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知識點整理?一、相對性狀 性狀:生物體所表現出來的的形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為方式等。相對性狀:同一種生物的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1、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 顯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F1表現出來的性狀。那么,生物必修二知識點整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中生物的學科能力培養有助于全面提升生物素養,同時作為生物教學的核心之一,既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高中生物必修二有哪些知識點呢?本文是我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1一、遺傳的基大好備本規律
(1)基因的分離定律
①豌豆做材料的優點:
(1)豌豆能夠嚴格進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閉花授粉,自然條件下能保持純種.
(2)品種之間具有易區分的性狀.
②人工雜交試驗過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擾)→人工傳粉
③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現象: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襪指,后代表現為一種表現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現性狀分離,分離比為3:1.
④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時,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① 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的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現象: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純合子親本雜交后,產生的F1自交,后代出現四種表現型,比例為9:3:3:1.四種表現型中各有一種純合子,分別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雙顯性個體比例占9/16;雙隱性個體比例占1/16;單雜合子占2/16×4=8/16;雙雜合子占4/16;親本類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組類型比例各占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③運用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種的方法:優良性狀分別在不同的品種中,先進行雜交,從中選擇出符合需要的,再進行連續自交即可獲得純合的優良品種.
記憶點:
1.基因分離定律: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兩個生物純本雜交時,子一代只表現出顯性性狀;子二代出現了性狀分離現象,并且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數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3.基因型是性狀表現的內存因素,而表現型則是基因型的表現形式.表現型=基因型+環境條件.
4.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在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范圍內,有n對等位基因的個體產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種.
二、細胞增殖
(1)細胞周期:指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
(2)有絲分裂:
分裂間期的最大特點: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分裂期染色體的主要變化為:前期出現;中期清晰、排列;后期分裂;末期消失.特別注意后期由于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
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差異:a.前期紡錘體形成方式不同;b.末期細胞質分裂方式不同.
(3)減數滾毀分裂:
對象:有性生殖的生物
時期:原始生殖細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細胞
特點:染色體只復制一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
結果: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比原始生殖細胞減少一半.
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中染色體的主要變化: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復制,前期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非姐妹染色體單體之間常出現交叉互換),中期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體散亂地分布于細胞中,中期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染色體單體分離.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圖形的鑒別:(以二倍體生物為例)
1.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減數第二次分裂
2.有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排列于赤道板或相互分離……減數第一次分裂
3.同源染色體沒有上述特殊行為……有絲分裂
記憶點:
1.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的生殖細胞的減少了一半.
2.減數分裂過程中聯會的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開,說明染色體具一定的獨立性;同源的兩個染色體移向哪一極是隨機的,則不同對的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間可進行自由組合.
3.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中.
4.一個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四個精細胞,精細胞再經過復雜的變化形成精子.
5.一個卵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只形成一個卵細胞.
6.對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
(1)XY 型的性別決定方式:雌性體內具有一對同型的性染色體(XX),雄性體內具有一對異型的性染色體(XY).減數分裂形成精子時,產生了含有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雌性只產生了一種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受精作用發生時,X精子和Y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機會均等,所以后代中出生雄性和雌性的機會均等,比例為1:1.
(2)伴X隱性遺傳的特點(如色盲、血友病、果蠅眼色、女婁菜葉形等遺傳)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屬于交叉遺傳(隔代遺傳)即外公→女兒→外孫
③女性患者,其父親和兒子都是患者;男性患病,其母、女至少為攜帶者
(3)X染色體上隱性遺傳(如抗VD佝僂病、鐘擺型眼球震顫)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世代連續現象.
③男性患者,其母親和女兒一定是患者.
(4)Y染色體上遺傳(如外耳道多毛癥)
致病基因為父傳子、子傳孫、具有世代連續性,也稱限雄遺傳.
(5)伴性遺傳與基因的分離定律之間的關系:伴性遺傳的基因在性染色體上,性染色體也是一對同源染色體,伴性遺傳從本質上說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
記憶點:
1.生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可以分為兩類: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
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XY型,另一種是ZW型.
2.伴性遺傳的特點:
(1)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特點: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遺傳現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上,一般是男性通過女兒傳給外孫);女性患者的父親和兒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親傳給致病基因.
(2)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特點: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連續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親和女兒一定是患者.
(3)伴Y染色體遺傳的特點: 患者全部為男性;致病基因父傳子,子傳孫(限雄遺傳).
