以上100米到水下100米的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土壤圈等圈層的交界處,這里是生物圈的核心。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生物圈的范圍:以海平面為標準來劃分,生物圈向上可到達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處,厚度為2 0千米左右的圈層,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包括地表上下25~34千米內的區域,包括大氣圈的下層,巖石圈的上層,整個土壤圈和水圈。但是,大部分生物都集中在地表以上100米到水下100米的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土壤圈等圈層的交界處,這里是生物圈的核心。
以上就是生物圈的范圍的全部內容,生物圈包括海平面以上約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0000米處,包括大氣圈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生物的“立足點”),水圈的全部(距離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