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地理

地理必修一精細框架圖,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框架圖

  • 地理
  • 2023-04-22
目錄
  • 地理必修一知識框架圖
  •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框架圖
  • 地理必修一大綱框架圖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框架圖
  • 必修一地理各章簡單框架圖

  • 地理必修一知識框架圖

    1

    高中地理必修一復習指導(含圖表)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節(jié)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體是宇宙間物質(zhì)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衛(wèi)星、星云、流星、彗星。2.天體:天差仔體之間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

    ★3.天體的層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課本P3圖1.2)

    太陽系

    銀河系其他行星系總星系總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

    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課本P4圖1.4)

    1.太陽系八大行星由近及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類(課本P5圖1.5)

    天體的層次由大到小是

    地月系(課本P3圖1.2)太陽系銀河系其他行星系總星系總星系 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課本P4圖1.4)1.太陽系八大行星由近及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類(課本P5圖1.5)分類特點類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巨行星 木星、土星 遠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課本P6)外部條件 安全穩(wěn)定的宇宙環(huán)境自身條件適宜的溫度 日地距離適中 適于呼吸的大氣 體積、質(zhì)量適中 液態(tài)的水——來自地球內(nèi)部

    1.2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一、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陽大氣的成分主要是氫和氦;太陽輻射能量來源是核聚變反應。2.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課本P8圖1.7)

    ⑴提供光熱資源;⑵維持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⑶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是地質(zhì)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后積累下來的太陽能;⑷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的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站的主要能量來源★二、太陽活動影響地球1.太陽大氣由里到外分層

    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

    光球黑子,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色球

    耀斑,是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

    日冕太陽風

    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課本P11)

    ⑴世界許多地區(qū)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和黑子變化周期有一定的相關性(課本P11活動);

    ⑵造成無線電短波通訊衰減或中斷;⑶擾動地球磁場,產(chǎn)生磁暴現(xiàn)象;⑷兩極地區(qū)產(chǎn)生極光;⑸地球上水旱災害、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發(fā)生與太陽活動有關。

    第三節(jié)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

    第三節(jié)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

    地球自備慶晌轉地球公轉

    運動方式圍繞地軸轉動

    在橢圓軌道上圍繞太陽轉動

    運動方向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為逆時針,南極上空為順時針。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為逆時針。

    運動速度

    線速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兩極點為零。角速度:除兩極點外各地相等(15°∕h)。近日點(每年1月初),速度快

    遠日點(每年7月初),速度慢運動周期

    真正周期:一個恒星日=23時56分4秒晝夜交替周期:一個太陽日=24時真正周期:一個恒星年=365日6時9分

    10秒

    直射點回歸周期:一個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

    地理意義

    1.晝夜交替仿鋒2.地方時

    3.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1.晝夜長短的變化

    2.地方時3.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1.晝夜長短的變化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3.產(chǎn)生四季和五帶二、太陽直射點移動 23°26′N ★1.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guī)律如圖示0° ★2..地球公轉過程中兩分兩至點的判斷 23°26′S依據(jù):看日地球心連線和赤道的位置關系——連線在赤道以北說明太陽直射23°26′N, 則地球處 于公轉軌道上的夏至點;連線在赤道以南說明太陽直射23°26′S, 則地球處于公轉軌道上的冬至點簡便方法:看地軸——地球逆時針公轉時,地軸左偏左冬,地軸右偏右冬。

    3..地球公轉過程中速度變化的判斷

    依據(jù):1月初,地球運行至近日點,公轉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運行至遠日點,公轉速度最慢。二、晝夜交替和時差★一晝夜交替

    3

    1.⑴晝夜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發(fā)光;⑵晝夜交替產(chǎn)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轉。2.晨昏線的判讀:在晨昏線上任找一點,自西向東越過該線進入晝半球,說明該線是晨線,反之是昏線。

    3.晨昏線與赤道的關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終年晝夜平分。

    4.晨昏線與太陽光線的關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線上太陽高度為0度。5.晨昏線與地軸的夾角變化范圍:0°~23°26′

    6.太陽高度的分布:晝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線上=0°。7.晝夜交替的周期:一個太陽日=24小時★二地方時的計算1.地方時計算原理:

    ①地方時東早西晚(同為東經(jīng),經(jīng)度越大越偏東;同為西經(jīng),經(jīng)度越小越偏東;一東一西,東經(jīng)偏東時間早)

    ②同一條經(jīng)線上地方時相同

    ③經(jīng)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1小時(既1°=4分鐘)2.地方時計算方法:

    某地地方時=已知地方時±4分鐘×兩地經(jīng)度差

    說明:①式中加減號的選用條件:東加西減——所求地在已知地的東邊用加號,在已知地的西邊用減號。

    ②經(jīng)度差的計算:同減異加——兩地同為東經(jīng)或同為西經(jīng)相減;一為東經(jīng)一為西經(jīng)相加。③計算步驟:確定兩地經(jīng)度差;換算兩地時間差;判斷兩地東西方向;帶入計算。3.晝夜長短的計算

    ⑴晝弧:任一緯線落在晝半球內(nèi)的部分。⑵夜弧:任一緯線落在夜半球內(nèi)的部分。

    ⑶計算:①晝長=晝弧對應的經(jīng)度數(shù)÷15°;②夜長=夜弧對應的經(jīng)度數(shù)÷15°三區(qū)時的計算

    所求地的區(qū)時=已知地的區(qū)時±兩地時區(qū)數(shù)差

    說明:①時區(qū)數(shù)的計算:當?shù)亟?jīng)度數(shù)÷15°,商四舍五入得時區(qū)數(shù)。

    ②時間差的計算:同減異加——兩地同為東時區(qū)或西時區(qū)相減;一為東時區(qū)一為西時區(qū)相加。③加減號的選用條件:東加西減(同為東時區(qū),時區(qū)數(shù)越大越偏東;同為西時區(qū),時區(qū)數(shù)越小越偏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框架圖

    地理在學習中,是很多同學的一大難點,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知識框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理迅陸必修一知識結構框架圖

    我推薦: 高考地理選擇題蒙題口訣、解題步驟及技巧

    高三地理高效復習方法

    1.地理聚合思維法

    是指從不同來源,不同方向探索一個正確答案的思維方法。

    如:我國氣象學家竺可楨教授通過長期對氣溫、氣壓、風迅昌掘向和濕度等氣候要素的觀察,并仔細觀察冰的初凍、融化以及物候現(xiàn)象等,得出了我國近五千年以來的氣候變化規(guī)律。

    2.地理逆向思維法

    這是以背道常規(guī)現(xiàn)象、由結論推原因或條件的思維方式。

    如:近年來在青藏高原發(fā)現(xiàn)了巖溶地形,這畝核一反常現(xiàn)象怎樣解釋?按青藏高原現(xiàn)在的自然條件,不能形成巖溶地貌。但如果反過來由果索因,從青藏高原的發(fā)展歷史來探尋答案,則問題就解決了。

    3.地理假設思維法

    這種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科學假說。由于受科學水平和技術條件的限制,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對某些現(xiàn)象不能確切了解其產(chǎn)生和發(fā)展規(guī)律,往往借助猜測,作出假定說明。

    如:魏格納用這種方法提出了“大陸漂移說”。科學家們對地中海未來的情形提出了“消亡說”、“干涸說”、“擴展說”三種假設。

    地理必修一大綱框架圖

    地理在高中學習中,是很多同學的一大難點,高中地理學習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呢?下模緩讓面是我整理的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知識框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理必修一知識結構框架圖

    我推薦: 高考地理選擇題旦局蒙題口訣、解題步驟及技巧

    如何扭轉高考文綜的弱項地理

    地理是高考文科綜合中最偏近于理科的學科。地理學科中的自然地理部分,通常需要我們大量的邏輯推理和運算,而類似覆蓋全球的區(qū)時計算、世界各地的氣候類型等題目。而這些題目又剛好是大部分文科考生比較頭疼的地方。

    因此一旦洞悉明白了其內(nèi)部規(guī)律及做題方法、技巧,地理學科完全可以成為在高考中和其他競爭者追平分數(shù)、拉開差距甚至將其遠遠甩在后面的制勝法寶。

    地理對于其他科目有著很好的輔助性,基本的地理知識是文科學習和做題的基礎與紐帶。歷史、政治中的各類具體事件、案例如果有了地理方面知識的輔助,不僅增強了各科的相互聯(lián)系、支持,更可以增進對于原本簡單問題的深入理解。比如,中國經(jīng)濟的南移、南方哪滑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究其原因,和我國南方地區(qū)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密不可分。因此學好地理,往往可以一石三鳥,帶動多門功課共同提高、攜手進步。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框架圖

    高一新生要根據(jù)自己的條件,以及高中階段學科知識交叉多、綜合性強,以及考查的知識和思維觸點廣的特點,找尋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 方法 。下面是我給大家?guī)淼母咭坏乩肀匦抟恢R點框架,以供大家參考!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框架

    1.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

    (1)相互聯(lián)系的水體水以氣態(tài)、固態(tài)和液態(tài)的形式存在。氣態(tài)水,數(shù)量最少分布最廣。液態(tài)水,數(shù)量分布次之。固態(tài)水,僅在高緯高山或特殊條件下存在。

