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音樂

音樂指揮家手勢,音樂指揮家手勢圖片

  • 音樂
  • 2023-05-17
目錄
  • 指揮的正確手勢
  • 音樂指揮家手勢解讀
  • 合唱手勢八個動作圖
  • 大合唱指揮手勢速成
  • 明天會更好合唱指揮手勢圖解

  • 指揮的正確手勢

    四二拍指棗遲揮圖示↑

    四三拍指揮圖示↑

    音樂指揮手勢要領

    左手高舉過頭頂,右手與額頭平行,右手向右下方用力,左手向左下方芹知用力。再向下的過程中,手指張開,手就像兩手放松下垂一樣的動作,但不是將手垂下,是將手與與耳朵平行,再向上回到原來的位置,再回的過程中,手指收攏。就這樣重復。

    前奏時準備左手與額頭平行,右手高舉過頭頂,前奏開始時,左手不動,右手向右下方用力,再向下的過程中,手指張開,將手與與耳朵平行,再向上回到原來的位置,再回的過程中,手指收攏。就這樣重復,直至前奏結束,開始唱。

    結束時歌唱完后一直做下去凳首李,直到音樂結束時,用兩只手向中心畫圈,畫一個蝴蝶結的形狀,表示結束

    音樂指揮家手勢解讀

    指揮手勢的基本原則:

    1.每一小節的第一拍(即強拍)向下擊拍。

    2.每一小節的最后一拍向上擊拍。

    3.在次強拍上改變擊拍方向(向左或向右)。

    以下是常見拍子的指揮圖式:

    初學者在練習視唱時,可結合指揮圖式進行練習,這有助于學習者建立節奏感裂耐和增強對節拍運動的理解。

    擴展資料:

    指揮是指各類管弦樂隊、合唱隊等集體性的音樂表演時,站在樂隊或合唱賣碧隊前面手拿指揮棒、并結合肢體語言指示如何演奏或演唱的人。指揮者右手持指揮棒(合唱指揮一般不肆配春用指揮棒)掌握速度和節拍;左手主要表示強弱等樂曲表情。臉部表情、頭部以及身體的動作,也是指揮的一個方面,指揮的任務主要是控制演奏的速度和節奏,最終的目的是正確地表達樂曲的精神和作者的意圖。指揮時,右手負責擊拍,左手輔助右手擊拍或做表情提示。

    參考資料:指揮

    合唱手勢八個動作圖

    一、指揮的基本姿勢

    指揮站立要穩,身體有控制的放松,垂肩而立,雙腳分開,背部形象舒展、高大,感覺舒適而自然;面部表情豐富而自然;眼睛明亮而富于表達。指揮的雙手蘊涵著豐富的合唱藝術語言,每一個動作都表達著一定的意圖。手是合唱指揮的主要。

    手的基本姿勢可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1、常用姿勢手指自然彎曲,掌心向下,形狀似放在排球上的感覺。擊拍點位于中指的掌指關節處,擊拍時手腕一定要保持穩定,千萬不能上下擺動。右手掌心永遠向著下方、前下方;左手掌心也可向著側內方、側內下方及側內上方,除極特殊需要,掌心不應向正前方。

    2、手握空拳表示強而有力,強收拍時經常使用。

    3、拇指和食指輕捏,表示弱,弱收拍時也經常使用。

    4、手掌自然伸張,表示柔和、抒情。

    5、左手掌心向側內方、側內上方,稍呈緊張狀態,表示強而有力。手臂逐漸向上抬起則表示漸強。指揮線條由手來完成,小臂附著于手的運動,大臂則跟隨小臂運

    動。當手向中央收攏時,小臂收回,大臂逐漸靠近身體;手向側前方運動時,大臂則逐漸離開身歲漏體兩側。指揮的基本姿勢須結合擊拍動作經常練習,是指揮者必不可

    少的功課。一定要一絲不茍,嚴格要求。

    二、指揮的擊拍動作

    擊拍動作是指揮者進行指揮活動最重要的基本動作。這個動作的正確與否、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指揮工作的成敗。擊拍動作包括兩個部分:

