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選修2?1、選修二化學課本共分為六章,分別介紹了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物質結構基礎、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以及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質。2、第一章介紹了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讓學生了解了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以及如何計算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那么,化學選修2?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 硫酸根離子的檢測:BaCl2 + Na2SO4 ===Ba SO4 +2 Na Cl
2碳酸根離子的檢測:CaCl2 + Na2 CO3 ===2 Na Cl + Ca CO3
△
3 碳酸根與鹽酸反應: 2HCl + Na2 CO3===2 Na Cl + H2O +
CO2↑
4 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2Cu
+ CO2↑
5 鐵片與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6 氯化鈣與碳酸鈉溶液反應:CaCl2 + Na2 CO3 =2 Na Cl + Ca CO3↓
7 鈉在空氣中燃燒:4Na+2O2===2Na2O2
鈉與氧氣反應4Na+O2===2Na2O
8 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9 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10 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11 鐵與水蒸氣反應:3Fe + 4H2O === Fe3O4 + 4H2↑
12 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Al + 2NaOH + 2H2O===2NaAlO2
+ 3H2
13 氧化鈣與水反應:CaO + H2O === Ca(OH)2
14 氧化鐵與鹽酸反應: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15 氧化鋁與硫酸反應:Al2O3 + 3H2SO4===Al2(SO4)3
+ 3H2O
16 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2O3 + 2NaOH ===2NaAlO2
+ H2O
18 硫酸亞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Fe SO4+ 2NaOH=== Fe(OH)2↓ +Na2SO4
△
19 氫氧化亞鐵被氧化成氫氧化鐵:4Fe(OH)2+O2+2H2O=4Fe(OH)3
20 氫氧化鐵受熱分解:2Fe(OH)3===Fe2O3+3H2O
21 實驗室制取氫氧化鋁: 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6NH4Cl
22 氫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
23 氫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NaOH + Al(OH)3=== NaAlO2
+ 2H2O
24 氫氧化鋁加熱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25 三氯化鈦溶液與鐵粉反應:2FeCl3 + Fe === 3FeCl2
26 氯化亞鐵溶液中通入氯氣:2FeCl2 +
Cl2=== 2FeCl3
27 二氧化硅與氫氟酸反應:4HF + SiO2 === SiF4+
2H2O
△
硅單質與氫氟酸反應:Si + 4HF = SiF4 +H2↑
28 二氧化硅與氧化鈣反應:SiO2+CaCO3=== CaSiO3+CO2↑
29 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NaOH + SiO2 === Na2SiO3
+H2O
30 往硅酸鈉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H2O === H2SiO3↓ +Na2 CO3
31 硅酸鈉與鹽酸反應:Na2SiO3 +2 HCl ===
H2SiO3↓ +2 Na Cl
32 氯氣與金屬鐵反應:3Cl2 +2Fe === 2FeCl3
33 氯氣與金屬銅反應:Cl2 + Cu === CuCl2
34 氯氣與金屬鈉反應:Cl2
+ Na2 === 2NaCl
35 氯氣與水反應:Cl2 + H2O === HCl +
HClO
36 次氯酸見光分解: 2HClO
=== 2HCl + O2
37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Cl2 + 2NaOH === NaCl +NaClO + H2O
38 氯氣與消石灰反應:2Cl2+2Ca(OH)2=== CaCl2
+ Ca(ClO)2 + 2H2O
39 鹽酸與硝酸銀反應:AgNO3+ HCl === AgCl↓+H NO3
40 漂白粉長期露置在空氣中:Ca(ClO)2+ CO2 +H2O=== CaCO3↓ + 2HClO
41 二氧化硫與水反應:SO2 + H2O === H2SO3
42 氮氣與氧氣放電下反應:N2 + O2 === 2NO
43 一氧化氮與氧氣反應:2NO + O2=== 2NO2
44 二氧化氮與水反應:3NO2+H2O ===2HNO3
+ NO
45 二氧化硫與氧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2SO3 + O2=== 2SO3
46 三氧化硫與水反應:SO3 + H2O === H2SO4
△
47 濃硫酸與銅反應:2H2SO4(濃) + Cu===
CuSO4 + SO2 + 2H2O
△
△
48 濃硫酸與木炭反應:2H2SO4(濃) + C===CO2
+ 2SO2 + 2H2O
49 濃硝酸與銅反應:4HNO3(濃)+Cu===Cu( NO3)2 + 2NO2↑ + 2H2O
△
50 稀硝酸與銅反應:4HNO3(濃) + C
=== CO2+ 4NO2 + 2H2O
