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對勾化學必修一答案?4NO2+O2+2H2O=4HNO3 3NO2+H2O=2HNO3+NO 4 1 3 1 n1 n2 0.012 0.004 設NO2 xmol,O2 ymol 有x+y=0.027,若剩下的0.004mol是氧氣,那么,紅對勾化學必修一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一必修一化學課后答案:第一章
1、C 2、B 3、A 4、BC 5、C
6、
(1)× 沒有明確O2的狀態
(2)×氫氧化鈉加入水中后,形成溶液的體積不能確定
(3)× 水在常溫下是液體
(4)√同條件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數之比。
7、(1)5% (2)0.28mol/L
8、(由左到右由上到下填) 鐵粉、過濾 銅、鐵 硫酸亞鐵溶液 銅、硫酸亞鐵溶液 蒸發結晶
9、1.42g
步驟:
(1)計算所需硫酸鈉的質量,m(硫酸鈉)=0.2mol/L×0.05L×142g/mol=0.56g
(2) 稱量
(3)溶解并冷卻至室溫
(4)轉移至50ml容量瓶,并洗滌小燒杯2次~3次,將洗滌液轉移到容量瓶中,輕輕搖動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勻
(5)定容,加水至刻度線下1cm~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至液體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
(6)反復上下顛倒,搖勻
高一必修一化學課后答案:第二章
1.
(1)非金屬單質,酸,CO2,O2
(2)2Cu + CO2 + O2 + H2O =Cu2(OH)2CO3
2.還原性
3.C,S和KNO3
4.A
5.C
6.D
7.B
8.C
9.A
10.B
11.H2SO4
2NaOH+H2SO4==Na2SO4+2H2O,OH-+H+==H2O
Na2CO3+H2SO4==Na2SO4+H2O+CO2↑,CO32-+2H+==H2O+CO2↑
Ba(OH)2+H2SO4==BaSO4↓+2H2O,Ba2+ + 2OH- + 2H+ + SO42- == BaSO4↓ + 2H2O
12.肯定含有K2CO3,CaCl2,可能含有Ba(NO3)2
高一必修一化學課后答案:第三章
1.B
2.C
3.D
4.D
5.A
6.C
7.
2Cu+O2=加熱=2CuO
CuO+H2SO4==CuSO4+H2O
CuSO4+2NaOH==Na2SO4+Cu(OH)2
Cu(OH)2=加熱=CuO+H2O
CuSO4+Fe==FeSO4+Cu
8.CO2+2OH-==CO3-+H2O
9.
CaCO3=高溫=CaO+CO2↑
CaO+H2O==Ca(OH)2
Na2CO3+Ca(OH)2==CaCO3+2NaOH
10.一般不做要求
11.
Mg + 2H+ == Mg2+ + H2↑
x-----------------------------x
2Al + 6H+ == 2Al3+ + 3H2↑
y---------------------------2y/3
24x+27y=5.1
x+2y/3=5.6/22.4
解得x和y
(1)鋁的質量分數=27y/5.1*100%=
(2)鋁和鎂的物質的量比為y:x
高一必修一化學課后答案:第四章
1.
MnO2+4HCl(濃)=加熱=MnCl2+Cl2↑+2H2O
MnO2,HCl
高錳酸鉀
2.
(1)N2,性質穩定
(2)液氮.. 高壓低溫下氮氣會被液化.具有無毒無害并且比熱大的好處
(3)NH3,NH3 + H+ == NH4+
(4)銨鹽,NH4+ + OH- == NH3↑+ H2O
3.
(1)2NaCl + 2H2O =通電= NaOH + H2↑+ Cl2↑
(2)Cl2+H2=點燃=2HCl
4.C
5.B
6.D
7.D
8.B
9.D
10.有白霧和白煙產生,2NH3+3Cl2=6HCl+N2,NH3+HCl=NH4Cl
11.
N2+3H2=放電=2NH3
NH3+H2O=NH4OH
12.
S+O2==SO2
SO2+H2O=H2SO3
2H2SO3+O2=H2SO4
13.不做要求
14.略
15.
2Cu+O2=2CuO
2CuO+2SO2+O2=2CuSO4
(1)1.0g鎂和水反應放出熱量14.7kJ,反應速率越快,放出的熱量越大,溶液的溫度越高,由于曲線1、2、3中只有鎂的規格不同,所以影響鎂和水反應速率的因素是:鎂的反應表面積,
故答案為:D;
(2)根據圖3的圖象可知,加入0.125mol氯化鈉后,溶液已達到沸點不會再有溫度變化,所以大于0.125molNaCl的用量的實驗就不再做了,
故答案為:C;
(3)由圖3可知,當加入0.060mol的NaCl,反應溫度大于40℃,小于50℃,混合物的溫度最接近42℃,
故答案為:B;
(4)鎂粉比鎂條能更快產生熱量,在鎂和氯化鈉固定的情況下,0.1mol鎂中加入0.50mol鐵粉時反應溫度達到最大,再加入過量的鐵粉會造成浪費,所以A正確,
故答案為:A;
(5)由于1.0g鎂和水反應放出熱量14.7kJ,24g鎂放出的熱量為352.7kJ,該無焰加熱器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Mg(s)+2H2O(l)=Mg(OH)2(s)+H2(g)△H=-352.8kJ/mol,
故答案為:Mg(s)+2H2O(l)=Mg(OH)2(s)+H2(g)△H=-352.8kJ/mol;
(6)鎂、鐵粉和NaCl溶液構成了原電池,能夠使反應速率大大加快,故答案為:可能是鎂、鐵粉和NaCl構成了原電池.