    1、擊拍是由肩部發力并帶動大臂、小臂,手自上而下的一個擊打動作。感覺與拿錘子釘釘子相似。這個動作的最低點力量最大,被指揮理論稱為“拍點”。

    2、反射是由擊拍后自然產生的一個反彈動作。感覺與擊鼓后的反彈動作相似。

    認真體會:點前加速、肌肉緊張;點后減速,肌肉放松是掌握擊拍動作的要領。

    擊拍是指揮的基本功,業余指揮要下一定功夫練習。

    三、指揮的擊拍技巧

    為了適應音樂速度、力度、情感等不斷變化的需要,就要調整擊拍與反射角的大小和擊拍過程的速度、力度,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擊拍技巧類型。一般規律是:

    快速、跳躍、節奏強的音樂,擊拍穗遲的速度快、力度大、反射角度小;慢速、柔和、節奏緩和的音樂,擊拍的速度慢、力度小反射角度大。基本指揮法大致有以下幾

    種:

    1、直線型擊拍線條為自上而下的直線,拍點十分清晰,反射角為銳角,擊拍點前后的加速和減速十分明顯。直線型是擊拍動作的基本形態,多用來表現中速和較快、快、很快速的音樂及非連音、跳音〔頓音、斷音〕的唱法。

    2、斜線型擊拍線條為斜線,拍點清晰,但反射角不如直線型尖銳,擊拍點前后的加速和減速明顯。適用于表現適中的速度和力度,以及非連音為主的唱法。

    3、弧線型反射線條為較大斜線,擊拍線與反射線呈弧線連接,拍點只在內心的速度感覺中存在,幾乎沒有擊拍點前后加速和減速的感覺;適合表現慢速、抒情、力度較弱的連音唱法。

    指揮法是在指揮者的指揮實踐中不斷創造和總結出來的,指揮者可在指揮實踐中正確、靈活、綜合使用和創立不同的指揮方法。

    四、指揮的動作技巧

    指揮法帶有很強的技巧性,學習者必須通過經常、認真地練習方可獲得。練習時應注意以下亊項:

    1、認真體會有關理論和技術要領;

    2、保持正確的姿勢;

    3、注意雙手動作的范圍;

    4、手腕支撐著手的動作,不要上下擺動,掌心要始終向下或前下方;

    5、雙臂抬起自然,不要高舉在胸前,雙臂不要夾緊;

    6、雙肩放松,不可隨擊拍動作上下聳動;

    7、肘部放松、自然下垂,不要夾緊,也不能過分向外撐出;

    8、擊拍線條要始終在前面的縱平面上,上下左右進行,萬萬不可揮向合唱團;

    9、基本的擊拍練習,是指揮者的必練功課。這種練習簡單而枯燥,但必須熟練掌握。

    五、設計指揮圖式的原則

    指揮圖式是按照節拍的強弱規律設計的,節拍的強弱無非有強拍、次強拍、弱拍三種情況。生活實踐告訴我們,自然用力的方向大都是自上而下的,重心向下、離心向上才符合物體運動的力學規律,設計指揮圖式也須遵循這個原理。

    于是,就產生了以下原則:擊拍動作方向:強拍由上向下,次強拍由內上向外下,弱拍由外上向內下。反射動作方向:反之。以上是設計指揮圖式總的原則。

    偶而弱拍的方向會和次強拍的方向重疊,雖然方向相同,但線條的長短、拍點的高低是截然不同的。

    1、強拍自上而下的直線;

    2、乎族爛次強拍自上而下由內向外的長斜線;

    3、弱拍自上而下向內或向外的短斜線。

    反射線總是于擊拍線方向相反,并用直線、斜線、弧線使擊拍線連結起來。

    指揮圖式并沒有統一規定,也不是每個人的指揮圖式都必須完全一樣。指揮圖式是可以自己設計的,只要符合音樂中節拍的強弱規律,符合物體運動力學原理,遵循指揮圖式設計原則,指揮起來舒服、自然就是合理的。

    有的合唱指揮在其著作中認為:弱拍是自下而上的托舉動作,我是不贊同的。弱拍的擊拍怎樣托舉?不能理解。

    我認為:在基本的指揮圖式中,只要是擊拍線,無論是強拍、次強拍還是弱拍總的趨勢都應是自上而下的。因為擊拍動作是需要發力的,只有這樣才符合“重心向

    下”的原理。只是為了區別強拍、次強拍和弱拍,有上下線、上下長斜線和上下短斜線的細微差別。我們知道:反射線總是與擊拍線的方向相反的,反射動作是需要

    放松的,反射線才符合“離心向上”的原理。有一些初學者在指揮過程中,常出現“反拍”現象,就是違背了指揮圖式設計原則的原故。

    六、常用拍子的指揮圖式

    樂曲的拍子有三種:

    1、單拍子:每小節只有一個強拍的二拍子、三拍子。

    2、復拍子: 每小節不止一個強拍同類型單拍子的序列。

    3、混合拍子:每小節不止一個強拍不同類型單拍子的序列。

    常用基本拍子的指揮圖式是: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其它拍子的圖式都由這三種圖式演變而成。圖式由三個部分組成,即:擊拍線(實線)、拍點(位于擊拍線末端,擊拍線與反射線的交匯點)、反射線(虛線)。

    1、單拍子

    a、二拍子二拍子的樂曲最為常見,指揮圖式也是最基本的。常見的拍號有:四二拍、二二拍。

    圖式中,第一拍的拍點在腰帶處,第二拍的拍點可稍高。圖式均表示右手圖式,練習時,可用雙手同向

    對稱進行。

    b、三拍子常見的拍號有:四三拍、八三拍、

    2、復拍子

    復拍子的圖式不能用重復的單拍子的圖式來表示,如:四拍子圖式并不是兩個二拍子圖式的重復。因為,復拍子的每一小節中只有一個強拍,如果用兩個二拍子的圖

    式來表示,就出現了兩個強拍的情況,會影響作品表現上的平穩、連貫,甚至會使人弄不清拍子的具體位置,而使演唱出現混亂。

    a、四拍子由(2+2)組合而成。每小節有四拍,第一拍為強拍,第三拍為次強拍,其它為為弱拍。常見的拍號有:四、四拍。

    b、六拍子由(3+3)組合而成。每小節有六拍,第一拍為強拍,第四拍為次強拍,其它為弱拍。常見的拍號有:八六拍、四六拍。

    c、九拍子由(3+3+3)組合而成。每小節有九拍。

    第一拍為強拍,第四拍、第七拍為次強拍,其它為弱拍。常見的拍號有:八、九拍。

    d、十二拍子由(3+3+3+3)組合而成。每小節有十二拍,

    第一拍為強拍,第四拍、第七拍、第十拍為次強拍,其它為弱拍。常見的拍號有:八、十二拍

    復拍子中的六拍子、九拍子、十二拍子等,由于強拍出現的周期較長,前進的動力受到緩沖,所以樂曲多為較慢的速度,常表現平靜、柔和、抒情的情緒,指揮線條也要平穩、連貫。如果樂曲的速度較快,指揮圖式則要簡化。圖式的簡化將在以后的內容中介紹。

    3、、混合拍子

    a、五拍子由(2+3)或(3+2)組合而成。每小節第一拍為強拍,下一個重音為次強拍,其它為弱拍。常見的拍號有:四、五拍。

    b、七拍子由(2+2+3)或(2+3+2)或(3+2+2)組合而成。從混合拍子的定義來看,七拍子不會是(3+4)或(4+3)的結構,明確了七拍子的拍子結構,才能正確的設計出七拍子的指揮圖式。每小節有一個強拍,兩個次強拍,其它為弱拍。常見的拍號有:四、七拍。

    七、起 拍

    起拍是指揮的第一個動作,是指示伴奏或合唱團從預備至開始的指揮過程。在起拍動作中,要暗示合唱歌曲開始時的速度、力度和基本情感。因此,起拍是指揮的一個重要步驟。起拍動作包含三個部分:

    1、預備

    眼睛首先環視合唱團,以集中合唱團員的注意力,面部表情堅定而自信,眼睛里充滿著合唱作品中的情感和對合唱團成功演唱的期待。雙手緩緩抬起并回落,回落后要保持相對穩定、靜止狀態。右手稍高,雙手距離約二十公分,高度在胸部以下。肩部和手臂放松、自然。