51 氨水受熱分解:NH3·H2O===NH3↑ + H2O
△
52 氨氣與氯化氫反應:NH3 +
HCl === NH4Cl
△
53 氯化銨受熱分解:NH4Cl
=== NH3 + HCl
54 碳酸氫銨受熱分解:NH4HCO3===NH3 ↑+ H2O +CO2↑
55 硝酸銨與氫氧化鈉反應:NH4NO3 + NaOH ===NH3↑ + NaNO3 + H2O
56 氨氣的實驗室制法:2NH4Cl + Ca(OH)2 === 2NH3↑ + CaCl2 + 2H2O 57 氯氣與氫氣反應:Cl2 + H2 === 2HCl
58 硫酸銨與氫氧化鈉反應:(NH4)2SO4+ 2NaOH ===2NH3↑ + Na2SO4+2 H2O
59 SO2 + CaO = CaSO3
60 SO2+Ca(OH)2===CaSO3+H2O
61 SO3 + Ca(OH)2 === CaSO4↓ + H2O
62 Cl2+SO2 +2H2O
=== H2SO4 +2HCl
63 SO2 + 2H2S=== 3S↓ + 2H2O
64 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65 Si + 2F 2 === SiF4
△
66 Si+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
△
67硅單質的實驗室制法:粗硅的制取:2C + SiO2 ===
Si+CO2
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結構:如: 的質子數與質量數,中子數,電子數之間的關系:
1、數量關系: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2、電性關系:
原子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陽離子核外電子數=核內質子數-電荷數
陰離子核外電子數=核內質子數+電荷數
3、質量關系: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
二、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周期序數=電子層數
七個周期(1、2、3短周期;4、5、6長周期;7不完全周期)
主族元素的族序數=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18個縱行(7個主族;7個副族;一個零族;一個Ⅷ族(8、9、10三個縱行))
2、元素周期律
(1)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比較
a. 單質與水或酸反應置換氫的難易或與氫化合的難易及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
b. 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堿性或酸性強弱
c. 單質的還原性或氧化性的強弱(注意:單質與相應離子的性質的變化規律相反)
(2)元素性質隨周期和族的變化規律
a. 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金屬性逐漸變弱
b. 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c. 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
d. 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3)第三周期元素的變化規律和堿金屬族和鹵族元素的變化規律(包括物理、化學性質)
(4)微粒半徑大小的比較規律:a. 原子與原子b. 原子與其離子 c. 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
額 你是告訴了吧 去看看你們買的輔導書 里面就有知識點 你跑到這上面來 怎么能讓別人臨時幫你說啊 否則我們都能出書了 而且是一等一的高手啊
高二年級部分
一、特殊顏色,特殊現象,特殊性質:
(一)、特殊性質:
1、二氧化硅(SiO2)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SiO2 + H2O == ×;
SiO2 +2 OH— == SiO32— + H2O
因此,裝堿液的試劑瓶,必須用塞,否則會生成而使試劑瓶粘接打不開。
SiO2 + CaO === CaSiO3 (鋼渣、鐵渣)
2、*要找原子晶體,請到碳族來:
金剛石(C)、晶體硅(Si)、金剛砂(SiC)、二氧化硅(SiO2)
3、硅是最好的半導體,地殼中的元素含量前四位為:氧硅鋁鐵
n1
n2
=
微1
微2
n1
n2
=
V1
V2
。
4、最硬的物質是,最純的物質是,組成物質種類最多的元素是 。
5、造水泥的原料是 ;造玻璃的原料是
反應方程式是 ;
6、金屬的特性是。金屬能導電、能傳熱都是因為。黑色金屬是。冶煉金屬的方法有
構成原電池的條件是
舉例說明什么是電化學腐蝕
寫出電極反應式
7、鎂、鋁都是輕金屬,都可以用來制造輕合金。鎂有兩條特殊性是:
①、
②、
鋁有兩條特殊性是:①、
②、
鋁熱劑是 的混合物。
凡是有鋁參加反應并生成氫氣的話,則鋁前邊的系數必是“2”,氫氣前邊的系數必是“3”。
8、兩性氧化物只有“Al2O3”;兩性氫氧化物只有“Al(OH)3”
Al2O3 + H+ ==;Al2O3+OH —==
Al(OH)3 +H+ == ;Al(OH)3 +OH —==
特別注意:Al(OH)3 只會與強酸、強堿溶液反應,而不會與弱酸(碳酸H2CO3)、弱堿(氨水—NH3·H2O)溶液反應。
1,氧化性:化學方程式 基本反應類型 反應現象 用途
F2 +Xe(過量)=紫外線=XeF2 化合反應 — —
2F2(過量)+Xe=加熱=XeF4 化合反應 — —
3F2+Xe=高壓=XeF6 化合反應 — —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屬) 化合反應 — —
2F2 +2H2O=4HF+O2 化合反應 劇烈反應放出熱量,產生白霧 —
2F2 +2NaOH=2NaF+OF2 +H2O 化合反應 反應劇烈,放出大量熱 —
F2 +2NaCl=2NaF+Cl2 化合反應 — —
F2 +2NaBr=2NaF+Br2 化合反應 — —
F2+2NaI =2NaF+I2 化合反應 — —
F2 +Cl2 (等體積)=2ClF 化合反應 — —
3F2 (過量)+Cl2=2ClF3 化合反應 — —
7F2(過量)+I2=2IF7 化合反應 — —
Cl2 +H2 =光照或點燃=2HCl 化合反應 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大量熱,有白霧生成 氯化氫的合成,制備鹽酸.
