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有關化學方面的成就 化學反應工程題庫 生物反應工程原理題庫 化學反應工程名詞解釋 化學反應工程課后答案許志美2019
向分解,若F在x軸上的投影為86.6N
0回答 1 分鐘前
收起高陵
王承學主編化學反應工兆跡程課族念并后習
初試專業課二:810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上、下冊)(第三版)陳敏恒等虧鍵編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化工原理學習指導》丁忠偉等編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化工原理實驗》楊祖榮等編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彎扮化工原理》(第二版)楊祖榮等編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本校使用的是這四部書,重點看就好
或860物理化學
《物理化學例題與習題》北京化工大學編 化工出版社
《物理化學簡明教程》 張麗丹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學》(第四版) 王正烈等修訂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校編的那本書基本可以略看,主要還是后兩本
專業課一是數二,埋空灶公共課大家都一樣,這些也就不必說了是吧樓主
復試化工綜合
《化工原理》陳敏恒著化學工業出版社 第三版 占50%
《流體與過程熱力學》鄭丹星著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5年7月版 占25%
《化學反應工程》郭鍇著化學工業出版社 占25%
不知道如此回答你是否滿意
全院現有教職工105人,教師中正高職稱28人(含研究員),副高職稱28人(含高級實驗師等);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30人(另有16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具有碩士學位31人,有1人入選安徽省教學名師;2人入選“皖江學者計劃”;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4人,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5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2人,安徽大學中青年骨干教師20人,享受安徽省政府津貼2人;學院特聘院士1人,特聘教授5人,學院還從重點大學、科研院所聘請了二十多位知名學者擔任名譽教授或兼職教授。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良好的科研素質和道德修養。初步掌握新能源材料合成、表征與器件設計、制作方法;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了解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的前沿和發展方向,具有創新意識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具備承擔應用技術開發和科技管理的能力,能在新能源企業及相關領域從事生產、科研、教學、管理工作,或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為國家和地方培養戰略性新興產業迫切需求的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基、材料工程基礎、固體物理、新能源材料胡啟導論、理論電化學、電化學測量、化學電源、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及相關實驗課程等。
就業去向:可任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及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就業去向、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教師等;同樣可以繼續讀研讀博。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綜合素質高,具備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的基本訓練,具有較高英語水平、較強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在化學化工以及與化學相關的科技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化工生產質量控制、產品質量檢測、技術管理等工作,有創新意識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化工基礎、儀器分析、中級無機化學、化學信息學等。
就業去向: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廠礦企業和行政管理部門等企事業單位從事教學、科研、技術開發、管理、分析測試、商坦春品檢驗等工作,也可繼續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綜合素褲信如質高,具備應用化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及實踐工作能力,受到應用基礎和應用技術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實驗訓練,具有較高英語水平、較強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在化學化工及材料科學領域從事科研、教學、生產技術、生產管理、新產品開發等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儀器分析、化工原理、應用有機合成、有機結構分析、色譜分析、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化學信息學等。
就業去向:科研院所、精細化工、生物化工、信息電子材料、石油化工、輕工、制藥、農藥、建材、大專院校、企事業單位,也可繼續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等。
授予學位:理學或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近代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實驗技能、化學工程與化學工藝知識,具有較高英語水平、較強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在化工過程設計與開發、精細石油化工、新材料、能源化工、信息材料等領域從事化學工程與工藝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方面有創新意識的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化學反應工程、化工熱力學、化工設備、精細有機合成單元反應、精細化學品化學、精細化工工藝學等。
工作去向: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廠礦企業(精細化工、高分子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醫藥、農藥)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教學、科研、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管理、經營貿易以及具有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學品的合成研制、開發、生產管理等工作,也可繼續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綜合素質高,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基礎理論和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設計、加工、研究開發及應用能力,具有較高英語水平、較強計算機應用能力,具有一定經營管理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材料力學、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成型加工原理、聚合物合成工藝學、聚合物材料近代測試技術等。
就業去向:可在科研、設計單位、工礦企業(如建材、冶金、化工、電子、輕紡等)等企事業單位從事高分子材料與化工的研制、設計、開發和管理等工作,或在大中專院校從事教學工作,也可繼續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正確的政治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康的體魄、健全的心理素質,較地掌握材料科學的基本理論與技術,具有扎實的材料化學、材料工程基礎理論知識,并在材料合成、材料結構與性能分析表征、材料制備與加工等方面受到科學訓練,具有較高英語水平、較強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在材料領域內從事科研、技術開發、工藝設計、生產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或產品研發人才。