    如果合唱有前奏,伴奏是鋼琴一件樂器,可只用右手做預備動作,左手則在引進合唱時加入指揮動作。如果伴奏是一個較大的樂隊,則需要雙手做預備動作。指揮在

    排練時,不要養成在預備動作中講話的不良習慣。因為,指揮在做了預備動作后,合唱團員注意力都處在高度集中的狀態,隨時準備吸氣演唱,預備時間過長就會使

    大家松懈。久而久之,預備動作會失去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2、吸氣

    吸氣是起拍過程中關鍵的動作。它的動作要領是:吸氣前的預備動作雙手必須是靜止狀態,位置在起拍前一拍的拍點上。然后明確、果斷地做出吸氣動作,不能有絲

    毫的猶豫,吸氣動作實際上就是已經練習過的反射動作。指揮在做吸氣動作的同時,自己也要和合唱團一起吸氣。吸氣是合唱作品的一部分。因此,吸氣的速度應和

    歌曲的速度、律動一致。吸氣動作開始于起唱前一拍的拍點并與起拍動作相連,吸氣動作的方向一定要準確。否則,就不能正確聯結到指揮圖式中起唱的第一拍而導

    致混亂,吸氣與起拍是一個連續動作的兩個部分。

    3、起拍

    吸氣之后擊出的第一拍稱起拍,并從這一拍開始進入指揮圖式,合唱團在拍點上進入演唱。

    由于歌曲開始拍可以處在小節內的不同位置,所以,又有正規節奏起拍和非正規節奏起拍之分。正規節奏起拍:即在小節線后第一拍、強拍處起拍;非正規節奏起

    拍:是指在非強拍處起拍。無論哪種起拍,預備動作總是在圖式前一拍的拍點后,吸氣動作則是在這一拍反射線上。起拍就是合唱作品的第一拍,第一個音符要在拍

    點上唱出。

    下面說明幾種常見的起拍圖式:

    強拍起拍

    進行曲、歡快情緒的起拍:動作要干脆、有力。拍點清晰,反射動作輕快。

    抒情曲、委婉情緒的起拍:動作要柔和、連貫。拍點清楚,反射動作緩慢。

    b、弱拍起拍

    c、分割拍起拍:即單位拍的后半拍。

    分割拍起拍的指揮圖式與以上圖式并無不同。所不同的是:整拍起拍時,吸氣在指揮吸氣動作的同時進行,起唱在擊拍點上;分割拍的起拍時,吸氣在拍點后的前半拍進行,起唱則在后半拍。指揮要特別注意的是:分割拍起拍的吸氣動作,要分成兩個部分進行:

    1、把原來的吸氣動作做為吸氣的預備動作;

    2、把原來的擊拍動作想像成吸氣動作。起拍時,吸氣預備動作的范圍和力度一定要小于吸氣動作。

    八、收拍

    收拍是指揮一首合唱作品的最后一個動作,與起拍有著同樣的重要作用。有時,合唱作品的結束給人留下的印象,比開始還要深刻,它表現了音樂形象的完整性。指揮的收拍動作,一定要把合唱作品的意境演繹得盡善盡美,切不可草率從亊。

    收拍動作包括兩個部分:

    1、預備

    這個動作與起拍的吸氣動作相同,在歌曲最后一拍的反射線上,只是稍快、稍高于正常的反射線。預備動作的大小,要根據作品結束時的意境、情感、速度、力度而定。預備與收拍同樣是一個連續動作的兩個部分。