3Cl2 +2P===2PCl3 化合反應 — —
Cl2 +PCl3 ===PCl5 化合反應 — —
Cl2 +2Na===2NaCl 化合反應 鈉在氯氣中加熱熔融,表面附著白色固體.若繼續加熱,鈉在氯氣中燃燒,有黃色火焰,放出大量熱,產生白煙.—
3Cl2 +2Fe===2FeCl3 化合反應 — —
Cl2 +2FeCl2 ===2FeCl3 化合反應 — —
Cl2+Cu===CuCl2 化合反應 — —
2Cl2+2NaBr===2NaCl+Br2 化合反應 — —
Cl2 +2NaI ===2NaCl+I2 化合反應 — —
5Cl2+I2+6H2O===2HIO3+10HCl 氧化還原反應 — —
Cl2 +Na2S===2NaCl+S 化合反應 — —
Cl2 +H2S===2HCl+S 化合反應 —— —
Cl2+SO2 +2H2O===H2SO4 +2HCl 化合反應 — —
Cl2 +H2O2 ===2HCl+O2 氧化還原反應 — —
2O2 +3Fe===Fe3O4 化合反應 鐵在純氧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生成黑色固體.—
O2+K===KO2 化合反應 鉀在純氧中燃燒,有淺紫色火焰,產生黃色固體.制備超氧化鉀.
O2+2K=K2O2 化合反應 — —
S+H2===H2S 化合反應 — —
2S+C===CS2 化合反應 — —
S+Fe===FeS 化合反應 — —
S+2Cu===Cu2S 化合反應 加熱熔融后反應,固體變黑.—
3S+2Al===Al2S3 化合反應 — —
S+Zn===ZnS 化合反應 加熱后劇烈反應,放出白光,產生大量熱.—
N2+3H2===2NH3 化合反應 — —
N2+3Mg===Mg3N2 化合反應 鎂在氮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熱,產生淡黃色固體.—
N2+3Ca===Ca3N2 化合反應 — —
N2+3Ba===Ba3N2 化合反應 鋇在氮氣中點燃,發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熱.—
N2+6Na===2Na3N 化合反應 — —
N2+6K===2K3N 化合反應 — —
N2+6Rb===2Rb3N 化合反應 — —
P2+6H2===4PH3 化合反應 — —
P+3Na===Na3P 化合反應 磷和鈉受熱后劇烈反應,放出熱量,產生灰白色固體.—
2P+3Zn===Zn3P2 化合反應 — —
H2+Br2===2HBr 化合反應 氫氣在溴蒸汽中點燃,放出熱量,紅棕色逐漸褪去,產生白霧.—
TlCl3+2Ag===TlCl+2AgCl 氧化還原反應 — —
2.還原性 S+O2===SO2 (點燃) S+6HNO3(濃)===H2SO4+6NO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N2+O2===2NO 4P+5O2===P4O10(常寫成P2O5) 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 PX3+X2===PX5 P4+20HNO3(濃)===4H3PO4+20NO2+4H2O 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點燃==2CO C+O2(足量)==點燃==CO2 C+CO2===2CO C+H2O==高溫==CO+H2(生成水煤氣) 2C+SiO2===Si+2CO(制得粗硅) Si(粗)+2Cl2===SiCl4 (SiCl4+2H2===Si(純)+4HCl) Si(粉)+O2===SiO2 Si+C===SiC(金剛砂) Si+2NaOH+H2O===Na2SiO3+2H2 3,(堿中)歧化 Cl2+H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堿或光照促進歧化)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6KOH(熱,濃)===5KCl+KClO3+3H2O 3S+6NaOH===2Na2S+Na2SO3+3H2O 4P+3KOH(濃)+3H2O===PH3+3KH2PO2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CaC2+CO 3C+SiO2===SiC+2CO PdCl2+H2===Pd↓+2HCl(氫氣通入氯化鈀溶液,鈀被置換出來)
以上就是化學選修2的全部內容,大。化學選修二和之前的聯系大。人教版高中化學分為兩大模塊—必修和選修。其中,必修分為2個模塊;選修分為6個模塊,選修是必修的拓展和延伸。必修和選修是一種螺旋上升的關系,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簡單將兩部分內容重復講一次,更加不能因節省時間將必修和選修的內容合并起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