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鈣與稀鹽酸化學方程式?1、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CO2+H2O。2、復分解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復分解反應的實質是:發生復分解反應的兩種物質在水溶液中交換離子,結合成難電離的物質--沉淀、氣體或弱電解質(最常見的為水),使溶液中離子濃度降低,那么,碳酸鈣與稀鹽酸化學方程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CO2↑+H2O,復分解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2、碳酸鈣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aCO?,俗稱灰石、石灰石、石粉、大理石等。碳酸鈣呈中性,基本上不溶于水,溶于鹽酸。它是地球上常見物質之一,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白堊、石灰巖、大理石、石灰華等巖石內,亦為動物骨骼或外殼的主要成分。
3、稀鹽酸即質量分數低于20%的鹽酸,溶質的化學式為HCl。稀鹽酸是一種無色澄清液體,呈強酸性。
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它的實質是
CaCO3+2HCl=CaCl2+H2CO3
H2CO3=H2O+CO2↑
因此從第一個方程式看出它是復分解反應
------------------------------------------------
“四大反應基本類型”確實有很大局限性,很多反應都無法劃入其中
比較完備的是“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無機化學中所有的反應都可囊括其中。
CaCO?+2HCl=CaCl?+H?CO?。碳酸鈣是一種無機化合物,俗稱:灰石、石灰石、石粉、大理石等。主要成分:方解石,化學式是CaCO?,呈中性,基本上不溶于水,溶于鹽酸。
碳酸復分解反應
在實驗室里,二氧化碳常用稀鹽酸與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鈣)反應來制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如下:
CaCO?+2HCl=CaCl?+H?CO?(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
(碳酸鈣)(鹽酸)(氯化鈣)(碳酸)
碳酸不穩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H?CO??H?O+CO?↑
總的方程式是:
CaCO?+2HCl=CaCl?+H?O+CO?↑(反應有氣體和水生成)
該反應符合復分解反應。
碳酸鈣物理性質
白色固體狀,無味、無臭。有無定型和結晶型兩種形態。結晶型中又可分為斜方晶系和六方晶系,呈柱狀或菱形。相對密度2.71。825~896.6℃分解,在約825℃時分解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熔點1339℃,10.7MPa下熔點為1289℃。難溶于水和醇。與稀酸反應,同時放出二氧化碳,呈放熱反應。也溶于氯化銨溶液。
CaCO3 + 2 HCl = CaCl2 + CO2↑ + H2O
或者CaCO3 + 2 HCl(稀) = CaCl2 + CO2↑ + H2O
1、CaCO3+2HCL==CaCL2+CO2↑+H2O。碳酸鈣是一種無機化合物,俗稱:灰石、石灰石、石粉、大理石等。主要成分:方解石,化學式是CaCO?,呈中性,基本上不溶于水,溶于鹽酸。
2、碳酸鈣物理性質
白色固體狀,無味、無臭。有無定形和結晶兩種形態。結晶型中又可分為斜方晶系和六方晶系,呈柱狀或菱形。相對密度2.93。825~896.6℃分解,在約825℃時分解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熔點1339℃,10.7MPa下熔點為1289℃。難溶于水和醇。與稀酸反應,同時放出二氧化碳,呈放熱反應。也溶于氯化銨溶液。幾乎不溶于水。
3、稀鹽酸
稀鹽酸即質量分數低于20%的鹽酸,溶質的化學式為HCl。稀鹽酸是一種無色澄清液體,呈強酸性。屬于藥用輔料,pH值調節劑,應置于玻璃瓶內密封保存。主要用于實驗室制二氧化碳和氫氣,除水垢,藥用方面主要可以治療胃酸缺乏癥。
以上就是碳酸鈣與稀鹽酸化學方程式的全部內容,總的方程式是:CaCO?+2HCl=CaCl?+H?O+CO?↑(反應有氣體和水生成)該反應符合復分解反應。碳酸鈣物理性質白色固體狀,無味、無臭。有無定型和結晶型兩種形態。結晶型中又可分為斜方晶系和六方晶系,呈柱狀或菱形。相對密度2.71。825~896.6℃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