    2、收拍

    這個動作指示著合唱團聲音的停止,收拍動作的設計也要根據作品結束時的意境、情感、速度、力度而定,并無像“標準件”一樣的統一規定。

    收拍點理論上總是在結束拍下一拍開始的地方,這樣才能準確表達作曲者作品結束時的意圖。收拍點要清晰。由于歌曲結束拍的時值、速度、力度和情感表現不同,

    收拍動作也有所不同。強而有力的收拍,可以在收拍點上有力的握拳,從指揮正常手形到握拳至收拍點,要有一個自上而下、小而有力的回落過程,來表示合唱作品

    的力量。短促而跳躍的收拍,可單用右手,預備動作后由外上向內里再向外劃一小圈,收拍點只需用拇指與食指輕輕一捏。漸強、延長的收拍,右手在延長拍上做保

    持動作,左手上舉暗示漸強,延長結束前雙手做較大的預備和握拳收拍動作。關于延長記號的時值,很多人主張延長原音符時值的一倍,并嚴格按拍進行的觀點我是

    不贊成的。音樂理論這樣定義延長記號:可按作品風格、演唱者的意愿任意延長。因此,我認為:1、只延長原音符時值的一倍是不妥的;2、延長中不應有以拍為

    單位的節奏感。如果規定時值并帶有節奏感,就與“任意延長”相悖了。漸弱、延長的收拍,右手在延長拍上做保持動作,左手下拉暗示漸弱,延長結束前雙手做較

    小的預備劃圈后拇指與食指相捏收拍。

    收拍動作,不是幾個模式可以概括的,要靠指揮者在指揮實踐中細心體會并精心設計。以上是我個人的理解,僅供參考。收拍不同于起拍。起拍是從無聲到有聲,情

    感從自然到投入;收拍所停止的音樂,雖然是聲音停了、但合唱團員的表情、指揮的姿勢、合唱作品的意境不要變化,而使聽眾的思緒繼續遐想。收拍后指揮要保持

    靜止狀態片刻,再慢慢放松,從作品的意境中出來。

    九、長音、切分、附點節奏的指揮方法

    長時值或帶有延長記號的音,左手通常以保持動作表示,右手長音時正常擊拍,延長音則與左手共同保持。

    保持動作:是指手停在擊拍點上。這時手部肌肉稍感緊張,在所保持音最后一拍的反射動作突然放松,預示下一拍的進入。

    1、長音保持動作適用于長音。

    2、切分節奏切分節奏的擊拍,也可以采用保持動作,這里的保持是瞬間的。在切分音上保持時,小臂和手在反射動作中,有瞬間的保持并使肌肉緊張,這時的反射線比正常的長些。

    3、附點節奏附點節奏的擊拍,也可以采用保持動作。這里的保持是短暫的、瞬間的。

    十、呼吸與休止指揮方法

    呼吸是音樂的重要表現手段,它不僅僅只是歌唱中的換氣,還起著音樂的分句和感情表達的重要作用。作曲者并非都把它明確的標記在樂譜上,需要指揮來設計和安排。

    休止是音樂進行當中的停頓,有長有短,是節奏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音樂的表現手段之一。作曲者大都在樂譜上明顯標記,指揮要用動作傳達給合唱團員。

    休止時,往往可以安排呼吸,但呼吸并非都在休止時進行,常常需要指揮在動作上明確提示呼吸,但也不是每次呼吸都在指揮提示下進行。

    1、呼吸

    合唱的呼吸,猶如文章中的標點符號對于文章的重要性一樣,是指揮不可忽視的。音樂中如果沒有恰如其分的呼吸(分句),不僅給演唱者帶來演唱上的困難,也會影響音樂形象的刻劃而使聽眾感覺不完美。

    指揮提示吸氣的動作與起拍動作中的吸氣相同,只是在樂句間進行。

    在合唱的聲部進出時,吸氣動作也可包含“連收兼吸”的用意,它是指揮常用的一種方法。

    2、休止

    音樂中的休止符,表示聲音到這里有節奏地中斷。休止符是組織節奏的一種手段,此時雖然歌聲有短暫的停頓,但音樂實際上還在進行,所以指揮也要準確地予以提示。

    a、一拍以上的休止

    這時要在休止處收拍,可連吸帶收。

    b、一拍及一拍以下的休止

    如果休止符恰在分句處,指揮要在休止符上提示吸氣;休止符不在分句處,擊拍正常進行。

    十一、合拍與分拍的指揮方法

    前面已知的指揮圖式,是在適中的速度下應用的。根據音樂速度的變化,在很快或很慢的作品中,指揮圖式可以進行簡化或細分。

    1、合拍

    合拍是指對基本指揮圖式的簡化。合拍的原則是:每小節只擊出強拍、次強拍。如此,二拍子、三拍子就簡化成一拍子,

    四拍子、六拍子可以簡化成二拍子,九拍子則簡化成三拍子,拍子簡化后避免了繁瑣的圖式和復雜的擊拍動作。重要的是合拍指揮動作更有利于合唱作品的表現,尤其是單位拍小于四分音符、較快速的作品。