1.C
2.BC
3.C
4.D
5.BC
6.D
7.C
8.A
9.B
10.D
11.C
12.B
13.B
14.C
15.BC
16(1)加熱,(方程式都略了吧)
(2.)加入過量氫氧化鈉,過濾
3.通入足量氯氣
4.加入足量鐵粉,過濾
5.同上
6.同2
17.寫符號,我簡單用漢字打了
(1)三價鐵離子。銅離子
2.亞鐵離子,鐵離子或銅離子,亞鐵離子
3.鐵單質,銅單質,亞鐵離子
4.鐵單質,銅單質
18.出現白色絮狀沉淀,然后沉淀迅速變為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亞鐵離子 2氫氧根=氫氧化亞鐵沉淀
4氫氧化亞鐵 氧氣 2水=4氫氧化鐵(沒有沉淀) 打開止水夾時溶液中的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夾緊架子后出現白色沉淀,短時間內不變色,亞鐵離子 2氫氧根=氫氧化亞鐵沉淀
19.1.銅離子 鐵單質=銅單質 亞鐵離子
2氫離子 鐵單質=氫氣↑ 亞鐵離子
2.0.625m
20.1.應該會吧
2.除去請其中混有的氯化氫氣體,濃硫酸,干燥氫氣
3.16G
4.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U形管中,偏大
5.偏小
兩篇題11.12.13比較難,而且都是同一個類型,其余都還可以,挺基礎
分析:(1)鎂和水反應為放熱反應,根據曲線1、曲線2、曲線3中只有鎂的狀態不同進行判斷;
(2)根據圖3中氯化鈉的物質的量等于0.125mol時溶液已經沸騰分析;
(3)根據實驗3中圖象可知,加入0.060mol的NaCl,反應溫度在40-50℃之間;
(4)鎂粉比鎂條產生熱量更快,根據實驗2可知,0.10mol鎂粉存在時,加入0.50mol鐵粉已經達到最高溫度;
(5)根據1.0g鎂和水反應放出熱量14.7kJ寫出該無焰加熱器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6)根據形成了原電池,能夠加快反應速率進行分析.解答:解:(1)1.0g鎂和水反應放出熱量14.7kJ,反應速率越快,放出的熱量越大,溶液的溫度越高,由于曲線1、2、3中只有鎂的規格不同,所以影響鎂和水反應速率的因素是:鎂的反應表面積,
故答案為:D;
(2)根據圖3的圖象可知,加入0.125mol氯化鈉后,溶液已達到沸點不會再有溫度變化,所以大于0.125molNaCl的用量的實驗就不再做了,
故答案為:C;
(3)由圖3可知,當加入0.060mol的NaCl,反應溫度大于40℃,小于50℃,混合物的溫度最接近42℃,
故答案為:B;
(4)鎂粉比鎂條能更快產生熱量,在鎂和氯化鈉固定的情況下,0.1mol鎂中加入0.50mol鐵粉時反應溫度達到最大,再加入過量的鐵粉會造成浪費,所以A正確,
故答案為:A;
(5)由于1.0g鎂和水反應放出熱量14.7kJ,24g鎂放出的熱量為352.7kJ,該無焰加熱器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Mg(s)+2H2O(l)=Mg(OH)2(s)+H2(g)△H=-352.8kJ/mol,
故答案為:Mg(s)+2H2O(l)=Mg(OH)2(s)+H2(g)△H=-352.8kJ/mol;
(6)鎂、鐵粉和NaCl溶液構成了原電池,能夠使反應速率大大加快,故答案為:可能是鎂、鐵粉和NaCl構成了原電池.點評:本題考查了探究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題目難度中等,該題是高考中的常見題型,試題綜合性強,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和學習效率.
與本題相關的練習冊:步步高-40分鐘課時作業-化學-化學反應原理-選修4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步步高-40分鐘課時作業-化學-必修1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步步高-學案導學與隨堂筆記-化學-必修1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紅對勾-45分鐘作業與單元評估化學內蒙古大學出版社必修1 紅對勾課課通大考卷5年高考2年模擬360°+1°-化學-高三河北科技技術出版社
A卷:選擇:1A 2C 3B 4D 5D 6A 7CD 8D 9B10AD 11C 12 D 13A14 C15C 16 D17 B18 A
B卷:選擇;1B 2C 3C 4D 5AC6C 7BD 8A 9A 10 D 11D 12B 13C14 D15D16D 17 D
以上就是紅對勾化學必修一答案的全部內容,高一必修一化學課后答案:第二章 1.(1)非金屬單質,酸,CO2,O2 (2)2Cu + CO2 + O2 + H2O =Cu2(OH)2CO3 2.還原性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