主要課程:有機化學、物理化學、材料結構和性能表征方法、材料科學導論、材料合成與加工、材料結構與性能、材料工程、功能材料、復合材料、材料信息學等。
就業去向:可在與化學、化工、材料、環保及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從事研究、開發、設計和管理工作,或在大中專院校從事教學工作,也可繼續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或理學學士
沈陽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化學工程在職研究生是在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下的基礎二級學科。化學工程學院化學前源工程學科組在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之前,曾與北京化工大學聯合培養碩士3人,均已博士畢業或在讀慧陪態。經過多年的精心建設,該學科已具備了較好的教學與研究條件。化學工程學院于1998年取得化學工程碩士點的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碩士導師7人,導師年齡、職稱結構合理,研究方向較為穩定。
沈陽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化學工程研究生主要專業方向傳質與分離工程、亂培化工過程開發及節能技術、化工熱力學及超臨界技術、化工模擬與優化、化工工程、化學反應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近幾年來,化學工程碩士點先后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市計劃及企業委托開發項目十余項,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學力在職申碩有困惑?院校專業不好選?點擊底部,有專業老師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碩士/博士開放網申報名中:https://www.87dh.com/yjs2/
科研建設
國家及省部級研究基地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二次資源化工國家專業實驗室高壓過程裝備與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質化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浙江大學)工業生物催化浙江省工程實驗室教育部膜與水處理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所 化學工程研究所聯合化學反應工程研究所聚合與聚合物工程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制藥工程研究所化工機械研究所工業生態與環境研究所 科研成果(2009-2012)
2012年度,化工系科研總經費14353.60萬元,其中縱向經費占44.0%,橫向經費占56.0%。國家基金共32項,經費達到2638萬。發表學術論文被SCI收錄217篇;被EI收錄117篇;SITP:11篇;授權發明專利159項。
科研論文(篇)SCI收錄EI收錄ISTP收錄2009年200165132010年192142132011年176197102012年21711711 專利(件)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登記或外團薯觀設計合計2009年65183862010年69111812011年1282401522012年158350193 科研獲獎獲獎年度獎勵名稱獎勵等級負責人項目名稱2009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任其龍食品功能因子高效分離與制備中的分子修飾與吸附分離耦合技術2009教育部高等學校
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羅英武、李伯耿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反應過程基礎2009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何潮洪雷公藤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及質量控制技術2009教育部高等學校
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楊健、鄭津洋CSMB耦合型模擬移動床集成反應分離設備2009機械工業聯合會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王樂勤、鄭津洋、吳大轉、譚善光、曾 勝大型延遲焦化裝置高壓切焦泵技術研究與工業應用2009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徐志南、林建平、
蔡謹、黃磊體內和體外高效合成功能性異源蛋白質的理論基礎和關鍵技術2009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徐志南嗎替麥考酚酯及其制劑(賽可平)的研究及產業化2009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申屠寶卿符合RoHS指令的電子電器專用阻燃耐漏電尼龍66系列工程塑料研發2009安徽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陳歡林、張林環氧樹脂高鹽廢水膜蒸餾濃縮塌團者-鹽回收新工藝及裝備2010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王樂勤、吳大轉渦輪泵發射技術研究2010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陳志榮脂溶性維生素及類胡蘿卜素的綠色合成新工藝及產業化2010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陳新志、錢超連續化低碳脂肪胺生產技術2010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鄭津洋沖拔式車載大直徑高壓天然氣無縫鋼瓶關鍵技術及產業化2010教育部高等學校
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鄭津洋、劉鵬飛、
趙永志、楊健70Mpa高壓氣態儲氫關鍵技術及應用2010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姚善涇、林東強、關怡新擴張床吸附介質研制及生物分離機制研究2010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吳綿斌紅豆杉的中醫藥綜合利用研究2010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鄭津洋、劉鵬飛天然氣長輸管道安全預測預警關鍵技術與應急救援指揮輔助決策2010中國專利優秀獎鄭津洋聚烯烴管道電熔焊接接頭冷焊缺陷的超聲檢測方法2011教育部高等學校
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楊立榮、吳堅平、徐剛化學-酶法制備手性菊酯農藥的關鍵技術及產業化2011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王樂勤、吳大轉流程工業高壓離心泵理論、技術研究與應用2011浙江省科學技或鎮術獎二等獎金志江、張志新、許忠斌高性能高參數減溫減壓裝置2011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曾勝全自動電機轉子動平衡機2011中國輕工業聯合會
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許忠斌高效精密注塑及裝備的研發2012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楊立榮、吳堅平、徐剛全有機溶劑中化學-酶法高效制備手性菊酯關鍵技術及產業化2012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李伯耿、羅英武、
范宏、王文俊、
曹堃、吳林波、
卜志揚復雜高分子體系的反應動力學及其應用基礎研究2012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
聯合會科技獎一等獎鄭津洋、施建峰聚烯烴及其復合管道安全檢測與評價方法2012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閆克平、黃逸凡海洋淺地層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測技術及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