    也可以把每兩小節視為二拍子,用二拍子指揮圖式。

    并不是每個作品從頭至尾都可以單一組合,需要指揮從語句和旋律結構上精心設計,做出正確組合。

    2、分拍

    分拍是指將基本圖式中的基本拍細分。細分的原則是:在保持原指揮圖式的前提下,將一拍分為兩拍進行。通常在慢速的作品中應用。

    有時歌曲速度較大幅度漸慢時,也可靈活使用分拍的指揮法。很多作品終止時,往往漸慢結束,也可局部采用拍細分的指揮法。

    合拍與分拍的指揮方法,可以獨立、綜合、整體、局部使用,指揮者可根據具體作品精心設計、靈活運用。

    十二、力度與速度的指揮方法

    1、力度的對比

    力度的變化是合唱藝術重要的表現手段之一。力度的對比,可以使作品的風格、意境、情感、色彩更好地演繹。

    指揮對力度變化的提示,主要靠動作的大小和手臂肌肉的緊張度來實現。

    a、指揮動作的范圍

    一般的規律是:弱時,手臂動作幅度小、位置低;強時,手臂動作幅度大、位置高。指揮動作的范圍:高至眉,低至腰。漸強、漸弱的變化,指揮用手上舉與下拉的動作來暗示。

    b、指揮動作的緊張度

    一般的規律是:弱時,手臂肌肉松弛,但不能松懈,要有一定的負重感覺;強時,手臂肌肉緊張,但不要僵硬,要有較強的負重感覺。漸弱時,手臂肌肉由緊張變為

    松弛,負重的感覺逐漸減小。漸強時,手臂肌肉由松弛變為緊張,負重的感覺逐漸加大。特強時,可握空拳表示;很弱時,可僅用手指的細微動作表示。

    2、速度的對比

    速度的變化也是合唱藝術重要的表現手段之一。作曲者一般都對作品的速度給予明確的標記,指揮者也可根據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對速度做出相應的處理。速度變化時,指揮應注意做到:a、預示清晰,以使合唱團一目了然、心中有數。b、擊拍果斷,以使合唱團統一速度、完美演唱。

    十三、指揮雙手的分工

    指揮擊拍基本動作的練習,大都是雙手對稱的同步動作,這在指揮者開始學習時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指揮者提高自己的指揮水平時,一定要掌握雙手分工的指揮技巧。

    指揮的工作早已不僅僅是“打拍子”的概念了。指揮是通過擊拍的方式來指示節拍、節奏、速度和力度;同時,還要啟發和帶動合唱團演唱時的情感、表達作品的思想內涵、刻劃作品的意境。因此,雙手分工,各負其責就成為指揮工作的必然選擇。

    法國當今著名合唱指揮大師貝赫納,在2002年赴我國開辦合唱指揮大師班時,談到指揮雙手的意義時說:“在合唱藝術的世界里,指揮的左手是天、右手是

    地。”指揮的雙手間蘊涵著整個合唱藝術的天地。他以大師的思維,形象、深刻、精辟、準確的定義了指揮雙手的作用,使人敬佩至極。

    雙手具體的分工大至是:

    1、右手主要擔負著指揮圖式的擊拍動作,并通過圖式的線條和準確的拍點,來提示合唱音樂的節奏、節拍,速度、力度。大家知道這些都是合唱音樂的基本要素,我想,這也就是貝赫納大師把右手比喻成大地的緣故吧。

    2、左手則主要負責提示合唱音樂旋律線條的起伏、情感的抑揚、聲音的剛柔、音量的大小、音色的明暗等。這是一片合唱藝術可以創造、想象的天空。

    指揮的雙手在指揮活動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如:指揮圖式的擊拍、聲部的進出等,是雙手都可以參與的。

    指揮的工作除了必不可少的技術性動作外,更重要的是:意境、情感、速度、力度、呼吸及唱法上關鍵性的預示,而這種預示能力大小,是衡量一個指揮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

    指揮在合唱藝術的天地中是自由的,指揮者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沖破禁錮,創立有自己特色的指揮藝術風格,這應該是合唱指揮者畢生的追求。

    黃桂梅

    發表于 2012-05-09 15:23:17

    3 樓

    答:合唱指揮是一個合唱團對的的靈魂,合唱指揮除了應當具備有一定的藝術素養,良好的敬業精神,較好的組織能力,嚴格而又清和的合作風格等等以外,一個好的指揮還應當具有:

    1、有對音樂的靈氣,善于捕捉音樂各要素和表達音樂的內涵。

    2、有形體感,善于調整和運用自己的形體動作,做到準確和具有可視性。

    3、又經過指揮基礎動作的訓練過程。

    4、有必備的音樂知識,如:聲樂、視唱練耳及樂理、和聲、復調、曲式、多聲部織體構成、鋼琴演奏等等。

    這條有些帶有先天因素如:靈氣,形體感,聽覺等指揮也如其人,女指揮應兼有靈氣加霸氣有點男性化的性格為好。

    其技巧有十點:

