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生物?【答案】: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s):由于基因在進化上的保守性和遺傳密碼的通用性,從某一種生物得到的有關基因性質或功能方面的信息往往也適用于其他生物。因此,可利用一些個體較小、容易培養、操作簡單、那么,模式生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小鼠的基因組計劃已基本完成。基因組序列的大量信息為研究基因功能及其表達調控、胚胎發育和人類疾病的分子機制提供了條件基礎和技術手段;
2
、小鼠生理生化和發育過程和人類相似,基因組和人類98%同源,所以很多小鼠疾病模型可以基本上真實的模擬人類疾病的發病過程及對藥物的反應;
3
、小鼠的基因改造技術成熟;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基因改造技術誕生以來到最新的技術突破,基因改造技術在小鼠模型構建方面日趨完善。美國科學家MarioR.Capecchi、OliverSmithies和英國科學家MartinJ.Evans因“涉及使用胚胎干細胞進行小鼠特定基因修飾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發 現” 而獲得2007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4
、小鼠繁殖能力強,性成熟早,體型小巧且易于管理,用于實驗更加方便快捷。
小鼠作為模式生物的優點包括:
1. 與人類親緣關系近,哺乳類模式動物發展程度最高。
2. 遺傳操作手段先進,體型小,繁殖速度快,生命周期相對較短。
3. 完成全基因組測序,遺傳背景清晰。
4. 有利于回答研究者關注的問題,具有代表性。
5. 易于在實驗室內飼養繁殖,且實驗結果具有可重復性。
而小鼠作為模式生物的缺點包括:
1. 在一些生理解剖方面存在局限性,可能無法完全代表其他物種的情況。
2. 盡管小鼠是常用的模式生物,但并非所有的實驗都適合用小鼠進行,在血藥濃度等藥物代謝等研究方面可能存在局限性。
總的來說,小鼠作為模式生物在科研領域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時也需要注意其適用的范圍和局限性。
【答案】:(1)病毒。結構簡單,基因組小(5~270kb)。適合遺傳操作,侵入細胞后自身復制。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間相互作用,基因表達調控,腫瘤發生機制和防治等。
(2)大腸桿菌。基因組為環狀DNA(4.2×103kb,約4288個基因)。易培養,生長快,基因結構簡單,突變株的誘變、分離和鑒定容易。用于研究早期基因表達調控等。
(3)酵母。真核單細胞(約1.2×104kb,約5885個基因)。除具有上述細菌的優點外,還有細胞核和各種細胞器。用于構建人工染色體,細胞周期研究,蛋白質相互作用,基因表達調控,膜泡運輸,細胞分化與衰老等。
(4)線蟲。C.elegans(1×105kb,約19099個基因)。成體長僅1mm,959個細胞,生命周期3天,繁殖快,通體透明,體內每個細胞可被追蹤。用于細胞發育、分裂、分化、死亡、衰老和基因組學等。
(5)小鼠。進化方面最接近人類(3.0×106kb,約30000個基因)。已建立近千個品系。用于遺傳學、組織胚胎學研究,疾病分子機制研究、疾病治療臨床前研究,高等動物基因組學等。
【答案】: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s):由于基因在進化上的保守性和遺傳密碼的通用性,從某一種生物得到的有關基因性質或功能方面的信息往往也適用于其他生物。因此,可利用一些個體較小、容易培養、操作簡單、生長繁殖快的生物來研究某一生物學問題,這類生物稱為模式生物。
經典:果蠅,小白鼠,玉米,豌豆,大腸桿菌,噬菌體,酵母等;現代:果蠅,線蟲,斑馬魚,擬南芥,水稻,微生物也常用大腸桿菌和酵母等;
以上就是模式生物的全部內容,顧名思義,就是一些已經被前輩科學家研究很久,并已經被做了很多實驗的動物/生物是模式生物。生物學家通過對選定的生物物種進行科學研究,用于揭示某種具有普遍規律的生命現象,這種被選定的生物物種就是模式生物。如: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