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識點總結?選擇透過性膜:細胞膜上具有載體,且不同生物的細胞膜上載體種類和數量不同,構成了對不同物質吸收與否和吸收多少的選擇性。(如:細胞膜等各種生物膜)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四章重要知識點總結篇二 一、探索歷程 二、那么,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識點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篇1
第一章 走近細胞
第一節 從生物圈到細胞
一、相關概念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植物沒有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關知識:
1、病毒(Virus)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體。主要特征:
①、個體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間,大多數必須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見;
②、僅具有一種類型的核酸,DNA或RNA,沒有含兩種核酸的病毒;
③、專營細胞內寄生生活;
④、結構簡單,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質外殼所構成。
2、根據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即噬菌體)三大類。根據病毒所含核酸種類的不同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見的病毒有:人類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類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煙草花葉病毒等。
第二節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一、細胞種類:根據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二、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
1、原核細胞:細胞較小,無核膜、無核仁,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個環狀DNA分子)集中的區域稱為擬核;沒有染色體,DNA不與蛋白質結合,;細胞器只有核糖體;有細胞壁,成分與真核細胞不同。
高一生物必修1復習提綱(蘇教版)
第一章 生物科學和我們
一、 基因治療的原理
二、 “自然發生說”:四個科學家的實驗以及觀點(支持還是反對?)
第二章 細胞的化學組成
1. 水:存在形式,生理功能
2. 無機鹽:存在形式,生理功能
3.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碳骨架
4. 糖類:組成元素、種類(植物細胞,動物細胞)、功能
5. 脂質:組成元素、種類、功能
6. 蛋白質:組成元素、基本單位(結構通式,書寫)、肽鍵(書寫)、功能,計算題(肽鍵和脫去水分子數、蛋白質分子量)
7. 核酸:組成元素、基本單位(哪三部分構成?)、分類、功能
8. 實驗部分:糖類、脂肪、蛋白質鑒定的試劑、步驟、現象。
第三章 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1. 細胞學說的創立者以及內容
2. 了解顯微鏡的發展史
3.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別
4. 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區別
5. 細胞膜的結構、結構特性(流動性)、功能特性(選擇透過性)、功能
6. 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及功能
7. 細胞質的構成及成分
8. 細胞器的分布、結構及功能:
雙層膜:葉綠體、線粒體
單層膜:內質網、高爾基體、液泡
無 膜:核糖體、中心體
9.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
10.被動運輸的特點及通過此運輸方式的分子有哪些?
11.簡單擴散與易化擴散的區別
12.主動運輸的特點及通過此運輸方式的分子有哪些?
13.被動運輸與主動運輸的區別?
第四章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1. ATP與ADP的轉化過程及ATP在代謝中的作用
2. 酶的概念及特性(三個),酶促反應的過程
3. 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溫度、pH值、底物濃度、酶濃度?都分別有什么影響?
4. 葉綠體色素的種類及作用
5. 光合作用的認識過程(注意每個科學家所做實驗的方法及結論)
6. 光合作用的概念?兩個階段?每個階段場所、所需條件、物質轉化、能量轉化、反應式以及兩階段的聯系。
成功呈概率分布,關鍵是你能不能堅持到成功開始呈現的那一刻。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歸納2020,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歸納1
第四章 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
01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
一、滲透作用:水分子(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作用。
二、原生質層: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三、發生滲透作用的條件:
1、具有半透膜
2、膜兩側有濃度差
四、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內溶液濃度→細胞失水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內溶液濃度→細胞吸水
02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一、細胞膜結構:磷脂 蛋白質 糖類
二、結構特點: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功能特點:選擇透過性
03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
一、相關概念
1、自由擴散:物質通過簡單的擴散作用進出細胞。
2、協助擴散:進出細胞的物質要借助載體蛋白的擴散。
3、主動運輸:物質從低濃度一側運輸到高濃度一側,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同時還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
二、 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的比較
三、離子和小分子物質主要以被動運輸(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的方式進出細胞;大分子和顆粒物質進出細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高中生物合集
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
1234
簡介:高中生物優質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校合集。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的思維導圖怎么畫?生物必修一的內容主要是細胞的相關內容,關于第四章則主要講的是細胞中的物質如何輸入以及輸出的過程與原理,通過思維導圖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比較完善的知識框架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的思維導圖吧~
首先這一章就是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通過細胞的吸水和失水質壁分離以及復原來展示了物質是如何跨膜運輸的,通過一系列的案例以及實驗,最終科學家們得出了細胞膜和其他的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這一結論,也就是確認了,物質是可以透過膜來進行運輸的。
生物膜的流動是經歷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探索的,在最初19世紀的時候,歐文就提出了膜是由脂質構成的,在20世紀初的時候經過化學分析,發現膜的主要成分還有蛋白質,后來又經過一系列的實現,最終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動鑲嵌模型被廣泛認可。
關于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動鑲嵌模型主要內容是:磷脂雙分子層構成了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動性。蛋白質分子有的鑲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有的貫穿于整個磷脂雙分子層。大多數蛋白質分子也是可以運動的。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主要分為了小分子的物質或離子以及一些大分子的物質胞吞胞吐,小分子的物質又分為主動運輸和被動運輸,被動運輸分為自由擴散以及轉運蛋白的協助擴散,而主動運輸則需要載體蛋白和消耗細胞代謝產生的能量進行。
以上就是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識點總結的全部內容,高一必修一生物第四章思維導圖如下:細胞的統一性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是構成有機體的基本單位;是代謝與功能的基本單位;是有機體生長與發育的基礎;是繁殖的基本單位,是遺傳的橋梁;是生命起源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