    1、指揮的姿態

    2、基本動作擊拍

    3、基本拍子的圖勢

    4、預備

    5、分拍與合拍

    6、指揮動作的原則

    7、速率

    8、速度的表達幾種方式

    9、左右手的分工

    10、貝多芬艾各蒙特

    大合唱指揮手勢速成

    4拍合唱指揮手勢教程如下(匯總圖解在最下面):

    一、1拍,第一拍強拍,兩手應保持適當距離,向下作擊拍動作,反射動作沿擊拍動作自然向上彈起,注意不要過分斜向外側。第一拍的反射動作實際上也成為指揮第二拍的準備動作了。

    二、2拍(2/2、2/4、2/8),強拍,弱拍基本走向是第一拍從上向下,略由里向外進行,第二拍返回。在指揮實踐的時候,除了動作要明確,精神要集中和飽滿以外,通常因為要照顧到演唱時的流暢,劃拍過程往往也是比較圓順和線條化的。

    三、3拍(3/2、3/4、3/8),強拍,弱拍,弱拍:第一拍強拍的擊拍動作向下進行后,反彈動作由里側向上彈起,以便于連接第二拍指揮動作,但注意不要讓手掌或前臂產生交叉。第二拍弱拍的擊拍動作向外側進行(略斜向下),幅度不宜過大,反射動作順勢向上彈起。第三拍弱拍順著第二拍反射動作自然回落之勢,向下方作第三拍擊拍動作,州做第三拍反射動作由里向上彈起。

    四、4拍(4/2、4/4、4/8),是一種復拍子,它的強弱周期性規律是:強拍,弱拍,次強拍,弱拍。第一拍強拍,兩手應保持適當距離,向下作擊拍動作,反射動作沿擊拍動作自然向上彈起,注意不要過分斜向外側。第一拍的反射動作實際上也成為指揮第二拍的準備動作了。第二拍弱拍,指揮動作在第一拍指揮動作的里側,擊拍動作幅度相應收小,反射時兩手不能產生交叉,至多兩手掌部稍有重疊。第三拍是次強拍,擊拍動作向外側進行(略斜向下),反射動作順勢向上彈起。冊困衡第四拍是弱拍,順著第三拍反射動作自然回落之勢,向下方作第四四拍擊拍動作,反射動作由里側向上彈起。

    拓展資料:

    樂隊指揮是一個樂團中的靈魂人物,他擁有無限的權力,往往可以控制整首曲子呈現的速度及演出的效果;最重要的是他要有激發樂團成員最佳潛能的責任。樂隊指揮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通過指揮來組織和訓尺旦練樂隊,控制演奏速度,保持作品結構與形式的統一,使樂隊能夠正確、統一地演奏作品。

    明天會更好合唱指揮手勢圖解

    大合唱渣弊指揮的手勢技巧如下:

    1、指揮時身體要端正,兩肩要舒展,雙腳自然分開,整個身體的重心在雙腳,總體感覺是“虛領頂脛,含胸拔背”。

    2、雙手的分工,右手擊拍,掌握速度,左手處理作品的感情,暗示各類特強音、突強音、重音,提示聲部的進入、旋律線條起伏。

    3、眼神和面部表情,合唱指揮除了主要用雙手指揮外,還可以通過眼神、面部表情與合唱隊員保持情感的交流,暗示作品中的情緒變化,如遇到肢體較為老梁拍復雜的音樂,雙手難以招呼或來不及提示時,還可以用眼睛配合來提示某一聲部的進入。

    4、起拍和收拍,指揮者將雙手或單手從容自然地抬起,以統一合唱隊員的視線,做好唱前準備。

    5、動作要領,兩肩松弛,沉肩垂肘,起拍和合拍第二部分,指揮者再根據合唱作品所要求的速度侍羨、力度和表情,打出預備拍,帶動合唱隊員吸氣,預備拍打出后,再順勢將手一點,打出起唱時第一拍,便完成整個起拍動作的全部過程。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字幂 |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日韩av无码成人无码免费| 成人无码视频97免费| 国产福利无码一区在线|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s|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无码的|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一本色道无码道DVD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日韩精品专区AV无码|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国产午夜无码福利在线看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欧毛|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 蜜桃无码AV一区二区|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黑人巨大无码中文字幕无码|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AV| 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芒果|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