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姓歷史名人?姓崔的歷史名人有:崔廣,崔琰,崔林,崔篆,崔骃。1、崔廣 漢初人,字少通,號夏黃公。與東園公、綺里季、甪里先生同隱居商山(今陜西省山縣東),四人須眉皆白,故稱四皓。2、崔琰 字季珪,清河東武城人。東漢末年曹操部下。太祖破袁氏,辟琰為別駕從事。曹操征并州,留琰傅曹丕于鄴。那么,崔姓歷史名人?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歷史上崔姓的重要人物有:
秦朝東萊候崔意如;西漢東萊侯崔伯基;東漢文學家崔駟,書法家崔瑗,政論家崔是;北朝北魏白馬公崔宏,司徒崔靈恩,史學家崔鴻;唐朝文學家崔融,詩人崔國鋪、崔顥,宰相崔玄綜、崔知溫、崔仁師,嶺南節度使崔護;北宋畫家崔白,經學家崔子方;明朝畫家崔子忠;清朝學者崔述;民國經學家崔_;
姓崔的歷史名人有:崔廣,崔琰,崔林,崔篆,崔骃。
1、崔廣
漢初人,字少通,號夏黃公。與東園公、綺里季、甪里先生同隱居商山(今陜西省山縣東),四人須眉皆白,故稱四皓。
2、崔琰
字季珪,清河東武城人。東漢末年曹操部下。太祖破袁氏,辟琰為別駕從事。曹操征并州,留琰傅曹丕于鄴。魏初,拜尚書。主曹丕為太子。操貴其公亮,遷中尉。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加魏王,以為意指不遜。罰琰為隸,后賜琰死。
3、崔林
字德儒。清河郡東武城(今山東諸城)人,三國時曹魏大臣。曹操平定冀州,任命崔林為塢長,后改任御史中丞。魏文帝時,為幽州刺史、大鴻臚、司隸校尉。
4、崔篆
西漢安平人。王莽時建新大尹(太守),臨終作《慰志賦》。
5、崔骃
東漢文史學家,涿郡安平(今屬河北省安平縣)人。少與班固、傅毅齊名,曾為府掾,后改主簿,著有《達旨》等,有“儒家之林大才子”之稱。其子崔瑗,官至濟北相。為著名書法家,工章草,其書“點畫精微,神變無礙”,人稱“草賢”,著有《草書勢》。
1. 崔廣、崔顥、崔護等歷史名人。
2. 崔顥,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唐代著名詩人。他在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考中進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寶年間擔任司勛員外郎。
3. 崔顥的詩作中最為人稱道的是《黃鶴樓》,據說李白為之擱筆,贊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4. 《全唐詩》收錄了崔顥的詩作四卷十二首。
1、崔浩:清河東武城(今山東省武城西)人,后魏時期擔任司徒、尚書等要職。他修史堅持直筆,因揭露“國惡”而遭受滅門之禍。
2、崔宏:南北朝時期清河東武城人,官至吏部尚書,曾掌管機要,參與創立多種制度。
3、崔鴻:山東平原人,著名史學家,起初在魏朝擔任中散大夫,后升任黃門侍郎,加授散騎常侍、齊州大中正。他所撰寫的《十六國春秋》一書,是史學界的重要作品。
4、崔顥: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人,唐代著名詩人,官至司勛員外郎。他的詩作早期以閨情為主題,風格華麗;晚期則轉為激昂豪邁。后人將他的詩篇編輯成《崔顥集》。
5、崔護:博陵安平(今屬河北)人,唐代詩人,官至嶺南節度使。他的詩作《題都城南莊》中有“人面桃花相映紅”的千古絕句,廣為流傳。
1. 崔林是三國時期曹魏的大臣,他出生于清河郡東武城(今屬淄博市),屬于北方大族“清河崔氏”。他的主要作品包括《考課議》和《悉舉議宗圣侯祀孔子不須命祀》。
2. 崔骃是東漢時期的著名文人,出生于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縣)。他出身于名門世家,是崔篆的孫子。崔骃自幼聰穎過人,博學多才,13歲已讀遍《詩》《易》《春秋》,并精通諸子百家之言。他曾短暫入仕,后棄官歸家,專心學問,主要作品有《四巡頌》、《安封侯詩》、《三言詩》等。
3. 崔瑗是東漢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及學者,出生于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縣)。他在書法上以草書著稱,師法杜度,有“崔杜”之稱。崔瑗文學成就亦高,據《后漢書》本傳記載,他撰有各種文體五十七篇,現存的以《座右銘》最為人熟知。在治學上,他與諸多學者交游,精通天文、歷法、京房易學。
4. 崔白是北宋時期著名的畫家,出生于濠州(今安徽省鳳陽縣)。他是最早發揮寫生精神的畫家之一,以超群的觀察力和描繪力探索畫作,改變了百余年墨守成規的“黃筌畫派”,成為北宋畫壇的革新主將,受到畫壇的尊崇。他的主要作品有《雙喜圖》、《寒雀圖》、《秋蒲蓉賓圖》等。
崔姓歷史名人才華橫溢,在文學、藝術等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以上就是崔姓歷史名人的全部內容,1、崔琳,唐代貝州武城(今河北故城南)人。政事開明,開元(公元713—729年)間為中書舍人,累官太子少保。為唐玄宗器重,曾書其名,以金甌覆蓋之。2、崔玄暐,唐代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長安初(公元701年)為天官侍郎,歷任鳳閣侍郎、中書令,封博陵郡王。其弟崔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