    (2)水循環(huán)的過程和意義a)水循環(huán),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氣圈、巖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層中通過各個環(huán)節(jié)連續(xù)運動的過程。分為有海陸間循環(huán)、陸地內(nèi)循環(huán)、海上內(nèi)循環(huán)。b)主要環(huán)節(jié):蒸發(fā)、植物蒸騰、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c)意義:維持全球水平衡,更新陸地淡水資源,調(diào)節(jié)全球熱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態(tài)

    2.大規(guī)模的海水運動

    (1)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布

    a)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層海水常年大規(guī)模地沿一定方向進行較為穩(wěn)定的流動。

    b)按成因分:風海流,補償流,密度流按性質(zhì)分:寒流,暖流

    c)洋流的分布規(guī)律:

    ①中低緯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緯逆時針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區(qū)形成西風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風洋流,冬季逆時針,夏季順時針。

    (2)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a)暖流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作用,寒流對沿岸氣候有有降溫減濕作用。

    b)寒暖流交匯的海區(qū),形成較大的漁場。

    c)對海洋航行也有影響,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霧,不利航行;洋流還會攜帶冰山。

    d)既可以使污染物因迅速擴散而加快其稀釋和凈化的速度,也相應地使污染范圍擴大。

    3.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1)水資源及其分布水資源的封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徑流總量來衡量。除南極洲外,亞洲最多,其次南美,大洋洲最少。從國家來看,巴西最多,其次俄羅斯,中國第六。我國不均衡,空間上南多北少,東多西少;時間上夏秋多,冬春少。

    (2)水資源與人類社會水資源的數(shù)量會影響經(jīng)濟活動規(guī)模的大小,質(zhì)量會影響一個地區(qū)經(jīng)濟活動的效益。科技進步促進人水關系的發(fā)展。

    (3)合理利用水資源,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污染和過度利用等加劇水資源短缺。從開源和節(jié)流兩方面促進水資源的持續(xù)利用。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陸地水和水御悶銀循環(huán)

    (1)陸地水體類型:目前人類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潛水、承壓水

    靜態(tài)水資源:冰川、內(nèi)陸湖泊、深層地下水

    動態(tài)水資源:地表水、淺層地下水

    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體,分布于兩極與高山地區(qū),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體,但主要為深層地下水,開發(fā)難度較罩尺大;動態(tài)水是人們開發(fā)利用的重點,其中以河流水最為重要。

    (2)陸地水的相互關系

    水源補給類型補給時間補給特點我國分布地區(qū)

    雨水夏秋季節(jié)水量變化大東部和南部

    冰川融水主要在夏季補給有時間性,水量穩(wěn)定西北地區(qū)

    湖泊水全年有調(diào)節(jié)性,水量穩(wěn)定東部

    地下水全年水量穩(wěn)定,與河流有互補關系普遍

    (3)水循環(huán)

    能量來源:太陽能和重力能

    類型:海陸間大循環(huán)(蒸發(fā)(包括植物的蒸騰),水汽輸送,下滲,地表和地下徑流四個環(huán)節(jié),(圖3.37),陸地循環(huán),海洋循環(huán)

    高一地理知識點大全

    一、氣候變化

    1、氣候變化

    是指一個特定地點、區(qū)域或全球的長時間的氣候改變,是以某些與平均天氣狀況有關的特征,如溫度、降水量、風等要素的變化來度量的。

    2、氣候變化史

    (1)地質(zhì)時期:全球氣候一直處于波動變化中,冷暖干濕相互交替,變化周期長短不一。

    (2)歷史時期:期間全球氣候有兩次較大的波動。

    (3)近現(xiàn)代::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呈上升趨勢;

    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1、全球氣候變化本身就是資鎮(zhèn)宴源條件的變化。

    2、加劇了自然災害。

    3、將導致原有生態(tài)的變化。

    4、對主要生產(chǎn)領域,如農(nóng)業(yè)、林業(yè)、牧業(yè)、漁業(yè)的影響更為顯著。

    5、通過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如厄爾尼諾、干旱、洪澇、熱浪等),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框架相關文章:

    ★地理必修一知識點框架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人教版)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大總結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高一地理必修一各個單元知識點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地理必修一重點知識點總結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地球上的大氣)

    必修一地理各章簡單框架圖

    我百度的,顫沖其他的自己百度一下吧,比如”高中地理必修一蠢洞前章名稱 知識結構圖”帶清就會查到的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午夜福利无码1000合集| 无码av无码天堂资源网|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伊人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粉嫩大学生无套内射无码卡视频| 国产乱人伦无无码视频试看 | 亚洲av日韩av无码| 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怡春院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 丰满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14|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麻豆日韩在无码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电影|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 白嫩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区百度|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人妻丰满熟妇岳AV无码区HD|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