知識是智慧的火花,能使奮斗者升起才華的烈焰;知識是春耕的犁鏵,一旦手入生活的荒徑,就能使田地地芳草萋萋,碩果累累。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識1
一、遺傳的基本規律
1.基因分離定律:具有一對蘆埋相對性狀的兩個生物純本雜交時,子一代只表現出顯性性狀;子二代出現了性狀分離現象,并且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數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3.基因型是性狀表現的內存因素,而表現型則是基因型的表現形式。表現型=基因型+環境條件。
4.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哪鬧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在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范圍內,有n對等位基因的個體產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種。
二、細胞增殖
1.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的生殖細胞的減少了一半。
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生物必修二的知識點以基因的知識點為主。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閱讀。
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遺傳因子的發現
第一節孟德爾豌豆雜交試驗(一)
1.遺傳學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狀:生物所表現出來的形態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對性狀:一種生物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舉例:兔的長毛和短毛;人的卷發和直發等。
性狀分離:雜種后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如在DD×dd雜交實驗中,雜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時出現顯性性狀(DD及Dd)和隱性性狀(dd)的現象。
顯性性狀:在DD×dd雜交試驗中,F1表現出來的性狀;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現出高莖,即高莖為顯性。決定顯性性狀的為顯性遺傳因子(基洞跡螞因),用大寫字母表示。如高莖用D表示。
隱性性狀:在DD×dd雜交試驗中,F1未顯現出來的性狀;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現出矮莖,即矮莖為隱性。決定隱性性狀的為隱性基因,用小寫字母表示,如矮莖用d表示。
(2)純合子:遺傳因子(基因)組成相同的個體。如DD或dd。其特點純合子是自交后代全為純合子,無性狀分離現象。
雜合子:遺傳因子(基因)組成不同的個體。
敬扒學習高中生物要學會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那么高中學生要學好哪些生物必修二知識點呢?下面我為大家整理高中生物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一)
1、豌豆是自花傳粉,而且是閉花受粉,也就是豌豆花在未開放時,就已經完成了受粉。避免了外來花粉的干擾。
相對性狀:一種生物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
高莖和矮莖雜交,F1中顯現出來的性狀叫做顯性性狀。未顯現出來的性狀叫做隱性性狀。
性狀分離:在雜種后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叫做性狀分離。
純合子:遺傳因子組成相同宏悉的個體叫做純合子。
雜合子:遺傳因子組成不同的個體叫做雜合子。
2、孟德爾對分離現象的原因提出的假說:(1)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2)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3)生物體在形成生殖細胞——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3、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的原理:甲乙兩個小桶分別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內的彩球分別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隨機組合,模擬生物在生殖過程中,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
4、假說—演繹法:提出問題—解釋問題的假說—演繹推理—實驗檢驗。
生物在理綜大科里舉足輕重,看似簡單,實則非常重要,于是,生物的學習也就變得重要起來。這次我在這里給大家整理了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識點,供大家閱讀參考。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識點第四章 基因的表達
第一節 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
一、RNA的結構:
1、組成元素:C、H、O、N、P
2、肢孫殲基本單位:核糖核苷酸(4種)
3、結構:一般為單鏈
二、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主要在染色體上
三、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
1、轉錄:
(1)概念:在細胞核中,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RNA的過程。(注:葉綠體、線粒體也有轉錄)
(2)過程:①解旋;②配對;③連接;④釋放
(3)條件:模板:DNA的一條鏈(模板鏈)
原料:4種核糖核苷酸
能量:ATP
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
(4)原則: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U、T—A、G—C、C—G)
(5)產物:信使RNA(mRNA)、核糖體RNA(rRNA)、轉運RNA(tRNA)
2、翻譯:
(1)概念:游離在細胞質中的各種氨基酸,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的過程。(注:葉綠體、線粒體也有翻譯)
(2)過程:(看書)
(3)條件:
模板:mRNA
原料:氨基酸(20種)
能量:ATP
酶:多種酶
搬運:tRNA
裝配機器:核糖體
(4)原則: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5)產物:多肽鏈
3、與基因表達有關的計算
基因中堿基數:mRNA分子中堿基數:氨基酸數 = 6:3:1
4、密碼子
①概念:mRNA上3個相鄰的堿基決定1個氨基酸。
以上就是生物必修二知識點整理的全部內容,【篇一】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識點梳理 1、半徑 ①周期表中原子半徑從左下方到右上方減小(稀有氣體除外)。②離子半徑從上到下增大,同周期從左到右金屬離子及非金屬離子均減小,但非金屬離子半徑大于金屬離子半徑。